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佳片《喜喪》:葬禮上跳豔舞,逼著老人自殺,這部電影真敢拍

2021-02-21 溫酒論影

魯南張莊,86歲老人林郭氏,老伴早亡,她一個人將六個孩子拉扯大後獨自在農村老宅生活,每天都拜菩薩保佑子女的平安

有一天老人突發腦血栓,身體狀況逐漸惡化。子女都紛紛回家合計養老人的事情

大哥大姐早些年去了城裡後就沒有回來過,每次有事了都是寄一些錢。

老四的媳婦跑了,老四也跑了,留下一個兒子小道由老人照顧。

剩下的四個兒女合計後積極為老人操辦起敬老院入住事宜,但敬老院床位緊張,只有等待敬老院有老人去世才可以入住

所有人都盼望著敬老院那位已經下達病危通知書的老人死去,但老人命很硬,一直活著

可老人一人在家卻總摔倒,於是在她的要求下,開始了到子女家輪流居住的短暫旅程。

老人帶著小道先去了二兒子家,剛去時二媳婦端茶遞水的伺候,希望婆婆能把老宅給自己住,但老人卻沒有答應,因為她希望小道和老四能有個落腳的地

二媳婦家也不好過,兒子把孫子、孫女都留給她照顧,於是老二媳婦說話越來越針對老人。

過了幾天小道偷電瓶車被抓了,二媳婦氣急了說「老的還沒伺候完,小的又在外面作惡」。小道是想攢錢去找媽媽,但二媳婦說「你認你媽,你媽還不認你呢!」

過了兩天老人去了老三家,走的時候讓老二把小道送到五妹家,給他安排一個活幹,並把老宅鑰匙給了二媳婦說「別累著了,我的兒」。

老三家住在縣城裡,條件很好。老人一進門三媳婦沒打招呼就丟過來一雙拖鞋,並在沙發上鋪上白布給老人弄了個專屬座位,老人帶的行李也給放在了倉庫

吃飯時一家人用著白瓷碗,給老人了一個黑碗。洗碗時將自家人的白碗洗的乾乾淨淨並用紗布蓋好,老人的碗筷就隨意衝一下放在一旁。

老人洗了手絹放在沙發扶手上,三媳婦看了拿著鑷子扔到老人屋裡的窗臺上,老人沒說什麼,只是默默收好。

孫女並沒有厭惡老人,還給老人洗頭,並跟她講話。一次再跟老人講過話後,孫女鼓起勇氣不顧母親的反對離開了家,三媳婦生氣的罵了老人一通。

老人走的時候,三媳婦將老人用過的床單被罩、拖鞋碗筷全都裝進垃圾袋裡扔了出去。

老人去了五女兒家,女兒比起幾個兒媳婦要貼心多。雖然一家人都擠在一個小小的鋪子裡,但也沒什麼怨言。女婿主動買來24元一斤的豬耳朵,女兒每天提前收攤照顧母親

但沒多久,女婿告訴五女兒老太太偷了50塊錢,又給她算了一筆帳「你每天早收攤就少掙三四十,還不如住在養老院」,五女兒說「你腦子裡除了錢什麼都沒有了麼」,隨即小孫女出來喊道「老太太的嘴歪了」。

這下子是雪上加霜,老人得了笑病,連大小便都無法自理。女兒對她說「你說你有兒有女,生病了誰都沒來看過,你說你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老人聽後控制不住的笑了起來。

過了幾天,日子實在緊巴,女兒忍不住問老人那五十塊錢是不是她拿的,老人愣了一下然後承認了,並掏出五十元給女兒。但在女兒離去時嘴裡卻小聲嘀咕一句「我要錢有什麼用。」

又過了幾天,女婿帶著老人去看病時,發現地上有一個包,便過去撿了起來,瞬間有幾個人圍過來說他拿走了包裡的一千元,並連打帶罵的將女婿身上的錢搶走了。

日子實在是沒法過了。

幾家人又一起商量,女兒希望二哥能把母親接回去,但二嫂立馬拒絕,並且二嫂和三嫂一直認為在誰家生的病誰給看,也不願意拿出一點錢。

幾家人終於撕破了臉面,吵罵了一番後散去。

禍不單行,五女兒的兒子開車出了事,人走了卻只賠了一點點錢。

老人最後的歸宿也沒了,她說著要回去,女兒說「娘,你這麼急著回去幹嘛」,老人說「我這趟來的不孬,小孩兒我都見了,我該走了我兒」,女兒說帶老人在城裡轉兩天,但老人態度很堅決。

