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恐怖片《閃靈》的鏡像解讀和真正的涵義所在

2021-02-11 四色呱呱草娛樂

《閃靈》講述了正處於事業空窗期的業餘作家傑克接受了一份旅店冬季看守的工作,他和妻兒一起住進了一座名為「瞭望」的旅店,長期的幽閉和孤獨以及旅店中所謂的惡靈的引誘,使得傑克一步步的走向癲狂的狀態,最終殺死妻兒不成卻被凍死在旅店之外的故事。

導演在影片中對配樂的運用及其成功,將片中的驚悚氣氛一貫到底;另外,多次運用的跟蹤鏡頭讓觀眾失去了正常的觀影視角,使其無法預知將要發生的狀況,恐懼不安感時時縈繞其中。

然而,這樣一部經典的大師級心理恐怖電影在初次觀影時,並不是所有的觀眾都能看懂和理解片中的某些情節。

但是,如果我們從拉康的「鏡像」理論來解讀《閃靈》中男主人公傑克意識中的自身與「他者」的鏡像出現的錯位,從而導致了其因認知錯亂而出現的所謂超感官知覺,那麼也就不難理解影片的大部分情節和其經典的真正涵義所在了。

男主人公傑克在社會鏡像——也就是幽閉的空間和由傑克自身的意識構建出來的旅店亡靈的影響下,激活了內心身處的欲望,當他在重新構建自我身份時,那內心深處的欲望在重構的身份上投射出了另一種錯亂的鏡像,進而導致了他死亡的結局。

「社會鏡像」對於傑克意識的影響

其實拉康的鏡像理論很好理解,就是指將一切混淆了現實與想像的情境意識稱為鏡像體驗的理論。

這個理論的研究對象是6—18月大的嬰兒,他們起初並不認識鏡中的影像,在得到母親和其他人等的認同後,嬰兒才將鏡中的影像認作自己。

那麼這時候對於嬰兒來說,鏡像雖是嬰兒的鏡中影像,但這一鏡像並非嬰兒本身,而是存在於嬰兒本身之外的另一個他人。

當二者發生衝突時,只有一方臣服於另一方才能融合,否則就是無休止的糾結和痛苦。

那麼我們回到電影中,影片男主人公傑克在經歷了失業的迷茫期後,經人推薦成功應聘了一份旅店看守的工作,而他對於自己本身實則是處於不認可的狀態。

當面試階段被問是從事何種職業時,傑克閃爍其詞,先解釋說自己是教師,又補充說是作家,同時又自我解嘲的說出教師職業薪資無法維持家庭生活,這種種回答恰恰反映了傑克飄搖不定的心態和對自我的不認同。

因此他在看守旅店的過程中,嘗試通過寫作來找尋到自我,但依然無法找到恰當的定位,以至於精神恍惚,噩夢連連,最終發瘋、凍死。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到「社會鏡像」的影響對傑克的意識所帶來的一輪衝擊波。

傑克在於旅店負責人聊天的過程中得知1970年曾有一位旅店看守在冬季的值守中精神失常,在用斧頭殺死妻子和兩個女兒後飲彈自殺。

這一故事在傑克那本就極其脆弱的意識中畫下了重重的一筆,以至於傑克在以後的自我找尋過程中,頻頻將自我與故事中的那名看守畫上等號,甚至將意識中出現的1921年的聚會也安排了一位男酒保的出場,該酒保和殺妻女的看守同姓卻不同名,可傑克依然將殺妻女的事件安在了這名虛幻的男酒保的身上,並且還幻想該男酒保勸說自己要「修正那些不聽話的妻兒之行為(暗指殺死妻兒)」,傑克甚至在影片最後追殺妻兒時也用了同一把斧頭。

