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劇之王》口碑暴跌:過去20年,周星馳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1-03-01 書單

巨星的誕生


1969年初,在美國混得並不順利的李小龍,提筆寫下四大宏願來激勵自己:

「我,布魯斯·李,將會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作為回報,我將奉獻出最激動人心、最具震撼性的演出。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10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

剛立下目標不久,在扛著125磅的槓鈴做練習時,李小龍就把腰給拉傷了。當時大夫說:「你別指望練什麼功夫了,以後恐怕連踢腿都難。」禍不單行,當時李小龍花心思寫的劇本也被好萊塢打了回來。

然而,熟讀尼採超人哲學的李小龍並沒有被命運擊垮,臥床數月後,他忍著巨大疼痛開始康復訓練,在浴室鏡子上、臥室門上、牆上貼滿寫著「Walk on」的紙條。沒過多久,李小龍竟然奇蹟般地康復了。

眼看好萊塢發展無望,李小龍輾轉香港。彼時,邵氏電影一家獨大,李小龍問邵逸夫要一萬美金的片酬,邵逸夫哪兒能給他?邵氏的對手「嘉禾」見狀,趕忙花高價籤下李小龍,然後拉著他到曼谷北部的一個小村子裡,拍攝了一部劃時代的電影,這就是《唐山大兄》。李小龍以他非凡的身手,將香港功夫片帶入一個新境界,並成功打破香港開埠以來的票房紀錄。

那時李小龍不會知道,有個窮小子被老媽帶入戲院看《唐山大兄》時,整個人激動得心都快炸裂了。他被李小龍的功夫迷得神魂顛倒,從此走火入魔,人生的第一志願是成為李小龍,第二志願,是成為李小龍那樣的演員。

這個窮小子,名叫周星馳。

多年以後,在《少林足球》裡,提起「腰馬合一」四個字,周星馳對吳孟達說:

「腰馬合一呢,是我心目中浩氣長存已故偉大武術家李小龍先生已經解釋過滴,但是如果你想多了解一下呢,不如跟我學兩堂功夫先?」

那時,距《唐山大兄》上映已過去30年。

30年後,星爺的白頭,再也沒能黑回去。



他的底色

1962年,周星馳出生在九龍的窮人區,一個類似於《功夫》中豬籠城寨的地方。一家五口擠在狹窄的木板房裡,連吃一餐豉油撈飯都算奢侈。周星馳的母親凌寶兒,是背著「黑五類」身份從廣東跑到香港的,因為讀不起書,嫁給一個上海來的移民,生下兩女一子。周星馳就是那個二弟。

7歲那年,因為個性不合,周星馳的父母離婚。那年頭,夫妻兩人經常吵架,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周星馳也怪,竟是不哭,還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日後與人說父母兩人很有藝術細胞,連打架都打得頗具戲劇性。也不知那些破碎的記憶,是不是啟發他塑造了《功夫》中的包租婆和包租公。

不如詩的生活,確實沒有磨損掉凌寶兒心頭的光。所以她給兒子起名,要用《滕王閣序》裡「俊採星馳」的句子,在家裡每日唱毛澤東寫的《蝶戀花》,有空還去參加教會的戲劇聚會。不過那二年,正是香港市井文化最發達的時候,影響周星馳的不是什麼詩詞歌賦,而是功夫片。


9歲那年看了《唐山大兄》,周星馳整日做的都是功夫夢。又是練詠春,又是練鐵砂掌,動不動就找別的孩子打架。除了功夫片,他還喜歡功夫漫畫,讀小學時,把黃玉郎的黃暴作品《小流氓》翻了個稀巴爛。多年以後,星仔變星爺,童年心底種下的夢幻,似乎從沒消失。邵氏電影、李小龍功夫的正義感,《小流氓》中草根青年對抗地痞惡霸的英雄情結,都被他拍進了電影。

難怪有人說,他心裡始終是個孩子。

由於沉迷於武術,念書時,周星馳整日心不在焉。香港娛樂周刊曾扒出過幾位巨咖的成績單,一堆人裡面,他的成績最差。他模仿李小龍,曾一腳將教室門前的牌號踢碎。老師上課,他在下面做小動作,《逃學威龍》裡被扔板擦的橋段,都是他中學的親身經歷。那時他對李小龍迷戀到無以復加,暑假裡,推車去賣蝦餃,在尖沙咀騎車送報,去五金廠當臨時工,全是為了攢錢買李小龍的周邊。老師見此情形,覺得他爛泥扶不上牆,就隨他自生自滅。

那時的周星馳,完全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孩子。學功夫,成為武術家,順路做個演員,世上仿佛只有這一條路給自己走。

中學畢業後,書是念不動了,為了生計,周星馳先去船務公司做助理,幹的都是些買咖啡、送快件的雜事,毫無成就感可言。當時還有個混小子跟他差不多,讀完中學,跑到姨媽開的超市裡做送貨員,還當過電器行的銷售。這混小子跟周星馳大姐的關係不錯,一來二去,跟周星馳也熟絡起來。

