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天鴻孵化器內,在孵企業銘翔科技公司研究人員正在檢測電線電纜絕緣材料。本報記者 馬維維攝
新光光電成為首批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鑫達高分子、中飛新技術等23家企業成長為創新型領軍企業……2019年,黑龍江科技型領軍企業迅猛增長的態勢令人眼前一亮。
統計顯示,自黑龍江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至2020年)實施以來,黑龍江新註冊成立科技型企業30244家,其中僅2019年就新成立17023家,較上年增長28.8%。
針對不同成長階段科技企業的需求,黑龍江打出了一系列政策服務「組合拳」,推動科技型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其思路是,努力整合資源,提升服務水平,堅持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把振興發展的重點放在創新上,不斷培育壯大一批「新字號」企業。
「相比於規模提升,我們更加注重科技型企業數量質量同步提升,推動黑龍江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為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強有力的『雙創』支撐。」黑龍江省有關負責人表示。
設立科技企業培育庫
為推動科技型企業加快成長,黑龍江省市聯動、以市為主,分三個層面設立科技企業培育庫: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庫,對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創新券、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支持;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出臺「黑龍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實施細則」,給予入庫、出庫企業獎勵補助,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儘快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庫,篩選出46家創新型領軍企業作為培育對象,堅持「一企一策」,打造全鏈條培育體系。
2015年6月份,南下工作多年的王慧辭去了高薪職位,回到家鄉黑龍江佳木斯創辦了當地首家民營農業機械研發企業——潛興農業機械研發有限公司。「三江平原是全國最大的農機消費終端市場,中小型農業機械製造企業多,技術需求量大。」王慧介紹,公司成立不久便被佳木斯市科技局納入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庫。「入庫後,我們不僅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支持,還有專人對接企業需求,並提供跟蹤服務。」
目前,王慧的公司正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與佳木斯大學、東北農大等高校開展科研成果轉化合作。
如今在佳木斯,越來越多類似潛興農業機械這樣的初創企業正在科技企業培育庫的支持下不斷發展壯大。
無獨有偶,在哈爾濱,「雛鷹計劃」已經成為激發創新創業內生動力,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加速器」。
「作為初創型科技企業,資金壓力確實挺大的,『雛鷹計劃』的50萬元資助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哈爾濱元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濤說,「有這50萬元支持,公司新產品的研發步伐明顯加快了,目前我們正在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除推動新成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儘快成長,黑龍江還著力支持科技型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省內各地紛紛依據自身特色出臺配套政策,如七臺河市對新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給予創新補貼;佳木斯市制定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等等。得益於此,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脫穎而出。
完善雙創平臺載體
2018年12月份,原本供職於上海一家科研機構的許天惠下定決心,帶領技術團隊來到黑龍江,入駐佳木斯天鴻孵化器。「孵化器為我們配備了30多人的生產管理和市場營銷團隊,讓我們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產品研發。」許天惠說。
天鴻孵化器是佳木斯首家通過黑龍江省級備案的民營科技型企業專業孵化器,現有在孵及加速企業11家,年營業額超2億元。不過,面對天鴻的合作邀請,許天惠一度猶豫不決。「天鴻的人幾次上門,一直強調雙方採取嵌入式合作方式,我可以帶團隊專心搞研發,生產管理、項目安裝、市場營銷由他們負責,這才打消了我的顧慮。」
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是企業誕生、成長的搖籃和載體。自啟動實施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以來,黑龍江大力推動孵化器增量提質。比如,積極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績效補助政策,兩年間共對83家優秀孵化機構給予5560萬元補助;制定「黑龍江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標準」,評定60家孵化器為省級孵化器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共落實稅收優惠851萬元。
與此同時,黑龍江還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龍頭企業創辦專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推動具備條件的載體升為國家級。統計顯示,2019年黑龍江全省在孵企業共7063家,比2017年增長52%。
如今,哈爾濱創業孵化產業園也開園了。未來,該園區將重點推進龍頭企業孵化、科技成果孵化、總部經濟孵化、創客孵化,進入孵化器的創業者都可以享受到低成本或無成本服務。就此,哈爾濱市副市長智大勇表示:「我們要以校所為核心,打造哈爾濱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升級版,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及科技創業能力,做強孵化經濟。」
優化科技金融環境
每個月都需要2000萬元周轉,想貸款卻缺少必要的抵押物;因為疫情原因,公司資金流吃緊,不得不放棄一些大客戶訂單——這曾是黑龍江天浩包裝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曉江最大的煩惱。
了解到這一情況,哈爾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人員主動聯繫卞曉江,向他推薦了可以做信用貸款的龍江智能產融綜合服務平臺。「我們將企業年報、產量、納稅等信息提交至平臺,不到一周時間就拿到了銀行發放的500萬元貸款。」卞曉江說,「現在終於可以放心接訂單了。」
融資難、融資貴是創業者在創業初期經常遇到的難題之一。針對這一情況,黑龍江省銀保監局通過信貸、擔保、保險等金融產品創新,探索銀政企合作機制,幫助科技型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不久前,哈爾濱正式發布科技風險投資、科技融資擔保、科技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科技貸款貼息、科技保險保費補貼等5個科技金融基礎產品。據介紹,這些金融產品的服務對象是處於初創期和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將重點支持智能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八大領域。
統計顯示,這些金融產品新增資金總額3.5億元,其中包括科技風險投資資金1億元、科技融資擔保資金2億元、科技貸款風險補償資金5000萬元。哈爾濱市科技局局長李志傑表示:「我們將主要開展專利權、股權、應收帳款、流動資產質押擔保,以解決科技企業輕資產、抵押物不足等融資難題,並最終通過股權融資、債權融資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支持科創企業。」
促進科技企業健康發展,離不開良好金融生態的支持。去年10月份,由黑龍江省政府發起的目標規模100億元的龍江振興基金正式成立,主要投資方向為高端裝備與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慧、新材料、航空航天、現代農業等領域。
龍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薄金鋒表示:「科技成果產業化需要資本的孵化培育和引領。我們將重點投資新興產業和高新科技產業,幫助有潛力的中小企業轉化科技成果,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