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不信任趙雲,一生都沒重用他?

2021-02-09 地圖帝

    《三國演義》火了很多人,曹操(奸絕)、諸葛亮(智絕)、關羽(忠絕)三大絕自然不必說,頂級流量。再往下放一點,劉備、張飛、趙雲、周瑜、呂布的「流量」也不遜前三個。比如說在日本,《三國演義》非常熱,有很多日本讀者非常崇拜趙雲,認為趙雲是個幾近完美的武將,趙雲的知名度在國內更是大的不得了。但是有人認為趙雲不受劉備信任,一生都沒有得到重用,真是這樣的嗎?

    趙雲是常山真定人,小說中趙雲經常自稱「我乃常山趙子龍也!」說的就是這個常山。常山也就是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緊挨著石家莊。正定在戰國時是趙國的地盤,到了漢朝設恆山郡,因為要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更名為常山郡。

    常山郡界於太行山脈與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之間,北距幽燕與南距邯鄲的距離差不多,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要地。正定與首都、河北省曾經的省會保定,並稱為「北方三雄鎮」,可見正定地位之高。

    趙雲本是諸侯公孫瓚帳下的小將,而公孫瓚是趙雲日後主公劉備的鐵哥們。可以說趙雲很早就認識了劉備,二人脾氣相投,也傾心於劉備,「(劉備)每接納(趙)雲,雲得深自結託」。

    趙雲真正跟隨劉備是公孫瓚派劉備與袁紹作戰時,將趙雲調到劉備身邊聽用,當然只是借用。所以當劉備要「歸還」趙雲時,趙雲還是非常不舍的,他已經認定弱小的劉備會比公孫瓚更有出息。臨別時,趙雲幾乎是把心窩子掏給了劉備,「終不背德也」意思是說老兄稍等,等把家事(奔兄喪)處理完,還要跟你闖蕩江湖的。

圖-俯瞰正定古城

    公孫瓚被袁紹消滅後,趙雲在鄴城(今河北臨漳)與遇到了前來投奔袁紹的劉備,從此再也沒有分開。無論劉備有多落魄,(小說中)被人譏諷為「汝等追隨劉備,如孤魂隨野鬼耳。」趙雲都始終不離不棄,忠誠度非常高。

    官渡之戰曹操大獲全勝,等曹操平定北方後,下一個目標就是荊州,劉備帶著關張趙等人寓居於新野。然後就是著名的當陽長坂坡之戰,在今湖北省宜昌市代管的當陽市境內,趙雲勇救幼主阿鬥。這個故事並非虛構,只不過正史記載遠沒有小說中「七進七出」那麼精彩。話說回來,阿鬥當時可是劉備唯一的嗣子,在這種關鍵時刻,如果不是百分百信任之人,劉備能放心讓趙雲抱著自己的兒子?

圖-俯瞰當陽市

    從史書對趙雲的記載來看,趙雲有著比關羽和張飛更穩定的性格,既不傲上也是驕下。只是由於各種原因,他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並不算特別高,但也不算低。經常有人說劉備把趙雲當成了大保鏢,比如讓趙雲留意孫夫人。如果不是足夠信任,劉備能讓趙雲去看管自己的老婆嗎?答案顯而易見。

    劉備此舉確實英明,因為不久趙雲就破壞了孫權的一場陰謀---企圖讓孫夫人帶著阿鬥去江東當人質。一旦阿鬥入江東,對正在取西川的劉備會造成巨大的麻煩,處理不當就可能是滅頂之災。

    軍師龐統死後,諸葛亮率張飛和趙雲入川。從對趙雲的使用來看,趙雲的地位已經不遜於張飛了。趙雲率兵坐船從江州(今重慶主城區)走外水下江陽(四川瀘州),與諸葛亮會師於成都,為劉備取蜀立下汗馬功勞。

    趙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武將,他在理政能力也要強於關張,知道民心的重要性。他知道進攻重點不是偷襲荊州得手的孫權,而是對西川虎視眈眈的曹操,只可惜劉備沒聽進去,這才有了夷陵慘敗,險些斷送了蜀漢江山。

    劉備執意要徵戰東吳,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也不能說一點沒有聽進去趙雲的建議。夷陵之戰時,劉備讓趙雲帶人馬在後方接應,就是考慮到萬一戰敗的情況下,必須有可靠的後路。如果是一個不信任的人,劉備怎麼可能放心將自己的後背和退路交給他?

