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生和張惠妹的相互成全

2021-02-09 張雨生的華彩樂章

張雨生和張惠妹曾經創造的樂壇神話至今都為人所津津樂道。他們兩人曲折的人生境遇也是非常地有戲劇性和話題性。

但我今天打算換一個角度,我想講講張惠妹對張雨生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這一塊或許是我們比較容易忽視的。如果你沒有忽視的話,那請原諒我無禮的揣測。

首先我要說,我沒有打算過分拔高張惠妹,更不會打算刻意貶低張雨生。

張雨生的才華和他精準地市場判斷我都是高度認可的。他對阿妹起到的帶動作用也是不可抹殺,不可或缺的。

他們對彼此來說,都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

咱們常常會用千裡馬和伯樂的典故來比喻張雨生和阿妹。那個典故的出處想必你也很熟悉,就是韓愈的《師說》。叫做「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這個比喻本身沒有問題。韓愈的那句話放在古代社會也沒有問題。可一旦放在現代社會,它就有了一點小問題。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它隱隱然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人才遍地都是,但發現人才的眼睛卻很少。

似乎是這樣的。但它經不起你仔細地推敲。

很多時候是我們有了好歌,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去唱。有了一部好電影,但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主演。

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的。可見,千裡馬不是上街隨便拉一匹就可以的。

所以,伯樂如果稀缺的話,那千裡馬其實同樣很稀缺。而張雨生是那個稀缺的伯樂,阿妹也同樣是這個稀缺的千裡馬。

他們兩個人的合作,我認為是強強聯合。就像當年翁孝良和張雨生合作的「我的未來不是夢」一樣。

張雨生去世的時候是頂著一個很耀眼的光環的,叫做「金牌製作人」。他獲得這個稱號還不到兩年就去世了,可以說是非常可惜。

但我們也知道,張雨生在轉型做製作人以後,有過一段比較灰敗的時光。但在這段時間裡他沒有閒著。

他和黃舒駿一起製作了伊能靜的專輯。他還參與了陶晶瑩的專輯製作。

《卡拉》那張專輯實驗性太強,咱們姑且不論,就只說說他給伊能靜和陶晶瑩創作的作品。

這些作品質量差嗎?一點都不差的對吧。

可即使這樣,他也沒有完全擺脫事業的低潮期。他人生真正的轉折在96年,那一年他捧紅了張惠妹。

於是《姐妹》大火,後來的《bad boy》更是火上加火。兩張連續破百萬的專輯不僅奠定了這師徒二人的江湖地位,更創造了一項至今都無人打破的銷售神話。

那張惠妹為什麼能夠如此成功呢?張雨生的幫助自然是很重要的助力。但她本人的優勢也很重要。

張惠妹的身上有三大特質,我認為這是她成功的關鍵。

第一,是她原住民的血脈。

臺灣的原住民其實和黑人很相似的。他們都有非常高的音樂天分,而且嗓音超好,肢體語言很豐富。

這在當時的臺灣樂壇是非常少見的。物以稀為貴大概能解釋得通這件事。

第二,是她酒吧駐唱的經歷。

你可不能小看酒吧駐唱歌手。一個好的酒吧歌手,不僅得有好的唱功,更得有良好的互動能力。

在阿妹的MV裡,你會發現她衝你的每一次眨眼,每一次點頭都像是在和你互動。再加上她豐富的肢體語言,就讓她的這種音樂風格變得獨一無二。

第三,就是她的嗓音。張雨生給她寫的歌裡不止有舞曲哦。也有像「水藍色眼淚」、「孤單Tequila」這樣的流行作品。

她的詮釋我認為是完美的。這些歌大部分張雨生也唱過。但我們或許還是要承認,張惠妹是表現更好的那一個。

我們當然要承認張雨生所做的貢獻。但阿妹自身的努力和天賦也同樣需要被肯定。

張雨生製作過很多專輯,他的作品也都不錯。但唯獨在張惠妹的兩張專輯上他收穫了盛名。

這一方面說明了張雨生卓爾不凡的創作才華,另一方面不也同樣說明了張惠妹是個才堪大用之人嗎?

