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裡「掏金」掏出好「錢景」

2020-12-22 浙江在線

2020-12-17 10:32 |共享聯盟吳興站

初冬時節,荷塘雖早已沒了盛夏時粉紅嫩綠、遊人如織的好景致,卻添了不少忙碌的身影。12月15日,在吳興區東林鎮星火村的藕塘內,藕農們穿著防水服,正嫻熟地在殘荷下「掏金」,一根根白白胖胖的蓮藕浮出水面,一幅農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美麗畫卷在秀美東林徐徐展開。

藕農下水挖藕

藕農下水挖藕

江萬星和江萬二兩兄弟是安徽人,來到東林鎮已有不少年頭,兄弟倆承包了星火村400多畝的藕塘,如今,藕塘內的雪藕正大面積開挖,藕塘內外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們每天一早就來到藕塘,穿上橡膠防水服穿梭在水沒過胸的池塘中,雖然手上身上滿是汙泥,臉上儘是豐收後的喜悅笑容。

「今年蓮藕的品質好,一般的蓮藕長三四節,這個蓮藕有五六節,這樣產量就高了。」江萬星指著剛挖出來的蓮藕笑著說道,「我們每天6、7點出工,就中午休息個把小時,平均兩天可挖1.5萬斤藕,這活幹得可不容易。」他們把藕收起來賣給河北、福建、廣東等地經銷商,受疫情影響,今年冬藕價格略有上升但較往年相差不大。

藕農清理藕泥

於師傅和兩位熊師傅跟藕塘已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得出了不少「門檻精」。「挖藕看著簡單,不內行可不行,要一個膝蓋跪在地下把它從泥裡掏出來,『慢』在手勁,『快』在效率,挖斷的藕會灌泥,灌泥了就沒人要了。」於師傅笑著說,「你可別小看我們,我們看杆子就知道下面有沒有藕、有多大,這都是幾十年『掏』出來的經驗。」

藕農合力將新一批冬藕送上岸

江萬星告訴記者,如今挖藕有了更省力的方法。以前挖藕要彎下身子,將手探到一米甚至更深的地方才能將藕完整地挖出來,現在有了科技的助力,藕農們只需要讓蓮藕『探出個頭』,再用高壓水槍衝擊淤泥,就能將蓮藕完整拔出,且少有斷藕的情況,不僅減輕了工人的負擔,更極大地提高了效率。

藕農將冬藕賣給收購商

藕農和收購商清點冬藕

藕塘邊的田埂上長著不少雜草,江萬星解釋道是因為泥土滲透性強,為了保證蓮藕的好品質,田埂上從來不打除草劑等農藥,這才有了這麼多雜草。兄弟倆藕塘裡的蓮藕品種是從湖北引進,每年清明前後種下,八月份開始挖夏藕,十二月初挖冬藕直到年前,確保市場供應。「冬藕比夏季採摘的早藕個子更大,營養更豐富,滋味更好。」江萬星介紹道,「雖然今年年成不太好,但挖出的蓮藕品質都很好,比較飽滿,相比去年,今年的產量有所增加,平均畝產3000斤左右,相信能有好收益。」

據悉,目前東林鎮全鎮蓮藕種植面積2000畝,畝均效益6000元。近年來,東林鎮通過全域土地整治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蓮藕產業就是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一環。隨著蓮藕行情的逐漸走俏,全鎮藕農已開始採挖蓮藕,東林鎮也將迎來了蓮藕的銷售高峰期。

(原標題《泥裡「掏金」掏出好「錢景」》,原作者沈璐蘭、沈旭奇、劉惠欣。編輯邢彬)

