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品牌商在線下實體渠道的疲態,在2020年這個非常之年,顯得愈發明顯了。即使曾經在實體渠道風光無兩過的外資品牌,也不例外。
差不多2個月前,曾經的大眾彩妝啟蒙者和市場霸主美寶蓮決定對線下渠道進行戰略調整,全面撤出百貨商場專櫃,轉向線上線下聯動的體驗式門店,其開店的方向主要是在購物中心或時尚商業街區開美寶蓮單品牌店。(詳見根號C此前報導美寶蓮百貨大撤退)
這一幕,如今也在外資大牌羽西身上上演。
近日,據媒體爆料,羽西很有可能從2021年1月1日起撤出中國線下渠道。
歐萊雅後來在回復媒體時基本確認了這一事實,它說:
羽西品牌明年確實會精簡百貨經銷渠道,但不會完全砍掉這一渠道。
雖然如此,但羽西將要撤出中國線下渠道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這從羽西百貨專櫃的業績中可以窺見一絲端倪。
援引CBO的報導,隨著線上衝擊加劇,線下獲客成本攀升,羽西全國專櫃單產持續走低,每月單產在8至9萬徘徊,在受訪的多名代理商中,僅有一名代理商反饋其有一個櫃檯能夠月均銷售破20萬元,其餘代理商反饋羽西的專櫃單產在4萬元至15萬元不等。關鍵問題是,即使專櫃月單產在10萬,代理商也面臨著「無錢可賺」的尷尬境地。
羽西目前是歐萊雅集團旗下唯一一個隸屬於高端化妝品部門的中國本土美妝護膚品牌。由知名華裔電視節目主持人靳羽西創建於1992年。根據公開資料,羽西在1996年被科蒂(COTY)收購,快速增長的羽西在1998年的國內年銷售額達到3億元人民幣。
但從2002年之後,羽西的銷量開始走下坡路。2004年,歐萊雅集團從科蒂手中收購羽西,兩年後羽西從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調整至歐萊雅高端化妝品部。加入歐萊雅之後,羽西就開始了高端轉型之路。
由於羽西早期的客群集中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女性,羽西轉型的第一步就是改頭換面,啟用舒淇和杜鵑等更加年輕的形象代言人,以吸引18至40歲年齡段的女性。
不過,被歐萊雅收購的十年間羽西的轉型並沒有明顯的結果,在初期使用了兩個年輕形象代言人後,羽西也沒有激起更多水花。一直到2018年,被歐萊雅提升至集團戰略層面後,羽西再度又有了新的動作。
首先,羽西在當年推出了一款全新靈芝新生水,想要通過高端產品來推動品牌轉型。其次,羽西官宣了許晴和張若昀兩位明星擔任新的代言人,顯然想要保持高雅路線的同時,又想要吸引到更加年輕的消費人群。
近年來羽西改革動作頻頻,卻並沒有收穫預期中的效果。相關報導中提到,羽西華東某百貨渠道的負責人認為,品牌在營銷上過於守舊,「錢沒有花在刀刃上,在新社交媒介的運營探索上做得不夠。」
但問題可能不僅在於此,羽西產品定價策略的調整和新老產品的更替使得品牌在失去老顧客的同時,卻沒有收穫新的目標客群的注意力。
品牌老化,新品失利,營銷守舊,羽西接連敗北,在線下渠道的業績不振,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羽西這一番渠道調整,或許並非一件壞事。把資源和資本加注在對的渠道上,說不定能讓羽西收穫下一個春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