我們會說,如果沒有張雨生,就不會有後來的張惠妹。這話沒錯。但如果反過來,我覺得仍然是成立的。

如果沒有張惠妹,那張雨生還能不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在那麼年輕的時候就成為「金牌製作人」似乎就不那麼肯定了。

如果他遇到的不是張惠妹,而是李玟,或者是範曉萱。那他還能不能取得同樣的成就呢?

我不敢說完全不可能,但至少這種可能性要低得多。

請你理解,我不是要否定張雨生的才華。但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有才華的製作人也需要一個優秀的歌手去完成他的作品。

張亞東夠有才了吧。如果當年他寫的歌不是給王菲唱,而是給一個唱功超差的歌手去唱,那他或許就不會成為華語樂壇熾手可熱的大製作人了。

張雨生後來給黃磊製作的專輯其實也很不錯。但黃磊的唱功不能算特別出色。那自然地,他的專輯就不可能有《姐妹》和《bad boy》這麼受歡迎。

黃舒駿曾在他個人的音樂分享節目裡說,是張惠妹「拯救」了張雨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認為是客觀的,是準確的。

總的來說,我認為他們兩個的關係是一種相互成全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在娛樂圈並不少見。

當年還是「票房毒藥」的周潤發主演了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於是他本人摘得影帝桂冠。而吳宇森也在香港影壇報得大名,成為了一線導演。

他們兩個也有點伯樂和千裡馬的意思。但他們是相互成全的,是相互扶持的。誰都不能離開誰。他們的合作是基於共同的藝術追求,而不是某個人單方面的施恩。

張雨生和張惠妹的關係應該也與之類似。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先告一段落。但我深知自己是有多麼淺薄和無知。如果我哪句話觸怒了你,在此深表歉意。同樣地,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或是想法,都歡迎你來留言區討論~

