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要在朋友圈顯擺這些

2021-01-12 騰訊網

古語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那些高出森林的大樹,總要先被大風吹倒;那些超出河岸的土堆,必先被水流衝走。

為人處世亦如此,忌鋒芒畢露,若到處炫耀自己,非但賺不到虛榮,還會招致災禍。人到中年,不要在朋友圈炫耀這三樣東西。

01財不外露

愛炫富的人層次很低,腰有十文錢,必振衣作響,掉進錢眼,活得無趣。凡是跟人聊天,必談自家的車、房,惟恐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如今,很多人喜歡用各種方式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財力,本質無二。

老子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奢侈和炫富,容易招人眼紅,給自己惹來災禍,出問題是早晚的事情。

西晉有個大富豪,叫石崇,富可敵國。據記載,他的家豪華奢靡,宏麗室宇彼此相連,就連廁所都十分精緻,有十幾個身著華服的婢女在一旁侍奉。

石崇不僅喜歡炫富,還愛鬥富,他聽說另一個富豪王愷家裡洗鍋用飴糖水,他就命令廚房用蠟燭當柴火燒;王愷用絲綢編制了四十裡長的屏障,石崇就用綢緞編織了五十裡長。發了財,有人富而不露,有人唯恐天下不知,石崇屬於後者。

好景不長,後來石崇被誣陷為亂黨,被趙王司馬倫所殺,家財從此一空。一代富豪卻是不得善終,還不如一個平民百姓活得久。

奮鬥到中年,人都能積攢下一定的財富,錢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而不是拿來炫耀。無論是想借炫富來滿足自己虛榮心,還是想博人眼球,都往往適得其反,不是被心懷不軌的人盯上,就是被更富有的人當成笑話。

02友不在多

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總是將「人脈」二字掛在嘴邊,最喜歡炫耀的是自己有多少微信好友。這類人發朋友圈,要麼是參加了哪個大咖的酒會;要麼是和某某某的合影;又或是和哪位大老闆有過一次高談闊論。

人脈不是認識了誰,而是在你需要的時候,誰能出現在你身邊。

《歡樂頌》裡的女主角之一樊勝美。她也熱衷於參加各種上流人士的酒會晚宴,總想在酒會上認識有錢人,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可後來,家裡真的出了大事。她低聲下氣去哀求那些人幫助時,要麼被婉拒,要麼不接她電話。那些人脈就如同海市蜃樓,中看不中用。

參加各種應酬,結識各路人馬,常常讓人陷入一種熱鬧、忙碌的假象,以為自己好友滿天下,處處逢源。

其實那不過是逢場作戲的關係,沒有實力的人脈,都是空中樓閣,風一吹就散。與其把希望寄託於別人,不如寄託於自己。

生活中,卻總有那麼一種人,他們很少應酬,參加飯局酒會,卻總被人提起,他們的優秀就是最好的人脈。

人到中年,要懂得低調,沒有人脈卻不斷吹噓自己的人,只會成為別人的笑談。

03才不自詡

常言道:「水深而流緩,人貴而語遲。」水有多深,未必能在表面看得出來,深不見底的河水往往波平浪靜;能夠讓人一眼見底的,只能是淺水。

唯有淺薄的人才喜歡賣弄玄虛,逢人便自吹自擂,為人高調張揚的人,往往肚子裡沒有乾貨。

「聖者無名,大者無形 」,真正有學識、有涵養的人,是不會得意忘形、到處炫耀的。

有個被反覆講述的故事:有一年北大新學期開始,一個外地來的學子背著大包小包來報到,實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季羨林走來,因為年輕學子不認識他,就拜託他替自己看一下包。季羨林爽快地答應了,等到學子辦完手續,已過了近一個小時。直到幾天後舉辦開學典禮,這位學子才驚訝地發現,為他看包的老人竟是北大副校長季羨林。

季羨林的謙恭令他更受人尊敬,每年的大年初一,只要他一推開門,總能看到門前的雪地上寫滿了問候和拜年的話,那是不忍心打擾他的青年學子們在向他表達崇敬之情。

有句話講得好:才高而不自詡,位高而不自傲。博學的人往往謙虛、低調,不顯山不露水,默默耕耘,才能更好地將手頭的事做好,踏踏實實,無問西東。

成功可以引以為豪,但不必炫耀。

馮驥才曾在書中這樣寫道:「低調,是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高調,是為了生活在別人的生活裡。」

人到中年,要看穿虛榮,不必太在意虛名浮象,而是去追求內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活給自己看。