走之前,老人將孫媳婦給自己的圍巾給了小外孫女,把自己自己的手鐲給了孫媳婦,並勸她還年輕趕緊再嫁個人,沒有人能比老人更明白女人獨自帶孩子的苦了

當年老人35歲,6個孩子都要靠她,最大的13,最小的9個月,如果她再改嫁了,這孩子可怎麼辦?走之前,老人嘆了口氣,說「其實我也不想走,我怕見不著你們了。」

老人轉了一圈後回到了老宅,那裡已經被老二媳婦一家住了,二媳婦把她安置在一間柴房。

老人每天不停地拜菩薩保佑兒女平安,並問兒子養老院那邊來信沒

二媳婦受不了老人似悲似泣的笑聲,罵起了老人,二兒子過來把菩薩像摔碎。兩人將老人安置到了牛棚中,二媳婦每天給牛送來一盆料,給老人一碗雜糧餅

牛棚裡很黑,只有一盞小小的煤油燈。

過了幾天,她聽到外面傳來打鼓聲,知道肯定是有人死了。

二兒子來到牛棚,問老人自己小時候是什麼樣,老人說「你小時候特別好哭,鬧得我整日整夜的睡不著,你爹氣得一腳把我蹬下了床。

二兒子聽完痛哭不已,跪在地上問「娘,你恨我不?」

老人只是說「唉,淨說憨話,我兒」,說完低著頭聳動起來,分不清是哭還是笑。

兒子說敬老院來信了,明天把她送去。老人從懷裡拿出一沓鞋墊,讓他和幾個兄妹分分

晚上,二媳婦來牛棚給牛餵草,老人喊了她好幾聲她才沒好氣的過來問幹啥。

老人將僅有的玉鐲給了二媳婦,二媳婦立馬開心地說「俺娘你怎麼捨得把傳家寶給我的」,將玉鐲打量了幾眼又趕緊說「還有沒有好的嗎?再給我點

老人說沒有了,二媳婦寒磣了幾句走了。

半夜的時候,老人借著微弱的燈光,往臉盆裡加了水,仔仔細細的洗了臉,又對著一小塊破舊的鏡子梳理了滿頭白髮

菩薩像碎了,她就對著燈光拜了起來,祈求孩子們平安。拜著拜著她又忍不住笑了起來,隨後她拿出了懷中的老鼠藥,仰頭而盡。

第二天,敬老院的車來了,但老人卻已經離開人世。兒女們按照習俗給老人辦了一場風光的喜喪。

兒女們知道老人喜歡歌舞,專門將老人的遺照放在舞臺前方,一個孝子還上去和衣著暴露的表演者一起跳舞

三天後老人被下葬,孝子賢孫跪在墳前拜過後便熱鬧著想著回去大吃一頓。

隨後,幾個兒女家中都回歸了平靜。一天五女兒在角落裡發現了丈夫說被偷的那五十塊塊錢,她終於明白母親說「我要錢有什麼用」這句話的意思了。

她將小道開三輪車攢的錢給了小道,並叮囑他找不到母親就回來。

走之前小道去了老人住的牛棚,在裡面左看右望,最終在角落裡發現了一張全家福,他把全家福撿起來,和母親的照片放到了一起,離開了這個村子。

日子不緊不慢的過著,二媳婦的頭髮白完了,她再也無法輕易提起兩桶米漿烙餅了,也沒有力氣罵東罵西了。

終於在某一天,她也摔在了地上,又是一個故事的開始了

相關焦點

  • 《喜喪》:去敬老院前夜,86歲老人吞老鼠藥自殺,葬禮上大跳豔舞
    在中國民間,有這樣一種習俗,子孫滿堂的老人年滿八九十歲後自然死亡,可以稱之為喜喪,子孫後代們請團隊搭臺子,跳舞唱歌,喪事喜辦。  今天推薦的這部影片,就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喜喪》
  • 《喜喪》86歲的老人被逼著喝老鼠藥自殺,可憐又可悲
    何為「喜喪」,「人家之有喪,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於喜。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備者可為喜也。」家裡有人去世了,而死者是德高望重,福壽雙全者,家族興旺;年紀在80歲以上,這樣的死者葬禮可謂喜喪。兒孫們就不會那麼悲傷。會停靈三至五日大擺宴席,招待親朋好友。
  • 內容太過真實:老人兒女成群,卻無人贍養,葬禮上跳豔舞
    關於「喜喪」,《清稗類鈔》中是這樣定義的:「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備為可喜也。」通俗解釋就是,家中有八九十歲的老人亡故,如果死者德高望重、福壽雙全、家族興旺,那老人的葬禮就是喜喪。兒孫們不會太過悲傷,而是大擺宴席,歡歡喜喜舉辦喪事。現實生活中,很多葬禮也都舉辦得熱熱鬧鬧的。
  • 葬禮上跳豔舞,這部國產電影瘋狂到顱內高潮
    這部片子就是2016年FIRST青年影展的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得主,王家衛所說的「中國版《東京物語》」——《喜喪》故事發生在山東農村一個家庭中,老母親年邁,兒女們都各有家庭老人死後,村裡為她辦了一場喜喪。在我看來喜喪這個詞放在這裡多少有些諷刺意味。葬禮上子女們被罵不孝,司儀回憶著老人的曾經。
