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下面有鬍子」,聰明的媽媽這樣解釋,值得學習

2020-12-28 尼莫的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很多家長談性色變,對於性教育的話題避之不及,但是越是極力避免的東西,反而是最無法避免的,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對自己發出的好奇提問,當孩子對父母發出疑問時,父母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媽媽,你下面有鬍子」,聰明的媽媽這樣解釋

張女士是一位五歲小男孩的媽媽,小男孩叫天天,張女士一家三口住在一間小房子裡,沒有過多的私人空間,因此,平時張女士換衣服也無法避開孩子,而且,張女士認為孩子小,影響不大,於是日常的一些私密的行為也不會避開孩子,有一天,當張女士換衣服的時候,兒子就在旁邊看著,他突然問了媽媽一句:媽媽,為什麼你的下面長鬍子了?

這一問讓張女士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也突然提醒了她,自己這樣不避諱的行為是不適當的,張女士知道自己忽視了孩子的性教育,於是整理了思緒後對孩子解釋道:那是保護媽媽的私人部位的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身體上一些隱私的地方是要保護好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一樣的,要尊重別人的隱私,保護好自己,媽媽這樣的舉動是不對的,下次媽媽換衣服你要轉過身去好嗎?孩子對於媽媽的回答表示理解,並懂得了男女有別,這位媽媽聰明的回答值得眾多家長學習。

家長會遇到的尷尬境地

1、孩子詢問性別之分

孩子的觀念裡其實是沒有男女之分的在他們的眼中,男女都是一樣的,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和孩子的觀察能力慢慢增長,他們就會發現男女的不同之處,但是對此充滿了疑惑,身體構造的不同激發孩子強烈的好奇心,便會詢問父母男女的區別。

2、孩子對性的好奇

這裡指的對性感到好奇是指以父母為基本認知的性好奇,很多父母都會被孩子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同時,他們也會對父母之間的一些親密舉動感到好奇,並發出疑問。

家長要重視性教育

1、給孩子普及性知識

孩子對外界的認知是很不全面的,但是他們有足夠的理解能力,所以,家長要做好性啟蒙教育的工作,跟孩子普及基本的性知識,解釋爸爸媽媽的區別,解釋男女生理構造的不同,用科學的語言或者以故事的形式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話為孩子普及性知識。

2、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

雖然說孩子和父母是親密無間的,但是,再親密的關係也有最本質的區別,父母要注意自己日常的私密舉動,換衣服和洗澡之類的行為務必避開孩子,夫妻過分親密的舉動更加要對孩子避諱,言行舉止要得當。

3、性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好處

父母對性教育的話題很難堪,無非是因為認為對孩子進行過早的性教育是引導他們向不好的方向發展,擔心孩子過早的成熟,其實,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的影響反而是相反的,性教育有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性觀念,區分兩性,分辨危險行為,並培養孩子尊重別人隱私的好品質,同時,懂得性知識的孩子在未來成長中不會受感情困擾,對待性,有自己的認知,將來被誤導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時,有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

