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界有這樣一批人,他們憑著數十年的積累、執著的信念與不懈的努力,最終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意志打磨出一座座豐碑式的橋梁。他們以深愛橋梁之心和那份純淨的折光,照亮著自己,感動著他人,推動著行業。
橋梁界需要這樣一批人物,去告訴世界:每一座工程背後都有橋梁人生生不息的律動。當歷史的車轍在橋梁上留下印跡的時候,每一位橋梁人的足音和他們與橋為伴的故事都值得銘記,每一位橋梁人都應該得到尊重。
多年來,《橋梁》雜誌一直致力於為業界打造一個橋梁文化交流的平臺,讓橋梁人藉助這個平臺迸發出更多的思想火花,這火花的聚集便會發出強烈的光,一束束橋梁文化之光、思想之光、科技之光聚合在一起,便能以更大的精神力量激勵整個行業,增強行業更大凝聚力,去實現更具挑戰的目標。
「2019-2020年度十大橋梁人物」評選活動已於2020年3月正式啟動,網評時間為2020年8月3—14日,8月底組委會對網評前二十位候選人進行終選,最終產生「2019-2020年度十大橋梁人物」。
關注《橋梁》公開課-雲課堂,獲取往屆年度十大橋梁人物精選視頻,後續將開通「2020年度十大橋梁人物」專欄,您可觀看視頻、參與投票。
截止到投票日,我們將陸續推介各申報候選人,推介順序按照資料提交時間排序。
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候選人——
曹東威
現任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曹東威,1997年本科畢業於大連鐵道學院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2012年晉升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從2000年開始,曹東威一直從事國家大型橋梁工程項目建設,先後參加了潤揚大橋、南京三橋、蘇通大橋和南京大勝關橋、港珠澳大橋、滬通大橋等多座大型橋梁的製造工作,主持或參與了10餘座萬噸級橋梁的製造與架設工作,曾任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項目技術主管工程師、項目總工程師、項目經理、子公司總經理、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等職,現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其主持和參與的工程項目均為國家優質工程並獲得多項工程大獎,其中,潤揚長江公路大橋獲得第六屆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南京長江三橋榮膺第七屆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古斯塔夫斯-林德恩斯國際大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蘇通長江公路大橋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公路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9年他負責集團公司鋼結構營銷工作,成功中標深中通道鋼箱梁製造、北京到雄安鋼梁製造等多個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南京長江第三大橋
曹東威非常注重造橋技術的提升,在潤揚長江大橋、南京三橋、蘇通長江公路大橋、香港昂船洲大橋等國內外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他參與創新研究出一套鋼箱梁連續匹配和預拼裝同步完成的長線法製造技術,成功解決了鋼箱梁橋上連接精度控制和匹配焊接技術難題。此項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不僅提升了產品質量,而且提高施工效率並降低施工成本,在當今很多重大鋼箱梁製造施工中仍得以廣泛應用,對推動我國公路橋梁事業發展、提升鋼橋的製造水平起了很大促進作用。同時,他也非常重視造橋技術的總結及推廣應用,全程參與了蘇通長江公路大橋、港珠澳大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等多座大型橋梁的技術研討工作。作為專項技術負責人,先後主持了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蘇通大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之「大跨鋼箱梁架設和控制技術研究與示範」、江蘇省「崇啟大橋整體大跨度連續鋼箱梁施工關鍵技術研究」、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港珠澳大橋橋梁鋼結構技術研究子課題「港珠澳大橋大節段海上運輸方案研究」等項課題。通過這些研究,形成了很多完整的造橋技術研究報告,有力地推動了國家造橋技術的發展和提高。
港珠澳大橋
通過項目建設,其業務和管理能力不僅得到極大的鍛鍊和提高,而且還培養出一大批鋼橋製作方面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在國家橋梁建設一線發揮重要作用。
由於在項目管理和施工中成績突出,多次被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曾獲2002~2007年度技術創新先進個人;2004~2005年度中鐵山橋集團公司「十佳青年」;2007年蘇通大橋指揮部「共產黨員示範標兵」、「特別貢獻獎」;江蘇省交通廳、總工會2008年「江蘇省重點工程建設勞動競賽功臣個人」;中國中鐵「傑出青年項目總工」;中國中鐵2010年「優秀共產黨員」;中國中鐵2010年「勞動模範」;2011年國資委「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集團公司「勞動模範」。他依託蘇通大橋建設獲2009年秦皇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年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1年 「魯班獎項目經理」;還因參與建設崇啟大橋獲2012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獲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
編輯 / 陳亮如
美編 / 趙雯
責編 / 陳暉
審校 / 盛超 廖玲
喜歡請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