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2日報導,九球天后潘曉婷接受鄧亞萍採訪,對於穿著打扮性感被網友質疑作秀,潘曉婷認為美是女子九球的血統,而在美國比賽時穿短款旗袍,觀眾一看就知道你是來自中國。此外,談到2010年亞運會奪冠,潘曉婷透露當時處在低谷,而劉國梁跟自己說是因為輸得太少了,因此自己在比賽中放低姿態,每一場比賽去拼對手,最終拿到冠軍。
沒有父親的激勵和鼓勵,就沒有今天的九球天后潘曉婷,談到父親,潘曉婷說道:「打撞球是受父親影響,父親在當地是有名的不務正業,我15歲才打撞球,剛開始打撞球有一個全國比賽,爸爸給我報名了,順便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在這條道路發展,我借了球桿去打。」
「看到對手裝備很多球桿,哇塞,我就一支球桿 還是借的,她們都很自信。直到進入決賽,我第一次進中央電視臺演播室,空調打得特別足 ,我特別冷,坐在那裡一直打冷戰,那場比賽挺煎熬,我9比7贏了,拿了全國冠軍。贏了後,我爸跟我說,你太爭氣了,我當時是無知者無畏。訓練半年就可以拿到冠軍,我爸說從來沒有人做到,這孩子就是吃這碗飯的,但我媽反對,說學習羽毛球桌球不反對,我爸當時說了一句話,她如果15歲年齡學桌球和羽毛球沒有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父親讓潘曉婷以亨德利為榜樣,每天都要全力以赴訓練,「我爸給我看了亨德利的所有比賽錄像帶,問我,你知道他每天練習多長時間,每天練習12個小時。你如果練習12個小時永遠無法超越,我每天12個小時是起步,包括生病也是在練習。我打針從來都不打右手 ,我都是打左手,左手有一次打得密密麻麻,都沒有辦法進針了,護士說你的左手不能打,是不是可以打右手,我當時在想我今天如果打右手的話,我爸是不是可以讓我休息,我豁出去了,打吧。回去跟我爸說,我爸爸不高興,為什麼要打右手,休息半個小時,球檯給你留下了。我賭氣,在想這麼狠心,我肯定不是親生的,在那一頓猛練。」
「估計再熱愛的項目,被逼成這樣,也沒有熱愛了。」當鄧亞萍問道為何不放棄,潘曉婷給出的答案是:「關鍵是我在拿到全國冠軍之前,我是特別普通女孩,對自己也不會自律,但是我第一次去比賽就拿了全國冠軍,我不能接受變成全國亞軍,好勝心被逼到那個份上。」
提到潘曉婷,人們都會在她的身上貼上「性感美豔」的標籤,鄧亞萍表示,為什麼大家把女子九球比賽叫做最美女子九球比賽,為什麼非要掛一個最美? 潘曉婷說道:「女子九球它是有這個血統的,1998年第一次打全國比賽之前,我爸給我借了一個錄影帶,是艾莉森-費雪,特別有氣場,另外一個是韓裔美籍的黑寡婦珍妮特-李,穿的緊身衣特別性感美豔,一個是紳士皇家的女王範兒,一個是犀利的女殺手範兒。看這個錄影帶給我觸動非常大,就是模仿他們,到了美國比賽你可以穿完全展現 你自己風採的一些服裝,妝容上你也可以任意發揮,那個時候也開始覺得有自己的風格,我嘗試穿短款旗袍展示中國的特色,我不用在身上帶國旗,他們就知道我是中國來的。打扮漂漂亮亮比賽會很自信,可以把自己個性展示給觀眾,觀眾很享受,你回去看視頻也會有一種很好的紀念和留存。」
2010年亞運會之前的一段時間,潘曉婷遭遇了屢戰屢敗的低谷期,「劉國梁跟我說,你輸得太少了,輸多了就習慣了,你拿一次冠軍,身上多一個包袱,我就把自己放得很低,每一個對手都是抱著拼的心態。」儘管進入到死亡小組,但釋放壓力的潘曉婷最終奪冠,用潘曉婷的話說,奪冠後不由自主振臂,是一個大大的釋放。」
當被問道這個時代給自己賦予一個怎樣的標籤,潘曉婷表示:「大家提到九球, 就會想到我,這是我的幸運地方,也讓我的責任感更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