結語

性教育這個話題,總是給父母設下一道難關,父母應對這個挑戰,如果用對了方法,那麼就會促進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媽媽,你為什麼上班?」聰明媽媽的回答,會讓娃受益一生
    這一幕相信很多職場媽媽都經歷過,甚至有媽媽表示,最害怕每天清早出門,看到孩子幽怨的眼光。如果這個時候再遭受到孩子扎心一問: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只會讓自己更揪心。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媽媽這樣向孩子解釋,孩子只會覺得是爸爸沒有本事,覺得是爸爸拖累了媽媽,內心甚至會反感和爸爸接觸。孩子和媽媽的關係更密切一些,因此自然會處處維護媽媽的利益。所以為了家庭和睦,也為了保護爸爸的形象。
  • 孩子對媽媽說「壞媽媽,你去死」,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大家學習
    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會有不一樣的狀態,需要父母巧用合適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幫助化解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小問題,這樣也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長。孩子對媽媽說狠話,讓媽媽去死,媽媽這樣的回答讓人點讚瑤瑤是個5歲的小朋友,平時都是媽媽一個人帶孩子,一次接孩子放學,在路上看到一個賣氣球的,瑤瑤喜歡的不得了,立刻不走了,一直拽著媽媽想要買這個氣球。
  • 不要再說「你太棒了」,聰明媽媽往往說這3句話,孩子進步飛速
    教育孩子始終就是都是一件大事,現在很多媽媽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總是給孩子各種鼓勵,但是在具體語言表達方式上,可能總會出現重複的情況。舉例來說,有的媽媽經常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太棒了」這樣的話,事實上這樣的話根本沒有任何重點,說多了讓孩子感覺到完全是在敷衍,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
  • 聰明媽媽遊戲多 | 8位媽媽的16款親子遊戲
    8位聰明媽媽的16款親子遊戲 兩年多的時間,我持續在微博分享我和兩個女兒Suki Sula一起做的親子遊戲。我逐漸發現時常交流的媽媽裡面藏龍臥虎,潛伏著好多愛創意、有心計、會遊戲、懂辦法的聰明媽媽。果然,輕投一個石子,她們的作品就五彩紛呈地湧現了出來。我最欣賞那種不用費什麼氣力製作準備,就能帶給孩子極好體驗和興奮感的遊戲,妙得讓人拍腦袋:自己怎麼沒想到!智慧是為了照亮大家的,靈感是用來相互啟迪的。
  • Jasper從反對媽媽要二胎到開心接受,應採兒的方法值得學習
    結果有一天,Jasper自己跑過來說:「我想要一個new baby了」,問到原因,他說:「因為你也會給他買玩具。」應採兒聽到趕緊順著他說:「你很聰明,如果是個男孩呢,你可以玩他的車車,如果是個女孩呢,你還可以玩她的廚房。」Jasper從拒絕弟弟妹妹,到欣然接受,原因都是「玩具」,這個轉變就是從覺得自己玩具會被搶,到覺得自己可以分享到更多的玩具。
  • 嗯哼:媽媽是我永遠的小公主——霍思燕育兒法則,值得家長學習
    嗯哼有情緒時怎麼辦有一次,霍思燕的好閨蜜帶娃Leo來玩,一開門,見到嗯哼Mini款小人,可把霍思燕萌化了,她忙不迭地說:「哎呀,我的嗯哼呀!」、「見著你我就想到嗯哼小時候。於是乎,霍思燕根本目不轉睛。。。
  • 一位聰明媽媽送給孩子9個人生道理,值得一看
    文:超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好媽媽決定了一個家庭的風水,甚至會決定孩子的人生軌跡。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就是父母。父母的學識,見識,教育方式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想要培養出一個好孩子,首先要成為一個好媽媽。一位聰明媽媽送給孩子的9個人生道理,值得一看。
  • 「媽媽我流血了」,女孩第一次來「例假」,媽媽這樣回答很有智慧
    女孩第一次來例假被嚇哭,媽媽的回答很有智慧娜娜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今年剛上初一在學校也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不過媽媽卻發現一項活潑開朗的女兒這天放學回家一直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出來。聽娜娜說完媽媽才明白原來娜娜來月經被嚇壞了,於是媽媽趕緊安慰娜娜「不是要死了,這是長大的象徵媽媽和你一樣也會流血,因為這些血對我們的身體沒用了所以就要排出去」娜娜似懂非懂的聽媽媽說著,見女兒還是沒有停止哭泣媽媽接著說「每一個長大的女孩都會經歷,而且有了月經女孩就會變得非常脆弱,不能劇烈運動也不能喝冰水,像通童話中的公主一樣
  • 媽媽你為什麼有「小翅膀」?5歲女孩洗澡時質疑,媽媽回答很機智
    這個小鬼靈精的學習成績十分不錯,這離不開她那個總是充滿疑問的腦袋瓜子。上課時不懂得不明白的除了自己摸索思考,她也特別愛詢問同學和老師。妞妞總是對身邊的新鮮事物十分好奇,為了激勵孩子大腦的思考發育,爸爸媽媽十分支持妞妞提出的各種問題,也十分樂意回答妞妞提出的各種問題。
