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生和張惠妹曾經創造的樂壇神話至今都為人所津津樂道。他們兩人曲折的人生境遇也是非常地有戲劇性和話題性。
但我今天打算換一個角度,我想講講張惠妹對張雨生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這一塊或許是我們比較容易忽視的。如果你沒有忽視的話,那請原諒我無禮的揣測。
首先我要說,我沒有打算過分拔高張惠妹,更不會打算刻意貶低張雨生。
張雨生的才華和他精準地市場判斷我都是高度認可的。他對阿妹起到的帶動作用也是不可抹殺,不可或缺的。
他們對彼此來說,都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
咱們常常會用千裡馬和伯樂的典故來比喻張雨生和阿妹。那個典故的出處想必你也很熟悉,就是韓愈的《師說》。叫做「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這個比喻本身沒有問題。韓愈的那句話放在古代社會也沒有問題。可一旦放在現代社會,它就有了一點小問題。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它隱隱然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人才遍地都是,但發現人才的眼睛卻很少。
似乎是這樣的。但它經不起你仔細地推敲。
很多時候是我們有了好歌,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去唱。有了一部好電影,但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主演。
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的。可見,千裡馬不是上街隨便拉一匹就可以的。
所以,伯樂如果稀缺的話,那千裡馬其實同樣很稀缺。而張雨生是那個稀缺的伯樂,阿妹也同樣是這個稀缺的千裡馬。
他們兩個人的合作,我認為是強強聯合。就像當年翁孝良和張雨生合作的「我的未來不是夢」一樣。
張雨生去世的時候是頂著一個很耀眼的光環的,叫做「金牌製作人」。他獲得這個稱號還不到兩年就去世了,可以說是非常可惜。
但我們也知道,張雨生在轉型做製作人以後,有過一段比較灰敗的時光。但在這段時間裡他沒有閒著。
他和黃舒駿一起製作了伊能靜的專輯。他還參與了陶晶瑩的專輯製作。
《卡拉》那張專輯實驗性太強,咱們姑且不論,就只說說他給伊能靜和陶晶瑩創作的作品。
這些作品質量差嗎?一點都不差的對吧。
可即使這樣,他也沒有完全擺脫事業的低潮期。他人生真正的轉折在96年,那一年他捧紅了張惠妹。
於是《姐妹》大火,後來的《bad boy》更是火上加火。兩張連續破百萬的專輯不僅奠定了這師徒二人的江湖地位,更創造了一項至今都無人打破的銷售神話。
那張惠妹為什麼能夠如此成功呢?張雨生的幫助自然是很重要的助力。但她本人的優勢也很重要。
張惠妹的身上有三大特質,我認為這是她成功的關鍵。
第一,是她原住民的血脈。
臺灣的原住民其實和黑人很相似的。他們都有非常高的音樂天分,而且嗓音超好,肢體語言很豐富。
這在當時的臺灣樂壇是非常少見的。物以稀為貴大概能解釋得通這件事。
第二,是她酒吧駐唱的經歷。
你可不能小看酒吧駐唱歌手。一個好的酒吧歌手,不僅得有好的唱功,更得有良好的互動能力。
在阿妹的MV裡,你會發現她衝你的每一次眨眼,每一次點頭都像是在和你互動。再加上她豐富的肢體語言,就讓她的這種音樂風格變得獨一無二。
第三,就是她的嗓音。張雨生給她寫的歌裡不止有舞曲哦。也有像「水藍色眼淚」、「孤單Tequila」這樣的流行作品。
她的詮釋我認為是完美的。這些歌大部分張雨生也唱過。但我們或許還是要承認,張惠妹是表現更好的那一個。
我們當然要承認張雨生所做的貢獻。但阿妹自身的努力和天賦也同樣需要被肯定。
張雨生製作過很多專輯,他的作品也都不錯。但唯獨在張惠妹的兩張專輯上他收穫了盛名。
這一方面說明了張雨生卓爾不凡的創作才華,另一方面不也同樣說明了張惠妹是個才堪大用之人嗎?
我們會說,如果沒有張雨生,就不會有後來的張惠妹。這話沒錯。但如果反過來,我覺得仍然是成立的。
如果沒有張惠妹,那張雨生還能不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在那麼年輕的時候就成為「金牌製作人」似乎就不那麼肯定了。
如果他遇到的不是張惠妹,而是李玟,或者是範曉萱。那他還能不能取得同樣的成就呢?
我不敢說完全不可能,但至少這種可能性要低得多。
請你理解,我不是要否定張雨生的才華。但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有才華的製作人也需要一個優秀的歌手去完成他的作品。
張亞東夠有才了吧。如果當年他寫的歌不是給王菲唱,而是給一個唱功超差的歌手去唱,那他或許就不會成為華語樂壇熾手可熱的大製作人了。
張雨生後來給黃磊製作的專輯其實也很不錯。但黃磊的唱功不能算特別出色。那自然地,他的專輯就不可能有《姐妹》和《bad boy》這麼受歡迎。
黃舒駿曾在他個人的音樂分享節目裡說,是張惠妹「拯救」了張雨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認為是客觀的,是準確的。
總的來說,我認為他們兩個的關係是一種相互成全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在娛樂圈並不少見。
當年還是「票房毒藥」的周潤發主演了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於是他本人摘得影帝桂冠。而吳宇森也在香港影壇報得大名,成為了一線導演。
他們兩個也有點伯樂和千裡馬的意思。但他們是相互成全的,是相互扶持的。誰都不能離開誰。他們的合作是基於共同的藝術追求,而不是某個人單方面的施恩。
張雨生和張惠妹的關係應該也與之類似。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先告一段落。但我深知自己是有多麼淺薄和無知。如果我哪句話觸怒了你,在此深表歉意。同樣地,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或是想法,都歡迎你來留言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