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劇透,介意者慎點。
《八佰》與《奪冠》一樣是主旋律影片,個人來說更喜歡《奪冠》。選角力求貼近原型,讓人最值得期待的是導演陳可辛的一句:非模仿秀,即真實。
《奪冠》有多真實呢?真實到很多場景都完全復刻了歷史真實的場面。比賽時萬人空巷、一群人圍著電視看比賽的場面也真實再現,甚至連解說也邀請到了宋世雄老師本音出演。另外基本上邀請到了16年里約奧運會的奪冠陣容來本色出演,由隊員還原當時的情況,讓人物性格完全重合。
年輕時候的郎平由郎指導的女兒白浪飾演,身邊上了年紀的觀眾在看到時都感嘆真像。鞏俐飾演的郎平,從背後看如果不是身高基本是本尊,浪平的堅毅不拔的性格,犀利冷靜的眼神,演了一個十足十。黃渤飾演陳忠和,作為我個人來說不太能接受,綜藝節目上看他看的太多了,各種出戲,而且演的感覺一股子裝傻充愣。(不喜勿噴,真實感受)
故事的真實性,眾所周知,16年里約奧運會女排小組賽先輸荷蘭,次輸塞爾維亞,三輸美國。跌跌撞撞的以小組第四名的身份勉強出線,淘汰賽的第一場就因為小組賽的糟糕戰績遭遇上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隊。巴西當時擁有主場優勢,且極度渴求奧運會三連冠,更別說最近的19次遭遇中國女排是18負1勝的戰績(因為中國賽小組賽的糟糕表現,別說媒體一片唱衰了,我相信很多女排的球迷內心都會覺得女排要回家了),據賽後對郎指導的採訪得知,她們都已經訂好返回的機票了(這點,電影也細膩的進行了還願),陳可辛導演最終用郎指導這條線,將真實的故事以極其貼近真實的人物或者本尊出演進行了真實的還原。
從順應積弱積弱下的萬眾期待的奪冠,再到郎指導希望隊員好好享受比賽本身。我們從81年的第一次奪冠到16年的再創輝煌,我們走了三十七年。郎指導化腐朽為神奇的將當時公認的二梯隊的隊伍重新帶到了巔峰。37年,所有的面容都變了,不變的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女排精神代代在女排中傳承。
「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
女排三十七年來奪冠路途上的艱辛,你準備好去影院一起看了嗎?
我是老陳說電影,爛片避踩坑,好片不錯過。喜歡在院線看新片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