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的望遠鏡!潛望式長焦鏡頭哪家強?

2020-12-23 騰訊網

前不久,CFan曾分享過三篇與手機拍照有關的科普文章:《為啥手機拍照不如單反?「定焦鏡頭」背黑鍋!》、《讀懂焦距 你就懂了手機鏡頭眼界大小的秘密》、《放眼天下!智慧型手機的長焦鏡頭如何分出高下?》,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再來聊聊如何影響潛望式長焦鏡頭的技術和功能。

長焦鏡頭的結構

目前,長焦鏡頭的結構主要包括傳統垂直結構以及潛望式結構,前者的CMOS傳感器和PCB主板位於最下層,垂直往上則是數量不等的濾光鏡片(越多越好)、對焦馬達、鏡頭和保護裝置等。

和採用相同結構的主攝相比,長焦鏡頭為了實現更長的焦距,傳感器尺寸通常都比較小,意味著它們的進光量偏小,不適合暗光環境。同時,焦距越長拍攝時的抖動問題就越明顯,一顆合格的長焦鏡頭,通常還必須搭配OIS光學防抖功能。

正如前文所述,手機厚度是有限的,對垂直結構的長焦鏡頭來說,華為P40配備的80mm和小米10 Pro選用的94mm焦距的長焦鏡頭就是極限了。如果想讓手機隨時扮演「望眼鏡」,就輪到潛望式結構的長焦鏡頭出馬了。

潛望式長焦鏡頭的結構類似潛水艇身上的那種潛望鏡,其最大特色就是將CMOS傳感器呈90度側置,並在橫向方向上加裝濾光片、鏡頭組、音圈馬達等單元,最終通過最邊緣的反射稜鏡組「取景」。

其外部特徵是鏡頭孔為方形(參考前文中的圖4和圖14),而內部特徵則是一塊碩大的長方體。

潛望式長焦鏡頭可以輕鬆實現100mm以上的焦距,而這一參數則受整套鏡頭模組的長度、鏡片的間距、鏡片的曲率等因素影響。比如三星Galaxy S20 Ultra身上的潛望式鏡頭焦距最短只有102mm,而OPPO Find 2 Pro卻高達170mm。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傳統垂直結構還是潛望式結構的長焦鏡頭,它們在進行光學變焦時的倍數都是「等效值」,比如125mm焦距的華為P40 Pro支持等效5X光學變焦,而170mm的OPPO Find X2 Pro也是等效5X光學變焦,它們之間的差異在於,在同一地點使用5X模式拍攝相同的內容,焦距更大的OPPO Find X2 Pro可以記錄下更多畫面內容。

華為P40 Pro+的潛望式長焦鏡頭比較特殊,其他手機的潛望式鏡頭裡面只有1組稜鏡參與了1次反射,而這款手機的潛望式鏡頭裡卻塞進了3組稜鏡,在取景拍照過程中出現了5次光路反射,從而讓焦距得以翻番,獲得了240mm的等效10X光學變焦,以及20X混合變焦以及100X數碼變焦的能力。

為了解決多路反射衍生的更容易抖動的問題,華為還為這顆潛望式鏡頭添加了雙軸OIS防抖模塊,能夠實現實時的穩定效果,從而提高用戶的拍攝成片率。

潛望式「變焦」鏡頭的回歸

vivo在年初展示過APEX 2020概念手機,這款產品主打特殊「四群組鏡片組合」結構的潛望式長焦鏡頭,內部的鏡片群組可以隨著相機APP界面放大和縮小進行相應的位移,可以在5X~7.5X的範圍裡進行連續的光學變焦,和早期華碩ZenFone Zoom的攝像頭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未來,這種潛望式「變焦」鏡頭和華為P40 Pro+採用的10X潛望式「定焦」鏡頭會成為旗艦級手機可選的兩種設計思路,但誰能走到最後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傳感器的素質

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長焦鏡頭的像素值普遍只有800萬~1300萬像素,而且它們的傳感器尺寸不大,光圈也比較小,唯一的優勢就是「拍得遠」。另一方面,當前中高端手機的主攝傳感器尺寸都超過了1/2.0英寸,像素值也是4800萬像素起步,結合AI成像算法,進行2X或3X模式拍照時的成像有時比專業的長焦鏡頭還要好,特別是在光線不太好的環境下。