1608172321000

相關焦點

  • 老人掏耳朵,竟掏出了腫瘤!還會有生命危險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尤其是從自己耳朵裡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上周在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一位滿頭白髮的大伯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診室。0178歲老人掏耳朵掏出腫瘤大伯自述姓徐,今年78歲。
  • 泥裡掏「金」_揚州網
    日前,寶應縣廣洋湖鎮白鼠村的蓮藕養殖戶陳學華,帶著十多位採藕工在自家的藕塘裡採藕。雖然身在冰冷刺骨的水中,陳學華的臉上依然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是個豐收年,荷藕的產量增加了,市場價也比以前要高,可以過個好年了。」
  • 大爺愛掏耳朵竟然掏出了「瘤」,嚴重可侵犯顱腦!如何科學挖耳屎...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那觸電般的酥麻感,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高潮。 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78歲大伯常掏耳朵,沒想到最終「掏出」一個「瘤」!
  • 杭州78歲大伯掏耳屎掏出「瘤子」!耳鼻喉科專家教你如何科學挖耳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徐尤佳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上周,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一位滿頭白髮的大伯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診室……掏耳朵掏出「膽脂瘤」大伯姓徐,今年78歲。
  • 小時候喜歡掏龍蝦洞,直到掏出個怪東西就不敢掏了
    這張是我們小時候掏龍蝦的照片,那個正在用力掏龍蝦的就是我了。這大概說起來也有十幾年的時間了,那時候快到夏天了,小水溝裡都是龍蝦。
  • 耳朵裡痒痒,掏卻掏不出什麼?2個因素,是時候該重視起來了
    用挖耳勺掏一掏就好了,掏出一大塊耳屎時,心裡還會有種莫名的成就感。但是耳朵裡痒痒,卻什麼也掏不出來,這是怎麼回事?是生病了嗎?提醒大家,2個因素,是時候該重視起來了,接下來就具體跟大家說一下,看你中招沒?並告訴大家耳朵癢正確的止癢方法。耳朵裡癢,掏卻掏不出什麼,是什麼原因?
  • 杭州大伯掏耳朵竟然掏出個……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 那觸電般的酥麻感, 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 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 掏耳朵竟掏出了「瘤」?醫生:別不信!嚴重可侵犯顱腦致命
    掏耳朵時,那種觸電般的酥麻感讓人難以抗拒特別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78歲大爺常掏耳朵檢查結果令他慌了據報導,在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78歲的徐大爺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診室
  • 【提示】蟲子鑽進耳朵裡,千萬別猛掏
    9月17日凌晨,揚州女子桃桃(化名)突然感覺耳朵劇痛,意識到耳朵裡有異物,家人趕緊將她送到醫院治療。醫生驚訝地發現,桃桃的耳道內竟鑽進了一隻蜈蚣!好在送診及時,醫生最終順利將蜈蚣取出。4月,趙先生帶著5歲兒子樂樂來到婦幼耳鼻喉科就診。
  • 「可怕」掏耳屎竟然掏出顱內感染!耳朵到底怎麼掏?原來這麼多年都...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
  • 吉安新幹:蓮藕種植基地「泥裡掏金」近百萬元,低洼田成聚寶盆!
