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上半年電視劇市場頻頻扎堆的「大女主戲」,近段時間,臺網播出的劇集大多是以「行業劇」、「男人戲」為主的份量大劇。胡歌主演的《獵場》還在陸續播出,但「播出不及預期」的現實恐讓它與年度劇王失之交臂;《急診科醫生》雖主打行業醫療劇,劇中尷尬的感情戲卻受到網友討伐;《海上牧雲記》由臺轉網後效果明顯不及預期,至於後續如何還需觀眾靜觀其變。
相比之下,一部小成本、無太多宣傳、開播之前甚至不被觀眾看好的都市愛情劇《我的!體育老師》倒有點令人意外。截止當前,該劇播出過半,豆瓣近3000人打出7.6分。而它的收視率也由前期的0.6%-0.8%漸漸上漲至1.0%,成為近期市場上排名第三的電視劇。
之所以這樣一部「不起眼」的電視劇能夠引起觀眾注意,在於劇中對「蘿莉大叔戀」對角色設定。儘管這種「老少配」的設定並不新鮮,但只要拍的好依舊有市場可尋,甚至比部分大劇更能吸粉。那麼,國產劇中的「老少配」到底該如何拍?怎麼拍才算好看?或許近幾年播出的都市劇可以給出答案。
「老少戀」進入2.0時代,
「市井氣息」喜憂參半?
青春氣息溢出屏幕的元氣少女戀上沉穩、體貼的成熟大叔,這樣的搭配在國產劇中其實並不少見。
往前推算,有《大唐芙蓉園》中的楊貴妃(範冰冰飾)和唐玄宗(趙文瑄),一個少女、一個白髮;《倚天屠龍記》中,楊不悔和殷梨亭相差20歲的戀情不僅未讓觀眾反感,反而甚是羨慕;《大漢天子》中,東方朔和念奴嬌的「你吹曲來我撫琴」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神仙眷侶般的肆意灑脫。快意江湖、超脫世俗、神仙伴侶等諸多溢美之詞似乎也成為了當時「老少戀」的代名詞。
但細心的觀眾會發現,以往電視劇中常常出現的「老少戀」大多是以「副線」形式出現且多存在於古裝劇中,即便是偶爾出現的幾部現代版「老少戀」電視劇,也多是像《天若有情》《珠光寶氣》《一簾幽夢》這些的陳年老劇般走偶像劇路線。
可到了近幾年,國內電視劇在韓劇和其他番外劇的衝擊之下,才漸漸將「老少戀」搬上檯面--作為主角,正式講講它在當下社會中受到的影響以及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比如,這兩年播出的《大丈夫》《一僕二主》以及當下正在熱播的《我的!體育老師》,都是在原先「老少戀」的基礎上升級為現實版「老少戀」。
這種「新升級」的方式除了能夠考驗到主角在進入真實社會中能否堅持這份愛情之外,克服周圍人群的「不平等」看法也是這類劇的關鍵所在。只是,這樣「一路升級打怪」的劇情設計在多了市井氣息,少了夢幻感的設定上,對觀眾接受程度也是一大挑戰。
於是,我們看到了市場上喜憂參半的「老少戀」們:《大丈夫》中,王志文飾演的歐陽劍與李小冉飾演的顧曉珺,既不是蘿莉也不是大叔,幾乎「老」到了忘年戀;《一僕二主》中楊樹與顧菁菁之間的相親故事線潦草收場至觀眾猝不及防的「被結局」;《急診科醫生》中何建一和江曉琪的愛情戲隔著屏幕觀眾都感受到了「尷尬」氣息,甚至連表現不錯的《我的!體育老師》在處理感情戲上也被網友評價為有點拖沓。
可這些劇並非一無是處,相反還擁有著不錯的評分:《大丈夫》豆瓣評分7.0、《一僕二主》豆瓣評分7.2、《我的!體育老師》豆瓣評分7.6。在一定程度上,他們都探討了市井氣息下「老少配」所帶來的社會聚焦問題,但這種過於都市氣息的煙火味道,讓長期聚焦在家長裡短、婆媳關注的電視觀眾難免產生審美疲勞,從而造成該劇集成績褒貶不一。
蘿莉配大叔,
演員CP感成「老少戀」最大看點?
