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尼西林改編樸樹老歌唱哭張亞東,青春交接總有人是New Boy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最新一期的《樂隊的夏天》中,盤尼西林改編樸樹的歌曲《New boy》,讓一向沉著安靜的張亞東情緒失控,現場淚流。

原來,樸樹的這首歌,正是張亞東20年前製作的。聽到這首歌,張亞東想起了那個時代,那時的樸樹,那時大家一起做音樂的狀態.......

《我去2000年》是1999年張亞東為樸樹製作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張亞東介紹,「如同專輯名字一般,這張專輯充滿了我們對即將到來的千禧年的期待。」

那一年,樸樹的名字傳遍了大街小巷。《那些花兒》讓鮮少落淚的宋柯感動到哭,古典吉他和手風琴相結合的《白樺林》被譽為流行樂壇一次充滿古典情懷的合作,多年來很多人都能張口即來。

《New Boy》是《我去2000年》這張專輯中的第一首歌,也是整張專輯中色調最鮮活和明朗的。這首歌在當時十分新潮,在輕快的舞曲節奏中, 樸樹仿佛是暢遊於視窗98與奔騰電腦的新新人類代言人, 炫目的青春像肆無忌憚的花兒綻放。

樸樹演唱《New Boy》的視頻,藝綻君忍不住淚目......

但到了歌曲《我去2000年》,這個代言人卻變得心事重重:「我和我那些秘密,又能唱給誰聽」, 火熱的節奏包藏不住欲說還休的迷惘。

一面叫囂著「是的我看見到處是陽光」,一面又低吟著「你的生命他不長,不能用他來悲傷」,那是一個25歲的年輕人,焦慮萬分地表達自己的迷茫,同時半遮半掩地抗拒著成長,說出了一代人想說但是一時又說不出來的東西。

20年過去了,這個真實不做作的少年稍微有點行動,就立刻成為媒體的頭版頭條。21歲輟學,25歲發專輯,27歲大紅,33歲歸隱,42歲強勢歸來的抑鬱症患者,樸樹的人生充滿爭議,但是他的作品卻無可取代,儘管只發行三張專輯,卻永遠閃耀在時光的隧道中。

大二退學,因為彈起吉他的時光才是最快樂的;被邀約到春晚,得知被安排假唱偷偷溜走;沒有狀態寧願不出聲,有了感覺就會寫出來,願意用十年的時間去製作一張專輯;人到中年,他也沒有收起他豐富敏感的情緒,在錄製《大事發聲》演唱《送別》時大哭……時至今日,很多人依然為他 「即使全世界都喪心病狂,全世界都去搶銀行,我也不會和他們一樣,一如既往。」 的情懷所打動。

2017年的新專輯《獵戶星座》,樸樹重新演繹了那首《New Boy》,歌曲名為《Forever Young》。從少年的憧憬到迷茫,再到找尋少年氣的老少年,曾經的New Boy如今Forever Young ,朝氣猶存,他就像毛姆筆下的查爾斯,「滿地都是六便士,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1999年對張亞東來說,也是輝煌的一年。那時的他才剛來北京幾年,人生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與竇唯和王菲的相識讓自己在音樂製作上的才華日漸凸顯。樸樹的這張專輯稱得上是他一次成功的嘗試。

在製作這張專輯時,他對歌舞節奏的調配,給樸樹提供了演唱技巧率性發揮的自由空間。《媽媽,我……》中的詭幻電子氛圍,《活著》中聲聲催迫的電吉他,都讓這張專輯超越了民謠,融入了新潮的元素。

1998年的張亞東和樸樹,就呆在樸樹的地下室裡,看著世界盃,製作了那首耳熟能詳的《那些花兒》。在製作這張專輯的時候,張亞東也正擔任王菲的製作人,得知王菲包了一間非常不錯的錄音棚,他就抽空把沒錢包錄音棚的樸樹領進了王菲的錄音棚錄唱了這張專輯。