他就是梁朝偉。


中學畢業,周星馳知道做武術家是沒戲了,但對當演員,還抱著無限期許。那是港劇的黃金時代,看了《上海灘》《親情》,他也躍躍欲試。和梁朝偉在一起,滿嘴白日夢,要當大明星。拉著梁去報考無線演員訓練班前,還自編自導一個8分鐘的短片,自己演英雄,讓偉仔演壞人,並將對方活活打死。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梁朝偉進了無線訓練班,周星馳卻落榜。那時香港報考訓練班的,動不動幾百人,一考一個多星期,一路要過五關斬六將。梁朝偉被周星馳硬拉著去,一看人多,怕得要死,心想別考了,走到門口又覺得不值,花了老子10塊錢呢!於是硬著頭皮去考,一考就考上了。

倒是周星馳,為了顯高買了雙很貴的增高鞋,到頭來卻是一場空。回家後,周星馳拿頭蒙住被子,凌寶兒問了半天才問出個所以然。眼看兒子心懷演員夢,凌寶兒扭頭去找街坊的妹妹戚美珍幫忙引薦。1982年,周星馳連考兩次才考入無線11期夜間訓練班。不過還有個比他更慘的考生,考了整整四次。多年以後,還在《唐伯虎點秋香》裡給周星馳做了回客串。

這個人,名叫吳鎮宇。

就當時的情境而言,周星馳完全沒意識到,考上一個演員訓練班,和成為一個時代的巨星之間,到底間隔著多麼遙遠的距離。

等他走完這段長路時,歲月已經在他的身上,打下了無數失敗的烙印。

孤獨的殭屍


跑龍套這件事,TVB訓練班的學員都要經歷。劉德華跑過,梁朝偉跑過,就連周潤發都跑過。只不過有人跑的時間短,有人跑的時間長。很不幸的是,周星馳是長期不被看好的那一個,差點沒熬出頭。

1982年,周星馳畢業,開始龍套生涯。這時偉仔已經開始在劉德華的電視劇裡露臉演小角色,由於表現良好,很快就被調去了戲劇部。到了1983年,直接跟周潤發合作,深得TVB高層賞識,最終被包裝成「五虎將」之一。當然,這也是梁朝偉靠本事掙來的。王晶他爹、著名導演王天林曾回憶,當初畢業劇本,梁朝偉寫一對分手的情侶重逢,男方留學歸來,要跟女方結婚。女孩兒告訴他,自己就要嫁人了。男的只好忍痛離開。王覺得本子不錯,就讓大家試演。

其他男同學得知戀人嫁人時,無一不是震驚、痛哭、崩潰,完全是馬景濤式的演法。偉仔呢,聽對方訴說時故意劃火柴點菸,聽到嫁人一事,劃火柴的手突然一抖,隨即淡淡苦笑。一個動作,就把歲月的無奈演活了。

而這時的周星馳,完全還沒開竅。

梁朝偉紅透半邊天時,周星馳還在《射鵰英雄傳》裡跑龍套。導演讓他被梅超風一掌打死,他覺得應該擋一下,第二掌再死。導演讓他不要那麼多廢話,耽誤拍片的時間。儘管如此,每一次跑龍套,周星馳還是喜歡給導演提些建議,因為他覺得這是興趣所在,即便被拒絕,也開心。至於生活上,為了做演員,那時的星爺真是窮得叮噹響,因為頭三個月訓練班不發津貼,只能自己打零工餓了吃點腸粉充飢。每當撐不下去時,他就想想李小龍,想到李小龍在美國遭遇的那些挫折和日後的轉機,就覺得自己也能迎來曙光。

結果曙光沒等來,等到了《四三零穿梭機》。

從訓練班結業後,梁朝偉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四三零》的主持人。因為表演天賦爆棚,很快去了戲劇部。編導物色了很久,發現周星馳這人還有點意思,就讓他代替梁朝偉試試。估計雙方都沒想到,在這樣一個古靈精怪的兒童節目裡,周星馳一呆就是整整五年。

1983年,周星馳進入節目組,正巧碰到節目改版,要做一個叫《黑白殭屍》的趣味劇。那時期周星馳根本接不到戲演,連龍套都沒得跑,兒童趣味劇雖然一點也不正規,但他也會照訓練班學來的東西塑造角色,一點一點磨礪演技。起初導演給的劇本,完全像白開水一樣。周星馳就拉著搭檔私自改臺詞,不斷加入各種即興表演,沒想到效果奇佳,導演也奈何不得。《黑白殭屍》做到兩三年時,周星馳的演技,已經有了些許無釐頭的味道。

但每次走下舞臺,還是有著難掩的失落。


畢竟他想做的是正兒八經的演員,而不是什麼主持人。實際上,正因為《四三零》是邊緣節目,TVB高層根本沒注意周星馳是如何在舞臺上「整蠱」小朋友的,要是注意到的話,說不定早就讓他滾蛋了。倒是有報刊提及他天馬行空的主持風格,調侃說這等演技只能在兒童劇裡混,想進娛樂圈,幾乎沒有可能。周星馳倒也不氣,將報紙剪下後,貼在床頭勉勵自己。那幾年他跟朋友聊天,一聊到好萊塢老戲骨的演技就滔滔不絕,腦子裡是各種跟表演有關的奇思妙想,只可惜就算想法再多,《四三零》說穿了也只是個兒童節目。

