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白船》支配的恐懼,這些童謠背後的故事,比電視劇還精彩!

2020-12-20 小雨來侃侃

如果要說最近口碑收視雙豐收的影視劇,那便非《隱秘的角落》莫屬了。除了電影的質感、緊湊的環節外,一首洗腦的《小白船》成為了新一屆「恐怖童謠」的C位。影視劇中的「恐怖童謠」是推動情節發展的動力,這些童謠背後其實都有一段隱藏的故事,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來梳理一下都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故事吧。

《小白船》承載著對家國未來的期盼

《小白船》的背後承載著家國情懷。《小白船》是一首朝鮮童謠,是很多人童年中最深刻的回憶,也是每次節目匯演必備的曲目,但這首童謠的創作背景是日本對朝鮮長達36的殖民統治。在這樣被動落後的局面下,音樂就成了匯聚民資凝聚力的紐帶。

1924年,一位朝鮮的音樂家在看到姐姐因戰爭失去了丈夫,整日以淚洗面的情況,創造了這首童謠。在朝鮮的歌詞中,不僅表達了對姐姐的安慰之情,也承載著對家國未來的期許。這首童謠不僅成為了朝鮮人的代表作,而且一度傳到了我國,重新填詞後,才有了如今的《小白船》。雖然歌詞經過重新改變,但是整首曲子的基調還是比較悲傷抑鬱的,因此配合《隱秘的角落》劇情,也毫無違和感。

這個童謠根據真實案件改編

《鵝媽媽童謠》,這是一度風靡歐洲的童謠集,是世界上出現比較早的童謠選集,雖然節奏大都歡快,非常適合小朋友的性格,但仔細觀察歌詞的話,就能發現這些歌詞都富含著暴力、兇殺等元素。其中有首比較著名的《麗茲·波頓拿著斧頭》,這就是根據美國的一個真實案件改編的。1892年,麗茲·波頓向熟睡中的繼母砍了19刀,銷毀罪證後主動向警方報案。在面對警察的詢問時,麗茲不承認這一切都是自己做的,這個案件足足調查了一年多,麗茲因為證據不足被釋放,並且繼承了巨額遺產,這件事情當時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綜藝節目中也利用童謠表達立意

《明星大偵探》恐怖童謠。除了影視劇外,很多綜藝也開始運用這一元素,配合著首恐怖童謠,更能表達出節目的立意。這些在孤兒院生存的孤兒所面臨的的究竟是怎樣的惡,也許更能引起我們的反思。