  • 孩子說:「媽媽,我同學說你長得醜」,媽媽這樣的回應值得點讚
    而如果是孩子聽到對媽媽不好的評價,需要媽媽應對的時候,媽媽不同的情商也會有不同的處理辦法。就比如,孩子回家之後,對媽媽說:「媽媽,別人說你長得醜」,這樣的話猛一聽肯定會有點傷心的,但是媽媽不同的處理方法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同的。以下兩種回應都是比較好的解決辦法:正視問題比逃避問題更有效關於家長的外貌問題,孩子之間的評論都是無心的,並不是要故意詆毀。
  • 生完寶寶以後,是回歸職場還是做全職媽媽?聰明的女人這樣選
    特別是在有了孩子以後,女人的心態和身體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往往這個時候,很多寶媽都會面臨著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了孩子以後,是一切以孩子為重,還是以個人的事業和發展為主?相信很多人的心中都有著這樣一個疑問,這個問題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無論是怎樣的選擇,都值得被尊重。寶寶出生後,繼續上班還是當個全職媽媽?
  • 《墊底辣妹》裡面的媽媽值得每一個母親學習
    很棒的一部片子,之所以沒有給五星,有兩點原因:1.電影的名字起得不夠好,看到的第一感覺是「辣妹?」,有點喧賓奪主,搶了電影的主旨表達。2.電影裡有一個片段是女主的三個小夥伴在感覺到女主雖赴她們的約出去玩,但主要精力都放在學習上。她們不想打擾她的學習,要一起支持她好好學習考上自己想去的大學。於是邀請女主去泡溫泉,四個姑娘在溫泉池中約好了要為學習努力一把。在哪談不好非要泡溫泉談?
  • 葉一茜不知如何與森蝶談死亡,王恩澤媽媽教科書式回答,值得學習
    葉一茜不知如何與森蝶討論死亡,王恩澤媽媽教科書回答,值得學習節目中葉一茜認為現在的父母存在保護孩子的問題在場嘉賓王恩澤的媽媽在生死問題上,和葉一茜持完全相反的觀念,王恩澤媽媽表示,一直都會和孩子討論生死的問題,王恩澤也會提問關於生死的問題
  • 孩子早餐別將就,聰明媽媽這樣做,2分鐘出鍋,營養豐富孩子愛吃
    孩子早餐別將就,聰明媽媽這樣做,2分鐘出鍋,營養豐富孩子愛吃!家有上學的孩子,媽媽位一定特深有感觸,早餐要麼早起,要麼很匆忙,特別是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早餐絕對是不可以將就,一定要保證孩子的飲食營養,只有吃得好,吃得飽,才能精神滿滿的開啟一天的學習喲。
  • 媽媽的來信,媽媽的禮
    中學時我做學生會、學計算機編程、參加校舞蹈隊,三邊倒讓我分身乏術,我媽說,你如果覺得辛苦要敢於放棄,我說三個裡面我要放棄計算機編程,媽媽二話沒說表示支持。大學時我決定轉專業,工作時我離經叛道成了廣告人,後來又跳過兩次槽。我常覺得跟人解釋是一件蠻累的事,可每當我帶著突如其來的消息向她宣布我的決定,媽媽從來沒有說過「不」字。
  • 張鈞甯媽媽不接受邱澤:聰明的女婿,都是這樣哄「丈母娘」的
    於是大家猜測,張鈞甯之所以沒有大膽公開承認,應該是張鈞甯媽媽還沒有完全接受邱澤,換句話說就是,邱澤還沒過了「丈母娘」這一關,所以,縱使兩個人感情再好,張鈞甯也是要聽媽媽的話,如果邱澤一直都得不到這個準丈母娘的認可,那恐怕他還得大費一番心思了。 而作為一個聰明的男人,他更應該明白,想要娶到一個心儀的老婆,不僅僅要討女人準媳婦的開心,更要會過「丈母娘」關。
  • 男孩喜歡和媽媽黏在一起?聰明的父母這樣處理「戀母情結」
    兒童在一段時期,往往會表現出對媽媽的依戀和喜愛。很喜歡和媽媽在一起,而不喜歡和爸爸在一起。而且跟媽媽在一起時會特別黏媽媽,跟媽媽擁抱、親暱,晚上睡覺也要媽媽陪著。媽媽出門也喜歡跟著媽媽,媽媽不在家時心情低落。父母要正確認識這種現象,正確處理男孩的依戀,能有助於孩子以後的性格完善和人際關係和諧。1.什麼是戀母情結?
  • 「最聰明媽媽」走紅,一招搞定兒子不願寫作業,網友:向她學習
    前段時間有一位"最聰明媽媽"火了,她家有兩個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平時很淘氣,對寫作業很是不耐煩,尤其是當大兒子耍賴不想寫作業後,小兒子也學著哥哥的樣子鬧著不要寫作業,可把寶媽氣壞了。聰明的寶媽沒有打罵孩子,反而是拿出了一個做五金零件的機器,告訴孩子:"不想寫作業也可以,只要你們工作滿8個小時,就可以養活自己了。"
  • 小小春不好好學習被媽媽發現,聰明化解應採兒的怒氣
    在綜藝中應採兒的爸爸媽媽都是一應出鏡。從綜藝中可以看出應採兒的爸爸對於小小春是無限寵愛與包容的。在小小春寫作業學習的過程中,儘管小小春各種「闖禍」,不好好學習。,也感受到了媽媽隱隱約約的怒氣。於是可愛的小小春趕緊對媽媽說:「我愛你。」
  • 做到下面三點,你的寶寶不聰明都難!
    聰明的孩子天生就聰明,不聰明的孩子,再怎麼努力也追不上。確實,智商有一部分確實是天生的,但是科學人員發現,智商除了天生以外,還有40-60%是通過後天進行開發的。<<讓寶寶聰明的60個創意遊戲>>,這本書比較適合0-3歲的孩子,尤其是1-2歲的孩子最佳。這本書會使用到的道具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拿到的,我們家裡一般都有。讓爸爸媽媽和寶寶的心情通過遊戲連接起來。在鍛鍊寶寶智商的同時也可以增進寶寶情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