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貴桂相繼爆發93號汽油導致汽車熄火,該批問題油主要廣東的調和汽油,其成本要低於國標汽油,
每經記者 劉林鵬 發自成都
雲南、貴州、廣西相繼爆發93號汽油問題事件,但是,「熄火門」事件已發生超過半個月,當地工商及質檢部門的檢測結果遲遲不公開,引發車主不滿。
昨日,有相關媒體披露,這次汽油質量門事件,或系調和汽油中二烯烴含量超標,該批問題油主要是從廣東送到西南地區。
此前有關專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二烯烴含量過高會聚集,會導致膠質含量會超標。這一解釋也吻合「熄火門」中汽車故障的情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港媒公開爆出的內地汽油二氧化硫含量比香港的高35到50倍的消息更是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問題油」或來自廣東
《每日經濟新聞》從多個渠道獲悉,此前兩大石油巨頭每年都有一定的外採量,且外採量處於連年增長態勢。外採是指為保證市場供應,兩大石油巨頭從各自系統外的單位(包括國有石油企業、地煉、民營貿易商)購進成油品的一種方式。然而,頻發的油品質量問題引發社會各界對兩大石油公司外採調和汽油質量的擔憂。
據能源專家透露,這次汽油質量門事件,或系調和汽油中二烯烴含量超標,該批問題油主要是從廣東送到西南地區。
「二烯烴含量過高會聚集,最後的膠質含量會超標。」有關專家解釋到。而雲南、貴州、廣西三地車輛集體熄火,原因也被指向汽油「膠質過多」。
從熄火門事件發生至今半月有餘。記者從當地區4S店了解到仍陸續有車輛進場報修。但令車主不滿的是,上述三地工商和質檢部門的檢測結果卻遲遲不公開。
《南方日報》報導稱,據了解,2011年11月、12月,華南地區商家進口了一大批混合芳烴,當時石腦油貨源稀缺。為了降低調和汽油的密度,調油商用密度較低的C5這一輕組分來降低密度。為了降低成本,有部分調油商使用二烯烴含量接近20%的C5調和汽油,這或使得最終調和出來的油二烯烴含量超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調和汽油的成本要低於國標汽油,調和汽油和兩大公司自產非調和汽油利潤相差較大,有近千元的利潤差價。目前,山東地煉93#汽油主流價格約為9000~9250元/噸,而華北、華東地區兩大石油集團93#汽油均價分別達到9600元/噸、9700元/噸,而調和汽油主流價格為8500元/噸左右,與兩大石油集團的93#汽油均價相差超過1000元/噸。
二氧化硫含量高35到50倍?
3月2日,《南方日報》援引香港媒體公開報導稱,目前內地汽油二氧化硫含量比香港的高35到50倍,容易造成空氣汙染。香港環境專家表示,硫燃燒後,會成為二氧化硫,屬溫室氣體之一,可破壞環境及損害人體,「例如引發支氣管病,或者令哮喘病發作」。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朱春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內地絕大部分是國三標準的汽油,香港很早之前就是歐四標準了。北上廣的地方標準(滬四、京四、粵四)的硫含量等同於歐四標準。不過,目前內地確實還有國二的汽油,因此,從理論上說內地的國二標準的汽油與香港汽油的二氧化硫含量有10倍的差距。
對此,朱春凱表示,目前內地絕大部分是國三標準的汽油,香港很早之前就是歐四標準了。北上廣的地方標準(滬四、京四、粵四)的硫含量等同於歐四標準。
「目前,內地確實存在有少部分汽油與香港汽油的硫含量有10倍的差距。」朱春凱稱,現在內地市場上還有國二標準的汽油,因此,從理論上說內地的國二標準的汽油與香港汽油的二氧化硫含量有10倍的差距。
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向媒體表示,國內與國外的油品有不同的標準,而排放也有不同的標準,對於「內地汽油二氧化硫含量比香港的高35到50倍」的說法,要看統計數據的來源,目前不好做太多的評價,「但內地與香港之間的排放差距肯定是有的」。
附:國內汽油主要指標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