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黑名單》是由美國NBC臺製作,喬·卡納漢執導,詹姆斯·斯派德、梅根·布恩等主演的罪案題材電視劇。
該劇集懸疑、高智商罪案等多種刺激元素於一身,講述了一位綽號"紅魔"的前軍事情報官員兼犯罪交易中間人,與菜鳥FBI分析師合作,根據紅魔手上的"黑名單"逐個抓住各路罪犯的故事。
該劇的成功之處在於作者超乎常人的智慧,為觀眾提供了一種超越普通人認識的思維方式,反思人們習以為常的認識。
雷丁頓作為一名食罪者
今天主要講男主「紅魔」的角色設定。「紅魔」的角色設定為「食罪者「sin eater」。
食罪儀式是為死者舉行的。死者的家屬會在死者屍體上放上麵包與飲料,食罪者過來吃下麵包、喝下酒之後,會拿到一點報酬,然後就可以走了。這樣,死者還未懺悔過的罪就轉移到了食罪者身上。
基督教就建立於對代罪羔羊的信仰之上,耶穌為人類代罪受死,救贖了人類。但基督教並沒有「官方」承認這一點,天主教教徒還需要向神父告解來贖罪。在阿茲特克人的傳說中,人臨死前需要向大地女神特拉佐蒂奧託(Tlazolteotl)懺悔,這樣就能罪得赦免。古希臘和古埃及也有類似的儀式。
男主「紅魔」的黑名單上都是個各自各樣的犯罪分子,他們的犯罪技術超越FBI的偵查手段,逍遙法外。「紅魔」作為犯罪界大佬和FBI合作把這些人列入「黑名單」而消滅。「紅魔」殺過很多人,但是每一個人都是從人類的道德上來講是有罪的。
男主角色的光輝就來源於他的品質,例如智慧、勇敢,果斷,非凡的人生經歷。男主超越既有的法律體系,伸張最經典的人類正義觀。
雷丁頓作為一名自由貿易者
相對大多數政治家、官僚和自稱的「務實自由派」而言,雷丁頓從不想偽裝自己以討好別人。因此,大家毫不奇怪地發現,雷丁頓是自由市場的堅定支持者,是一名響應消費者主權的企業家,並因此受到FBI眾人的嘲笑。例如,在第一集中,探員唐納德·雷斯勒評論雷丁頓:「他沒有國家觀念,也沒有政治目標。紅魔唯一效忠的是出價最高者。」換句話說,雷丁頓不想把他的意志強加給別人。他不是一個國家主義者,也並不追求權力。
誇讚自由市場以及自由貿易,完美概括了雷丁頓的個人信念。
雷丁頓抗拒政府監管及其財政恣意。在第1季第17集,一名罪犯竊取了政府的計算機原型程序,這樣只要按一下按鈕,就能滲透最安全的網絡,雷丁頓成功挽回了局面。他機智地評論道:
因此,聯邦政府已經用數碼核彈頭武裝了一名網絡恐怖分子,這是你上繳稅款所起作用的另一個絕妙例子。這就是我從不繳稅的原因之一。
在第3季第13集,留意到政府的浪費,雷丁頓說:
你們執法機構,就喜歡用各種工具、各種掃描。FBI承認它把錢花在什麼地方了嗎?把10億美元花在面部識別軟體?也就是說,他們至少要花30億。老實說,如果我是納稅人,我肯定要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