相關焦點

  • 兄妹——張雨生和張惠妹
    本日作者:Saiyazhu本日聲優:Lucere前幾天和人討論起華語流行樂的一些故事,提起現在手機常聽的阿妹專輯還是第一張《姐妹》。可能是因為懷舊,但臺灣音樂icon張惠妹的崛起的確是張雨生一手打造。         有人猜測張雨生和張惠妹的關係,大多人說是師徒,而結合以下兩個故事,我猜想他是把她當做妹妹了吧。張雨生:兩年前,從小與我最親的妹妹,在梨山附近的山澗不幸溺死,那一年她才15歲。
  • 除了張雨生,沒人懂張惠妹
    在樂壇,所謂「知音」,不僅在於「聞弦歌而知雅意」,更源於一份美好的成全。 但多少人忽略了,張雨生之於張惠妹。 作為臺灣的「音樂魔術師」,張雨生不僅是一位天才的音樂創作人,更是一位卓越的金牌製作人。 有人說,沒有張雨生,就沒有張惠妹。
  • 張雨生如何讓張惠妹成為天后的
    就是張雨生。有人問了,張雨生是張惠妹的導師?張雨生在1997你年11月21號不幸車禍去世,在張雨生去世之後有一段時間,張惠妹就找不清音樂的方向,而在此之前張惠妹的音樂發展方向是非常清晰的,而且經典作品比較多當年張雨生是怎麼帶她的呢?
  • 張惠妹與她的恩師 張雨生
    1988年3月,張雨生自組金屬小子樂團,並參加第一屆臺灣熱門音樂大賽,獲得團體組冠軍以及最佳主唱獎;5月錄製電影《菜刀和六個朋友》的原聲合輯《六個朋友》,這張專輯收錄了張雨生的成名作品《我的未來不是夢》。
  • 「音樂才子」張雨生和「華語天后」張惠妹的「師徒情」
    ,為了生計和等待機會,張惠妹成為了一名樂團主唱,每天都要走穴演唱。張惠妹對此感到非常開心,因為自己不僅能和偶像親密接觸,還可以繼續堅持自己的唱歌夢想,一直走下去。看到張惠妹像個小孩子一般的激動喜悅,張雨生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去世了的妹妹,如果她還活著,應該也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唱歌領域上發光發熱吧。當時的歌壇有很多重量級大咖,無論是謝霆鋒、王菲還是劉德華,都有著自己的代表作,想要在他們之間殺出一條血路,無疑是極其困難的。
  • 【阿妹專欄】張惠妹和張雨生的師生情~
    阿妹是張雨生一手提拔的巨星,也讓張雨生從音樂生涯谷底,翻身成為炙手可熱的唱片製作人。阿妹一炮而紅的歌曲「姊妹」是張雨生寫給媽媽的作品。  1996年,張雨生聽到這個來自後山的天籟,帶著她唱《愛我的人傷我最深》,接著再為她製作《姐妹》、《Bad Boy》兩張百萬專輯,打造出亞洲天后,他是她的伯樂、是她的功臣、是她的推手,是功成身退而她不及言謝的恩人。  阿妹剛出道對演藝圈還很生嫩,張雨生領著她合唱、替她作詞作曲、上通告,更常邀阿妹到家中作客,就像妹妹般對待,可說是阿妹的恩師,也是好朋友。
  • 張雨生為何不顧一切對張惠妹好?而又在張惠妹最火時選擇離開?
    張惠妹 張雨生張惠妹從小就喜歡唱歌,她和張雨生的相識是在她所駐場的酒吧裡,當時張惠妹的哥哥告訴張惠妹她的偶像張雨生要來酒吧,張惠妹想在偶像面前好好表現,於是就唱了一首自己喜歡的歌,電影《保鏢》中的主題歌《l will always
  • 張惠妹:張雨生到底有多疼張惠妹,量身改詞、參加綜藝、合唱歌曲
    臺灣省的原住民共有十二族,動力火車是排灣族、羅志祥母親是阿美族、温嵐是阿美和泰雅的混血、高勝美有3/4布農族血統,還有張雨生、蕭敬騰、張震嶽、黃麗玲、範逸臣都有原住民的血統,可見原住民能歌善舞真不是蓋的。  自小學開始,父親就鼓勵張惠妹就開始學習跆拳道,最終取得了跆拳道黑帶二段。
  • 一唱成名張惠妹,花費1000萬港幣換自由,離開張雨生的她淪落至此
    而今天得所講的主人公就是張惠妹與張雨生的關係真是千裡馬與伯樂。也正是這樣的相互成就,張雨生讓我們看到了一代歌后張惠妹的身影。當張惠妹聽到消息時,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她第一時間就趕往醫院看望張雨生,她堅信張雨生一定會度過難關。
  • 華語樂壇歌后故事:張惠妹與張雨生的完成式
    李琦23歲,而張惠妹當年是23歲遇到張雨生,「巧合的年紀,我希望能完成為小琦打開歌唱之路的階段性任務。」已是冠軍導師的張惠妹,又唱起這首歌時,不知會是一種怎樣的心境。是師生,更是知己提到張惠妹,張雨生永遠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張惠妹之前在PUB唱歌,有人帶了張雨生去聽。
  • 為妹妹歌唱,捧紅張惠妹,卻在31歲車禍去世,張雨生的傳奇一生
    張雨生有著自己的音樂理念,他一直想要掙脫公司強加在他身上的「殼」,去獨立製作有著自我生命力和思想的音樂專輯。在和公司幾番博弈之後,張雨生終於當起了製作人,他陸續推出了《帶我去月球》,《張雨生創作專輯》,《卡拉OK·臺北·我》等多張原創專輯。但毫無意外的,這些唱片全部銷售慘澹,得不到市場和歌迷的認可。張雨生獨立前衛的音樂理想,在自己充滿文藝和成熟氣息的歌聲中苦苦掙扎。