因此,提升長焦鏡頭的素質就成為了手機廠商接下來的重心所在。vivo X30 Pro和小米10 Pro的2X人像鏡頭就很有代表性。

vivo X30 Pro的人像鏡頭採用了三星ISOCELL Bright GD1傳感器(3200萬像素,1/2.8英寸),它和經典GM1傳感器同源,支持ISOCELL Plus增強版像素隔離技術和Tetracell四像素合一技術,是一顆等效800萬像素和1.6μm大像素的CMOS元件。

小米10 Pro的人像鏡頭則是三星S5K2L7傳感器(1200萬像素,1/2.6英寸),擁有1.4μm大像素,支持2PD雙核對焦技術並採用了對較大的F/2.0光圈。從參數來看,這兩顆2X長焦鏡頭的素質都與索尼早期的高端IMX363傳感器接近,相當於vivo和小米拿2年前的主攝用於長焦,多少有點「田忌賽馬」的意思。

潛望式長焦鏡頭的境遇更尷尬,由於它需要側著裝進手機,對傳感器尺寸的要求無疑會更加苛刻。此外,反射稜鏡的存在也會影響光線的射入量,光路反射時還存在一定的衰減,在暗光下的表現更加堪憂。

好消息是,華為P40 Pro和三星Galaxy S20 Ultra分別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思路。其中,華為P40 Pro(包括Pro+)在宣傳潛望式長焦鏡頭時主打「超感光」概念,它將傳感器的拜耳濾鏡從傳統的RGGB改為了全新的RYYB結構,將2個綠色像素(G)用黃色像素(Y)替代,可以讓進光量提升高達40%,從而彌補了潛望式結構感光性能偏弱的缺陷。

Galaxy S20 Ultra屬於「暴力流」,它將被很多廠商用於主攝的、擁有1/2.0英寸「大底」的傳感器(理論上應該是ISOCELL Bright GM1,但網上查不到相關資料)塞進了潛望式長焦鏡頭模塊內,由於這顆傳感器支持Tetracell四像素合一技術,有著等效1.6μm大像素,在光線較暗時也能獲得良好的光學變焦成像效果。

隨著小米10青春版將潛望式長焦鏡頭帶入到2000元價位,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可以大展眼界硬體單元普及的契機。要知道,在此之前只有3500元起步的高端手機才有這種待遇。可以預見,未來5X光學變焦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當潛望式長焦鏡頭趨於普及時,還會進一步鞭策廠商對其內部結構、傳感器品質進行優化升級拉開與競品間的差距。也許用不了多久,1xxx元價位的主流手機也能過一把「望遠鏡」的癮。

沒有長焦鏡頭怎麼辦

更現實的問題是,我們現在正用的手機別說潛望式了,連普通的長焦鏡頭都沒有,拍照時放大2X以後畫面就一塌糊塗。難道為了清晰記錄遠處風景,我們就必須更換新機了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大家可以在淘寶、京東或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搜素「手機長焦鏡頭」,就會發現一大波類似望遠鏡的外設。它們通常是由方便固定在手機上的支架、用於彌補光學防抖功能缺失而穩定拍攝的三腳架,以及自帶變焦輪、調焦輪、遮光罩和防塵罩的鏡頭組成的「套裝」。這種外設間的差異在於最大焦距(放大倍數)、鏡片質量、鏡頭做工、固定方式等,一般來說焦距越大價格越貴。

對絕大多數普通用戶而言,選擇100元~200元之間,支持20X~30X變焦的產品就足夠了,畢竟它也只能提供娛樂級的變焦拍攝功能。如果你追求專業效果,不如投資數位相機,比如支持35X光學變焦的索尼DSC-H300也才千元出頭的價格。