  • 電影《喜喪》:兒女不孝,再多也沒用
    2016年6月上映了一部劇情片——《喜喪》。這部電影尖銳地反應了時下農村「倫理崩壞」的現狀,老人老無所無依,含辱偷生的困境。《喜喪》講述了南張莊摔傷腿的86歲老人林郭氏,在子女家輪流居住的受辱經歷。老人面對兒女的埋怨推諉,心神受到重創得了笑病,最後服藥結束了悲慘的晚年生活。
  • 86歲老人牛棚自殺,葬禮上兒女勁歌豔舞,《喜喪》在「喜」什麼?
    一家四口就擠在逼仄的雜貨鋪裡,再加上小道和老人,整個空間全都被擠滿了。但好在小女兒孝順,對老人和顏悅色,也會噓寒問暖,老人總算過上了舒心日子。但或許是老人註定享不了子女的福,這安生日子還沒過幾天,家裡丟了50塊錢,女婿便認定是老人偷的,還說著:人老了,真是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 86歲老人自殺,葬禮上兒女勁歌豔舞,《喜喪》究竟喜的是什麼?
    ——狄更斯若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願意為你奉獻她的全部,不求你的回報,只願你過得好,那這個人一定是母親。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你是否在想已經多久沒回過家,多久沒有給那個在家裡苦苦等你回家的母親打過一個電話了。有人說「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
  • 《喜喪》:一部陰暗諷刺的國產電影,一場冰冷無情的人間悲劇
    喜喪一詞出自《清稗類鈔》之中,這是一本關於清代掌故遺聞的彙編,成書於民國時期,作者是徐珂。而喜喪的意思就是說,家裡有人去世了,而死者是 德高望重且福壽雙全的八九十歲老者,這樣的死者葬禮可謂喜喪,而兒孫也會覺得是功德圓滿,不會那麼悲傷,還會停靈三至五日大擺宴席,招待親朋好友。
  • 86歲老人被逼自盡,喪禮上兒女大跳豔舞,《喜喪》刺痛了多少國人
    老人沒有立即答應他,怕老四回來沒地方住,而且小道也需要個落腳窩。說實話,老二家的日子也不好過,兒女們都進城打工了,丟下一群孫子孫女給老兩口帶。如今小兒子的孩子剛會走路,媳婦就想丟下孩子進城打工,老二媳婦反駁到,」家裡已經一堆孩子了,床上還有個老的等我伺候。這麼多年,我給你們成家立業,給你們張羅房子,可幫你們都弄好之後,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上哪裡去住?
  • 《喜喪》:86歲老人進養老院前服藥自殺,葬禮上歌舞昇平
    在進養老院的前一天晚上,86歲的老人服老鼠藥自殺了。在老人的葬禮上,兒女們卻請來低俗的舞女助興,有說有笑,絲毫沒有傷感之情。86歲的林郭氏身體硬朗,膝下共有6個子女。林郭氏原來在老宅中和孫子一起生活,因為一次意外摔倒,導致身體行動不便,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顧。
  • 豆瓣8.8,這部瑞典冷門佳片中毒舌老大爺教你處理鄰裡關係
    最近迷上了冷門佳片,今天繼續推薦一部很冷但很佳的片子,一部瑞典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電影海報首先要說的是,這部電影入圍了2017年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雖然它不是純粹的文藝片的調調,基調甚至與那年的奧斯卡大熱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有些相似,略帶灰暗和沉悶,
  • 真·墳頭蹦迪的辣妹,可以有多狂野?
    莊子他老人家這樣是有自己哲學上的原因的,此事也被看成了後世喜喪形式的起源(待考證)。在某些鄉鎮地區,許多不夠格的葬禮也能給辦成勁歌辣舞式喜喪。張濤導演的小眾電影《喜喪》中,真實還原了一段葬禮上表演脫衣舞的場景。
  • 宜賓農村喪事美女大跳"豔舞",據說表演越"黃」主家越旺…
