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槍出如龍 ,乾坤撼動,一嘯破蒼穹。
長槍刺破雲霞,放下一生牽掛,
望著寒月如牙,孤身縱馬,生死無話。
七叔這曲《踏山河》都說是唱給長坂坡的子龍將,我倒覺得拿來形容上杉謙信正好。畢竟越後之龍一生孤高,也只有謙信才及得上與蒼天對酌。
傳說永祿年間,武田信玄背棄甲駿相三國同盟,出兵攻略駿河。今川氏真和北條氏康聯手發動貿易禁令,將甲信列入實體名單,禁止海鹽北上。武田所在的甲斐與信濃地區深處內陸,無法製鹽,一向都是從駿河、相模兩地進口。如今鹽路斷絕,甲信兩地百姓無鹽可食,幾乎陷入絕境。
越後雖是甲斐宿敵,謙信卻以為勝敗當在戰場堂堂正正獲取,挾持百姓以作威脅實屬卑劣之舉。越後於是慷慨交易海鹽給甲斐,解了武田的燃眉之急。
四十九年一睡夢,一期榮華一杯酒。上杉謙信留給世人的便是這麼一個尊神佛、重人倫、尚氣節、好學問,高潔之士的形象。
芳年武者無類 彈正少弼上杉謙信入道輝虎 月岡芳年作上杉謙信原名長尾景虎,出身越後守護代長尾家。長尾是桓武平氏流,因為相模國鎌倉郡長尾莊而得名,算是鎌倉一帶的土著。源平徵戰,長尾是平家的馬仔,戰後投奔了同族三浦氏。幕府初創,將軍源賴家之子僧公曉為報父仇,刺殺叔父源實朝,而後叫長尾定景殺害。寶治合戰,幕府名門三浦一族敗亡,長尾氏也跟著族滅。
南北朝初期,藤原氏的上杉家由公家而武士化,憑藉和足利將軍家的聯姻關係入主關東,執掌關東管領的要職。長尾孑遺抱緊上杉的大腿,逐漸成為家臣中筆頭,並以家宰和守護代的身份代替管領上杉氏管控關東,綜治維穩。
越後分郡圖整個日本中世紀的主要表現便是國家公僕瘋狂鯨吞掠奪國有資產的海天盛筵。平安時期,日本仿唐制確立班田收授,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到藤原攝政,土地兼併盛行,國家公有之班田制遭到破壞,形成封建莊園領主制度。諸家莊園領主依仗京都的高門大宦,不輸不入,仿佛獨立王國,私有莊園對公有土地的侵蝕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白河法皇刷新院政,施行知行國制度,將一國一地的行政權與稅權交給個人來換取對朝廷的支持。法皇在地圖上畫的圈圈激發了人們的想像,鎌倉幕府很快便發展出守護地頭制度來取代莊園領主制當中國司與莊官的相應職能。
室町時代,諸國守護久駐京都,顧及不上領國的發展,只好派遣自家的心腹臣子作為守護代前去處理實務。這就好比職業經理人在臺前打拼,公司董事坐享其成。只是久而久之,守護代也變成一家一族世代沿襲的職務,在領國紮下根基,守護本人則有被架空的危險。這個時候,守護再想著收回實權,替換經理人,保不齊就會上演高層投毒害死董事長,董事長拿錘子毆打經理人的惡性事件。
日本戰國時代,從守護大名到戰國大名的轉換,說白了無非一群國之碩鼠貪食我黍的悲傷故事。吾輩草民,只合一面或猝死或墜樓,一面享受下一世的福報,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廈崩塌。
回過頭來繼續說越後。越後長尾氏分為三支,以上田莊為根據地的上田長尾家,以古志郡為根基的古志長尾家,以及以蒲原郡三條為本據的三條長尾家。其中三條長尾世襲越後守護代的職務,長居越後府中,因而也被稱作府中長尾。
長尾家紋:九曜巴上杉謙信祖父長尾能景就任越後守護代的時候,守護上杉房能試圖改變守護代一家獨大的局面。房能效仿駿河今川的分國法,宣布「守護使不入權破棄」。所謂守護使不入權是室町幕府配屬守護大名時,與地方豪強相互妥協的產物。部分強力豪族得到幕府允許,擁有特權可以拒絕執行守護的監察、課稅行為。室町末期,隨著幕府威權的崩潰,此類守護不入的特權也無限擴大,守護大名因此而漸趨無力化。