於一部劇而言,劇本、導演、演員是決定一部劇成敗的關鍵因素。如果說一部劇前期的成敗主要在劇本、導演身上;那麼,後期呈現上,演員的演技則佔據著重要比例。這種情況在「老少戀」這種搭配上則尤為重要。
以同為張嘉譯主演的幾部劇為例,《急診科醫生》與《我的體育老師》都在熱播。張嘉譯在兩部劇中同樣飾演的是一位中年大叔,只不過身份不同,一個是醫生、另一個則是老師。這兩部劇中,他分別與不同女主搭檔上演「老少戀」,與王珞丹的戀情則被觀眾視為「尷尬的感情戲」;而與王曉晨搭檔的「蘿莉大叔戀」卻被網友高呼「馬米趕緊在一起」。
同樣的男主、同樣的「蘿莉配大叔」,效果卻截然不同。演員CP感的重要性立馬凸顯。在王珞丹的採訪中,她曾提到更想與張嘉譯飾演父女而不是情侶,而王曉晨卻表示與張嘉譯演情侶很有意思,片場常常搭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單從心態來看,也就明白為何「馬米夫婦」如此受歡迎。
再往前推論,為何《大丈夫》《一僕二主》等「老少搭配」反響平平,其原因依舊出現在演員身上。李小冉與王志文單從外形來看就十分不搭,後續的口碑回溫更多的原因還是落在了故事設定上;而《一僕二主》則恰好相反,張嘉譯搭配江疏影的設定,原本CP感不多,但在兩位演員的努力下,CP感漸生,可劇中兩位優質女青年圍著一位普通中年大叔的設定還是忍不住引起觀眾「唏噓」。
相比起電視劇市場,電影中塑造的「老少戀」則顯得尤為成功。《這個殺手不太冷》中,裡昂一手抱著盆栽,一手拉著馬蒂達,二人之間介於父女和戀人之間的情感令觀眾動容;《喜歡你》中,金城武與周冬雨的最萌身高差和美食傳遞的「愛」成為國產蘿莉大叔配的經典作品。
從這些成功的案例中也能看出,觀眾在看「老少戀」這種劇情時,必看的一定是演員CP,而演員CP感從何而來?劇情的推動和戲劇張力的衝突是推進兩位演員情感迸發的必然條件。
青春題材迎來市場先機,
「受寵愛」成「老少戀」新啟示?
青春劇自進入網劇市場後,早已擺脫了電影中的「墮胎」、「留學」、「劈腿」三板斧,反而走起了溫暖人心的「小王子」路線。《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中,陳小希身邊有著一位「嘴上不說、默默關心」的江辰;《你好,舊時光》中一直守著餘周周的小太陽林楊,尤為暖心。雖然這兩位男主都沒有到達「大叔」的年齡,但是卻達到了「大叔」存在的效果。
相比起電視劇中大叔的中年發福油膩感,網劇中的青春氣息儼然是女性觀眾覺得「養眼」的必要條件,而這也是當下年輕演員最有把握賦予的。觀眾喜愛大叔,是因為他身上成熟、穩重的氣質具有魅力,而現在,這些優點被移植到了「小鮮肉」身上。
再加上,從題材上來看,相比起「老少戀」聚焦在家長理短的婆媳關係上面,青春劇則顯得更為單純。校園生活的天真無邪和複雜混亂的社會相比,年輕女性自然更愛「與世無爭」。
「只有長得帥的到了中年才叫大叔,長得醜的中年男人只能叫師傅。」觀眾依舊深愛著「裡昂」式的中年大叔角色,但蘿莉的標配已經遠遠不止「年齡大的男人」那麼簡單了。
我們期待能夠看到更多「張嘉譯」式的中年大叔的同時,同樣也期待能夠出現一部堪比《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國產「蘿莉大叔戀」。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