    起因,是有微友看到了幾個視頻,背景牆是一個大大的「奠」字,而舞臺上是一群美女的熱舞表演。: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看起來確實是讓人匪夷所思,這樣燈紅酒綠、歌舞昇平可能沒錯,但是這場景出現在葬禮上但同時,有微友表示只有喜喪如此。(喜喪:家裡有人去世了,而死者是德高望重,福壽雙全者;家族興旺;年紀在八九十歲,這樣的死者葬禮可謂喜喪。)
  • 《喜喪》:喜在哪裡?是兒女終於踢掉累贅,還是老人得以解脫苦難
    電影《喜喪》是由張濤導演的一部獨立劇情片,電影中的情節真實到了極致。它鮮活地刻畫出了一個個真實的人物,整部片子就像一部寫實素描,任何人都能在裡面獲得自己關於孝道的反思。終於等到要進敬老院的那天晚上,想想自己苦難艱辛的一生,再看看一個個讓她失望的不孝兒女,老人傷心地仰頭吞下大把老鼠藥,生無可戀地與這個殘忍的世界還有6個兒女做了徹底的了斷,結束了自己悲慘的一生。老人去世後,86歲的年齡算是喜喪,於是按照村裡的風俗,兒女們花錢請來了歌舞班子,開始了勁歌熱舞的葬禮表演。
  • 農村老人的悲哀《喜喪》:去敬老院的前夜,86歲老人吃老鼠藥自殺
    這時候,老人又忍不住發出了詭異的笑……-08- 老人自殺有一天晚上,村子裡突然鑼鼓喧天,按照習俗,老人知道村裡有人去世了。老人生前喜歡聽戲,於是兒女們就湊錢,請來了村裡的歌舞班子,開始了勁歌熱舞的葬禮表演。舞臺上,穿著透視裙的舞女大跳熱舞,大喊著「跳起來」,音樂聲歡樂嘈雜,如同酒吧般熱鬧。
  • 致鬱佳片,老無所養,喜喪不喜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部電影——《喜喪》,豆瓣評分8.6,曾獲得第10屆FIRST青年電影節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 老人三天兩頭的生病,也讓四女兒和女婿開始嫌棄老人,四女兒甚至在屋外跟丈夫說,如果等自己老了不能動了,不上敬老院,就喝藥、上吊、自殺,給子女省點錢。此時老人正在窗前望著屋外的他們。
  • 《喜喪》:86歲老太,6個子女,晚年被迫住牛棚,吃老鼠藥自殺
    前段時間,有位粉絲給二大媽推薦了一部國產高分電影《喜喪》,在這部電影裡雖然沒有一位專業演員,但是裡面呈現的故事卻向我們展示了人性中最自私醜陋的一面。電影《喜喪》的主人公是一位86歲的老人林郭氏,她和孫子住在路南張莊的一棟老宅子裡,她一共有子女六人,可是丈夫卻在她35歲那年去世,當時她最小的孩子才9個月,最大的那個13歲,從那以後她就靠要飯,一人撫養6個孩子長大。
  • 86歲老人牛棚自殺,遺照前勁曲豔舞慶《喜喪》:悲憐人性缺席
    喜喪指的是:年齡八九十歲的老者去世,稱為喜喪。喜喪有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一是全福,人丁興旺的大家族,本身是大家族的家長,至少也是德高望重者。三是全終,無疾而終,自然老死,非正常死亡算不得喜喪。86歲老人林郭氏,有德有壽,唯獨缺了第三條。86歲老人林郭氏,在去敬老院前一夜,自殺身亡了,敬老院留給她的床位,沒能歡迎到新主人的入住。
  • 86歲老人自殺,葬禮上兒女勁歌豔舞,《喜喪》究竟喜的是什麼?
    ——狄更斯 若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願意為你奉獻她的全部,不求你的回報,只願你過的好,那這個人一定是母親。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你是否在想已經多久沒回過家,多久沒有給那個在家裡苦苦等你回家的母親打過一個電話了。 有人說「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是啊,我們漸漸長大了,他們也漸漸的老去了。
  • 觀電影《喜喪》有感
    朋友,你看過電影《喜喪》嗎?如果你還不知道是什麼電影,我建議你看一下,也許看了,你就能感悟到人生再有多難,也要孝敬父母,這是天職。讓我給你講述一下故事情節吧。老人不情願,可是子女們已經預交了定金,容不得老人是否樂意了。鑑於床位還沒有空出,循著老人的想法每家住一段時間吧。由於老大在外打工自始至終沒有出現在屏幕上,那就說明去跟老大顯得不切實際了,首先住到老二家。兒媳婦是個自私的農村婦女,她的女兒要外出打工,她就指桑罵槐地數落女兒。那就不住了吧,到老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