影片中的種種鋪陳無非想要告訴觀眾「鏡像」在傑克追尋自我的道路上影響深遠。

相對於傑克自身的「鏡像」同樣來源於妻子溫蒂。

溫蒂是個善良且有高度服從感的女人,在醫生詢問溫蒂兒子丹尼胳膊脫臼的緣由時,溫蒂顫抖的點了根香菸,絮絮叨叨的訴說著兒子丹尼的調皮、丈夫傑克工作的不易以及其醉酒後無意之間的失手行為,最後還略帶解嘲的自我安慰,認為丈夫自此五個月再沒有飲酒也算不幸中的幸事。

在入住瞭望旅店之後,溫蒂承擔了鍋爐檢查維修、做飯等所有的工作,忍受著丈夫的冷漠和無釐頭的吵鬧。

她只是想要提醒丈夫寫作不要太辛苦,卻招來一頓惡語相向。

溫蒂做的一切,傑克並不領情,他反覆跟羅伊德—傑克幻想出來的男酒保—抱怨溫蒂,且滿口汙言穢語,因為在妻子這一「鏡像」中,傑克看到了自己的無能和對兒子丹尼的傷害,所以在溫蒂的鏡像反射下,傑克不認同自身,有著難以釋懷的愧疚和壓抑。

兒子丹尼對於傑克自身也是一個「鏡像」。

在傑克第一次衝溫蒂爆發之後,溫蒂也提醒兒子丹尼不要衝撞到傑克。

一次,丹尼偷偷溜回到房間去拿玩具車,只怕吵醒正在休息的傑克,誰知傑克並未睡覺,只是呆呆的坐在床邊發愣,就在傑克摟著丹尼說話時,丹尼問父親是否永遠不會傷害自己和母親溫蒂,這一問正戳中傑克的痛處,因為一直以來的愧疚使其無比敏感,馬上就反問丹尼這是否是溫蒂的說辭,在得到丹尼否定的回答後,情緒才逐漸恢復。

傑克此時的情緒處在千鈞一髮的狀態,才有了後來將自我屈從於對於妻子的痛恨這一「鏡像」之中。

長期的自我和「社會鏡像」的背離,使得傑克的精神越發恍惚,他開始出現糾結和痛苦,怎麼辦?在自我改善無望的絕境下,似乎只有將自身歸順為那個曾經的「鏡像」——發瘋並殺死全家的酒店看守,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他仍然自責,仍然不知所措,只能一遍遍在紙上敲出同一句話:

「只工作沒享樂讓傑克成了一個大笑話(AIIworkandnoplaymakesJackadullboy)」

傑克自身與「鏡像」之錯位

拉康的鏡像理論主要講的是自身與鏡像互為他者,傑克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社會「鏡像」對於其意識的影響之後,對於自己的「鏡像」認知也出現了偏差。

身為社會的一分子,作為一個父親,一個丈夫,傑克自身的「鏡像」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位,以至於將自身本應有的「鏡像」臣服於受其他影響的邪惡鏡像。

影片開始就告知觀眾,瞭望旅店的牆壁上掛了很多不同年代的照片,但直到結尾才使用近鏡頭揭示了一張意義重大的照片,該照片的拍攝日期是1921年7月4日,那是一場盛大的舞會,其中和傑克長相一模一樣的人穿著禮服站在照片中央,舉著酒杯,無比歡快。

傑克首次在旅店的金色大廳遇見酒保羅伊德,說出了該影片中的經典話語:「我願意用靈魂來換一杯啤酒」;

隨著傑克自我身份構建的錯位,終於,在第二次去往金色大廳時,發現裡面坐滿了1921年那張照片上的盛裝人物,傑克將自己也認作是照片中的一員,這便是傑克自身的「他者」鏡像出現了錯位。

影片伊始,傑克驅車帶妻兒前往瞭望旅店的路上,當丹尼詢問何為多納遠徵隊,傑克毫不避諱的告訴兒子那些人為了生存而自相殘殺,進食人肉。

妻子溫蒂趕忙制止父子的談話,而此時的傑克完全忘記了作為父親身份的鏡像,與兒童談論食人事件竟有些洋洋自得,他的父親身份似乎正游離於自身之外,此時的傑克已經產生了身份構建和認知的問題。