    經常有人說趙雲不是重號將軍(前後左右、四徵四鎮等),只是雜號將軍,但這不影響劉備對趙雲幾乎是一線的使用。比如與曹操爭漢中,趙雲是立了大功的,救下老將黃忠。

    夷陵慘敗後,蜀漢損失了一大批高級將領,關張馬黃都已不在世,趙雲當過徵南將軍、鎮東將軍,位在陳到之上。蜀相諸葛亮平定南中後要北伐曹魏,年邁的趙雲也跟諸葛亮在漢中備戰。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詐稱要出兵斜谷道,魏軍統帥曹真信以為真,率軍攻打箕谷,而擔任起牽制曹魏大軍任務的正是趙雲。魏軍的實力自然比趙雲的疑兵雄厚得多,佔據絕對優勢。儘管如此,趙雲仍然穩紮穩打,沒有讓魏軍佔多大便宜。

    蜀軍主力在諸葛亮的率領下偷襲祁山,只是馬謖紙上談兵,丟了街亭,蜀軍大潰,損失慘重。趙雲在如此危急的形勢下,自己為退兵斷後,安全撤回,為蜀軍保留了大量元氣。

    縱觀趙雲一生,身為武將卻深明大義,能斷大事,對時勢的把握遠超一般武將,具有相當的戰略眼光。他在劉備及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雖然比不上關羽、張飛,也不差多少。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地圖帝】原創內容。