不去顯擺,而是保持低調,靜對自我的世界,獨享一份平和與從容,淡泊豁達,快意人生。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不要在朋友圈「顯擺」這些,看似被人追捧,實則惹人厭
    人到中年,什麼人前風光?什麼人後虛名?其實早已不重要,我們追求的,是樸實的生活,實在的日子,一家人平安就好!微信朋友圈,千萬不要再「顯擺」這些,看似被人追捧,實則惹人厭煩!人到中年,有些人越是沒本事,越是好面子。
  • 人到中年,不要在朋友圈顯擺這些,看似被人追捧,實則惹人厭
    雖然對上了對聯,但他也認識到,自己做人真的太過顯擺、太過狂妄。也明白了,任何人都不能小覷,便趕忙脫下鞋襪下到田裡,給農婦讓路。自此以後,蘇東坡放下了傲慢的態度,不再恃才傲物,學會了尊重每一個人。很喜歡一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 人到中年,千萬別在朋友圈「炫耀」這些東西,很掉價!
    許多年老的中年人,還是很喜歡在朋友圈裡曬些東西或者曬點什麼成就,就像是在告訴大家,自己非常富有,非常成功。但是,事實上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人到了中年以後,應該學會安穩地過日子,而不是整天都在那兒暴露自己的生活。
  • 深扒 | 已經中年的朋友圈,我們還能如何優雅地顯擺.
    七歲的朋友圈,癢不癢不知道,知道的是差不多已到中年,交往的朋友越來越多,越來越雜。父母也成了你的朋友,老闆也成了你的朋友,諮詢律師也成了你的朋友,專用理髮師大衛也成了你朋友,樓下艾炙的小妹也成了你的朋友。
  • 人到中年,女人對你有了感情,往往會有這些暗示,很準!
    現在我們自己,我們身邊的朋友,同事,大齡單身男女大有人在,是現在人眼光高了,還是太現實了。有人說,女人在經歷了感情的失敗後,會變得越來越挑剔,很少有人能入她們的法眼。即使對男人有感覺,也不會明說,讓男人去猜,但是人到中年,女人如果對你有了感情,都會有這些暗示的,很準。
  • 中年男人,最好不要在公開場合炫耀這5樣東西,否則會害了自己
    一種是在認真工作時;另一種是年齡來到了中年時期,但並不是所有的中年男人都能做到人見人愛,而是那種成熟的男人才招人喜愛。人到中年,做人要低調,尤其對於男人來說,低調一點總是沒錯的,事實也在證明,低調的男人反而能過得更好。
  • 人到中年失業找工作,不要怕沒面子,怕的是沒「金子」
    人到中年失業找工作,不要怕沒面子,怕的是沒「金子」一個中年人生活在這個社會裡,有著現在青年人難以想像的壓力。他們有著年邁的父母需要贍養,有尚在讀書、工作的孩子要操心。在生活的城市買一套房,可能身上還壓著重重的房貸。
  • 人到中年,朋友圈發什麼顯得格局大日子過得好?這3種文案得學學
    人到中年,朋友圈發什麼顯得格局大日子過得好?這3種文案得學學人到中年,朋友圈發什麼比較好?很多中年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即使是我媽媽也會問我,她今天的朋友圈要怎麼發,讓我幫忙想一些文案,讓她自己發到朋友圈。
  • 人到中年,能將就的婚姻,就不要輕易放手
    人到中年,在生活中已經有很多的不易,有很多的無奈與心酸,這個時候也伴隨著婚姻的危機,嚴重的時候會破裂,這時候,到底該怎麼辦,到底要不要放手,要不要離婚呢?說到底,還是一句話奉勸,結婚不太容易,還是要珍惜眼前。
  • 人到中年才慢慢懂得,有一種心累叫做人到中年
    導讀:近日,哈文又在在朋友圈寫下的一段傷感文字刷爆朋友圈,哈文的文中的感慨:「歷經悲觀,人到中年,才漸漸懂得:過去的自己,最愚昧的地方,就是把大好的時光,浪費在爭吵和解釋、抱怨和指責、控制和索取上。恰恰忘記了,生命中最美好最珍貴的東西,是自由而豐盈地去愛,是忘我而真誠地去給。」引人深思...
  • 人到中年,儘量遠離這些是非,生活才能更順遂
    人到中年,遇到無數人和事。走過半生,回首往事有舍有得。人到中年,應適當地做減法,守住本心,笑對生活,因為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人到中年,想活得輕鬆,儘量遠離這些是非,越早知道越好。於是,表哥索性關閉朋友圈,刪除無意義的好友,遠離是非之人,省去不必要的麻煩。他坦白,自從關閉朋友圈後,再無點讚、轉發等是非之事,感覺整個人生都發生了質的變化。成年人之間的感情,是脆弱而又複雜的,友誼中的是是非非更是理不清。
  • 人到中年,為什麼越幸福的女人,越愛曬朋友圈?
    人到中年,發朋友圈的朋友似乎越來越少了,很多人都忙碌於自己的生活、家庭和事業。漸漸的不再有心情去發朋友圈了。那些還依舊堅持發朋友圈的人大多是什麼樣的人呢?他們有著什麼樣的額生活狀態呢?
