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
「肯亞案」餘波未了,又發生涉嫌詐騙的20名臺灣嫌犯被馬來西亞驅逐出境,返臺後直接被臺灣警方釋放的事件!誇張的是,這些嫌犯不僅態度囂張數度阻礙媒體拍攝,還得意洋洋宣稱「臺灣有人權」。此等行徑不僅大陸網友看不下去,連臺灣民眾也覺得「太丟臉」。
據悉,馬來西亞警方與大陸警方合作,3月下旬在馬來西亞多地查獲5處電信詐欺機房,逮捕嫌犯119人,其中臺灣籍52人,大陸籍65人,馬來西亞籍2人。 涉入這樁詐騙案的52名臺灣嫌犯,其中20人15日晚間遭馬來西亞驅逐出境,乘機返回臺北。由於受害者都是大陸民眾,臺灣警方以無具體犯罪事證、非現行犯等理由,查驗身份後讓這20名嫌犯直接回家。
16日凌晨,這20名嫌犯抵達桃園機場。據臺媒報導,這些嫌犯下機後有人戴著口罩,有人用紙遮臉,大多行色匆匆低頭不語。其中有名男子竟然對媒體表示「回家很爽,臺灣有人權」,並且囂張阻礙媒體拍攝,大叫「不要再拍攝了!」
▲日前「肯亞案」落網的臺籍電信詐騙嫌犯被遣送大陸
20名嫌犯直接被釋放,引發臺灣法界普遍擔憂,不少人士認為,此事與此前的「肯亞案」相對比,只會讓人認定臺灣「詐欺犯天堂」的「名號」,也擔心會影響兩岸日後共同打擊犯罪的互信與共識。
民黨主席洪秀柱今天參加新北市潑水節開幕活動時表示,不要讓臺灣成為詐騙集團輸出的地方,「這非常丟臉。」國民黨也發新聞稿呼籲,朝野應該一致譴責不法之徒。
對於此事,洪秀柱認為,應從法理情來看任何事,不要用情緒看事情,固然要保護個人,也要將心比心。她強調,犯罪就要接受法律制裁,一切由法來規範,由理來說清楚,由情來理解及將心比心,但不要讓臺灣成為詐騙集團輸出的地方,這是非常丟臉。 洪秀柱還呼籲綠營人士在此重要時刻不要用民粹來挑起兩岸對立,這對臺灣是不好的事。
昨天下午,國民黨發新聞再次表達對此事的立場。國民黨表示,對於臺灣人在海外涉嫌電話詐欺,造成受害人沉重傷害,影響「國家形象」甚鉅,國民黨深感痛心,並呼籲朝野一致譴責這些不法之徒,並儘速將之繩之以法,以正視聽。
國民黨認為,臺「政府」積極爭取在馬來西亞涉嫌詐欺者返臺,但在機場又立即以「缺乏事證」、「無法可管」為由在機場放人,此舉已嚴重影響臺灣民眾對「政府」打擊犯罪的信心,並讓臺灣遭外界嘲笑為「詐欺犯的天堂」。「政府」務必立刻亡羊補牢,減少傷害。在新聞稿中,國民黨鄭重呼籲臺「政府」立刻與馬來西亞及大陸落實司法互助,如有確切犯罪事實,應立刻再行收押,不容其逍遙法外。
國民黨表示,臺灣人近年相繼在大陸、東南亞和非洲等地進行跨境詐騙,顯示此一問題之嚴重性。國民黨呼籲朝野政黨在處理此事時,放下民粹理盲的操作,更不能讓外界認為臺當局「包庇護短」。
「肯亞案」、「馬來西亞案」相繼成為媒體焦點,凸顯臺灣法律在詐騙罪責量刑上的短板。昨天,國民黨籍「立委」蔣乃辛提案,對於利用廣播電視、電子通訊及網際網絡等進行詐騙的行為,將刑責從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藍委」蔣乃辛
蔣乃辛在提案中說明,臺灣詐騙案頻傳是因為現行罰則太輕,因此提案加重網絡詐欺罪刑責,提高至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0萬以上1000萬(新臺幣,下同)以下罰金,以有效遏止網絡犯罪。
另外,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表示,臺灣人在境外犯罪後一旦遣返回臺灣,法院量刑過輕甚至無罪釋放,其關鍵在於臺灣「刑法」對於適用範圍的不當限縮。洪慈庸以跨境電信詐騙集團案件為例,雖可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非所稱最輕本刑3年以上重罪;因此當臺灣人在境外所犯跨境電信詐騙犯罪時,仍無適用「刑法」的餘地。導致發生類似跨境案件,臺灣難以追訴、審判。
毀三觀的「臺灣之光」
16日凌晨,20名被馬來西亞驅逐的臺籍詐騙嫌犯乘機返臺,並在機場直接被釋放,等同度假歸來。這一事件被臺灣不少政黨及民間人士痛批,認為太過丟臉。不過,臺灣媒體上仍然有許多奇形怪狀的人士發出各種奇談怪論,邏輯之「強大」令人錯愕無語,直想問一句「臺灣這是怎麼了?」
由於電信、網絡詐騙的屬性使然,臺灣詐騙集團年齡層次越來越年輕化,不少詐騙犯因為被抓了也沒事,直接覺得詐騙等同於「青年創業」。一名詐騙集團的「儲備幹部」還告訴臺灣媒體,「就是當成青年創業這樣子,比較容易就是讓你瞬間賺到一筆錢。」導報記者只想說,少年,你的腦迴路扭曲成這樣子,也是沒誰了。
▲某臺媒報導標題
年輕人好吃懶做無知愚蠢,甘為詐騙集團驅使也就罷了,但媒體還把他們視為「臺灣之光」,認為應該好好呵護,簡直是三觀錯亂。臺灣人喜歡講「同理心」,但不知道他們的同理心發散的對象是不是僅限於詐騙嫌犯聲淚俱下的父母。畢竟兩岸隔這麼遠,大陸受害者的人生如何因這可惡的詐騙被損害被敗壞,他們的父母妻兒因此陷入多麼悲慘的境地,臺灣輿論大抵是看不到的。
前兩天的「肯亞案」讓大陸網友唏噓不已,想不通為何明明我們才是受害者,但兩岸的友誼小船為何說翻就翻;昨天發生的這起「馬來西亞案」,則讓兩岸有識之士直接傻眼:電視劇都演不出這麼讓人噁心的情節。然而,事情它就是這麼發生了。令人感到無力的是,就算許多政黨、學界人士呼籲修法重判詐騙罪,但以臺灣的媒體生態來說,這事很可能過不了兩天就迅速成為明日黃花,被其他新聞所取代。再加上特定媒體、政黨念念不忘的「主權」和「尊嚴」,橫行海外的臺灣詐騙犯恐怕還將繼續有恃無恐,而無辜被騙、處境悲慘的大陸受害者們,屬於他們的公道,不知何時才能到來。
導報駐臺記者 燕子
海峽導報臺海新聞中心編輯
圖片均為網絡圖
【臺灣那些事兒】最權威的「呆丸」君,臺灣的事兒全都懂!畫風隨時切換,您請隨意迷戀。
微信號:HXDBTW
按下去 成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