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3,TOP250榜單中的NO.7,動畫榜單NO.1,順利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橫掃各大電影市場的《千與千尋》要回來了。可如此優秀的電影,在2001年上映之後,受限於當時中國電影市場的局限性,並沒有取得放映的許可證,大家後來也只有在「非官方途徑」找到這部影片去了。但正在前幾日,官方正式宣布重映的消息,並且重映的地區僅限於中國,足見這沉甸甸的分量。
回到劇情中來看,《千與千尋》講述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千尋搬到新家之後,卻誤闖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父母因為不小心吃了供奉神明的食物而被變成了豬。千尋前往尋找拯救父母的方法,在神秘少年白龍的幫助下,千尋進入了一家洗浴中心,遇見了湯婆婆,但想要救人沒有那麼容易,作為交換,千尋必須換掉自己的名字。在湯婆婆的施法下,她變成了「小千」,但在這家湯店裡面,她一直都不受待見,直到她遇見幫助了河神拔出了身體的異物,才漸漸的被店內的人所認可。
在整個充滿著仇恨,陰謀,欲望的世界裡面,由於千尋的出現也變得溫暖,陽光,融洽了起來。在後來的日子裡面,她在店內遇到了一個「無臉男」,這個「無臉男」因為會被金子,而受到了店內眾多人的追捧,他什麼都吃,甚至最後為了好奇連店員都吃。千尋卻把河神送給自己的禮物送給了「無臉男「,在她的幫助下,」無臉男「也最終迷途知返,成為了那個懵懂無知的少年。在這個「千奇百怪」的世界裡面,千尋沒有任何天馬行空的想像,沒用任何意外獲得魔法,更沒有任何人的幫助,她以她的溫柔和和善,最終改變了這個世界。
成年的世界的確太亂,我們需要用電影的鏡像,去排解我們繁雜而又乏味的生活,我們需要動畫的世界,去重新定義我們的欲望。對於我們需要治癒的人生,《千與千尋》這部動畫片的確是一份很好的答卷,宮崎駿更是賦予了這部電影很多的人生隱喻。為什麼湯婆婆在用魔法失去了「名字「之後,就什麼都不記得,人生重新開始了,名字對於人而言代表又意味著什麼?自由?尊重?又或者說是其他的人生涵義呢?河神肚子裡面的充滿著垃圾的東西,難道僅僅是對環境和環保的自我意識嗎?那輛有去無回充滿著」靈魂「的列車,到底是裝滿了什麼?
生命到底對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在中國臺灣的」小鎮「,它因酷似神秘世界,一下成為了世界的旅遊勝地,在《千與千尋》的酷似澡堂的地方,也在重慶的洪崖洞被找到,後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直到了,洪崖洞一舉成為了中國旅遊著名的打卡地點。它和迪士尼和福克斯的接近完美模型的動畫片是不一樣的
其實像《千與千尋》的這部作品,早已超過了原有的「電影「的範疇,它不像是一部單純的動畫作品,它早已成為了一種情懷,一種文化,一種符號的代表了。
這幾年,我們也不斷看到了國產動畫動漫的崛起,《白蛇·緣起》和《大魚海棠》的出現更是讓不少的人看到了中國動畫的舞臺和魅力,但即使如此離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不少的作品其實也是在按照日本動畫在照葫蘆畫瓢。這部創作於千禧年初的《千與千尋》二維的畫面,其實更具有東風的風格特點的,是更加自由的和生命力的。如果你細心發現,宮崎駿的電影中總是有那麼點的奇怪的。主角會突然沉默了下來,空氣會突然安靜了,在這段時間中,我們身為觀眾自己也停了下來,隨著他們一起去思考,這會發生什麼?什麼要發生了?
或許這正是宮崎駿的初衷:「無論你今天遭遇了什麼,你有多麼的獨孤,多麼的苦惱和悲傷,最終都會被善良和溫柔所治癒。正如電影中那句話說的那樣:「這段路我就陪你到這裡了,接下來的路就得靠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