據說周星馳也曾跑到「新藝城」的寫字樓毛遂自薦,一位女製片給了他一張冷冷的自薦表,然後就把他打發走了。但那張表根本沒機會送到電影大佬黃百鳴的手上,周星馳只能繼續做他的「黑殭屍」。

那是一種近乎無望的孤獨。

曾幾何時,周星馳也以為自己與眾不同,會一鳴驚人。他以為自己缺的只是一個機會,於是就用力地等。然而等了一年不來、兩年不來,四年、五年,還是不來。周圍也沒有人站出來肯定他的演技。慢慢地,只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好,身高不夠高,長得不夠靚仔,前路一片迷茫。越是不被認可,他就陷得越深,6年時間裡,不斷地挖掘自己,努力研究表演。後來想起那段時光,周星馳曾說:「既感到孤獨,又感到浪漫,雖然對自己已經沒了信心。」


激情是一步步被消磨的。等了一年又一年,到頭來還是個龍套,每天幹的事和內心想做的事,差距越來越大。而當時,跟周星馳在《四三零》裡做搭檔的有兩個女生,一個叫藍潔瑛,一個叫曾華倩。前者,很快就「靚絕五臺山」,成了TVB力捧的紅人;後者,也靠著絕世美顏演了紅熱武俠劇,還跟梁朝偉合拍《新紮師兄》,迅速擦出火花,建立了戀愛關係。

至於梁朝偉,早就名利雙收,紅透半邊天。唯獨周星馳,每個月還靠著2000港幣的薪水過活。現實和理想的差距,實在太遠了點。

但即便如此,周星馳也沒有喪失希望。

沒有甘心做一條鹹魚。

誰能想到呢,這個從來不被人注意的小角色,很快就會震動整個香港。

 紅


一晃眼,5年過去,周星馳實在不想再做什麼主持,再三向TVB的藝人經理申請離開。經理看他這把年紀,演小生是沒戲了,主要覺得他辛苦了這些年,喜歡演戲的話,就讓他去戲劇部試試吧,否則太不公平了。

就這麼著,周星馳離開《四三零》,一個比他英俊十倍都不止的玉面小生前來接替他的位置。沒幾年,這小子就演了香港影史上一個無比經典的角色——陳浩南。

1987年,周星馳終於開始在TVB的電視劇中露臉。前一年,偉仔因為跟發哥合演《地下情》而被臺灣選為「最受歡迎的無線港星」。而剛進戲劇部的星仔還只能在《生命之旅》《鬥氣一族》中演一些不甚出彩的角色,偶爾有亮點,也難出什麼大風頭。在這個時期,他認識了兩個非常重要的人,一個叫萬梓良,一個叫李力持。遇到萬時,對方已是TVB黑道人物的代言人,每當周星弛有什麼不懂的地方,都會悉心指點,還經常拉著他一起吃宵夜。

至於李力持,和星仔一樣,草根出身,一直在努力做編劇、導演,兩人無事便互相切磋。多年後,李力持成了星爺的御用導演。


在香港,演電視劇和演電影,完全是兩種待遇。仿佛只有演了電影,你才配稱得上是明星。演了一年電視劇後,周星馳只是在觀眾眼前混了個臉熟。如果沒有碰到李修賢,他的天賦不會那麼快就被激發出來。

1988年一天夜裡,無戲可拍的周星馳跑去Disco的舞廳玩兒,看到李修賢便禮貌地上前打招呼。李修賢見他眼熟,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是誰,旁人說:「就是在《生命之旅》裡跟萬梓良演對手戲的,叫個什麼星馳。」李修賢立馬把周星馳叫來,問:「我有部新戲缺一個年輕人,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

這部電影,就是《霹靂先鋒》。在電影裡,星仔演偷車賊,是個悲劇人物,與日後的周星星簡直判若兩人。偏偏是這個角色,讓周星馳拿到了人生第一個電影獎,金馬獎最佳男配。不過老天爺是有意在跟他兜圈子似的,拿了獎,周星馳並沒能一步登天,還得老老實實回去演他的電視劇,時不時跑個龍套。

直到1990年,《賭聖》橫空出世。

實際上,早在李力持導演的電視劇《蓋世豪俠》和《他來自江湖》裡,星爺獨特的表演風格就已初露鋒芒。他開始來一些出其不意、神經質的表演橋段,玩一手極為高明的冷幽默,把沒頭沒腦的事演得一本正經。拍《他來自江湖》時,星仔和周潤發的一位同期同學住對門,中間僅隔一條街。兩人在《他》裡面演父子,卻經常沒大沒小地說話。