相關焦點

  • 華為使用潛望鏡式長焦鏡頭後,蘋果:跟上!
    近日,韓國媒體消息指出,2022年,蘋果公司推出的某些iPhone機型上,將使用三星製造的組件作為潛望鏡式(或叫摺疊式)長焦攝鏡頭,從而提高光學變焦能力。目前,華為P40 Pro +智慧型手機就是使用的潛望鏡鏡頭,從而可實現10倍的光學變焦,現在,這項技術,蘋果也要安排上了。
  • 【潛望式鏡頭行業專題研究】潛望式鏡頭,帶你看更遠的風景
    🔸潛望式鏡頭開啟智慧型手機高倍變焦之旅,主要安卓廠商紛紛跟進。為推動手機攝像頭性能進一步向數位相機靠近,手機廠商引入潛望式長焦鏡頭,實現手機攝像頭變焦倍數的提升。2019年3月和4月,華為和OPPO分別推出其首款搭載潛望式鏡頭的智慧型手機,通過「超廣角+廣角+長焦」的三攝方案進行接力變焦,可實現10倍混合光學變焦。
  • 智慧型手機上的潛望式變焦是什麼,它和普通的長焦鏡頭有何不同?
    自從第一款帶有相機的手機問世以來,相機就一直是手機的核心功能。早期,手機廠商主要通過增加攝像頭的像素來提高在這一方面的競爭力。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競爭的加劇,很多手機廠商在相機功能上進行了創新。而在其中潛望式變焦技術越來越受到追捧,它支持5倍或10倍的光學變焦,便於快速、輕鬆地放大遠處的景物。
  • 新一代「高清望遠鏡」!華為P40或將實現高倍光學變焦
    2019年,當絕大多數智慧型手機還在因為纖薄機身,受困於數碼變焦損失畫質,無法獲得遠距離高清影像的時候,華為P30 Pro就憑藉首部商用5倍潛望式變焦,成為手機圈的「望遠鏡」,加上主攝1/1.7英寸、4000萬像素超大感光CMOS,繼P20 Pro再一次登頂DxO手機拍照之王。
  • 華為手機望遠鏡功能在哪裡設置
    在蘋果手機中有一個放大器功能,開啟這個功能之後,在用手機拍攝時,可以調節遠近,倍網友稱為望遠鏡功能。華為支持這一功能嗎?
  • 長焦鏡頭不斷進步,多反射潛望式鏡頭或下一個趨勢
    多反射潛望式鏡頭或成潛望式鏡頭未來趨勢目前主流智能型手機搭載的潛望式鏡頭模塊為長方形,光線進入鏡頭後,先透過稜鏡折射1次,再經過鏡片到達感光元件CMOS。相較於目前一般手機長焦鏡頭焦距約為主鏡頭的2~3倍,單反射潛望式鏡頭焦距則約為主鏡頭的4~5倍,而華為P40 Pro+的多反射潛望式鏡頭約可達主鏡頭焦距的10倍,有效拉高拍照體驗。
  • 60 倍變焦堪比望遠鏡,vivo 首款雙模 5G 手機發布
    從那一刻起,手機變成瞭望遠鏡,遠近都清晰,拍個月亮也不在話下。vivo X30 Pro 主攝像頭採用 6400 萬像素傳感器,另外配備 3200 萬像素 2× 長焦鏡頭、1300 萬像素 5× 長焦鏡頭、0.6× 超廣角鏡頭。
  • 無突起的光學變焦 潛望式手機攝像頭應用與分析
    由於市場用戶取向要求手機儘可能地輕薄,所以目前絕大部分主流的智慧型手機都只是使用數碼變焦來滿足這個需求。不過在如今手機攝像頭像素和硬體的規格設計都基本趨於穩定發展的情況下,又有不少廠商開始繼續探究手機攝像頭變焦的新形式了。畢竟普通的數碼變焦是依靠不斷擴大截取像素來實現的,這就意味著數碼變焦倍數越大,像素損失就越大,畫質就越差。
  • 從EIS到微雲臺 智慧型手機鏡頭的防抖技術還能怎麼變?
    自從以高通驍龍710為代表的移動平臺被「賤賣」到千元價位開始,性能就不再是智慧型手機的短板所在。特別是驍龍765G/768G、麒麟820、天璣800/820和Exynos 980/880等新一代中端SoC的普及,更是賦予了5G手機足以滿幀運行《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等常見3D手遊的動力,此時拍照和攝像便成為了提升用戶感知體驗的全新戰場。
  • 華為P30 Pro上手拍照實測:堪比望遠鏡、夜視儀!
    有關華為P30 Pro的亮點,網上的報導已經非常多……我覺得TIPA(就是世界影像技術新聞協會)對華為 P30 Pro的評價,已經全部概括了它今年的所有亮點:1、4000萬像素,1/1.7英寸超大感光元件,光學防抖,等效焦距為27mm,最大光圈f/1.6;2、2000萬像素等效焦距16mm超廣角鏡頭、潛望式長焦鏡頭
  • iPhone 要上潛望式鏡頭 長焦要引領行業趨勢了嗎