再到後來作為丈夫的身份,傑克對妻子十分冷淡,動輒惡語相向,致使妻子溫蒂除了陪兒子丹尼玩耍、看管旅店之外,只能通過無線電和外界說上幾句話。

傑克本身對自己的社會身份產生了疑慮,他不認同自身的「鏡像」變得不想再受倫理束縛,不願再面對導致其自我壓抑的妻兒,因此,在其走進237房間時,傑克看見了一個漂亮高挑的裸體女人,他放棄了此時應有的自身「鏡像」——愛人,公然和幻想中的女人親吻擁抱,這是傑克身份自我構建的第三重錯位。

傑克的自身與其「鏡像」其實是從不斷的游離到剝離,再到最後的徹底分裂。

影片中鏡子對於「鏡像」表現的作用

「鏡像」理論的基本工具便是鏡子,有鏡子才有鏡中的影像。

《閃靈》這部影片中鏡子出現過多次,其目的在於提示觀眾。

在傑克一家入住瞭望旅店後,導演庫布裡克安排一系列的鏡中影像出現,以襯託主人公傑克那逐漸分裂的自我和其「鏡像」。

在入住旅店一個月後,妻子為丈夫準備好早餐,並坐在床邊與丈夫聊天,此時的二人還都處在同一面的鏡子當中,這意味著此時的夫妻二人在各自的身份構建上沒有出現自身與各自「鏡像」游離的狀態;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傑克自身和其真正意義上的鏡中影像開始同時出現在導演的鏡頭中。

最後,無論是與吧檯前的羅伊德,洗手間裡的格雷迪,還是臥室裡的丹尼母子說話時,他似乎都在盯著鏡子(甚至是儲藏間的大門)中的影像自言自語,傑克陷入了自我的世界無法自拔。

鏡子於他的作用,就是反觀物化現實的幻覺,一種在光路迂迴中看似清醒的深度迷失。

《閃靈》真正的隱喻涵義

影片之所以歷久不衰,被奉為經典,絕不單單僅是因為庫布裡克用「鏡像」理論給觀眾講述了一個精神分裂者的恐怖故事,而是因其包含的深刻的涵義。

電影從一開始就瀰漫了一種異樣而複雜的氣氛。

開篇一個長鏡頭將一幅自然美景盡收眼底,平靜的冰山湖被群山環繞,叢山白雪皚皚,無不傳達著一種自然平和的原始之態。

然後與這種寧靜悠遠相悖的是低沉而壓抑的背景音樂,跟隨者鏡頭中一望無際的公路而持續不斷,蔓延無盡頭。

在隨後的故事發展過程中,每一次主人公一家驅車前往瞭望旅館的時候,總是伴隨著平靜悠遠的鏡頭和壓抑詭譎的配樂,使得緊張而又未知的氣氛一觸即發,主人公的命運及境遇因此變得神秘莫測、危機四伏。

伴隨著這樣的音樂背景而一路延伸的道路盡頭正是——瞭望旅店。

電影中,在自然和原始美景的反襯下,瞭望旅店展現出一派現代和文明之態。

隨著情節的推進與展開,瞭望旅館卻漸漸呈現出一種反現代的氛圍——華麗外表下的未知冰冷及深不可測的隔絕與孤立。

作為旅館的看守者,主人公的一家同樣受到了這種氣氛的侵襲,產生倦怠與消極疲累的情緒,漸漸的喪失對於自身以及周遭的控制,而這種控制又恰恰是文明與秩序所賦予的。

電影中傑克在自身與「鏡像」之間逐漸深陷混亂的時空,喪失本真意識的過程,正是秩序與文明為現代思想的禁錮所取代的過程。

瞭望旅館不再是狂野上現代與秩序的標誌,反而充分暴露出其荒蕪陰暗的一面。

在這種極度壓抑的氛圍的籠罩下,瞭望旅館漸漸演化成了監獄一般的牢籠,而主人公一家則如深陷其中的囚徒,雖然出口就在眼前,卻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壓制而無法逃離。