這個人就是吳孟達。


那時,鮮肉擔當大行其道,周星馳極具個人風格的表演雖然沒能讓他爆紅,卻引來了一個人的注意。這傢伙是王家衛的好基友,編劇筆名叫技安,真名劉鎮偉,多年後寫了個劇本,名叫《大話西遊》。

劉鎮偉看到周星馳和吳孟達的表演,心想順著王晶拍《賭神》的思路拍個另類賭片,肯定有搞頭。沒想到這一搞,就打破了香港電影的格局。

1990年8月18日,《賭聖》首映。上映之初,劉鎮偉對票房抱有很大的期待,心想突破2000萬應該問題不大。萬萬沒想到,上映一個月,《賭聖》竟以超低成本打敗了成龍和許冠文,票房高達4100多萬,直接打破香港票房紀錄。因為古靈精怪的表演風格,周星馳一夜爆紅。

緊接著,《賭俠》成為當年第二大賣座電影。第二年,《逃學威龍》再次打破《賭聖》的票房紀錄。到了1992年,也就是香港影史的「周星馳」年,票房榜前10位的電影,周星馳一人獨佔7部。恐怖在於,前五名都是他的,並憑藉《審死官》中一滴神來之筆的眼淚,斬獲亞太影展最佳男主。

在電影《賭聖》裡,吳君如曾討好地稱他為「星爺」,此後,全港媒體都跟著用這兩個字呼他。


遙想1988年,周潤發以《秋天的童話》《龍虎風雲》《監獄風雲》三部電影同時提名影帝,成龍自導自演的《警察故事2》一去臺灣就打破了票房紀錄,還撈個最佳影片的提名……兩人怎麼也想不到,年底,在TVB慶功晚會上演唱《我是中國人》名不見經傳的星仔,短短兩年後便逆襲上位。

從此,港片迎來「雙周一成」時代。

 喜劇之王(上)


90到92年間,周星馳一口氣拍了20多部喜劇作品。港片票房之王的寶座,他和發哥、成龍輪流坐,其他人只能幹看著眼紅。到了1992年,他的片酬直接從300萬漲到800萬。那時,吳孟達單獨接戲只能拿50萬,跟他合作便能拿到100萬不帶砍價的。香港一年到頭有5個月都在放他的電影。

很快,星爺在片場有了個新外號,叫做「太上導演」。每部電影,他不僅作為演員參與,開始從幕後製作、臺詞設計上全面介入。

星爺早年接受採訪時說,演《賭聖》的時候,基本上是順著劉鎮偉的思路來,劉鎮偉想讓他怎麼表現,他就怎麼表現。到了《審死官》的時候,也未曾超出杜琪峯的設計。想必那時周星馳覺得自己剛走紅,還沒有那麼大的話語權,各方面都還很「收斂」。待到跟王晶拍《鹿鼎記》,創作欲已是按耐不住。畢竟演技已受到多方肯定,連金庸老爺子聽說他要演韋小寶,只回了六個字:

不做第二人想!

實際上,早在1992年,星爺就開了家名為「跨星」的公司,想拍一部屬於自己的作品。結果憋了半天,戲一直沒拍出來,公司只好先關掉。

第二年,香港、內地打算合拍一部喜劇片。香港特意請來鞏俐。那時學院派出身的鞏俐對無釐頭沒啥認識。只因靠《秋菊打官司》才拿到20萬的獎勵,而香港公司直接給她開100萬港幣片酬,鞏俐笑嘻嘻地就去了。那年,張藝謀還在她身邊,叮囑她說:「放開一點,跟他們學點不一樣的東西。」

不過,在《唐伯虎點秋香》裡,鞏俐始終放不開。她搞不清楚戲說歷史的笑點在哪兒,還覺得星爺的表演太鬧騰。「還我漂漂拳」那段讓她扮豬頭,她是堅決不從。多年以後,鞏俐成了鞏皇,再見星爺時才遺憾道:「真是太可惜了,那時候我不懂,應該放開點跟你們一起鬧的。」

而在《唐》裡,星爺已不是一名純粹的演員。御用導演李力持給他命名了一個崗位說:「就像功夫片裡面有武術指導一樣,周星馳的很多電影裡,他都是那個『笑話指導』,一部電影好笑是他追求的最高目標。」多年後,王晶索性告訴記者:「《唐伯虎點秋香》之後的無釐頭電影,根本就是周星馳的作品,所有設計都圍繞著他的想法,只是找個導演拍罷了!」

自己當導演,已是無可避免的事。


1994年初,周星馳小試牛刀,監製並主演《破壞之王》,結果並不是很理想。但這並沒有阻止他變強的決心,在和幾個夥伴組建起彩星電影公司後,眾人一口氣掏出6000萬,準備拍一部惹人淚下的愛情片,用它幫彩星打響頭一炮。然而世事難料,它卻成了彩星唯一的作品。