其實很多童謠在誕生之初並不是為了孩子而創造,陰暗的歌詞配合輕鬆的旋律,更能表達出成年人的無奈。當這些天真的童謠配合著一個個恐怖故事,所散發的陰暗氣息就會更加充沛。大家都聽過哪些「恐怖童謠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新晉「恐怖童謠」小白船:明明是孩子唱的,為何會令人恐懼?
    1951年,人在北京的朝鮮民運鬥士金哲男,與朝鮮族作曲家金正平將《半月》譯成中文,並改名《小白船》,從此唱響中國南北。《小白船》還被選入音樂教材,從此,這首朝鮮童謠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童年必唱的一首童謠。
  • 《小白船》是安魂曲?恐怖童謠的「驅魔指南」
    可《小白船》這首童謠又特別琅琅上口,聽過一遍就揮之不去,第一集劇看完,「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的旋律已經可以隨口哼唱。 於是《小白船》憑藉著《隱秘的角落》,一不小心就成了首公認的恐怖童謠。 其實《小白船》才不是恐怖童謠,它是貨真價實的,安魂曲。
  • 《小白船》怎麼就成恐怖歌曲了?原來童謠不單純
    但在成年後,你在三四十度的炎炎夏日裡,頭頂著全球變暖的全人類危機,琢磨著天上突然冒出一堆太陽的場景,你腦子裡出現的應該不是什麼希望,而是血流成河的南極,又或是三體人被三個太陽支配的恐懼。小時候拉鉤許諾時總會念的那句「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仔細想想也很奇怪,拉鉤為什麼要上吊?是邪惡的儀式還是一種詛咒?
  • 隱秘的角落:小白船為何成為恐怖童謠,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隨著熱播劇《隱秘的角落》收官,其配樂《小白船》也新晉成了全新恐怖童謠。有網友表示,這麼溫馨的童謠為什麼每次都和劇中陰森恐怖的殺人場景配合在一起?其實,《小白船》這首童謠翻唱自韓國童謠《半月》,這是一首安魂曲,誕生要從日本侵佔朝鮮半島說起。
  • 從《小白船》到《兩隻老虎》,童謠怎麼就變「陰樂」了?
    作為一代代人口耳相傳、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童謠,風格大多活潑明快、宛轉悠揚。但在國內外的文娛作品中,童謠和洋娃娃、木偶、發條玩具、八音盒等一樣,早已成為懸疑、恐怖故事的常見元素。童謠背後的黑暗歷史童謠雖曲調簡單、歌詞朗朗上口,但要深究其內涵就會發現,有些歌謠背後的故事,遠不像世人想像得那樣純真美好。
  • 「隱秘」的兒歌火了:從小唱到大的童謠,背後故事細思極恐
    其實,在《小白船》的誕生背後,還真的隱藏著一段憂傷的故事。這首聽著像「陰樂」般的童謠,最初真的就是一首安魂曲。《小白船》的誕生:一半是喪親之痛,一半是家國之愁陪伴了無數中國人童年記憶的《小白船》,原名《半月》,是一首朝鮮童謠。
  • 《隱秘的角落》裡的兒歌火了:原來童謠背後,都有細思極恐的故事
    其實,在《小白船》的誕生背後,還真的隱藏著一段憂傷的故事。這首聽著像「陰樂」般的童謠,最初真的就是一首安魂曲。2、經典《鵝媽媽童謠》:背後的故事不可細想童謠本是寫給小孩子的歌,但某些時候它更像是成人世界的暗語。如果一首《小白船》已經讓人感到顫慄,那麼風靡歐洲的《鵝媽媽童謠》,則更不可細想。
  • 新晉「恐怖童謠」小白船:明明是孩子唱的歌謠,為何會令人恐懼?
    《小白船》童謠因思念故人故國,所以平緩含蓄,空靈哀怨,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歐童謠。 西歐童謠常常用歡快的節奏唱出黑暗恐怖的內容,即使內容正常,也令人感到不安,這是為什麼呢?
  • 恐怖童謠,遠不止一首《小白船》
    1950年,這首歌被翻譯成《小白船》傳入中國,歌詞大意沒有變化,但傳達出的意境卻不相同:在《小白船》中,桂花樹、白兔、晨星,無一不描繪了孩子們對天空的美好想像;而在《半月》中,晨星是一座燈塔,指引亡靈飄向西天,靜謐緩慢的旋律,也處處流露出安撫的氣息。如果這一首童謠就讓你不寒而慄,那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幾首童謠,恐怕會讓你夜不能寐。小白船算什麼,帶你看看推理界的恐怖遊輪。
  • 《小白船》成恐怖童謠,了解它的內核,還是我們太單純
    於是網友也開玩笑地稱這些音樂為「陰樂」。除了這些音樂,其中讓觀眾最難接受的應該是普普在劇中唱的那首《小白船》。因為在劇中,普普第一次唱這首歌,就發生了命案,也就是張東升將嶽父嶽母推下山崖的時候,是整部劇的罪惡之始。之後每次翻看錄像,這首兒歌就會再次響起。而且之後,張東升殺害妻子的時候,同樣的歌曲再次響起。以至於每次響起這首童謠,就一定會有人遇害。
