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秒。
這是尤賽恩·博爾特保持的百米賽跑世界紀錄。
已經保持了11年有餘。
不過,最近有人公開叫板:
「他比尤賽恩·博爾特的百米賽跑還要快。」
喲,口氣很大嘛。
這個「他」想必是個很厲害的運動員?
答案揭曉——
克里斯多福·安德森。
誰……啊?
一名退役軍人,並非運動員。
但他確確實實保持著一項賽事的世界紀錄——
滾奶酪。
蛤?這是什麼奇奇怪怪的比賽……
只看一群人站在高高的山坡頂端。
隨著一聲口令發出,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奶酪飛速滾下山坡。
而它身後是一群大小夥子連滾帶爬跑下山坡。
誰先衝過這一百米,就能獲得最高的榮耀——
捧起那個剛剛滾下來的奶酪,然後帶回家吃掉。
這麼沙雕的比賽,恐怕馬師傅看了都要說一聲「年輕人不講武德」。
這項賽事每年都會在英國一個叫布洛克沃思的小鎮舉辦多次。
不被當地政府認可,但每年都會吸引無數海內外參賽者。
看似是玩笑,但又正經得不像話。
而網飛最近剛出了一部紀錄片,將鏡頭對準這些古怪、迷人、奇特,卻又鼓舞人心的比賽——
《勢要稱王》
We Are the Champions
一共6集,單集30分鐘,適合下飯。
每集介紹的比賽還都不一樣:
滾奶酪大賽、吃辣椒大賽、奇幻髮型設計大賽、溜溜球大賽、狗狗舞蹈大賽、青蛙跳大賽。
極大地滿足了像魚叔這樣獵奇心很重的觀眾。
加上這一嘴英倫腔的旁白。
很難不上頭。
比如第一集《滾奶酪大賽》。
上來就告訴你:
「這可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競跑比賽。」
好像,有點嚇人。
事實確實如此。
比賽場地叫庫珀山丘。
總共100米左右的「賽道」,跟地面有著45度的傾斜角。
這裡攝影師也是有心了。
還以為拍的是平地。
結果動著動著就到了山頂。
好傢夥,這山坡真夠陡峭的。
雖然比賽叫「滾奶酪」。
但其實奶酪只是象徵性的「追逐目標」。
試圖抓時速120公裡的奶酪不是明智之舉。
拼勁全力從山頂跑下去才最重要。
第一個衝過山底終點線的就是獲勝者。
他將被授予「冠軍奶酪追逐者」桂冠。
然後,舉起7斤重的奶酪做出勝利者標誌性動作。
這,就是這場比賽全部的榮譽。
就這?
恐怕很多人會跟魚叔一樣腦子裡頓時冒出了很多問號。
一大塊奶酪,加一個pose。
這算哪門子榮譽?(連獎金都沒有!)
難道是因為比賽有悠久的歷史?
或許。
因為問了100個人,100個人都給出了不一樣的回答。
「這個故事,隨你怎麼編」
???
那難道是主辦方宣傳到位?
就更不是了。
這比賽壓根不被當地政府認可,甚至隨時有停辦的風險。
就像這位面對鏡頭的警官。
嘴上說著官方不支持,但臉上卻笑嘻嘻的。
沒準背後悄悄報了名也說不定。
就是這麼一個沙雕又不給錢的比賽。
有著一大批忠實粉絲充當自來水。
理由很簡單:
就因為它非常古怪。
參賽者一個個都說「因為我瘋了我才來的」。
然後,在這個山坡又多了無數個翻滾的身影。
想老老實實,只靠雙腳走下去是不可能的。
連滾帶爬,才是最靠譜的動作。
膽子小的,就屁股坐在地上。
一點點往下滑。
膽子大的,撒腿就往下跑。
摔了也沒事,打兩個滾,起來繼續。
如果運氣不好就很慘。
一旦摔了,那可能就起不來了。
直接一滾到底——
我滾,我滾,我滾滾滾
沒錯,當地人自認為這也屬於一種體育比賽。
它是當地的傳統。
但與常見的傳統比起來,這更像是另類。
每個傳統的核心都有著某種教育意義。
先輩們希望用他們的經驗,告訴後人遠離某些危險。
給予後人相對正確的指引。
這才會有常見的短跑、跳遠、遊泳這些體育競技。
但「滾奶酪大賽」反其道而行。
它希望後人面對危險,直面自己的恐懼。
體育競技難免會受傷,「滾奶酪大賽」也不例外。
相比運動員,這些人更喜歡自稱「叛逆者」。
因為做一個與眾不同的叛逆者是件很爽的事情。
對,很簡單——爽。
女孩弗洛就是諸多叛逆者中的一員。
「我從來沒見過一件男孩能做到而女孩做不到的事。」
這句話一下子讓人對這個二十多歲的姑娘另眼相看。
這個身形嬌小帶著些酷勁兒的女孩,心中的想法就十分叛逆。
她將石膏看作一種榮譽。
從小就羨慕打著石膏上學的男生。
在她眼中,那就是最帥的裝飾。
但她自恃身體好,使勁「作」,就是不受傷。
這點反倒讓她覺得可惜。
今年的「滾奶酪大賽」成了她最後一次參賽。
不同於很多參賽者重在參與,弗洛的目標就是贏。
只要再舉起一次奶酪,她就有了一項世界紀錄。
第一個贏四次比賽的女選手。
沒錯。
她已經拿了三次冠軍了。
2008年第一次參賽就贏了,那時她只有17歲。
很顯然,贏了她弟弟比拿冠軍更讓她開心。
這個比賽也分男子組跟女子組。
男子組一年辦三次,女子組一年一次。
這可不是什麼「性別歧視」!