這部電影,就是《大話西遊》。

為了拍《大話西遊》,周星馳在銀川外景地一紮就是三個月。一開始劇本根本不成熟,連至尊寶、春十三娘的名字都是從另一個劇本直接遷移過來的。有了雛形之後拿給西影廠,西影廠領導一看頭都大了:「寫的是個什麼鬼玩意兒?」要不是看到星爺的票房號召力,西影廠才不願意拍在他們看來這麼「跌份兒」的東西。尤其是負責藝術片的副廠長,覺得這簡直就是文化垃圾。

為了電影,周星馳真是下足了血本,配樂找的是給老謀子做《紅高粱》的趙季平。劇本拿給趙時,還叫《大話東遊》,穿越劇情亂七八糟,看得趙老師一臉懵逼。趙就親自跑去片場,一看到處都掛著牛魔王的腸子,給噁心壞了,做完配樂後覺得太丟人,根本不想在字幕裡署名。


1995年,《大話西遊》上映,兩岸三地票房慘敗,口碑也爛到極致。當時在北京一度被當成發行失敗的典型,整個寒假算下來才20萬票房。河北一些院線播完上集《月光寶盒》,根本沒播《大聖娶親》。最終,港臺兩地票房加起來還不到5000萬,彩星公司直接因此宣告破產。

從那天起,有人開始對周星馳說四個字:

江郎才盡。



喜劇之王(下)


《大話西遊》之後,很多人都覺得周星馳不行了。接下來的《回魂夜》和《百變星君》都被視為東拼西湊、毫無創意的敗筆。但周星馳並未因失敗而退卻,做一個演員已經無法滿足他的掌控欲,他想要更多。

1996年,周星馳再次入局,與谷德昭聯合執導《大內密探零零發》後,再與楊國輝合組「星輝」公司。不久後,「星輝」便推出了《食神》。那時,一般的港片拍攝不過20個工作日,《食神》拍了50多個,連劇本都醞釀了將近半年。從創意到編劇再到拍攝,周星馳全面打造起自己的電影招牌。

票房穩了,差的,只是一個榮譽。

1999年,周星馳37歲。

回望走過來的路途,他開始有意識地從過往歲月中尋找靈感,將記憶嵌入到電影之中。從80年代入行算起,跑過整整8年龍套,前文所提到的那些孤獨而失落的日子,自然值得用一部電影來書寫。懷揣著這樣的心境,周星馳開始拍攝一生中最重要的那部作品——《喜劇之王》。

那時在香港,有個叫「仙人求」的特約演員,痴迷表演,一直在跑龍套。和當初的星仔一樣,再小的角色,都喜歡跟導演探討。周星馳表演「尹天仇」,便套了他模子,將他與曾經的自己合二為一。而電影裡吳孟達的臥底角色,最早是給萬梓良準備的。在星爺心目中,從藝道路上,萬梓良對自己多有提攜,讓他來擔任這個重要角色,再合適不過。結果因為拍攝改期,工作人員沒能及時通知到,就把萬梓良給錯過了。情急之下,趕緊去找達叔。

吳孟達剛從內地拍完片回來,有些感冒,一落地就趕去片場,結果完全不在狀態。當時星爺拍片的「重度完美主義」已落下病根,雖是老搭檔,一點不肯妥協。一場戲讓達叔NG了50多次,李力持都看不下去了。


影片拍攝時,成龍在隔壁拍《玻璃樽》,於是兩位大咖跑到對方劇組客串。星爺在《玻璃樽》中被一條狗拖走,成龍演了個教尹天仇用心一點的龍套。兩人拍電影的時間都差不多90天。不同的是,成龍花90天,是要拍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鏡頭,而周星馳花90天,是為了要一個最好的張栢芝。

試鏡時,張栢芝已經表現出很高的表演天賦。李力持讓她演《悠長假期》中的一段戲,臺詞多達9頁,居然沒NG就過了。但拍正片時,幾乎每句臺詞的重音、每個橋段的演法,星爺都要「調教」一番。想必是星爺對這部戲有著別樣的感情,李力持後來回憶說:「本來只是部很簡單的電影,但拍起來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臺詞,周星馳都要達到極致的完美才肯罷休。」

最終,《喜劇之王》奪得1999年票房桂冠。這是自1993年《唐伯虎點秋香》摘冠後,時隔六年,周星馳再一次登上香港票房之王的寶座。

但周星馳想要的,不僅僅是票房。

還有來自榮譽殿堂的肯定。

可惜,就像多年來香港金像獎不願意承認星爺的演技一樣,《喜劇之王》最後居然只拿到一個最佳新人獎的提名,令周星馳黯然神傷。

但這只是前頭,並不是故事的結局。

世事的反轉,充滿了玄奧。

就在星爺欲摘金人而不得的日子裡,內地盜版碟大量湧現。97年前後,北京大學校園裡開始瘋傳《大話西遊》,一張盜版碟居然賣到30元。到了1998年,一天能賣上百張。隨著網際網路開始普及,《大話西遊》的劇情、臺詞和悲劇內涵開始成為無數年輕人熱論的話題,和它有關的網站一搜就是一大堆。

