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有記者這樣問張朝陽:「你前段時間說,網際網路下半場搜狐會重回舞臺中心,你給自己留了多長時間?」
張朝陽笑答:「反正一般就是三年吧。」
在那段簡短的採訪中,張朝陽表現出很強烈的進取心,可惜他的豪言壯語被一些周邊八卦截了胡。
今年當記者再度問到三年的計劃進展如何時,張朝陽回答「還有兩年時間,還有足夠的時間。我們去年一年還是打基礎,技術實力上有比較大的提升,如果你們關注我們2018年的一些產品,比如搜狐新聞客戶端等等方面的產品就會感受到變化。」
現在去看搜狐過去一年的表現,你就知道他那句話並不是隨便說說。
上市的搜狗、營收亮眼的暢遊、努力走向盈利的視頻、從追求快樂到追求人生的意義的張朝陽...這一切都在暗示著搜狐這艘潛行的航母正浮出水面,努力駛向網際網路舞臺的中心。
今年第四次出席烏鎮網際網路大會的張朝陽,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底氣十足。對於信息流、視頻、搜索和遊戲,張朝陽都信心滿滿,因為他知道怎麼打好手中這副牌。
「四大業務板塊,通過矩陣的整合,以及新注入的工程師文化,會讓搜狐的競爭力重新爆發。未來,搜狐集團將成為一個整體ONE方陣向前進。」在這一年裡,張朝陽這句話得到了驗證。
前不久,敲鐘狂人張朝陽和王小川一同敲響了搜狗上市的鐘聲。這是坐擁三家上市公司的張朝陽第四次赴美敲鐘。
搜狐持有搜狗37.8%的股份,張朝陽個人持有搜狗9.2%的股份,搜狐與搜狗員工持有搜狗3.8%的股份,搜狐整體持股比例超過47%,位列第一大股東。與此同時,搜狗至今依然為搜狐子公司,與搜狐合併報表,在搜狐的每季度財報中,搜狗均以各項數據的大幅增長受到矚目,搜狗業績上的良好表現對搜狐是利好。
暢遊也表現出高於預期的收入增長,持續為搜狐集團的發展提供現金流。在第二季度,暢遊的旗艦產品《天龍八部》推出了手遊版,當天就衝上了App Store免費排行榜的首位。得益於暢遊的良好表現,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搜狐的在線遊戲收入實現了高增長,分別達到了1.22億美元和1.32億美元,同比增長23%和34%。
以搜狐新聞客戶端為代表的搜狐媒體平臺產品一直深耕信息流。在產品方面,歷經多次迭代升級;在內容方面,超過50萬自媒體入駐,提供了海量豐富信息。QuestMobil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搜狐新聞客戶端連續3個月在安卓端的新安裝量超過1000萬,這3個月新增用戶獲取量甚至高於騰訊新聞、今日頭條,位居榜首。
憑藉自製劇,搜狐視頻逐漸改變燒錢模式,吸引了大量付費用戶。在第二季度,搜狐視頻的廣告收入就降至一半以下,非廣告收入包括付費會員收入、直播業務收入已經超過視頻總收入的一半,營收走向更加健康。
搜狐視頻雖然還在虧損,但其承載著張朝陽的夢想,也是搜狐大文娛戰略的重要一環。
「我們是全娛樂公司,這樣才能閉環,撇開一個好的網際網路公司之外,我們早年就有一個夢想,成為時代華納一樣的媒體和娛樂公司」。
早在《天龍八部》手遊推出之前,搜狐就在構思如何跟自製劇銜接;另外「屌絲男士」和「煎餅俠」也都已經出現在了暢遊的遊戲之中。「視頻+遊戲+媒體」整合後搜狐「大文娛」呼之欲出。
在我看來,搜狐過去一年最大的改變就是重啟創業精神。說的更直接點,就三個字:玩真的。
擁抱變革,保持進攻心態是搜狐過去一年的主旋律,這種主旋律在搜狐的當家人、管理方式、企業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直接的表現。
第一,張朝陽極力強調責任心。
「到海邊一躺,打沙灘排球,開個咖啡廳在那待著,一天活著挺開心的。」這是張朝陽2010年時候的想法。
「自驅力」是過去一年張朝陽提到最多的詞語,「你必須要參與,活到老學到老,活到老乾到老,工作是一個價值觀。」
張朝陽每天睡覺的時間少於四小時,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尋找人生的意義。
2016年直播爆發,各大平臺也都在布局直播業務,張朝陽身體力行,成為了搜狐旗下千帆直播上最勤奮的主播之一。
自2016年8月20日起,張朝陽在搜狐千帆直播開啟了他的直播之旅。最開始的直播時間是早上9點到10點,隨著夏季的到來,張朝陽為了迎合夏令時,將時間改為早上8點到9點,方便了上班族在上班路上收看,也不至於耽誤正常工作。