上杉房能主要針對的便是守護代長尾家,目標想要把越後打造成為上杉一家之天下。你說公司法人未經股權大會認證同意,企圖退市私有化,還不給補償,這公司小股東們能答應麼。越後的大小國人豪族在守護代長尾能景帶領下,與上杉守護展開了有理有據,不屈不饒的持續鬥爭。
永正三年(1506年)春,越中的神保慶宗聯合周防大內支持足利義植返回京都。幕府管領細川政元為了牽制神保,不惜扶植加賀的一向一揆,結果一揆勢力席捲越中。神保慶宗狼狽不堪,被迫向越後求援。越後援軍以長尾能景為總大將,馳騁北陸,大破聲勢浩蕩的一向一揆。
九月十九日,神保、長尾的聯軍布陣般若野,聯軍對面則是數量高達七萬的一揆力量。這些熱血上頭的淨土真宗門徒為了守御最後據點礪波郡,不惜往生極樂,殺身成佛,破壞力極為驚人。般若野戰役中,神保慶宗忽然反水,切斷長尾軍後路,越後援軍幾乎全軍覆滅,長尾能景戰死沙場。神保慶宗臨陣倒戈的原因不詳,有說一揆勢力許以厚利,有說京都來人外交斡旋,甚至還有說幕後黑手便是越後守護上杉房能陰謀指使。
長尾能景死後,嫡子長尾為景繼任家督成為越後守護代。首席職位變動,組織中層立刻出現不穩跡象。信濃川下遊一帶的中郡地域豪族自立,不服府中管教。長尾為景徵召軍隊,打算平定反叛,這個動作又激起上杉房能的猜忌。
永正四年(1507年)八月,上杉房能以「長尾有謀反之意」預備討伐長尾為景。房能眼高手低,輕鬆被長尾擊敗,只得倉皇出逃,試圖投靠兄長關東管領上杉顯定。長尾為景一不做,二不休,派兵追殺,逼迫上杉房能自殺身亡。房能死後,長尾為景擁立房能的養子上杉定實為新一任越後守護,後者實為長尾家的傀儡。
上杉房能之所以悍然興兵,指望的後臺便是其兄長上杉顯定。時任關東管領的顯定接到弟弟敗報怒不可遏,長尾不過是上杉家奴,居然施行下剋上的勾當,如此乾坤翻轉豈非末世徵兆。永正六年(1509年),上杉顯定糾集關東勢力氣勢洶洶攻打越後,長尾為景不能敵,敗走越中,後來又逃亡佐渡島。
上杉顯定拿下越後,大意了,沒有留閃。第二年長尾為景捲土重來,長森原戰役一舉砍下顯定的腦袋。長尾為景接連殺死越後守護和關東管領兩上杉,震動北陸,重新控制了越後的鐵王座。
為景一面將妹妹嫁給上杉定實,又讓嫡子晴景做了定實的養子,把守護代長尾跟守護上杉綁定在一起。一面又屢屢向朝廷和幕府獻金,努力抬升長尾家的家格,意圖取代上杉而自立。
當國王之手發出王者之音時,最不安的當屬坐在鐵王座上的傀儡王。上杉定實聯絡小野城的宇佐美房忠等守護家原家臣一同起兵,遭到長尾為景鎮壓,宇佐美房忠戰死,嫡子宇佐美定滿投降。之後上杉定實本家上條城的上條定憲又跳出來造反,越後各地豪族勢力群起響應。大家原本平起平坐都是守護的臣子,憑什麼你府中長尾平白就長高一頭,躥上去做帶頭大哥。這鐵王座的位子,哥哥坐得,洒家也要試試。
上條定憲為首的叛亂綿延數年,長尾為景多方徵討,直到天文五年(1536年)才在三分一原戰役中殺死上條定憲,勉強平息國人之亂。同年長尾為景將家督位置讓給嫡子晴景,自己隱居幕後。
長尾為景作為戰國時代下剋上的代表人物,被管領顯定之子上杉憲房評價為「荼害兩代主公,世所罕有之奸雄」。與為景相比,他的繼承人長尾晴景就顯得有些過於柔懦。為景死後,越後諸地國人勢力再度抬頭,長尾晴景資質有限,手腕也不夠強硬,沒辦法壓制這批長尾家頭疼了幾代人的國人眾,只好擁戴起傀儡王上杉定實,借守護的光環來狐假虎威。長尾本是龍王血脈,而今反倒要藉助過氣死老虎的威勢,這一窘相落在北境眾多冰原狼眼裡,國人爭位之心愈發熾烈。