旅館中不斷出現的閃回的片段,傑克意識「鏡像」中曾經住客的遊蕩,來來回回沒有出路,都昭示著時間的流淌、空間的秩序已然被打亂,現實與想像交替上演。

然而雖然旅館內部如鬼屋般上演人心的疏離和壓迫,旅館的外部卻仍然呈現一派秩序井然的景象。

少之又少而又時斷時續的與外部的聯繫對深陷其中的人不斷的煎熬與折磨,最終將他們推向心理崩潰的邊緣。

整個故事圍繞一個孤立的牢籠上演,而所謂的瞭望旅館正是這一牢籠的偽裝。

正如蒙太奇超越了鏡頭的簡單疊加,電影中不斷累加的壓抑與孤獨不斷的升華出電影所蘊涵的主題——

現代文明扭曲的一面猶如牢籠般禁錮著深陷其中的個體及群體,呈現出秩序之下的壓抑與扼制。

而這一主題放置當今的時代仍有著濃厚的現實意義,如今人們對現代文明與科技的依賴痴迷只比40年前更為甚之,離開了電子支付與汽車,似乎連普通的生活都難以為繼;

在沉重的生存和工作壓力之下,每個人似乎都呼號著孤獨與寂寞,可難得有限的業餘時間不是陪伴親朋與人溝通,而是一頭扎進手機,獨自瀏覽廉價快餐般的訊息並沉溺於其中的想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再次的被疏離。