    他們每人手持一根高壓水槍,把又大又長得白嫩蓮藕,一串串的從水田的淤泥裡挖出來,每串蓮藕有四五節,重量達五斤左右,望著一堆堆雪白的蓮藕,豐收的笑容喜上眉梢。挖藕隊員們穿著一身厚重的連體防水服,弓著背站在及腰深的水裡,時而慢慢摸索,時而潛入水中,雙手、衣服乃至臉上、頭髮都沾著汙泥濁水。
  • 黃曉明被虞書欣「掏出」害羞表情
    用餘熱贏得利益最大化的盈利,除了消耗女孩們的青春值,真正能令女孩們增長和更加成長的資源,還挺欠缺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已經解散的火箭少女101,在團時金主爸爸資源傾斜,散團後各憑本事吃飯,即使發展比較好的楊超越,也不過是被提前消耗青春值而已
  • 腳氣跑到她耳朵裡,又疼又癢!耳朵不能隨便掏
    她說:「特別是耳朵,我以前都是自己掏,別人掏還真蠻舒服的。」可讓她沒想到的是,返回揚州家中沒幾天,她耳朵就出現問題了。「先是癢得厲害,特別是閒著沒事,還有晚上睡覺時。那種癢不像身上被蚊子叮了個包,可以抓搔。只能用棉籤在耳朵裡搔。」王女士形容說。過了幾天後,耳朵裡不僅癢,還有些疼。接著疼痛感加劇,棉籤伸進去搔時,上面有明顯的黃水和血跡。
  • 農村裡的新鮮事,挖田鼠窩「砸明火」,一個洞裡就掏出幾十斤糧食
    農村的地裡有許多老鼠窩,地裡的老鼠實際是田鼠,老家裡也稱為「倉官」。田鼠的模樣相比家鼠要好看一些,個頭不大身子比較短,肉乎乎的。那時候打的糧食暫放到地裡,等摘割乾淨後才會運到家裡面。這就給了田鼠可乘之機,把糧食偷著叼到窩裡面。田鼠個頭不大,每年能給農民造成不小的損失。
  • 蘇州學生放學掏鳥蛋,誰料掏出頂級國寶,專家查探後:起碼值50億
    關於這件文物,其被發現的經歷也是一段傳奇,竟然不是由專家發現,而是蘇州一群小學生放學掏鳥蛋掏出來的。▲蘇州小學生照片02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坐標是江蘇蘇州,當地一所小學在放學後,幾個小夥伴相約一起去掏鳥蛋,他們選定的地點是蘇州瑞光塔
  • 掏耳屎竟致顱內感染 掏到根本停不下來!結果都做錯了
    耳屎,很多人總認為是耳朵裡面多了髒東西,一定要把它清除乾淨才好。反正就是有事沒事掏掏耳朵,而且花樣那真不是一般的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耳勺掏……總之一句話,掏到根本停不下來!特別是不經意間掏出一塊完整的耳屎,仿佛自己發現了稀世珍寶,那種心情簡直是美滋滋。甚至有一些家長定時定期地給孩子用棉籤掏耳朵,忽略孩子的感受不說,這樣的方式真的安全嗎?
  • 虎牙770大魔王對掏挑戰賽 攻擂贏助力金!
    熟悉和平精英的特種兵都知道,「對掏」是最能彰顯技術的玩法之一。 曾獲猛男杯淘汰王、名人賽冠軍的虎牙直播770將在12月20日於直播間770991開啟大魔王挑戰賽!
  • 耳朵裡長了顆「痘」,竟然是掏耳朵掏出來的?
    大塊硬結的耳垢,應該請耳科醫生用專門工具取出,千萬別自己掏。如果真的癢得難受,可以用手在耳外側輕輕揉,或用棉籤輕輕擦,但不要太往裡掏。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炎,即「發炎」。
  • 大爺掏12錠金元寶買房,南坪小區驚現「巨佛坐鎮」
    12月7日,重慶大渡口某樓盤上演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一位來購房的60歲中年男子在填寫完認購書後,竟然當場掏出了12錠金元寶作為支付的房款!掏出金元寶的那一瞬間,引發了現場不少購房者的圍觀,負責這位大爺的置業顧問更是一臉懵,可能在想見過砸現金的,見過刷卡的,網上還有用撲克牌付錢的段子,掏出個金元寶來該怎麼算呢?
  • 掏耳朵時不注意這件事,女子險喪命,醫生提醒:耳朵這樣掏很危險
    對於很多人而言,挖鼻孔、掏耳朵和摳肚臍是自己人生中的三大樂趣。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挖挖鼻孔或者掏掏耳朵,別提有多開心。尤其是在挖出或者掏出一些髒東西後,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掏耳朵,又稱掏耳屎,自然離不開棉籤。作為掏耳屎「神器」,棉籤已經慢慢發展成大部分人的家中必備清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