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短毛、皮厚、卷尾、臉平的小狗狗有很多謎一樣的地方。他們的名字怎麼來的?發源地在哪裡?祖先是什麼犬?基本上這些問題到現在都還沒有確切的答案。雖然在過去有很多看似言之鑿鑿的論斷或看法。
首先是他們的名字,到現在為止有五個不同的看法:
1. 巴哥Pug的名字來自「pugnus」,拉丁文拳頭的意思,因為他們的頭吻部看起來扁扁的,很像緊握的拳頭。
2. Pug取自「Pugnaces」(好鬥)一詞——一種古老的鬥狗,因為他們看起來像是鬥狗的迷你版。
3. 18世紀時,pug這個詞有個意思是任何溫柔的愛,這個假設也是有根有據的,因為這些狗的主人在當時都對他們極盡寵愛。
4. Pug 還有猴子的意思,所以哈巴狗其實指的是長著一張猴臉的狗。
5. Pug也曾指小妖精、小頑童,主要認為這種狗很像精靈。
另外,他們的古老的中國名字是「哈巴狗」,現在也沒有辦法認證哈巴狗跟巴哥兩個名字之間的關係。
(1900年拍攝的巴哥照片)
名字不確定,至於巴哥犬的發源地,目前也是有八種完全不一樣的版本,有人認為這是毋庸置疑的來自中國的狗,後來傳入英國然後開始流行起來;還有的版本認為巴哥起源於荷蘭,後來被威廉三世帶到英國;還有一個版本是中國——荷蘭——英國;另外的版本認為是葡萄牙人在16世紀時把巴哥從中國帶到歐洲;最稀奇的說法是他們來自埃及和俄羅斯,埃及版本是巴哥從埃及輾轉至古羅馬然後到達英國,而俄羅斯版本則認為巴哥和薩摩哈士奇這些狗一樣,起源於極寒地區,最後到達荷 蘭然後是英國,但是這兩個版本完全無視中國早在宋代時,宋朝皇族就已經開始流行飼養巴哥。8個版本中大部分都還是認為巴哥來自中國,即便是對於他們如何到達歐洲看法有異,所以現在基本上大眾看法都認為巴哥起源於中國。
(你沒看錯,這是巴哥。英國畫家William Hogarth和他的巴哥,畫作完成於1745年。)
對於巴哥犬的祖先,業內目前有四種看法:鬥牛犬的迷你版、迷你獒犬、平毛長腿的京巴犬變種、京巴的祖先。
以上所有的爭議都來自於嚴謹的學者們的研究。但是,就是因為說法眾多,有些是正史,有些是野史,眾說紛紜,最後這種小巧可愛的狗就背了一身謎點,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統治」著幾國皇室,讓這些國家地位最高的人給他們鏟屎。在中國,宋朝皇室就極其寵愛巴哥,狗狗們的居所不僅豪華奢侈,更是重兵把守,閒雜人等不可以隨便和狗接觸。在荷蘭,1572年,一隻叫 Pompey的巴哥因為警醒奧蘭治王子有刺客而正式讓巴哥成為王室的狗。19世紀時,維多利亞女王對巴哥的繁育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英國巴哥犬俱樂部的成立,她對巴哥的熱愛也傳染給了很多皇室成員。而在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十七十八世紀時,巴哥也只有貴族飼養。
(James Tissot 1870年的畫作)
巴哥最初的顏色是淺褐色的,嘴部一圈和背上有些黑色。在19世紀中葉,巴哥曾經分成兩個不同的品種,有一種是銀色和褐色的,有一種是金色和褐色的,但是最後兩個品種又混合起來,兩種特點慢慢消失不再獨立,黑色的巴哥是後來才出現的,可以肯定的是在宋代皇宮裡的巴哥沒有黑色的。
(Armand的畫作,1761年)
不知道是不是有賴於幾國皇室和貴族當年的照顧和培養,巴哥的性格可以說是完美的居家陪伴犬,富有耐心、攻擊性不強、天性和善、對小孩忍受度極高、不調皮搗蛋,也不像其他小型犬那麼愛吠叫,而且,幾乎沒有什麼體味,又是短毛,皮毛護理難度較小,只是要注意清潔臉部褶皺部分的皮膚即可,否則易患褶皺性皮炎。但是,也有可能是史上就一直身居宮中有人貼身照顧,所以巴哥不太能忍受獨處。另外他們對食物有很強的欲望,容易肥胖。
和其他的短頭顱的狗狗一樣,巴哥很怕熱,夏季一定要給他提供陰涼地,以防中暑。「反向噴嚏」和氣喘很常見,但如果不是長時間反覆,基本無大礙。由於眼部突出,眼睛尤其是角膜很容易受傷。巴哥還有患壞死性腦膜炎的風險,這被認為是遺傳性疾病,沒有什麼特別好的療法,基本上病發後會於幾個月之內死亡,這種病也好發於其他小型犬身上,比如約克夏、馬爾他犬和吉娃娃、查理王。
(清宮裡的巴哥都牽繩了,你為什麼不牽?)
資料參考:
《DOGS》 Desmond Morris P544-547
Wikimedia
AKC
《Dogs of China & Japan, in nature and art》 Collier, V. W. F.
《The Pug Dog》 Featherstone, G.
以上所有圖片來自Wikimedia,版權歸原作者及其繼承者所有。
(乖乖狗幼兒園原創,如有錯漏請指正。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養狗有風險 鏟屎需謹慎
幼犬挑選、幼兒園狗狗行為訓練課程請私信諮詢,搜索「乖乖狗幼兒園」或長按二維碼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