    反觀華為/小米一眾安卓手機,動輒5倍、10倍的變焦,iPhone從主攝像頭廣角算起的2.5倍變焦相形見絀。 據外媒報導,蘋果為強化iPhone光學變焦功能,正在著手找尋潛望式相機技術和專利等,並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商討,引發業界關注。 從設計角度來看,鏡頭在設計時需要讓光學中心儘可能遠離感光元件,來獲得更小的折射角度,視角變小了,拍攝到的畫面就越窄、越遠。焦段越長,鏡頭內部就需要越大的空間,讓光學中心和感光元件保持夠遠的距離。
  • 華為P40系列獲2020年專業大獎:最佳拍攝智慧型手機
    【手機中國新聞】近日,華為官方帳號發布消息稱,華為P40系列獲得TIPA頒發的2020年年度最佳拍攝智慧型手機大獎。此前,華為P40系列的Pro版本以128分的超高成績奪得DXOMARK排行榜的第一名。這次,華為P40系列又獲得了TIPA評比的大獎,再次證明該系列手機的拍照實力。
  • 【漣營優選】|高清手機長焦鏡頭,世界盡在眼前
    今天,「漣營優選」要向大家推薦的是一款高清手機長焦鏡頭,它不僅是一具望遠鏡,更是你手機拍照的「外掛神器」。
  • 長焦鏡頭手機可以怎樣玩?90%的人不知道這些技巧
    三星S20 Ultra潛望式長焦倍數是4倍,在1到3倍變焦時是用1億像素主攝像頭進行拍攝並裁切,而4到10倍是潛望式長焦與主攝合作實現混合變焦,至於10到100倍就完全依靠潛望式長焦鏡頭進行拍攝,再通過算法進行數碼變焦。
  • iPhone 要上潛望式鏡頭 長焦要引領行業趨勢了嗎?
    其實蘋果的長焦已經在路上了。據外媒報導,蘋果為強化iPhone光學變焦功能,正在著手找尋潛望式相機技術和專利等,並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商討,引發業界關注。從設計角度來看,鏡頭在設計時需要讓光學中心儘可能遠離感光元件,來獲得更小的折射角度,視角變小了,拍攝到的畫面就越窄、越遠。焦段越長,鏡頭內部就需要越大的空間,讓光學中心和感光元件保持夠遠的距離。
  • 年輕人的第一款小米潛望式拍照手機來了!
    小米10青春版最突出的亮點要數相機的設計了,首次採用了潛望式鏡頭!還搭配了50倍數碼變焦的組合,會大大提升小米10青春版在長焦段的拍照能力!也就是說,拿起小米10青春版5G手機拍照,就像拿起了一個微型「望遠鏡」,能將數公裡外的景色盡收眼底。各種風格的建築好像只有一街之隔,手指撥動,視線已橫跨山谷,無限風光盡顯屏幕。
  • 蘋果想給iPhone加個潛望式鏡頭,漲粉「殺手鐧」來了?
    而潛望式鏡頭是一種像潛望鏡一樣折射光線的相機,其最特別之處在於:鏡頭和傳感器水平放置而不是垂直放置。 潛望式鏡頭能夠提供高倍率的光學變焦,而不影響智慧型手機的厚度。簡單來說,就是幫你實現「將超長鏡頭塞進薄薄的手機裡」。 潛望式鏡頭會自動摺疊成一個緊湊和堅固的存儲包裝。
  • 小米10青春版將旗艦級潛望鏡頭帶到2099價位:厚度比友商更薄
    其中800萬像素長焦鏡頭採用潛望式結構,可實現5倍無損光學變焦以及高達50倍的數碼變焦,這是小米第一次使用潛望式長焦鏡頭。官方強調,潛望式鏡頭結構相對複雜,一般只用於旗艦機型。小米在影像技術方面不斷探索,這一次將潛望式鏡頭帶入了僅售2099元起的小米10青春版中。
  • 榮耀30系列開啟潛望式長焦鏡頭普及旋風
    在幾乎無短板的榮耀30系列上,聚合了中國、芬蘭、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全球各大研究所的工程師與研發資源,讓它成為目前最先進的智慧型手機影像系統,也是並列華為、三星、蘋果,站穩塔尖第一梯隊的典型代表。然而基於「超大底+超大像素+超感光+超長焦」四位一體的系統級影像系統,全系搭載的50倍潛望式長焦顯得尤為亮眼。
  • iPhone 要上潛望式鏡頭了,但我敢說當前的「長焦之戰」方向錯了
    讓長焦愛好者唯一欣慰的是,iPhone 12 Pro Max 的長焦鏡頭,由 52mm 改為 65mm,這意味著可以拍得更遠,壓縮感更強。縱觀當前的手機市場,似乎沒有潛望式鏡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旗艦機。以當前的技術而言,潛望式鏡頭的確是手機長焦拍攝的最佳解決方案。不過我們也可以發現,擁有潛望式鏡頭的手機,鏡頭模組基本都非常突出,暗示你:「我凸了,但也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