那時候的張亞東和樸樹,從北京的樂隊場子裡相識後就常混在那裡,二人都寡言少語,有時候呆在一起,倆人也是各幹各的,但是卻默契十足。

樸樹寫詞極慢,每次都是先寫曲,直到最後才把詞填上。他心裡知道一個場景,那是他要表達的,可他沒有把那幅畫面告訴張亞東,張亞東知道的只有音符,兩人無數次在互相摸索試探中合作,但依然合拍,實屬不易。

「那時候我們寫《我去2000年》,大家都對2000年充滿了期待,覺得一切都會變更好,結果好吧,就是我們老了……」 張亞東哽咽地感慨,「那個時代就特別本能,一切事情都想得非常非常簡單,那個狀態確實不容易再有了。」

張亞東發微博說自己對這種追憶青春歲月的感動毫無辦法。

高曉松也發微博稱 「如今晚風還新,時光卻舊了」,懷念起20年前在麥田的好時光。

對於過去的懷念,我們都毫無辦法。高曉松在和梁文道的一次對話中說過,「每一代的文藝青年或青年知識分子,多懷念上一個時代,這是一個規律。」

70年代會懷念60年代的時髦放縱,披頭四的幻想、滾石的憤怒、鮑勃·迪倫的《答案在風中飄蕩》;80後、90後也會懷念已經逝去的黃金年代,舊海報和黑膠唱片被悉心收藏。對青春的想念、對生命的遺憾都可能會讓懷舊的情緒蔓延。喜歡懷舊的人,大多都有情懷,只此一生尋求存在的意義。

但除了懷舊,張亞東的感動也來自舞臺上這群年輕人。看著這個叫盤尼西林的90後樂隊,輕鬆自在地演繹著20年前的歌曲,仿佛時光未改,情懷猶在。

盤尼西林演唱改編版《New Boy》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裡,很多當年大家很純粹的東西,今天真的沒有了,但幾十年對於夢想堅持的初心,似乎在這些少年們的身上得到了傳承。張亞東現場對盤尼西林主唱小樂說,「我其實看你在那唱,就想到了當年小樸的樣子.......」

我看到盤尼西林,

我覺得好吧。

時光好像沒有改變一樣,

永遠都有人是年輕的,

永遠都有人是New Boy。

一代人已經老去,可還有像盤尼西林這樣的年輕樂隊,充滿了未來的希望。真正喜歡音樂的人,他在乎的是音樂這個東西,有沒有人繼續玩下去,甚至比自己之前玩得更好。

而舞臺上的「New Boy」盤尼西林主唱小樂也講述了樸樹的音樂對自己以及年輕音樂人的影響,「我大概在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聽了樸樹的這支歌,樸樹對我來說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唱作者,很深的影響過我們的少年時光。很開心能夠將之前的歌用一個還是年輕人的方式演出來。」

一代人終將老去,總有人正在年輕。如果說《New Boy》是一首青春史詩,記錄了屬於樸樹張亞東的純真年代,那麼盤尼西林在《樂隊的夏天》裡的演繹,就是完成了一次關於青春的「隔空交接」,那是屬於心心相惜的人之間彌足珍貴的薪火相傳。