就像星爺自己在《唐伯虎點秋香》裡說的,人生大起大落來得太快,實在是太刺激了。那一年,《喜劇之王》在港臺各大電影頒獎典禮上顆粒無收,而遠在內地學子心中,周星弛已被捧為「後現代解構大師」。

之後,許許多多的人四處收集他參演的作品分析他的喜劇,為他曾經不被金像獎肯定的表演風格著迷,將他一部又一部電影的臺詞背得滾瓜爛熟,願意為他的各種周邊商品買單。人們狂迷周星馳,迷戀他創造的每一個喜劇橋段,就像當初豬籠城寨裡的那個窮小子,不遺餘力地迷戀著李小龍。


28年過去了,從《唐山大兄》到《喜劇之王》,命運仿佛一個奇妙的迴環。

周星馳終於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對李小龍的致敬。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他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喜劇之王。

蒼老的孩子


從草根龍套到喜劇之王,周星馳的這段陳年往事,今天差不多就講到這裡了。

後來的許多事,想必大家都略有耳聞。

2001年,在香港電影市場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少林足球》創下6300多萬港幣的票房,再次打破記錄。在那一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周星馳終於成為了最大的贏家,一口氣拿下七個大獎,甚至包括一個非常特別的「青年導演獎」。可就實際情況而言,那時候,周星馳早也無需用這些獎項來證明自己。

喜歡他的人,開始想了解他在生活是怎樣的存在。後來的答案,無需叉少我贅言,很多人都知道了。一提到周星馳,熟悉他的夥伴、採訪過他的記者、與他有過交集的人,都會說他是個孤獨的天才。記不清是哪一年了,一位央視主持人在機場偶遇星爺吃泡麵,說他遠遠看去,像個蒼老的孩子。


和他有關的許多信息,都是破碎的。

關於愛情,有人說他曾經很花心。一開始喜歡羅慧娟,三年地下情,又跑去跟朱茵牽手。結果幾年過去,朱茵再也不願提他。莫文蔚、趙薇都和他傳過緋聞。記者前去求證,他總是打太極,虛虛實實,不願提感情的事……直到多年以後,柴靜採訪他時他無奈地問:「你覺得我還有機會嗎?」

關於金錢,有人說他愛財如命。因為錢,他和許多生意上的老夥伴鬧掰了。羅家英說他承諾給的錢,最後總是打折扣;楊國輝說他多少年了都沒拿到星輝的分紅。很長一段時間,和他有關的新聞,都是買樓、炒地皮……但也有人分析說,他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賺錢,是為了讓自己安心。


關於做人,有人說他太過霸道。跟他一起拍過電影的,一個個都結下梁子。跟有知遇之恩的李修賢鬧掰了,跟《少林足球》裡的大師兄黃一飛也傳出不和,洪金寶說他在片場不拿別人當人,最後連吳孟達都不想再多說什麼……可到頭來,還是有人會為他辯護,說他的霸道,都是因為電影。王晶說,他是天才,天才就是不被人理解的,他的想法,別人跟不上罷了。

關於電影,說實話,自《功夫》之後的作品,無論誠意還是水準,都一言難盡。尤其當他再也不做演員之後,更是覺得一言難盡…

據說私下裡,星爺是一個非常沉悶的人。沒有電影上映時,大家幾乎看不到跟他有關的新聞。連凌寶兒出來接受採訪,他也會不高興。一直以來,所有跟他相關的那些支離破碎的花邊,都不能讓觀眾看到他的真面目。叉少在這裡,不能輕易地下結論說,星爺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雖然做了他多年粉絲,刷了他無數的電影和訪談,但我總覺得,沒人知道他真實的內心世界。

就像《食神》裡的史蒂芬·周對唐牛說的:

「都讓你能猜到,那我就不是食神了!」

時光荏苒,20年彈指而過。沿著時間的坡路往回看,再是猜不透的人,有些事,也是可以確定的。1999年之前的那個周星馳,之所以能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喜劇之王,不僅僅是因為天賦和才思,也不僅僅是因為熱愛。

叉少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即便在最灰暗最孤獨的時刻,他也沒滅掉心中的希望。

就像《喜劇之王》裡尹天仇與柳飄飄的對話:

「看,前面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

「也不是,天亮後會很美的。」

萬物之中,希望最美。

2019年,請將它牢牢攥在手中。

相關焦點

  • 《新喜劇之王》票房大跌, 周星馳走下神壇了嗎? 並沒有!
    這個人叫周星馳,這部電影叫《新喜劇之王》。因為我都要被氣死了。《新喜劇之王》票房暴跌你們都知道了吧,現在媒體流行的說法是:曾經制霸春節檔的周星馳,現在被甩出了第一陣營。來吧,今天我們來討論這一個永恆的話題:周星馳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真正跌落神壇?我的答案是:一!萬!年!都!不!會!《新喜劇之王》能和華語影史最佳喜劇之一的《喜劇之王》相提並論嗎?當然比不了。
  • 《新喜劇之王》票房大跌,周星馳走下神壇了嗎?並沒有!
    這個人叫周星馳,這部電影叫《新喜劇之王》。因為我都要被氣死了。《新喜劇之王》票房暴跌你們都知道了吧,現在媒體流行的說法是:曾經制霸春節檔的周星馳,現在被甩出了第一陣營。來吧,今天我們來討論這一個永恆的話題:周星馳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真正跌落神壇?我的答案是:一!萬!年!都!不!會!《新喜劇之王》能和華語影史最佳喜劇之一的《喜劇之王》相提並論嗎?當然比不了。
  • 《新喜劇之王》周星馳為什麼選他
    在中國娛樂電影圈,在喜劇裡面,周星馳敢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吧,相信大家都看過喜劇之王,這是周星馳自導自演的一部經典勵誌喜劇作品,而這是源於周星馳的電影生活,以苦澀的笑話給人共鳴的感動,這是一部讓人流著淚看完的喜劇,在這裡面,男主遭到了冷酷和心酸,表達了周星馳原來自己的生活,給自己做了一個特寫,
  • 2019年,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票房斷崖式下跌,口碑撲街
    周星馳在採訪中直言:我早就過氣了!有人說,《新喜劇之王》還是在利用觀眾心中的「周星馳情結」圈錢,不同的是,大家已經不覺得欠星爺一電影票,而覺得星爺欠大家一部好電影了。《新喜劇之王》翻牌經典,星爺想為內地市場打造一個女版尹天仇。女主如夢也是草根群演,在逆襲之前,身體和尊嚴都飽受折磨,做替身被毆打,被打掉盒飯,扮雕像被踐踏……但有些觀眾覺得,用力過猛,如夢的慘,脫離了這個時代的現實生活,超出了尊嚴的下限,所謂的理想追求很蒼白,無法讓觀眾感同身受。
  • 新喜劇之王:打敗我的不是騰渤組合,也不是流浪地球,而是周星馳
    號稱史上最殘酷春節檔的戰爭在大年初一瘋狂打響,經歷了數日的廝殺戰局已然明朗。曾經排片量第一的《飛馳人生》首先退出了冠軍的爭奪,緊隨其後的便是被寄予厚望的周星馳的作品《新喜劇之王》。而另一個神話周星馳導演出的作品,卻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連跪。如此我們不禁要問,《新喜劇之王》到底輸給了誰?努力,奮鬥。依然是新喜劇之王想要傳遞的核心精神,但是他沒有前作那麼悲觀。對演戲極為認真努力的周星馳,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之後依然沒有取得成功。可如夢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打擊之後,用永不言敗的精神,走向了勝利的彼岸。因此新喜劇之王沒有那麼殘酷。
  • 《新喜劇之王》票房口碑連跌,周星馳真的江郎才盡了嗎
    「周星馳」三個字也成了電影票房的靈藥,因個人的品牌效益而產生的票房號召力被用到極致,無數觀眾願意選擇為這三個字貢獻自己的電影票。且今年春節檔的電影競爭異常激烈,無論是哪部電影都想登上票房冠軍的寶座,不過從豆瓣5.8的評分上看,《新喜劇之王》怕是很難登上寶座,那麼是為什麼使其口碑一直下降的,小編總結了以下原因。
  • 《新喜劇之王》:20年後,尹天仇終於活成了周星馳的模樣
    成長大概就是需要我們經歷這些吧,如果我們沒有過社會的歷練,不體會過人性的貪嗔痴,我們也永遠都是一個「死跑龍套的」。而這樣的成長,《新喜劇之王》作為一部「致敬」20年前《喜劇之王》的影片,再度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只是這一次,一場比尹天仇還要更深刻的成長,出現在了《新喜劇之王》裡面。
  • 周星馳《新喜劇之王》票房暴跌是為什麼?原來是觸碰到這四大雷點
    時隔十年再次回歸的「喜劇之王」致敬的不只是回憶,還有那個幾代人的回憶。到今日,星爺版的「喜劇之王」仍然還是00後愛看的經典,而這部《新喜劇之王》作為賀歲檔上映觀眾是十分期待的。大年初一的賀歲大片總票房已超13億元,刷新國內單日票房紀錄。
  • 《新喜劇之王》票房為什麼會遭遇滑鐵盧?就因為導演是周星馳嗎?
    電影的初衷從來都是為觀眾奉獻出一場精彩的秀,但是這裡面絕對沒有作秀,時間和血汗可以被忽略不計,票房和口碑可以忽略不計,但是請不要放棄該有的理智判斷和應有的善良寬容。《新喜劇之王 》在我看來依然是王中之王!」
  • 《新喜劇之王》:57歲了,周星馳還是個孩子!
    要問小編為什麼會在8部賀歲片中選擇《新喜劇之王》?其實我自己也說不清,小編自認一向是一個小心翼翼到吃飯都不敢掉飯粒的人,可為什麼還是選擇了口碑兩級分化嚴重的《新喜劇之王》?
