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很多家長談性色變,對於性教育的話題避之不及,但是越是極力避免的東西,反而是最無法避免的,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對自己發出的好奇提問,當孩子對父母發出疑問時,父母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媽媽,你下面有鬍子」,聰明的媽媽這樣解釋
張女士是一位五歲小男孩的媽媽,小男孩叫天天,張女士一家三口住在一間小房子裡,沒有過多的私人空間,因此,平時張女士換衣服也無法避開孩子,而且,張女士認為孩子小,影響不大,於是日常的一些私密的行為也不會避開孩子,有一天,當張女士換衣服的時候,兒子就在旁邊看著,他突然問了媽媽一句:媽媽,為什麼你的下面長鬍子了?
這一問讓張女士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也突然提醒了她,自己這樣不避諱的行為是不適當的,張女士知道自己忽視了孩子的性教育,於是整理了思緒後對孩子解釋道:那是保護媽媽的私人部位的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身體上一些隱私的地方是要保護好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一樣的,要尊重別人的隱私,保護好自己,媽媽這樣的舉動是不對的,下次媽媽換衣服你要轉過身去好嗎?孩子對於媽媽的回答表示理解,並懂得了男女有別,這位媽媽聰明的回答值得眾多家長學習。
家長會遇到的尷尬境地
1、孩子詢問性別之分
孩子的觀念裡其實是沒有男女之分的在他們的眼中,男女都是一樣的,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和孩子的觀察能力慢慢增長,他們就會發現男女的不同之處,但是對此充滿了疑惑,身體構造的不同激發孩子強烈的好奇心,便會詢問父母男女的區別。
2、孩子對性的好奇
這裡指的對性感到好奇是指以父母為基本認知的性好奇,很多父母都會被孩子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同時,他們也會對父母之間的一些親密舉動感到好奇,並發出疑問。
家長要重視性教育
1、給孩子普及性知識
孩子對外界的認知是很不全面的,但是他們有足夠的理解能力,所以,家長要做好性啟蒙教育的工作,跟孩子普及基本的性知識,解釋爸爸媽媽的區別,解釋男女生理構造的不同,用科學的語言或者以故事的形式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話為孩子普及性知識。
2、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
雖然說孩子和父母是親密無間的,但是,再親密的關係也有最本質的區別,父母要注意自己日常的私密舉動,換衣服和洗澡之類的行為務必避開孩子,夫妻過分親密的舉動更加要對孩子避諱,言行舉止要得當。
3、性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好處
父母對性教育的話題很難堪,無非是因為認為對孩子進行過早的性教育是引導他們向不好的方向發展,擔心孩子過早的成熟,其實,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的影響反而是相反的,性教育有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性觀念,區分兩性,分辨危險行為,並培養孩子尊重別人隱私的好品質,同時,懂得性知識的孩子在未來成長中不會受感情困擾,對待性,有自己的認知,將來被誤導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時,有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
結語
性教育這個話題,總是給父母設下一道難關,父母應對這個挑戰,如果用對了方法,那麼就會促進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