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編輯 邱彬鑫)2020年恰逢疫情,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如何讓學生在宅家學習時保持讀寫熱情、擁有人文情懷,浙江省教科規劃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空中讀寫教室」的構建與研究應運而生,實現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經典讀寫融合探索。課題組實驗班級「翰墨軒」在杭州錢塘新區新灣小學許敏老師的引領下,通過對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的18篇古詩文進行了整組梳理、歸編和拓展學習,進行了古詩文「學唱畫作」教學模式的探究。在空中讀寫教室這一充滿創意的網絡平臺中,師生一起感受古詩文凝練含蓄的語言魅力、深邃悠遠的雋永意境,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學古詩,以詩讀史悟傳奇
一首詩就是一段歷史,一闕詞就是一段傳奇。在空中讀寫教室,許敏老師結合範成大的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對學生進行了指導,並明確了古詩學習四步驟:知作者——解詩意——悟詩情——背詩文。師生們根據杜甫的千古名句「初聞涕淚滿衣裳」揣摩當年詩人喜聞官軍收復薊北的歷史場景;從陸遊「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的期盼中遙想這位愛國詩人的曲折經歷。
在空中讀寫教室的師生互動中,古詩文的學習因此變得輕鬆與愉快。許敏老師的學習方法指導從扶到放。孩子們學得認真,更是收穫了學習古詩的策略。
唱古詩,以唱悟情詠經典
古典詩詞講究平仄、韻律,歷久彌新的經典詩文與她的善於吟唱有很大關係。通過歌訣、吟誦、吟唱等方式來背古詩,本身就是對音樂的審美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吟唱詩歌享受著經典滋潤的時刻,通過音樂的高低、節奏的強弱、旋律的跌宕起伏理解詩歌思想內涵,把握作者的情感,從而引起共鳴和美感,提高了審美能力。
畫古詩,以畫解意尋詩蘊
蘇軾曾言:「善詩者,詩中有畫,善畫者,畫中有詩。」當直觀而靜態的生硬字詞擺在學生面前,學生學習的興趣並不會太高,但是繪畫是一種能將色彩、線條、視覺等結合起來的藝術,如果在學習中可以將繪畫引入,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新鮮感,使詩歌呈現畫面感,真實感,作畫的進程更是學生開掘詩意、尋悟詩蘊的過程。
作古詩,以寫明志圓詩夢
杜甫有言:「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李白酣暢淋漓、大氣奔放的詩詞更是與他遊歷大好河山的生活體驗密不可分,因此寫古詩除了要多讀古詩詞,熟記名篇名句外,還必須要有體驗。有人說: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詩人,吾手寫吾心,但習慣了現代文寫作,要讓孩子來試著寫古詩是有一定難度的,既需要「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作詩靈感,也需要學法自然、技法超然的讀寫指導策略。在學習了蕭紅的現代文學經典《祖父的園子》之後,學生詩以言志,一組田園詩歌驚豔空中讀寫教室。
遊園雜興
王詩琪
蜂飛蝶舞螞蚱跳,
玉米倭瓜榆樹高。
兒童喜歡拔雜草,
錯把狗尾作韭苗。
田園之樂
汪熠
水瓢裝水天上拋,
花開連聲說叫好。
稚子作樣學拔草,
竟將狗尾作韭苗。
戲于田園
陸禕婷
蜂蝶起舞榆樹搖,
兒童急走向園跑。
誰知螞蚱拴不牢,
黃瓜倭瓜藤上笑。
田園日常
蔡藝菲
蜂飛蝶舞螞蚱跳,
玉米黃瓜榆樹搖。
兒童歡笑停不了,
錯把韭菜當青草。
遊園所興
朱益煒
菜園蜂舞螞蚱跳,
祖父和我戴草帽。
他種韭菜我拔草,
亂挖一通真搞笑。
遊園雜感
張燁陽
蜜蜂蝴蝶螞蚱鬧,
冬瓜倭瓜橫著躺。
兒童不識何為草,
踢了菜種割了苗。
園中雜興
董宇檳
西瓜穿綠襖,
茄子披紫袍。
蝴蝶捉不到,
飛到空中笑。
遊園雜興
朱鑫彤
榆樹嫩綠枝葉茂,
蜜蜂嗡嗡滿身毛。
稚子捉蟲螞蚱逃,
鑽入草叢無處找。
又幫祖父學拔草,
裝模作樣戴草帽。
幼小無知見識少,
除去韭苗淨胡鬧。
中國古詩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經典閱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學珍藏。在經典浸潤中的孩子,生命定會是別樣的美麗;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古詩文「學唱畫作」教學研究,定會如那永恆的經典,在空中讀寫教室散發其獨特、典雅的魅力。
許敏:杭州錢塘新區新灣小學語文教師,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區第十四屆、二十三屆園丁獎獲得者、區優秀班主任、優秀少先隊大隊輔導員、中隊輔導員、德育工作先進個人,孫琍名師工作坊成員。曾在區勞技優質課、心理健康優質課評比中分別獲二、三等獎,在區少先隊輔導員風採大賽中獲第一名,擅長輔導學生演講與讀書徵文,十餘篇教學論文在省區級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