正如電影《閃靈》中所描繪的人們對現代技術的依賴性和無力感。

外表整潔現代的瞭望旅館實際上是現代發展對於人們日漸增強的依賴性及溝通能力喪失的一種嘲諷。

被豢養在其中的主人公一家,正如當代的人們一樣,一方面享受著現代化所提供的一切便利,另一方面因為這種便利而滋生的惰性和疏遠也在不斷的滋生。

這才是《閃靈》之於經典、之於前瞻、之於歷久不衰的意義所在。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影評:經典恐怖片《閃靈》
    如此案例在影史屢見不鮮,被奉為經典的《閃靈》(The Shining)也是其中之一。上映之初,影評人幾乎一致口誅筆伐,但《閃靈》還是頗受普通觀眾歡迎。時至今日,《閃靈》早已被視作影史最偉大的恐怖片之一,不僅衍生出各種或致敬或戲仿的影視劇橋段,更有走火入魔的粉絲沉迷於《閃靈》種種細節,為其打造專屬網站theoverlookhotel.com,甚至還拍了一門旨在破解《閃靈》背後秘密的紀錄片——《237號房間》(Room 237)。
  • 豆瓣8分經典恐怖片《閃靈》的續集終於要來了
    《閃靈》這部根據史蒂芬·金改編的恐怖電影在1980年上映時期帶來一眾反向,被稱為無法逾越的世界第一恐怖片,豆瓣8.1分。在幾十年的流浪時間裡Danny一直希望可以擺脫自己在童年時期對於父親的噩耗,雖然暴力的父親和恐怖的酒店已經不會出現在他的身邊,但是Danny身上的閃靈之力卻久久揮之不去,最終他決定在新罕布夏州的一個偏僻小鎮上安定了下來,並且得到了一份養老院的工作。
  • 《閃靈》:庫布裡克的237號房間的深層含義和經典地位闡釋
    但《閃靈》的上映改變了他在影迷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效果沒有達到影迷的預期,影片一度讓庫布裡克走下了神壇,影迷開始懷疑他「導演大師」的頭銜的含金量。直到今天,許多影迷在慕名觀看這部影片後,依然認為《閃靈》只是一部普通的恐怖片,甚至是一部製作很爛不入流的恐怖片,與許多影評人所聲稱的「恐怖片經典」相去甚遠,有負庫布裡克的盛名。
  • 美國經典恐怖片:《閃靈》到底有多驚悚?
    首先發表一下個人觀點:《閃靈》的恐怖指數應該是很低的,或者說,它帶給人的驚嚇程度遠遠不及另外一些為人熟知恐怖片
  • 《閃靈》續集恐怖片終於來了!
    畢竟,續寫經典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閃靈》可不僅僅是一部普通的「經典」那麼簡單。 整部電影色調明亮,但卻足以讓人不寒而慄,而片中的雙胞胎姐妹、浴缸老婦、電梯血水等經典元素也成為日後恐怖片致敬和模仿的經典。
  • 最偉大恐怖片鼻祖《閃靈》萬字謎團解析,更好迎接續集《睡夢醫生》
    《閃靈》在今天,是作為恐怖片和驚悚片根本繞不開的經典,甚至是心理恐懼電影鼻祖之一,光《閃靈》對今天恐怖類型電影的影響和成就,就能寫上好幾千字。
  • 偉大恐怖片鼻祖《閃靈》萬字謎團解析,更好迎接續集《睡夢醫生》
    《閃靈》在今天,是作為恐怖片和驚悚片根本繞不開的經典,甚至是心理恐懼電影鼻祖之一,光《閃靈》對今天恐怖類型電影的影響和成就,就能寫上好幾千字。但是你知道嗎,《閃靈》最初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甚至當年還提名了金酸梅最差導演,1980年正好是金酸梅第一屆。
  • 時隔39年,庫布裡克的《閃靈》終於出續集了
    《閃靈》這部由兩位大師共同締造的美國經典恐怖片,對恐怖電影的發展產生了莫大的影響。更是恐怖電影愛好者的「必修課」。雖然當年史蒂芬·金老師對於電影版《閃靈》並不滿意。《閃靈》有多經典?片中的諸多橋段和鏡頭都被各大導演們爭相致敬。
  • 今年最值得期待的恐怖片:《閃靈》續集來了!
    在世界電影史上恐怖片的排名中,《驅魔人》《閃靈》《羅斯瑪麗的嬰兒》《怪形》一般均在榜單的前列,而《閃靈》基本上緊隨《驅魔人》之後,位列第二。《閃靈》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傑克·尼科爾森飾演的作家傑克·託蘭斯為了尋找寫作靈感,帶著妻兒來到一家旅店。
  • 《閃靈》好萊塢經典恐怖片,卻連奧斯卡提名都沒有,一直是個謎
    在上一期我們說到搞笑恐怖片《殭屍叔叔》,那是一部沒有林正英參演卻依舊大獲成功的殭屍片,演員的陣容強大,搞笑戲份較多,結局完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殭屍片之一。而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是1980年就上映的經典恐怖片《閃靈》,這個閃靈其實是英文音譯過來的,也就是「第六感」的意思。
  • 為什麼40年過去,《閃靈》依舊是最傑出的恐怖片?
