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有過兵役的人,不管男兵還是女兵,不管時間長短,職務的高低,一旦要離開回憶滿滿的軍營,離開並肩戰鬥過的戰友,都會由內心發出一種依依不捨且感恩的心情,這是對軍人身份的重視和榮譽,有一種在血液裡完全融化的軍人心和軍人氣質。
很多人在面臨退伍的時候,都會流露出很強烈的軍人之情,他們是依依不捨的。
近期,一名兵役生涯12年的女兵曹曦月正式卸下了軍裝,當時戰友給曹曦月摘下軍銜的一刻,眼淚止不住流出,曹曦月就是在2019年國慶閱兵方隊的一員。
曹曦月於2008年正式入伍,在武警安徽總隊醫院擔任一名護理士官,在2019年時,經過了嚴格的層層選拔,因為表現非常好,在眾人面前脫穎而出,成為了國慶閱兵女兵方陣的一員,當時進行閱兵的武警一共就有60員女兵。
而且,當時曹曦月報名參加閱兵的時候胳膊剛剛骨折,還剛做完手術,還有一個兒子,當時才2歲多,丈夫因為一些原因受傷在家裡養著,頂著無比之大的壓力坐上了離家的列車,孩子非常懂事,畫了一幅畫送給媽媽作為祝福。
畫上是一個女兵,英姿颯爽、亭亭玉立,浩氣蕩蕩的在天安門下走過,而這個女兵就是媽媽,在孩子的心中媽媽是這個樣子的,曹曦月不想讓孩子失望,也不想讓國家辜負對自己的棋王,既然選擇了就要全力以赴,完成祖國交給自己的任務。
閱兵期間,時間非常緊張,而且手機也是禁止使用的,曹曦月打電話只能使用電話亭,時間長了就和兒子通個電話問候問候,每一次想孩子都會淚流滿面,要說女兵,堅強勇敢,但曹曦月還有媽媽的身份。
在電話中的曹曦月沒有讓孩子聽到任何哭腔,因為她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讓孩子知道,媽媽是多麼的堅強。
曹曦月總說,男兵是天生帶有血性,而我們女兵也不差,整個閱兵期間每天訓練排練多次,光踢壞的靴子就4雙。
2019年10月1日,這一天終於來臨,經歷長時間的訓練,終於在此刻派上了用場,曹曦月在女兵方隊的第三排,在天安門下英姿颯爽的走過。
今年的疫情爆發,醫院把軍人病區都改成了隔離病房,而且曹曦月也成為了隔離病房中的一名護理人員,工作的曹曦月陽光,非常的積極,面對病人盡職盡責,安慰和鼓勵他們來配合醫院的治療,生活中對病人非常照顧。
在1月22日時,一直都是守護在臨床一線,苦和累在這一名媽媽的身上完全看不出來,認真對待祖國交給她的每一份工作,得到了戰友們和領導的點讚。
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12年的兵營生涯結束了,閱兵和抗疫都有曹曦月的影子,雖然說也帶有一定的遺憾,但還是值得的,12年的軍旅生活讓曹曦月懂得了很多,當問到她什麼感想,曹曦月說如果有來生還是來當兵。
曾經那名英姿颯爽、堅韌不拔的女兵如今落淚了,最後牽起了丈夫和孩子手,開始了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