上杉定實沒有子嗣,奧州的伊達植宗打算讓自己次子時示丸,也就是後來的伊達實元做上杉定實的養子,搞不好以後還能嘗嘗越後這口熱鍋裡肥美多汁的湯肉。此事得到中條藤資支持,卻遭到色部勝長和本庄房長的堅決抵制,越後國人眾各自結黨,相互殺伐,亂成了一鍋粥。伊達出兵支援中條藤資,本庄房長戰敗以後憂憤而死。
伊達植宗作繭自縛,沒多久奧州內部爆發天文之亂,植宗與晴宗父子相爭,骨肉互殘。伊達勢力退出越後,留下一地雞毛鴨血無人收拾。長尾晴景面對國內亂局唉聲嘆氣,束手無策。
奧羽大雪連綿,越後橫屍遍野,一個少年,微笑像一條惡犬撞亂世人心弦的少年,昂首闊步走上了絢爛的人生舞臺。
教導立志基 上杉景虎 小林清親作長尾景虎於享祿三年(1530年)出生於春日山城,幼名虎千代,是長尾為景的幼子,母親虎御前來自古志長尾家。天文五年(1536年)兄長晴景繼任家督,年幼的虎千代在林泉寺出家。倘若沒有變故,日後他便要在晨鐘暮鼓,經卷佛法間消磨一生,長駐菩提虛空。
然而揚北眾的叛亂仿佛烈火燎原,愈演愈烈,偌大的春日山已經擺不下一張平靜的禪桌。天文十二年(1543年),年僅十四歲的虎千代聽從兄長召喚,從寺廟還俗,改名長尾景虎,由本庄實乃輔佐,駐守櫪尾城。櫪尾城位處古志郡,晴景的考慮應該是打算利用景虎母家的出身,尋求古志長尾家援助。
果然第二年揚北眾豪族勢力攻打櫪尾城,長尾景虎依靠古志家表舅的支援,打退了叛軍的侵襲。櫪尾城之戰便是長尾景虎的初陣,日後他更是以越後之龍上杉謙信之名響徹天下。
天文十四年(1545年),守護上杉氏的家臣黑田秀忠殺死景虎兄長長尾景康,掀起反旗。長尾晴景從京都那裡拿到戡亂靖難的旨意,讓弟弟景虎代替自己出徵。景虎有朝廷大義名分在手,輕鬆召集各地分家以及豪族勢力,圍攻黑田據守的黑瀧城。黑田秀忠抵擋不住,派出使者請降。第二年黑田秀忠潛回黑瀧城二次謀反,長尾景虎再度召集舉國之兵討伐黑瀧,雷霆一擊攻落城池,處死黑田秀忠一族。
歷史走到這裡翻開了詭譎的篇章。
依照演義的說法,長尾景虎多次帥師伐亂,連戰連捷,在越後國人眾心中結下了崇高的威望,北陸群豪皆以之馬首是瞻,鳴鏑所向,萬箭齊發。久而久之,有人敬畏景虎的權威,就在長尾晴景面前構陷進讒。晴景嫉妒弟弟的英名,暗使手段計劃謀害。景虎聞訊以後被迫自衛,豪族國人或者從屬景虎,或者扶持晴景,各自結黨相互攻伐,越後又一次陷入紛爭。
最終在守護上杉定實調解下,長尾晴景隱居,收弟弟景虎為養子,並以家督之位相讓。天文十七年(1548年),長尾景虎離開櫪尾城,進駐春日山,繼任長尾家督,時年十九歲。
歷史的真相沉沒在重重迷霧之中,揭開血色暗紗,塵埃掩埋的或許是另一段別樣的故事。
府中長尾與各地分家以及越後國人眾同殿為臣,原本稱兄道弟,結果在長尾為景強力運作下,府中長尾平步青雲,一躍而成為諸家之首。這種坐火箭一樣的爬升速度,不要說那些桀驁不馴的豪族國人,連上田長尾和古志長尾的同族也是不服氣的,只是暫時叫長尾為景壓制住,不得發作。
等到晴景上臺,府中長尾與其他諸勢力間的矛盾達到了不可調和的激烈程度。而長尾景虎的出現,給了諸勢力另外的一個選擇。景虎年僅弱冠,沒有自己的根基地盤,沒有追隨的家臣,母系出身還是古志長尾自家陣營,實在是比晴景更好操縱的主公。
越後群豪逼宮晴景,擁戴景虎,無非是一出戰國版的陳橋兵變罷了。只是這些驕兵悍將親手將黃袍披到長尾景虎身上,日後再見到景虎嬌嬌不群的卓絕身姿,不曉得有沒有悔掉自己的腸子。
這或許才是後來北陸動亂頻頻,叛服不常的真正原因吧。
天文十九年(1550年),有名無實的守護上杉定實去世,因其子嗣斷絕,越後上杉宗家滅亡。將軍足利義輝準許長尾景虎使用白傘袋和毛氈鞍覆,確認其為越後守護代,代行守護事務。
同年十二月,坂戶城上田長尾家的長尾政景發動叛亂,景虎面臨繼任守護代以後的首度考驗。
(第八十五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