  • 張雨生的傳奇人生:半路出家成為歌手,一手捧紅張惠妹
    張雨生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家庭氛圍良好,從小便養成張雨生良好的音樂素養。原本音樂對於張雨生來說僅是愛好,張雨生真正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外交官,並為此考入臺灣政治大學。張雨生曾答應妹妹,等她大學畢業後,陪她成立一個組合,實現她的音樂夢想。可是張雨生的妹妹卻因為溺水,永遠留在了那個夏天。悲痛的張雨生決定獨自替妹妹實現夢想,在大學時期與吉他社同學成立樂團,多次參加比賽和演出。
  • 音樂傳奇張惠妹:在失去張雨生之後,我的「天后」之路極其艱難
    張雨生的意外死亡讓所有喜歡他的粉絲都很傷心,張惠妹也失去了她重要的伯樂,這時,她才剛出道,雖然專輯賣了,但沒有張雨生,她的事業會走向何方?如果張雨生知道張惠妹和如果沒有張雨生,則他可能沒有當前的「天后」張惠妹。張雨生和張惠妹在酒吧相遇,在那裡張惠妹是表妹樂隊的主唱。
  • 張雨生車禍去世,張惠妹說出實情,眾多粉絲不願相信
    張雨生在自己的音樂生涯上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但是張雨生的歌在當時也是非常紅火的,《我的未來不是夢》這首歌是他的首部歌曲,當時這首歌讓他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這也是張雨生在自己的事業上有了一個好開始。在之後哦張雨生在才推出《大海》這首歌,也讓他開始走紅,也讓張雨生在音樂道路上有了更高的成績,張雨生發現張惠妹是在一個酒吧之中,當時張惠妹還是一位酒吧,在認識張雨生之後也讓張惠妹有了更好的發展。
  • 如果沒有張雨生,如今歌壇將少一位叫張惠妹的天后!
    如果當年未發生意外的話,如今歌壇勢必會多一位天王級歌手;而如果沒有張雨生的話,如今歌壇同樣會少一位叫張惠妹的天后。張雨生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家庭氛圍良好,從小便養成張雨生良好的音樂素養。原本音樂對於張雨生來說僅是愛好,張雨生真正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外交官,並為此考入臺灣政治大學。然而在他大一時,一件意外發生了。
  • 歌壇傳奇張惠妹:失去張雨生後,我的「天后」之路走入異常艱難
    01張雨生對於張惠妹有知遇之恩,如果沒有張雨生,可能就沒有現在的「天后」張惠妹。張雨生和張惠妹相識在酒吧中,那時的張惠妹在表哥的樂隊中擔任主唱。一天,張惠妹和往常一樣在臺上唱歌,突然臺下一片譁然,有人大喊:張雨生來了。那時的張雨生一頭黃髮,帶著眼鏡,走到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坐了下來。為了引起「華語第一男高音」張雨生注意,張惠妹當晚彪了一晚上的高音,成功的引起了張雨生的注意。
  • 張雨生捧紅張惠妹,這一年卻是他生前最後的輝煌!
    但是,如果仔細留意,張雨生的訴求和糾結還是可以看出冰山一角,就在我今天提到的這張專輯裡。 1996年初,華語歌壇「神仙打架」的格局,呈現出新的一頁。 接下來的日子,張雨生製作了張惠妹首專《姊妹》,之後她勢頭越來越猛,迅速躋身一線歌手。
  • 張惠妹、李聖傑動情緬懷張雨生:我期待,有一天你會回來~
    本周,臺灣著名歌手李聖傑驚喜現身討教不僅讓林俊傑、張惠妹等導師激動不已,也給了觀眾們不少驚喜。現場,李聖傑指名向好友張惠妹討教,並在討教過程中演唱了張惠妹致敬恩師張雨生的一首《聽你聽我》,而之後張惠妹也意外抽中改編了張雨生的經典歌曲《我期待》。
  • 張雨生慧眼識珠,將張惠妹打造成頂級歌手,師徒情深感人至深!
    但是,此後一個月,張雨生幾乎每天都來這家酒吧。有一天,張雨生聽張惠妹唱完後,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對她說:「我聽了一個月了,你確實是個可造之材。」接著,張雨生將張惠妹帶到了自己的演藝公司——風華唱片,並將張惠妹收入自己的門下。
  • 妹妹離世,張雨生踏入樂壇,幫助張惠妹成就天后,口是心非成絕唱
    為了彌補損失唱片公司找來了陳大力和陳秀男等人,為他編寫了新歌,一首符合市場口味的《大海》應運而生。1994年8月張雨生推出了第二張專輯《卡拉ok live 臺北 我》,這首專輯曲風搖滾的音樂風格,在當時被冠名為另類的唱片。94年正直港臺音樂情歌當道,張學友的《吻別》,蘇芮的《牽手》等抒情歌曲。佔據著各大排行榜,而張雨生的這張專輯中,卻沒有一首類似的情歌,聽到的都是他濃烈的社會關懷和自我反思,可惜如今看來每首歌曲都是經典的。專輯在那個時候卻不被大家接受,但是張雨生卻甘心做一位臺灣樂壇的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