相關焦點

  • 為何趙雲一生都得不到劉備重用?臨死前劉備終於說出真相,大家都...
    能夠統率三軍馳騁沙場可謂是每一個將士的願望,然而卻有一名將軍在戰場上驍勇善戰,在朝堂上卻不得重用。他便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常山趙子龍,趙雲。趙雲智勇雙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幼主是勇,漢水之戰指揮戰役大敗敵軍是為智。
  • 趙雲對劉備忠心耿耿為什麼一生不得重用,劉備臨死前才告訴他真相
    ,因為他當時是一個君主,卻願意放下面子三次去求人,這是讓人非常驚訝的,說明了他對人才是非常重視的,但是在當時,有一位人才對劉備很忠心,卻沒能被重用,這個人就是趙雲。 但是趙雲沒想到自己對劉備如此忠心,劉備卻不信任自己,我們都知道趙雲的能力是非常強的,並且還被封為五虎上將
  • 三國趙雲排名僅次於呂布,為何卻一生不被重用?劉備死前說出原因
    但就是這樣一位完美的人物,卻始終沒能得到劉備的重用。這是為何呢?02眾所周知,劉關張是結義兄弟,三人感情深厚,因此劉備軍中不論有什麼好事都是先想著自己的這兩位好兄弟。而趙雲呢,雖然也跟隨劉備東徵西討,但地位是絕對無法與關羽、張飛二人相比的。不僅如此,後來馬超、黃忠等人相繼加入劉備陣營,為了拉攏人心,劉備對他們一一進行了封賞,且地位都在「老臣」趙雲之上,甚至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將高翔,在投奔劉備之後都受到了重用。
  • 一代梟雄劉備,為啥一直沒重用趙雲,到臨死才告訴趙雲真相
    三國時期,天下三分,魏國、蜀國以及吳國彼此爭鬥,其中蜀國的締造者劉備也因為寬厚仁心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劉備身邊有很多著名將領,但趙雲卻是那個一直陪護在他左右的人,可劉備一直都沒重用過趙雲,直到去世前才告知趙雲真相,只能說劉備不愧是一代英豪、梟雄。
  • 劉備情願重用一個有「反骨」的人,為何也不重用趙雲?
    趙雲原本是公孫瓚手下的將軍。因為在公孫瓚手下鬱郁不得志,恰好又和在公孫瓚那裡寄居的劉備志趣相投,在公孫瓚敗亡後改投劉備。從此以後,趙雲跟隨劉備,不離不棄,他是真的把忠肝義膽這四個字化作了行動。 趙雲武藝高強,他最輝煌的事跡莫過於他曾經兩次拯救幼主劉禪。
  • 趙云為何不受重用?他做出三件蠢事,劉備不殺他已是萬幸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公元200年,趙雲在鄴城與劉備相見以後,趙雲便一直追隨劉備,趙雲跟了劉備30年,建立了很深的感情。縱觀趙雲的一生,跟隨劉備始終扮演「保鏢」的角色,劉備稱漢中王時,對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都進行了加封,正史記載沒有封趙雲。很多人會問,五虎上將有趙雲啊?其實那都是羅貫中先生,為了小說《三國演義》精彩,把趙雲硬添加到小說裡面。
  • 劉備創業39年,趙云為什麼得不到重用?知道趙雲真實身份就明白了
    《雲別傳》:第一,主明旦自己來了,去雲營看昨天的戰鬥,說:「子龍充滿勇敢。」玩得開心,喝到最後。看到這些歷史記錄,趙哀嘆上帝對趙雲,是多麼不公平,因為他知道趙雲在公元200年追隨了劉備。公元191年,我與劉備,有著深厚的友誼,但令人驚訝的是,在劉備39年的創業生涯中,他並沒有重用趙雲!這讓人不禁要問.據《雲別傳》記載,古主也倚仗君,每次收,都得到了深深的自立。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用趙雲,臨死前才將真相說給趙雲
    其中蜀國的主公劉備一心想要匡扶漢室,而在劉備崛起的過程中,出現了關羽張飛以及黃忠和諸葛亮等等聞名百世的英雄人物。不過除了這些人以外,在五虎上將之中還有一位深受世人喜愛的武將,五虎上將趙雲。趙雲從劉備落魄的時候起就跟著劉備,但是劉備到死都沒有重用過趙雲,那麼身為五虎上將的趙云為什麼就是得不到劉備重用呢?
  •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何不重用趙雲,到死給趙雲說的話才真相大白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何不重用趙雲,到死給趙雲說的話才真相大白趙雲在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可以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武將。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救了公孫瓚。後來的長坂坡單騎救主,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
  • 劉備生前曾說不重用趙雲?為何要這樣說呢?