來源:藝綻微信公眾號

作者、編輯:阿雯

圖片來自愛奇藝視頻、微博截圖

監製:李紅豔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焦點

  • 原來樸樹沒聽過盤尼西林,現場再看《new boy》讓他眼含熱淚
    隨著《樂隊的夏天》這檔綜藝的結束,最後一期節目中也是邀請到了樸樹、李宇春等樂壇大腕的加入,在節目中,與樸樹有著密不可分關係的樂隊就要數盤尼西林了,當初他們的那一首翻唱樸樹的《new boy》也成為節目中最熱門的歌曲之一,一度還唱哭了製作人張亞東。
  • New Boy永遠有,但張亞東只有一個
    樵秩、呂彥妮如果說女人的眼淚是武器,那男人哭起來就是全世界的核武器手拉手一起爆炸。這個「說法」來源於昨晚新一期播出的《樂隊的夏天》,節目裡樂隊們開始兩兩競技,輪到猴子軍團和盤尼西林互相較量的時候,他們兩隊的競技題目是各自改編樸樹的一首歌。
  • 張亞東,老了仍是一位new boy
    張亞東,一個有著迷之吸引力的男人。圖/張亞東微博「我一直認為語言消亡的時候,音樂才真正開始。」這個夏天,樂隊聚眾沒有打架,卻開了合家歡的聯誼會,老炮再現了中國搖滾的黃金年代,年輕的朋克渾身都是使不完的勁兒,但真正攬獲了一眾迷弟迷妹的是張亞東。張亞東在《樂隊的夏天》中擔任超級樂迷。
  • New Boy——永遠有人是「新男孩」
    作詞:樸樹作曲:樸樹製作譜曲:張亞東演唱:樸樹是的我看見到處是陽光快樂在城市上空飄揚新世界來得象夢一樣讓我暖洋洋~~~~《New Boy》這首歌對很多人來說,相比於樸樹其他歌曲可能要陌生一些這首歌的創作陣容現在看來幾乎是神級配置——創作詞曲皆是樸樹、編曲是張亞東、鼓手是竇唯。再說《我去2000年》這張專輯。那年的樸樹,26歲,還被人叫做「小樸」,完完全全的New Boy,他帶著一盤全新的專輯出現在我們面前,將我們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就是麥田音樂為樸樹推出的他人生中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
  • 當他們演唱樸樹《New Boy》前奏響起時,我在屏幕前哭成了張亞東
    樂隊的夏天第六期,縱使這一期,我超級喜歡開了轟炸機的新褲子,和帶了氧氣瓶的旅行團,也阻擋不了我只想吹爆一個樂隊——盤尼西林,原因只有兩個字:樸樹。我想我會懂張亞東老師為什麼會哭,時光匆匆,我們的很多過往只能通過當時聽的音樂去回到現場,更何況對他而言,還是當時自己做的音樂。
  • 在時間的門檻上丨沒有人永遠是new boy
    2019年6月,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裡90後樂隊盤尼西林的翻唱,當場把張亞東給弄哭了,他對主唱小樂說,「我其實看你在那唱,就想到了當年小樸的樣子……」他說的「當年」算起來剛好是20年前了。「新世界來得像夢一樣,讓我暖洋洋」2000年,看見表姐用她的SONY牌walkman聽歌,那會兒剛上小學的我覺得特新奇,有時候會偷偷把耳機塞進自己的耳朵。
  • 分手高圓圓都沒哭,《樂隊的夏天》響起樸樹的時候張亞東哭了
    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突然想起來張亞東,當年和高圓圓分手的時候,都沒哭的他,當《樂隊的夏天》中盤尼西林唱起《newboy》的時候,張亞東哭了。看到這段的時候,我也同樣熱淚盈眶,我已經很久沒有要哭的衝動了。
  • 從《New Boy》到《Forever young》只用了一句「Just那麼年少」
    在這個沒有音樂節,沒有揮汗狂歡的初夏,我再次看了一遍《樂隊的夏天》,有一期「盤尼西林」曾改編了樸樹發行於1999年的歌曲《New Boy》。「盤尼西林」樂隊這首當時是windows98進入中國推廣曲的歌,是樸樹第一張專輯的第一首歌。
  • 張亞東哭,是因為我們全都經歷了失敗的二十年
    《樂隊的夏天》裡最新的一期,盤尼西林唱完改編的樸樹的《New Boy》,張亞東哭了。他摘下眼鏡,跟大家說對不起,拭著淚。
  • 《樂隊的夏天》張亞東聽樸樹老歌感動痛哭
