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談那幾個上海「名媛」,試問大家是否看過《三十而已》這部劇?
我想答案大部分人都會說:是。
那麼,劇中有些片段想必大家應該記得:顧佳因為背的不是大牌包包,她與富婆們合照的後,照片中的她竟然被裁掉了,她為了擠進「富婆圈」想方設法湊錢買名牌包包,最終圓了「入圈夢」。
儘管是實力不濟,仍然會有人想法設法進去,真的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可能會有人說電視劇有點不現實,可是那句話「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又怎麼理解呢?別犯難,這不,現實版的來了。
近段時間以來,網上一段聊天記錄火了。
據「潛入」名媛群的網友爆料,他在裡面觀察數月,終於了解「名媛」們的日常生活,消息一經曝出,不僅讓眾多吃瓜群眾費解,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這種「富婆」還真的就存在現實生活之中了。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而這一次,可以說是「人多了,什麼圈子都有」。
聊天群裡的「名媛」,實質上是一些會「拼」撈金女,她們的「拼」可不是拼命的「拼」,而是「拼夕夕」的「拼」,這就讓許多人困惑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這個群裡的「名媛」用了一種手段,那就是「共享」原理,她們集體出資,買用或者是租用一件東西,這種東西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們「拼」不到,大到名牌包包、首飾,小到絲襪、內衣……
而她們這一切目的,都是為了討富家子弟歡心,以此來滿足她們的「撈金」計劃。
她們通過「拼」東西,從外表上完全地打造一個具有「名媛」氣質的自己,以此吸引「獵物」,隨後再將自己「拼」到的物品轉給其他群內姐妹使用,通過「二次」利用,再一次吸引到獵物,達到「物超所值」的效果。
不得不說,她們的這種輪番操作,真的可以說是驚為世人,不少圈外人士也是紛紛發表看法。
有的人佩服她們的頭腦,有的人嘲笑她們的手段、想法,關於她們的這種「罕見跡象」整體上在外界看來,還是以群嘲為主的,認為她們「不務正業」。
前段時間,由潘瑋柏大婚所牽引出來「天王嫂」培訓班也是引來了不小的熱議,那時候講得就是,一些擁有著漂亮身材、臉蛋的女性,為了能夠嫁給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就通過各種方式去包裝自己、培訓自己,想要以後能衣食無憂。
再比如娛樂圈,有些演員,主要還是女演員,為了能夠火,能夠成為明星,她也不惜失身去滿足意願,這些看似常人不能理解的行為,在她們圈內人士看來。
如若成功一列,這都會讓人羨慕不已,甚至對於有些女演員來說,那都是望塵莫及的。
Angelababy也算是一個例子:
私以為,每個人都有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權利,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選擇,但是像「上海名媛群」、「天王嫂培訓班」之類的人。
在當今社會,仍然是不會被人認同的,雖然她們也不需要被誰認同,但話說回來,她們極易被群嘲。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郭晶晶、田樸珺、那樣嫁入豪門的人,有些時候人的確要分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有追求固然是好的,但是理智的追求也是非常重要的,成不了「名媛」,那就另尋他路,找準自己的定位才是主要的。
不是所有背著名牌包包的女人都叫「名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