    《閃靈》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並且最終成為了一部當人們一旦談論起恐怖片這個電影類型就沒有辦法忽略的經典。史蒂芬·金再不喜歡庫布裡克,也攔不住 2019 年新上映的《睡夢醫生》還原《閃靈》電影的經典場景,打著「《閃靈》續集「的旗號蹭一蹭庫布裡克的熱度。03
  • 有人喜歡《閃靈》,有人喜歡《咒怨》,東西方恐怖片差異在哪裡?
    這幾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討論,到底是《閃靈》恐怖,還是《咒怨》更恐怖?這個討論自然分成了兩派,誰也說服不了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這個無可厚非。論影史地位,《閃靈》比《咒怨》高得多,但要論恐怖程度,小影一直認為《咒怨》算最頂尖的了。
  • 為什麼電影《閃靈》能登上恐怖片NO.1?
    《閃靈》能登上恐怖片NO.1更多的是它藉助了恐怖片講述了人性的複雜,具有很現實的意義。《閃靈》是1980年上映的一部恐怖片,它是改編蒂芬金的原著小說《閃靈》,但跟原著相比,這部劇改編之處還是有點大的。這家飯店也比較玄乎,它坐落在一個偏遠的山區酒店中,這個山區曾是印第安人的墓園,一開始,酒店的管理者就告訴JACK這個曾出過事情,上一個管理員殺了妻子和他的孩子。可Jack不信邪,他還是帶著妻兒住了進去,妻子看到他找到工作非常開心,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孩子能夠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個酒店其實不能住人。
  • 關於經典恐怖片《閃靈》不劇透的七點觀影建議
    最近看過《頭號玩家》的不少影迷應該都知道,在這部電影中設計了一個主角們進入到小說中歷經恐怖故事《閃靈》的闖關場景。在這部電影中重現了電影中恐怖的老寡婦、拿著斧頭砍人的作家傑克以及那一幕經典的走廊血流成河鏡頭,那個鏡頭,周星馳在電影《功夫》中曾經致敬過。說了這麼多,《閃靈》到底有多恐怖?
  • 《閃靈》公認的經典恐怖片,與鬼魂同住屋簷之下
    對於恐怖片,小編是又愛又恨。愛恐怖片所到帶來感官的刺激,恨看了恐怖片以後可能會會令小編好幾個晚上都不敢上廁所。恐怖來源於未知,可是人類對於未知的事情都會保持種好奇的心理。去探索未知且預知可能會遇到危險的事情,這擺明是一種作死行為。小編去看恐怖片,也屬於一種作死行為。
  • 彌補《閃靈》遺憾 《睡眠醫生》讓恐怖片變溫暖
    作為經典驚悚片《閃靈》的續集,該片被外界寄予厚望,業內人士認為它可以「喚醒」最近頹靡不振的美國影市。影片首波口碑已經解禁,IMDB獲7.5分,爛番茄新鮮度78%。不少外媒認為,雖然《睡眠醫生》不如《閃靈》驚悚,但在對心理問題的探尋上,前者有可取之處。當然,最重要的是《閃靈》《睡眠醫生》的原著作者、有「恐怖之王」稱號的史蒂芬·金實名推薦《睡眠醫生》。
  • 《閃靈》經典
    據說是經典當中的經典,電梯血水漫出來的場面不知道被多少作品致敬。  作為恐怖片,閃靈的氛圍到位,旅館很大,看完電影我對旅館的整體格局還是沒有特別清晰的認識。  旅館是個季節性景區,冬天大雪封山,但需要有人看管。其實那麼大的地方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家人住,一旦發生一些常理不能解釋的事,處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和外界的聯繫又很脆弱。  比起大多數恐怖片的猛回頭,閃靈更喜歡讓人後背一涼。
  • 經典恐怖片《閃靈》主演近況曝光 有律師有科學家 還有一位被導演...
    喜歡看恐怖片的小夥伴,一定不會錯過1980年上映的《閃靈》吧,這部電影可以說開啟了西方恐怖片的新世界大門,如今該片又要拍新版了,影迷卻想起了原班人馬,幾位主演發展各自不同,還有一位患上精神疾病讓人唏噓。
  • 《閃靈》--- 非常用心的庫布裡克作品,相當有回味和「後怕」的恐怖片
    《閃靈》改編自 史蒂芬·金 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傑克一家在遙望旅館入住期間發生的一系列的恐怖遭遇。》原著小說雖然是恐怖片,但它恐怖感覺的營造,很少利用那種意料之外突然蹦出的驚嚇,更多的是使用鏡頭語言帶來一種心理恐懼,算是相當有回味和「後怕」的那種感覺。
  • 頭號玩家的終極彩蛋,就出自這部影史恐怖片神作《閃靈》!
    電影院裡的好多場景,都來自一部經典恐怖片《閃靈》。婊姐這時候才意識到,《頭號玩家》除了史匹柏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展現之外,更多了一層含義:喚醒觀眾對於曾經的流行文化的記憶。豆瓣評分8.0,好於97%的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