  • 人到中年,別在人前顯擺這3樣東西,自以為有面子,其實很幼稚
    人到中年,已經度過了人生的一半以上,應該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已經到了這個年紀,無論是做人還是工作都應該成熟,喜歡和自己比較、炫耀的人,只會被當作傻瓜,被認為是非常幼稚的人,到什麼時候,還會和誰交往呢?
  • 人到中年,別在朋友圈炫耀這3種東西,自以為有面子,實則惹人厭
    中年時,不要在朋友圈中炫耀這三件事。你以為自己有臉,但這確實很煩人。中年人過後,他們的性格將逐漸變得平靜,不再自由地表達自己對許多事情的看法。自己可以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在遇到問題時向朋友圈發送情緒,這不是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採取行動,而是將情感垃圾丟在朋友圈中。
  • 人到中年,不知道發什麼朋友圈?多發這3種,人脈會越來越廣
    人到中年,不知道發什麼朋友圈?多發這3種,人脈會越來越廣很多人應該都是比較喜歡發朋友圈的,一個是可以分享自己平時的一些日常生活,還有一個,就是通過發朋友圈的方式,和平時現實生活中不能碰面的親朋好友,在看到他的朋友圈時,可以一起聊聊天,彼此加深一下感情之類的。
  • 人到中年,能將就的婚姻,就不要輕易放手了
    因為如今這個社會的離婚率真的太高了,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是有孩子還是沒孩子,只要在婚姻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可調和的矛盾,那很多人都不會選擇將就,這是年輕人的常態。不過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離婚和可不是這麼輕而易舉的一件事。因為十幾年的關係糾纏,要想一下分清還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有人說人到中年,能將就的婚姻,就不要輕易放手。
  • 人到中年,不要為難自己
    " 他們在經過數十年的磨鍊之後逐漸認識到生活的真諦,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但生活中的負擔卻會時時刻刻束縛住他們自由的靈魂,於是很多人在應該奮發的年紀中陷入兩難處境。 歸根到底,很多的中年人之所以在生活中鬱鬱寡歡,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在為難自己,一方面糾結於自己的靈魂,另一方面懼怕自己承擔不起後果。
  • 人到中年,有這些愛好的男人,大多很「命苦」!
    宇哥導語:其實在我看來,男人到了中年之後,說起來應該是比較沉穩的,畢竟活到這個年紀,見過這麼多東西,這個時候必定是沉下心來好好的去賺錢養家的。身邊總是有些男人跟我抱怨,說自己到了中年之後,明明以為孩子出去上班了,身上也沒有什麼壓力了,但就是覺得活得好累,我們在交談了很久,聊了很多東西之後,才弄清楚了他現在覺得自己過得苦的原因。所以通常來說,男人到了中年之後,若是還有這些愛好的話,大多都是活的很命苦的。
  • 賞讀 | 人到中年,不要自作多情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人到中年,經歷了歲月的蹉跎,冷暖自知,不要自作多情,更不要自誇滄桑。 高估自我,一地雞毛。不要因為有點兒所謂的人脈和資源,或者幹成了三兩件事,便自我膨脹,得意忘形。作家周宏翔說:好多看起來的投緣不過是逢場作戲,有時候,一群人聊的事情,其實你根本不感興趣,但是還是想要插嘴去附和,以為別人會因此而注意到你,其實到頭來,都是自己在演獨角戲。 頻率不在一個頻道上,思想不在一個高度上,我們就不必硬生生的往裡擠,更不要廉價了自己,去討好迎合別人,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三觀不同,一味地恭維,到頭來只是一個荒誕的笑話。
  • 那些消失在朋友圈裡的中年男人
    發信息問他近況,他很快回復,最近很好,只是沒發朋友圈而已,而且沒什麼理由,就是不想發。 盧克人到中年,最怕麻煩。 發朋友圈本來是一個私密的舉動,可以談談心情,發發牢騷。 但中國式社交讓你的好友裡充滿了領導,下屬,同事,工作夥伴,這些人有的決定著你的升遷加薪,有的靠你提攜為你賣命,有的只是點頭之交,某個場合認識了,出於禮貌加個微信,互致問候以後再無交流,成為好友列表裡的殭屍。 這樣的朋友圈生態,讓中年男人沒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