    說起劉備,必然會想到他對於人才的態度,劉備在三國時期用人水平不亞於曹操的愛才如命和孫權的慧眼識珠,甚至很多方面劉備都在二人之上。 但是身邊的張飛卻相信了此人的話,這就形成鮮明的對比,劉備對趙雲那時堅信不疑的,並向眾人說道:「子龍不會棄我而去。」 最後趙雲帶回來了劉備的夫人和兒子,可見劉備對趙雲的信任。 還有包括迎娶孫權妹妹孫尚香帶來的侍衛和官吏都有不法行為,都是趙雲來約束的。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用趙雲,直至逝世前才告知趙雲緣由!
    劉備那堅韌不拔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佩的,劉備的一生也是非常神奇的。不過話說劉備能夠成為三國時期的一方霸主——昭烈皇帝,也是少不了別人的幫助的!無論劉備關羽張飛的桃園三結義是,還是拋下面子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做謀士,他都成了一個讓我們難以忘記的人物。由於當時蜀國在三國中的勢力弱小,但劉備的品性讓我們感動不已。在蜀國有一位將軍,他的才能和策略非常特別,但是沒有被重用。
  • 趙雲有何功勞,為何沒被劉備封侯,是功勞不夠還是不受信任
    要知道劉備當時可是非常狼狽,連自己的兩個女兒都被曹操手下的虎豹騎俘虜了,趙雲能活著回來就已經不容易了,於是趙雲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軍,在這之前,趙雲連名號都沒有,接下來就是赤壁之戰和南郡之戰,趙雲沒有參與的記載,隨後趙雲隨劉備南下攻打荊州南四郡,因為功勞被封為偏將軍兼桂陽太守。
  • 【歷史】劉備為什麼沒給趙雲高位?
    再看馬超,馬超是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其家世代公侯,就當時而言,門第仍然是影響仕途的重要因素,況且此前馬超與曹操數度交戰,其勇武為世人所稱道。更何況馬超剛歸順劉備時,便為劉備奪下成都立下頭功,因而,無論從家世、聲望、勇武而言,馬超入大將之列是很正常的事。又看黃忠,黃忠雖然是劉表的舊將,歸順劉備較晚,但在劉備一生引以為傲的漢中戰役中,黃忠陣斬曹魏名將夏侯淵,為漢中戰役的勝利立下了頭功。
  • 劉備臨死前說:趙雲不可重用,諸葛亮一臉懵圈,趙雲眼角帶淚
    劉備說走就走,一點都沒耽擱,只不過在劉備去世之前說了一句話,把諸葛亮給整蒙圈了。大家也都知道劉備白帝城託孤,把阿鬥交付給了諸葛亮,再交付給諸葛亮之後,劉備還多了一個心眼兒。即便諸葛亮深得劉備信任,但是在關鍵時刻劉備也得打一個馬虎眼,畢竟這關係到自己兒子的繼承問題,也關係到自己兒子能否活命。畢竟在三國亂世的時候,一味的去講仁義道德,一味的去講禮智信,這些玩意兒好像不頂用,只有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 白帝城託孤暗藏殺機,謠傳劉備死前不可重用趙雲是假的
    東漢三國時期的歷史史書本來不多,即使是《三國演義》都沒有這種說法。無論是怎麼說,都沒有道理說趙雲重用或不重用。 所有人談的都是《三國演義》而非「三國的歷史」,咋說都行。但既然是聊自然要有個本子兒,即「白帝城託孤」內容。他主要是怕諸葛亮「篡位」。
  • 公孫瓚臨死前給劉備兩個暗示,劉備沉默無語,到死也不重用趙雲
    說起三國時期常勝將軍趙子龍,他的美名可是名傳千年,也深得民間百姓的厚愛。但唯一不足的是趙雲雖然頗受愛戴,但是子龍的一生卻過得非常不舒心。
  • 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導致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為何劉備如此有眼無珠,非讓趙雲做「護衛」,欺凌老實人,卻不給趙雲立功的機會,趙雲簡直是明珠暗投,在劉備的手下,一生不可重用。但是,這是歷史的魅力之一,假如能輔佐諸葛亮一統天下,假如不能戰勝關羽,這樣的歷史,還有什麼魅力呢?
  • 歷史 | 趙雲不被重用,實際上是「門閥制度」的縮影
    刀墓觀點:趙雲不被重用,實際上是「門閥制度」的縮影。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畢生不重用趙雲,死前才告訴趙雲原因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畢生不重用趙雲,死前才告訴趙雲原因導語:三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 趙雲當著劉備的面,說出金玉良言,劉備打定主意:趙雲不可重用
    趙雲這位三國猛將,為何一生不得志呢?趙雲在劉備心中,地位為何如此低呢?還是因為他太過正直,同劉備脾氣合不來。劉備希望得到的是天下,而趙雲希望拯救天下黎民,兩者理想有著巨大的差別。劉備青年時期,靠編草鞋維持家人的生計,受盡了人間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