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五輪公演個人對戰環節,復活團的戰術非常明確:儘量挑人氣弱的姐姐去pk。
站在她們的立場上,這樣做是對的。
只不過,有時候「軟柿子」也未必好捏。
吳昕勝伊能靜
吳昕是本場所有姐姐裡面最大的幸運兒,因為她遇到了伊能靜這個「大禮包」。
面對寧靜和伊能靜,吳昕即使重新思考一百次,也不會改變這個選擇。
寧靜的前四輪個人排名始終位於前三名,所以吳昕挑戰寧靜幾無勝算。儘管寧靜的本場表現只能算一般,但選誰pk應該是上臺之前就定好的策略。況且「浪姐」舞臺上的輸贏經常不由表現來決定。
伊能靜雖然是冠名商的代表,但她即使輸掉這一場也不會直接被淘汰。於是,場外負面輿情纏身的伊能靜,就成了吳昕非常完美的挑戰對象。
只可惜,本場的伊能靜幾乎給出了她個人參賽以來最佳的一場演出。伊能靜輸給的不是吳昕,而是自己。
阿朵勝鄭希怡
阿朵和吳昕的情況大同小異。她選擇鄭希怡,也是一個沒有懸念的答案。
阿朵面對的是兩位傷員,兩傷相權取其輕。
鄭希怡的傷情更輕,前四輪個人排名又遠低於萬茜,所以鄭希怡也就成了阿朵的不二之選。
本輪阿朵表現非常出色,無愧於全場最佳之一,但如果用這樣的表現去pk萬茜,仍然變數很大。
別忘了,張含韻曾憑藉《大碗寬面》獲得倒數第一,仙樂飄飄的《仰世而來》也拿了倒數第一。誰還敢把所有雞蛋都放在「臨場表現」這個籃子裡。
更何況,萬茜本場表現雖然一點都不「炸」,但很能戳人淚點。
好萊塢戰爭片通常會在決戰之前安排一小段非常「燃」的演說。萬茜本場的表現,也堪稱《乘風破浪的姐姐》這部大片的決戰序曲。
沈夢辰勝白冰
沈夢辰在張雨綺和白冰之間選擇了後者,也等於是挑到了「軟柿子」。
前四輪公演,白冰每次排名都在張雨綺之後。尤為醒目的是,白冰有兩次排名最後兩位。
沈夢辰雖然唱跳都不頂尖,但綜合實力完全可以進入第一梯隊。更重要的是,沈夢辰的組織能力和控場能力,是所有姐姐裡面最強的。
在我個人看來,沈夢辰是「大碗寬面組」真正意義上的靈魂人物。她不僅應該復活,甚至應該成團。
但非常遺憾的是,按照路透,沈夢辰未能進入總決賽。
黃聖依勝金莎
金莎輸給黃聖依,成為了復活團裡唯一「沒捏動軟柿子的人」。
她的另一個對手金晨,是輕易不能碰的。因為在前四輪裡面,除了萬茜和寧靜之外,只有金晨始終排在第一集團。
黃聖依看上去也很像一個禮包,她的場外負面輿情也比較高,但是近期的情況發生了變化。
黃聖依自從「艾瑞巴迪組」之後,便沒再繼續興風作浪。她的低調,正在讓許多觀眾慢慢忘記她此前的爭議。
另一方面,在舞臺對決中,黃聖依反而像個復活團的成員。她的舞蹈設計和舞臺表現,讓觀眾看到了旺盛的鬥志。
而金莎卻表現得更像一個守擂的人。她還是沒有把自己完全打開,或者說,沒有表現出很拼的架勢。
沈夢辰對王智的選擇感到驚訝
王智選擇了王霏霏之後,沈夢辰在臺下露出了非常驚訝的表情。王智也因此成為了復活團裡少數「沒挑軟柿子的人」之一。
其實這個選擇很好理解。
因為王智是最後一個出場。在她做選擇之前,復活團已經以5:1的巨大優勢領先了。即使不看票數,復活團贏下個人賽、進而拿到本環節唯一的復活名額,也已經沒有懸念了。
所以,王智這一輪,就相當於體育比賽裡的「垃圾時間」。
如果王智是在中部順位登場,那麼她大概率會挑前四輪排名遠不如王霏霏的黃齡。
但既然是垃圾時間,那就挑一個強者pk。輸了既無礙大局,又很有面子。
朱婧汐勝鬱可唯
朱婧汐是復活團裡另一個「沒挑軟柿子的人」,但她與王智的情況截然不同。
朱婧汐這一組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之組」:三個人的綜合實力以及舞臺效果都不相上下、各有千秋。
朱婧汐這一組是第五順位登場。雖然此時總比分優勢明顯,但雙方在票數上仍然存在很大的變數。而且從前四輪排名來看,鬱可唯有三次排在李斯丹妮前面。
所以,朱婧汐真的是在硬碰鬱可唯。無論從哪一方面講,在結果公布之前,朱婧汐都很難說有多大勝算。
最終,朱婧汐以兩票的微弱優勢險勝鬱可唯。她是全場最能配得上「挑戰成功」這個詞兒的人。
張含韻飆高音
最後說說張含韻輸給孟佳。這是本輪最讓我感到意難平的一組。
張含韻的海豚音一出,我當時就產生了一種「其他人都別玩了」的感覺。
張含韻和藍盈瑩此前各有兩次排在對方前面,但張含韻排名較高的兩次都是第四名,所以相對來說,孟佳也是選擇了一個更強的對手。
但是張含韻最後居然以201票的巨大劣勢輸給孟佳,這是令我無法理解的。就像她第一輪排名墊底一樣無法理解。
不過,這就是現場五百位「浪花」們的選擇,不理解也得接受。
令我稍感寬慰的是,張含韻最終還是與孟佳攜手進入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總決賽。讓我們頂峰相見吧。
【微信公眾號:滿倉大兄弟】深度劇評,淺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