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宜人,擁有湛藍的大海、原始的熱帶森林、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全域拍攝、全時拍攝,有「天然攝影棚」的美譽……海南的影視拍攝環境獲得業界普遍認可。
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海口市扛起省會城市責任擔當,搶抓歷史機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加快影視文化產業發展,隨著一批重點影視文化項目的建成、一批優秀影視作品在海口取景或完成拍攝,海口影視文化產業大放異彩。
放大招
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碼
2016年,圍繞海南「十三五」時期重點產業發展目標,海口市出臺《扶持影視產業發展暫行規定》,把影視產業作為產業轉型新的經濟增長點,擴大產業規模、推進產業發展,從影視拍攝費用補貼、貸款優惠等方面,幫助本地影視企業快速成長,鼓勵項目創作推陳出新。
大開放、大作為、大發展。2020年5月,在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海口市從新的高度全方位謀劃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推出《海口市促進影視產業發展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23條政策措施內容覆蓋影視全產業鏈。從影視企業落戶到影視作品、劇本創作、電影首映式舉辦、企業參展辦展、影視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設備租賃、固定資產融資、後期製作公司建設等,涵蓋面之廣、創新幅度之大、獎勵扶持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
為攝製劇組提供食宿、交通補貼;對從業人員(演員、影視編劇、導演、製片人及攝像、場景、化妝等工作人員)給予獎勵;對優秀影視從業人員在海口成立影視公司給予獎勵。
影視劇本創作年度獎勵最高達100萬元;獲獎影視作品每部最高獎勵達200萬元;電影作品每部最高獎勵達350萬元……在政策支持的拉動下,海口影視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影視文化企業「井噴式」增長。自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頒布以來,截至12月10日,海口市新註冊影視企業達503家,目前續存影視文化企業共有5075家。
促提升
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以「文旅融合」為引領,加快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建設,完善產業鏈,優化管理服務模式,創新管理服務體系,放大影視產業集聚效應,全力推動影視文化產業向海口市集聚。
海口文化產業園是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之一,目前約有130多家影視公司存續,包括愛奇藝創意中心、阿里影業、鳳凰聯動影業有限公司、海南全民狂歡影業有限公司等。
長影「環球100」以影視創作為龍頭,著力構建電影旅遊、影視傳媒、影視製作加工等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已成為海南電影旅遊新地標。
觀瀾湖華誼電影公社呈現二十世紀百年中國城市街區光景變遷,五大景區、多個大型影視基地已成為眾多遊客打卡地和星光綻放的影人聚集地。以打造國際知名影視文化產業園為目標,提供全方位服務,自《若干規定》頒布實施以來,已註冊影視文化企業近100家。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海口騎樓老街已有700多年歷史。這裡建築風格多元、歷史人文色彩豐富,一座騎樓就是一幅風景畫,一條街就是一個文化景區。隨著修繕工作的全面鋪開,古老的海口騎樓老街正在成為一個新的實景片場。
在海口市秀英區海榆西線南側的建設工地上,一座由社會投資、總建築面積約10.5萬平方米的「電影工廠」正在拔地而起。該「電影工廠」的建設,將促進海口影視服務產業集群快速形成。
2019年6月,海口市入選三大運營商首批5G城市名單。基於5G技術的普及,在外地拍攝,當天就可以同期傳送到海口剪輯,海口將成為影視後期製作的主戰場,影視後期公司將會遍地開花。
建平臺
「光影之城」人氣越來越旺
2020年10月,一場光影流年展映公益活動啟幕。從10月1日起,海口萬綠園、世紀公園、白沙門公園同時展映經典老電影,8天時間,24部經典老電影吸引數萬人次觀看。
近年來,在推進影視文化產業發展中,海口市注重軟硬體「兩手抓」。在抓好硬體設施建設的同時,搭建平臺、廣聚資源、打造影視節會品牌,接連不斷的高端影視學術文化交流、影視展映、影視競賽等活動,亮眼吸睛,燃起了民眾的觀影熱情,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
今年7月,海口市委宣傳部與中國電影美術學會、海南廣播電影電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通力合作,依託中國電影美術學會的資源優勢和廣泛影響力,推動更多的大型影視活動、影視論壇、影視展、影視賽事、影視項目和影視企業落地海口;為海口影視產業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匯聚起強大的人才支撐;促進海口影視產業規模化、工業化、國際化發展,讓全球影視行業優秀工匠入駐海口成為現實。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各項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海口市這座新興的「光影之城」將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數據來源:中共海口市委宣傳部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5日 18 版)(責編:魯婧、劉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