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0:32 |共享聯盟吳興站
初冬時節,荷塘雖早已沒了盛夏時粉紅嫩綠、遊人如織的好景致,卻添了不少忙碌的身影。12月15日,在吳興區東林鎮星火村的藕塘內,藕農們穿著防水服,正嫻熟地在殘荷下「掏金」,一根根白白胖胖的蓮藕浮出水面,一幅農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美麗畫卷在秀美東林徐徐展開。
藕農下水挖藕
藕農下水挖藕
江萬星和江萬二兩兄弟是安徽人,來到東林鎮已有不少年頭,兄弟倆承包了星火村400多畝的藕塘,如今,藕塘內的雪藕正大面積開挖,藕塘內外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們每天一早就來到藕塘,穿上橡膠防水服穿梭在水沒過胸的池塘中,雖然手上身上滿是汙泥,臉上儘是豐收後的喜悅笑容。
「今年蓮藕的品質好,一般的蓮藕長三四節,這個蓮藕有五六節,這樣產量就高了。」江萬星指著剛挖出來的蓮藕笑著說道,「我們每天6、7點出工,就中午休息個把小時,平均兩天可挖1.5萬斤藕,這活幹得可不容易。」他們把藕收起來賣給河北、福建、廣東等地經銷商,受疫情影響,今年冬藕價格略有上升但較往年相差不大。
藕農清理藕泥
於師傅和兩位熊師傅跟藕塘已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得出了不少「門檻精」。「挖藕看著簡單,不內行可不行,要一個膝蓋跪在地下把它從泥裡掏出來,『慢』在手勁,『快』在效率,挖斷的藕會灌泥,灌泥了就沒人要了。」於師傅笑著說,「你可別小看我們,我們看杆子就知道下面有沒有藕、有多大,這都是幾十年『掏』出來的經驗。」
藕農合力將新一批冬藕送上岸
江萬星告訴記者,如今挖藕有了更省力的方法。以前挖藕要彎下身子,將手探到一米甚至更深的地方才能將藕完整地挖出來,現在有了科技的助力,藕農們只需要讓蓮藕『探出個頭』,再用高壓水槍衝擊淤泥,就能將蓮藕完整拔出,且少有斷藕的情況,不僅減輕了工人的負擔,更極大地提高了效率。
藕農將冬藕賣給收購商
藕農和收購商清點冬藕
藕塘邊的田埂上長著不少雜草,江萬星解釋道是因為泥土滲透性強,為了保證蓮藕的好品質,田埂上從來不打除草劑等農藥,這才有了這麼多雜草。兄弟倆藕塘裡的蓮藕品種是從湖北引進,每年清明前後種下,八月份開始挖夏藕,十二月初挖冬藕直到年前,確保市場供應。「冬藕比夏季採摘的早藕個子更大,營養更豐富,滋味更好。」江萬星介紹道,「雖然今年年成不太好,但挖出的蓮藕品質都很好,比較飽滿,相比去年,今年的產量有所增加,平均畝產3000斤左右,相信能有好收益。」
據悉,目前東林鎮全鎮蓮藕種植面積2000畝,畝均效益6000元。近年來,東林鎮通過全域土地整治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蓮藕產業就是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一環。隨著蓮藕行情的逐漸走俏,全鎮藕農已開始採挖蓮藕,東林鎮也將迎來了蓮藕的銷售高峰期。
(原標題《泥裡「掏金」掏出好「錢景」》,原作者沈璐蘭、沈旭奇、劉惠欣。編輯邢彬)
16081723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