這也是傳統之一。
因為大家都認為,「男人比女人愚蠢三倍」。
這也太符合這個比賽的氣質了。
為了備戰這一年一度的比賽,弗洛還特地找了教練。
也就是前面那位「打敗博爾特的男人」——克里斯多福·安德森。
雖然整個比賽看著漫不經心。
但在這些為冠軍而去的人眼中,這就是值得用心的事。
他們會摸清這個百米山坡上所有路線。
摔倒了該怎麼翻滾?哪裡該大步跑?哪裡又該注意摔倒?
旁人根本想不到這麼個比賽居然能有這麼多講究。
弗洛也不負眾望地做到了。
從出發開始幾乎一騎絕塵。
當後面的人一個個摔倒時,弗洛更像是「戰略性摔倒」。
一個側翻又迅速站起,直奔終點。
簡直帥爆了!
她成功拿下了自己的第四個冠軍,也得到了她夢寐以求的石膏。
這是屬於她的榮譽。
弗洛回去將奶酪與第一次參賽的另一名女孩分享。
女孩得了第三名,很有潛力。
弗洛鼓勵說自己下次不參加,她就有機會了。
這也讓這一幕有了些傳承的意味。
不循規蹈矩,不因循守舊。
這群「叛逆者」創造了他們獨有的傳統。
在外人看來充滿危險的離譜舉動,在他們看來卻是對自己的證明。
不是證明自己有多強,而是彰顯自己的獨一無二。
不按照旁人口中的既定路線前行,而是開拓自己的路徑,一步步向未知邁進。
畢竟人生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躍向未知。
這樣短暫的一生才不會顯得無趣。
樂於大步邁向未知的還遠不止弗洛一人。
英國人喜歡不正經的比賽,大洋對岸的美國人也不甘示弱。
在米爾堡這個小鎮上,人們為一項「吃辣椒大賽」而瘋狂。
贏家能夠獲得冠軍的榮譽,以及1000美元。
「我想看到人們在臺上受苦,然後還要謝謝我。」
「邪惡」的主辦者柯裡曾開玩笑地說自己辦比賽的初衷。
邀請來的參賽者也一個個都是辣椒的狂熱愛好者。
旁人看來他們是自作自受,純屬找虐。
實際上他們是出自對吃辣椒最純粹的喜愛。
賽場之上競爭激烈,賽場之下談笑風生。
他們都有著相似的過往。
或因酗酒,或因身份認知。
而吃辣椒這件事,成功轉移了他們的注意力,將他們從曾經的困頓中解救出來。
作為食物,辣椒使人感到痛苦,讓人們狂熱於其中。
佛語中說:
「活著就是在痛苦中尋找意義。」
向痛苦敞開懷抱,未嘗不是一種重拾自信的表現。
胸中滿懷自信,必然勢不可擋。
(看到這裡,川湘人估計要熱淚盈眶了)
觀眾抱著獵奇的心態點開,但卻記住那些「奇怪比賽」中特別的人。
這是《勢要稱王》這部紀錄片最可貴的地方。
既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了解到了那些奇奇怪怪的比賽。
又讓大家心潮澎湃,為那些參與者而感動。
自從11月17日上線後,國外觀眾大都給出了不錯的評價。
爛番茄 80% 的新鮮度,100%的觀眾好評。
國內在豆瓣網上評分也有8.8之高。
只不過,目前看過的人數還非常少。
不少觀眾都認為這是治癒不開心的最佳解毒劑。
尤其在全世界進行「社交隔離」的今年。
這樣人擠人的賽事,更讓人懷念。
相比奧林匹克、世界盃那樣的賽事,這些都不能算是那麼一本正經的比賽。
正如一位IMDb上的一句評論:
「重點是那些充滿熱情,而且有趣的人們。」
毋庸置疑。
這些賽事,以及參賽者都值得我們的尊重。
或許小眾,古怪,甚至鮮為人知。
但他們所展現出的熱情都是無比強烈。
當眼中有著自己所熱愛的事物。
那自當拼盡全力去為之努力爭取。
輸贏重要,但不是全部。
在賽場上留下自己的痕跡,贏得觀眾的歡呼。
只要做到這點。
即便賽場上的你輸了,在人生中你依舊是冠軍。
通過失敗,走向偉大。
人人皆是如此。
在那叛逆、任性、橫衝直撞的時光裡,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讓自己在那裡發光發熱。
偉大不見得要舉世共睹。
平凡未必就是寂靜無聲。
能夠堅守自己的方寸天地,不忘初心。
這就是平凡而偉大。
而你,就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