  • 《小白船》聽得毛骨悚然?還有一些暗黑童謠讓你大開眼界
    這段時間,網劇《隱秘的角落》大火,也帶火了該劇的一首童謠配樂《小白船》。「隱秘的角落小白船 恐怖童謠」等話題幾度登上熱搜,視頻網站的彈幕池中,戲稱該劇的配樂是「陰」樂的調侃隨處可見。《小白船》這首歌自第一集開篇至最後一集片尾時時飄蕩在觀眾們的耳邊,被網友調侃為本劇的「死亡預告」——一旦《小白船》旋律響起,必然有角色死去。旋律優美的《小白船》也因此成了網友口中令人毛骨悚然的音(陰)樂。實際上,《小白船》本是一首朝鮮童謠,創作於1924年,原名《半月》。
  • 《小白船》原是安魂曲,恐怖童謠「兒童不宜」(膽小慎入)
    小白船一唱,人命又一條。 《隱秘的角落》不僅火了爬山,也火了童謠《小白船》。大家都說這是「毀童年」,但其實,《小白船》本身就是安魂曲。 什麼叫安魂曲?跟字面意思一樣,就是悼念死者的曲子。金和銀我還沒得到,沒得到,沒得到,金和銀我還沒得到,我美麗的淑女 。
  • 恐怖童謠,遠不止一首《小白船》︱原創
    如果這一首童謠就讓你不寒而慄,那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幾首童謠,恐怕會讓你夜不能寐。小白船算什麼,帶你看看推理界的恐怖遊輪。你可能想不到,這些童謠,都出自同一本書——《鵝媽媽童謠》。恐怖童謠的「萬惡之源」:鵝媽媽童謠《鵝媽媽童謠》是一部英國民間童謠收錄集。
  • 被《小白船》嚇到不敢唱歌?這些可愛的童謠,值得你和孩子一起擁有
    原創 編輯大魚 七分媽媽最近看了《隱秘的角落》,很多朋友都患上了「小白船PTSD」,孩子們清冷縹緲的歌聲「飄啊,飄啊,飄向西天」,鏡頭轉過,海上一具浮屍……真是一看到就在炎熱的夏季裡冷出一身雞皮疙瘩。
  • 《隱秘的角落》秦昊小白船為何讓人害怕 電視劇有原型嗎?
    今日,「秦昊小白船」遭到熱搜,評論區畫風幾乎一邊倒,很多網友表示不敢聽,怎麼回事?秦昊小白船為何讓人害怕?秦昊小白船怎麼突然火了?關於這些我們一起來揭秘。說起來,這還是與近來熱播的《隱秘的角落》有關的,秦昊在劇中飾演殺人犯張東升,此前還有個爬山的梗,也是源於這部劇的。
  • 隱秘的角落:《小白船》
    一次是在白色糰子的左側,它以童謠的形式出現,為純潔的剛剛出生的孩子,因為人之初,性本善;第二次是在片頭動畫第二個鏡頭,六峰山和小白船。這裡的《小白船》被彈幕稱為安魂曲,每當它出現時,就會有人死亡。《小白船》貫穿劇情殺人後每個的場景。二、在第一集中,三個孩子去登六峰山,在三個孩子拍攝合影時,由普普帶頭唱起了這首歌。
  • 從小唱到大的童謠,背後都是不能細想的故事
    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船上有棵桂花樹白兔在遊玩對不起,單曲循環模式重啟。《隱秘的角落》大火之後,配樂《小白船》在洗腦之餘,也被染上驚悚色彩,堪稱「 2020 年度恐怖童謠」。主演秦昊還在微博上收到了自家媳婦伊能靜的公然警告,已將此曲列入兒歌禁曲,秦米粒的睡前時間大家不必擔心了。
  • 近10天播放量增長14倍,童謠《小白船》突然火了
    《小白船》突然火了 《小白船》被網友戲稱為「恐怖童謠」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在《隱秘的角落》中,每次有人哼出這首歌,必有殺人案件隨之浮現。小娟笑著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平時不怎麼追劇的她,直到收到無數條朋友發來的微信,才知道《小白船》火了。 「去年年底,劇組找到我們,當時做了口頭約定。直到今年5月,才知道這首歌要用在這樣的故事中。」小娟坦言道,她身旁的經紀人補充:「當時是很純粹的覺得應該支持影視新勢力,基本上是一口答應了他們使用(這首歌),甚至都沒有看劇本。一直到馬上要播出,籤合同時才了解了下故事。」
  • 滿腦子都是《小白船》!為啥童謠也會越聽越恐怖?
    前幾天,大熱網劇《隱秘的角落》迎來了大結局,但貫穿全片的「恐怖童謠」熱度卻一路攀升。據騰訊音樂公布的數據,過去10天時間裡,《小白船》的播放量增加了14倍。可能大家並不知道,《小白船》其實是一首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朝鮮童謠,原來的歌名叫做《半月》,創作者是朝鮮音樂家尹克榮。
  • 《小白船》之外,到底還有多少「細思極恐」的奇怪童謠啊?!
    《小白菜》最早記載於荷蘭籍傳教士在清朝收集兒歌結集而成的《孺子歌圖》這些童謠的背後,都是真實的、血淋淋的時代記憶。也難怪,它們會被推理小說情有獨鍾了。在信息不發達的過去,童謠算是一份寶貴的社會記錄。而隨著人們長久的傳唱,這些童謠的原始意義,也漸漸被人們遺忘了,這其實也符合語言的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