往後的一年,張朝陽都會準時直播英文讀報,每次都會吸引上萬名粉絲觀看。不僅如此,他平日出席活動,也會開啟直播模式。即便是今天要參加網際網路大會,張朝陽一如既往的堅持了直播,前方記者的朋友圈被「查爾斯直播刷屏,如此敬業,也是讓網友大呼感動。」
張朝陽最初開直播也許是單純體驗自家的產品,但這個動作堅持一年後成為張朝陽不斷學習,追求價值、追求意義的見證人。
現在開會,張朝陽會讓直接負責人和他下面的人一塊兒來向他匯報,這樣他才能夠最直接的了解前線,這在搜狐早期是很少見的情況。出於責任,走出消沉期之後,張朝陽必須首先進行主動改變。
第二,搜狐不允許不優秀的存在。
張朝陽曾坦言,過去搜狐採取大學實驗室式寬鬆的管理方式,最終導致懲罰不分明。要求不高,幹好幹壞一個樣,績效管理不到位。
做一個有價值觀的公司、一個不作惡的公司,這種好人文化的精髓並未改變,但在管理方式上,張朝陽追求破舊立新。
每天都在打仗的網際網路讓張朝陽意識到,人是有惰性的,都會追求舒適。指望每個人都自我燃燒、自我驅動不行,必須強調責任。尤其是在行業面臨移動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的挑戰,進入轉折期的背景下,搜狐想要不再次掉隊,必須做到責任明確,令行禁止。「無論是我本人還是每個員工,對工作都是有責任的,責任盡不到那就沒辦法,就得離開。」
今年接受採訪時,張朝陽再一次diss了好人文化中不好的一面:「做一個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executive就是決策,決策就需要say no。要對一些錯誤的想法說不,很多公司的失敗在於你被牽走了,對想法說no,要對表現不好的員工說no,給三次機會,不行就走人。這是必須的,競爭太激烈了,不能允許不是最優秀的存在。」
第三,人格化營銷鼻祖擁抱「工程師和產品文化」
在去年的world大會上,張朝陽說搜狐要轉向「工程師和產品文化」。過去一年搜狐堅定奉行這一文化主張。
無數網際網路公司的逆襲證明:產品是定義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成敗的最核心的因素。
搜狗的上市對於搜狐擁抱工程師和產品文化是極其重要的正向意義。在搜狗上市的講話中,張朝陽也不諱言搜狗的技術文化對搜狐的影響,「整個搜狗的技術文化,正在影響搜狐。搜狐產品技術團隊也在提升。近幾年提升很大,在信息流、視頻領域都有所作為。」
早年的搜狐以營銷見長,能花小錢辦大事。
今天有記者問張朝陽對如今好多的網際網路企業領導人擅長通過人格化的營銷包裝和推銷自己的看法時,張朝陽給出了如下的回答:「你要說人格化營銷的鼻祖是我,不過我現在不練這個,這個都是我過去的套路,我現在不練這個套路。我覺得現在還是要潛下心來打造一個有競爭力的組織,我以前可能花更多時間去練那個套路,現在花更多時間潛下心來工作,人格化的營銷在品牌傳播上有幫助,真正的公司競爭力那個幫助不是特別大。」
經過了網際網路大潮產品主義的洗禮,張朝陽越來越堅信網際網路公司的爆炸性的關鍵不在於模式,而是在於選定模式後,能不斷的打磨、改善產品。
張朝陽是最工程師和產品文化直接的推動者。他每天和各團隊討論新聞APP的各種產品、形態、用戶,關心視頻的製作,關心視頻APP,關心全國的技術帶寬問題。
「最終這一點點積累出來的創新,可能只比同類產品好20%,卻會在指數爆炸等時候以幾百倍、幾千倍的回報來獎勵你。」
張朝陽曾迷戀登山,喜歡徵服以及俯視一切的感覺。
2003年5月5日,借著紀念人類成功登頂珠峰50周年的契機,張朝陽登上了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6666米的高度。同年10月,他登頂海拔5396米的雲南哈巴雪山。2008年10月,他又率領搜狐登山隊成功登頂海拔6330米的唐拉昂曲峰。
登山是張朝陽對自我的挑戰,是一次一次不斷的出發和超越,但登山也像極了張朝陽追求快樂、追求權力的過程。
享受過了名人的光環,享受過了巔峰時刻的感覺。現在的張朝陽正義普通人的身份面對自己的下半場。
人生過半,張朝陽開始長跑,2015年4月,張朝陽在微博上宣稱開始「嚴肅認真的跑步」。僅僅52天之後,他就突破了42公裡,完成人生的第一個馬拉松。
長跑更像張朝陽追求人生意義的過程,每個人都在同一地平線上,跑快跑慢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堅持到終點。馬拉松和創業也更相似,只要步履不停,定能到達。
重新出發的張朝陽,正在努力塑造一個嶄新的搜狐。
回歸網際網路舞臺中心,搜狐也許不需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