  • 閒話周星馳(34)/《新喜劇之王》:20年後再回頭看
    影片名:《新喜劇之王》出品時間:2019年 或許是為了彌補20年前《喜劇之王》中尹天仇最終沒有獲得主演機會的遺憾,或許是為了彌補《喜劇之王》爛尾的缺憾,所以周星馳選擇了重拍這部《新喜劇之王》。 又或者是因為《喜劇之王》近二十年來評價越來越高,逐漸封神,周星馳尋思翻拍此片在商業上取得更大的收益。 又或許是為了要完成商業對賭,周星馳急匆匆的趕拍了這部片子急匆匆上映。
  • 《喜劇之王》二十年,是周星馳變了,還是我們變了?
    《電影是浪漫的情書》時長:06'00''                             星級:8.0上映第三天,《新喜劇之王》的票房跌出前四,口碑更是一路下跌。的確,《新喜劇之王》中有回憶,有淚點,但對期待已久的影迷來說,也免不了失望。電影講述了一個有明星夢的小鎮大齡女青年如夢,不停的跑龍套,跑了十幾年。
  • 20年後,周星馳帶著《喜劇之王2》回來了!
    1999年2月13日上映的《喜劇之王》距今已經將近20年。20年後的今天,周星馳帶著他的「喜劇之王2」回來了。20年前,星爺在《喜劇之王》中飾演「尹天仇」,很多人都把《喜劇之王》當成是星爺的自傳電影,電影講述了他在做龍套演員時的種種心酸與對成為優秀演員的渴望。
  • 時隔20年,星爺又帶來了一部《新喜劇之王》
    而對於表姐來說,周星馳最打動我的是那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喜劇之王》。 這部電影拍攝於1999年,彼時的周星馳已經在演藝圈摸爬滾打將近20年。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少兒節目主持人,到電視劇中的龍套演員,再到成為賣座巨星和商業大導演,周星馳實現了自己作品中小人物心中的「白日夢」。 這部《喜劇之王》正是周星馳從影經歷的寫照,也是他多年來純真夢想的真實記錄,影片中很多靈感都取材於周星馳自己的真實經歷。
  • 20年了,「喜劇之王」還是周星馳
    《喜劇之王》一出現便大獲好評,並在此後的這二十年裡,反覆被提及和回味,成了經典。二十年後,周星馳再次致敬龍套歲月,拍攝了《新喜劇之王》,大年初一上映。還是不變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只是片中不見了「奮鬥哥」尹天仇,周星馳完全退居幕後擔任導演和編劇。 二十年時間裡,整個華人電影圈千變萬化,但真正能稱得上「喜劇之王」的,依舊只有周星馳一人。
  • 「喜劇之王」周星馳因為「新喜劇之王」被罵,盤點他成功的歷程
    有的人,可能天生就是為喜劇而生的。比如西方的默劇大師卓別林。「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他們都是公認的喜劇大師,而今天我們說的這一位,是在我們國家乃至亞洲都很有影響力的「喜劇之王」,他素有中國「中國卓別林」之稱,而且他的經典作品之一,就叫《喜劇之王》。你們能猜到這位就是演員又是導演的喜劇大師是誰嗎?
  • 《美人魚2》蓄勢待發,新喜劇之王撲街後,周星馳能逆風翻盤嗎?
    新喜劇之王》就能明顯看出,觀眾看的是質量而不是情懷了,也就意味著,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已經還完了,如今星爺要是拍不出有口碑的電影,依舊也會被列入淘汰的隊伍!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新喜劇之王》撲街了呢?其實這並不是趨勢,而是由於影迷越發成熟的觀影心理導致的,誰也不願意花兩個小時去坐在那裡看著無聊的東西,另外只能說屬於周星馳的時代已經過去!
  • 歡樂喜劇人:周雲鵬小品致敬周星馳,演出了《新喜劇之王》的精髓
    2019年院線電影春節檔格外熱鬧,周星馳力作《新喜劇之王》票房突破五億,口碑卻兩極化。如果單單從一個「龍套」或「底層小人物」而言,周星馳在這部電影中表達的東西太多,很多細節頗有深意,一方面真實的還原了娛樂圈生態,包括「醜陋」的那一面,另一方面還對星爺早年跑龍套的經歷進行了「再現」,當然,整部電影也樹立了一個積極向上的主題:鹹魚也可以翻身,就像王寶強最後說的那句:「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
  • 說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炒冷飯的,可以退下了
    年前那一部巔峰的經典《喜劇之王》 這不免引起了許多觀眾對於周星馳炒冷飯和江郎才盡的質疑。 20年前的《喜劇之王》,說到底是一個小人物奮鬥的夢。 今天的《新喜劇之王》同樣是小人物的奮鬥,不過,這不是夢,這是真的現實。
  • 周星馳《新喜劇之王》的女主角竟然是TA~~~
    《新喜劇之王》推薦指數:★★★★★周星馳導演《新喜劇之王》首曝預告,「小人物」們輪番登場,而究竟「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則依然保持懸。影片聚焦小人物努力追夢的勵志故事,由星爺帶領製作團隊秘密籌備3年製作完成,王寶強、鄂博、田啟文等主演,2019大年初一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