    猴子軍團演唱《生如夏花》本期節目是1V1改編戰的第二場,盤尼西林、旅行團樂隊、皇后皮箱、反光鏡樂隊、新褲子等樂隊將出場表演,歐陽娜娜、吳青峰、張亞東、馬東、喬杉組成的超級樂迷團和專業樂評人以及大眾樂迷的現場投票。誰的表演讓超級樂迷團在投票環節直呼無法抉擇?改編戰結束之後,哪些樂隊將躋身8強名單?
  • 盤尼西林:音樂藥方已開,請按時服用
    2014年回國後,小樂決定重組盤尼西林樂隊。經歷了幾次成員的變更,到現在樂隊由主唱小樂、貝斯手熊花、鼓手小羊組成,亮相今夏熱門綜藝《樂隊的夏天》,但樂隊的創作理念和內核始終不變。 許多人評價盤尼西林是一支英倫搖滾樂隊,因為在他們的音樂裡能夠看到Oasis的影子。
  • 樂隊的夏天②|盤尼西林:審美的高級實在太太太重要了
    《樂隊的夏天》除了集會一群很懂音樂很會創作很會唱歌的人,也同樣集會了一群性格不同尋常的人,總導演牟頔稱他們是有赤子之心的人。在這群裡人,盤尼西林可能是最先用個人魅力吸引所有人注意的樂隊,尤其是被大家叫「小樂」的主唱張哲軒。節目剛開播,觀眾就記住了小樂戴著帽子毫無表情:「我們應該是90後樂隊裡最優秀的,這個不用謙虛了吧。」
  • 音樂人張亞東:用魅力,為油膩中年男人開了一方「去油膩」特效藥
    實際上張亞東是1969年出生,目前已經51歲了。有人把張亞東形容成「女神收割機」也好,形容成「當代流行音樂的教父」也好,我看他在節目中,每每聽到有人這樣稱呼他,可能是習慣了,可能是覺得有點兒莫名其妙,從來也沒什麼表情。可能這就是我們說的「大氣」與「氣質」吧。
  • 不羈頑童張亞東下場開直播,免票音樂店鋪限時售賣音樂與自由
    這是張亞東對於樂隊的一句略帶揶揄的評價。同為音樂人,張亞東對樂隊這一群體的認知與理解,更多的來源於音樂人的共情。音樂人特有的個性與格調,也在這位影響華語樂壇幾十年的音樂"大神"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天賦型製作人張亞東,更懂音樂的新玩法兒 張亞東的音樂之路,走的不可謂不精彩。
  • 1999年樸樹寫了一首歌,跟張亞東、高曉松有關……
    《樂隊的夏天》中,90後樂隊盤尼西林改編了樸樹發行於1999年的歌曲。New Boy盤尼西林 - 樂隊的夏天 第5期臺下的張亞東哭了,幾乎在攝像機前無法自持,哭得泣不成聲。這是一個50歲男人的眼淚。見過了那麼多風浪,卻還是會在某一刻讓堅硬的外殼全面崩潰。
  • BY2十年前回憶殺唱哭無數人:那個曾經努力的自己,你還記得嗎?
    看到BY2沉寂後的爆發,除了青春記憶被喚醒,更有一絲心酸與遺憾。我們懷念那些人,那些歌,那些青春肆意的日子。她說自己「不太會唱歌」,來參加這檔歌唱類選秀節目也是因為「天降好運」:▼BY2的唱跳舞臺瘋狂刷屏,與其說人們是在懷念那個青春記憶中的組合,不如說是在懷念那個每個人都認真努力去打拼的純真年代。前不久,在綜藝《樂隊的夏天》上,盤尼西林改編了一首樸樹的《New Boy》。
  • 盤尼西林,楞朋克!
    他們在今年拿到了迷笛「最佳年度搖滾樂隊」獎,票總是秒光,歌迷總說「聽盤尼西林的人,一定聽過落日飛車」,而跟臺團不同的是,盤尼西林是從內地生長出來的新樂隊。盤尼西林在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一期唱了一首《雨夜曼徹斯特》,他們沒有什麼「紳士的謙虛」,在節目中說,盤尼西林就是中國最好的90後樂隊。
  • 一首《NewBoy》聽哭了張亞東,那是我們無法回去的似水年華
    在去年的一檔綜藝節目中,歌手盤尼西林改編了樸樹的《NewBoy》,聽到這首歌曲後,知名音樂人張亞東哭了,高曉松哭了,現場觀眾也哭了,不是他唱得有多好,而是讓我們想起了那個時代的樸樹。臺上的主持人懵了,臺下的觀眾也懵了,但並沒有人覺得意外,在大家心目中,樸樹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看著轉身緩緩離去的樸樹,很多人流下了淚水,他們想起自己的青春。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樸樹?答案無非只有兩個字「真實」。乾淨如樹,樸實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