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郵痴」!64歲老人14年走遍中國2600個縣 自創「郵戳地圖」

2021-01-09 騰訊網

在重慶沙坪垻區有這樣一位老人,他退休後耗時13年,在中國的版圖上走了三圈,從戈壁荒漠到大海邊……他被譽為「當代徐霞客」。不僅如此,他還陸續收集了13萬多枚郵戳、戳記,從中精選整理出1萬餘枚,製作成為《中國當代郵戳戳記大全》。如今老人已經88歲了,但他仍在發揮餘熱,自創書法,並且致力於給自己的書法作品和郵戳申請「作品登記證書」,目前已獲得登記證書1400多冊。

88歲老人的「郵戳地圖」

2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來到沙坪垻區紅槽房正街101號,在一棟老舊的樓房內見到了88歲高齡的老人汪海澄,他滿頭白髮,正全神貫注的寫書法,而家中的牆上也掛著許多他的書法作品。他告訴記者,他正在書寫的便是他自創的書法字體,叫:竹筆榜體微字。即先在紙上或者絹布上,寫一個空心的字,然後在空心字裡面填滿小字。

汪海澄老人正在寫自創的書法字體

「我現在書寫的是甲骨文,空心字裡面也都是甲骨文,這一篇書法大致的意思是:生命有長短,都是時間之過客,珍惜時間,為社會作奉獻,切莫虛度一生……」老人還將甲骨文的「翻譯」寫在了書法的後面,並表示「這個不翻譯,怕其他人看不懂啊!」

汪海澄老人一直以來身體都很硬朗,但近日氣溫低迷後,他很少出門,幾乎每天都在家裡潛心書法。老人年事已高,聽力已經衰退到聽不清旁邊人說話了,大多數的時候記者必須用筆與他交流。

記者用筆寫下,「想看看您的郵戳地圖」時,汪海澄老人便笑著走進了臥室,雙手抱著一卷一米多長的捲軸出來了,「來,我給你看個寶貝。」老人找來了一根叉棍,將捲軸打開後,掛了起來。這時,一幅約2米多高的地圖畫卷映入眼帘,是一張巨大河北省地圖。而讓人驚訝的是,這幅地圖上蓋滿了密密麻麻的郵戳、戳記等。

汪海澄製作的河北省郵戳地圖

「這些郵戳、戳記都是我行走到河北省的時候去當地蓋的,收集起來後最後裝裱起來的。這些郵戳、戳記都非常有考究的,在哪裡蓋的,在地圖上也反映在相應的位置上!」老人很是自豪,滔滔不絕地講起了這些郵戳背後的故事……

「單車走完中國第一人」

汪海澄老人於1931年出生在重慶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親是一名搬運工,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學寫字。年輕時,汪海澄就迷上了集郵,可是那時工資非常低,家庭條件不允許他集郵。1981年汪海澄退休了,退休後他仍對集郵這個夢想,念念不忘。

1995年,退休在家的汪海澄突發奇想:集不到好的郵票,不如騎自行車到全國集郵戳,這樣既節約費用,又滿足了集郵心願。這個想法一開始遭到家人的反對,家人認為「行程太遠,不安全,身體也吃不消……」但那時固執的汪海澄一意孤行,獨自踏上了他單車行走全國的夢想,這一走便一發不可收拾。從1995年開始,到2008年結束,歷時14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路上。

1996年,汪海澄單車翻過界山大板

有一幅老人自己畫的「三次走全國路線示意圖」,第一次是1995年-1997年,歷時20個月,行程32588公裡;第二次是1998年-1999年,歷時15個月,行程58891公裡;第三次2000年-2008年,歷時8年多,搭乘火車、客車等走遍中國2600多個縣,行程120餘萬公裡,被譽為「單車走完中國第一人」。

汪海澄表示,像這幅巨大的「河北省」郵戳地圖,中國的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等,只要他去過的地方,都做了這樣的一張地圖,並且也都蓋滿了郵戳、戳記。

部分郵戳

在他收集的郵戳、戳記中,位於祖國最東的是「撫遠」戳、最北的是「漠河」戳、最西的是「烏恰」戳、最南是的「天涯」戳……其中雙文字、多文字特殊戳就有3000多枚。最為特殊的有「珠峰大本營郵政服務點」,藏羚羊保護區可可西裡近郊「雙湖特區郵戳」,巴顏喀拉山的的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玉樹州轄區的「稱多」、「囊謙」、「雜多」、「治多」、「曲麻萊」等郵戳,這些都是平均海拔5000-7000多米的地方完成的。

當地寫給汪海澄的留言

說起曾經這段豪情往事,老人感慨萬分,他告訴記者,走遍全國收集郵戳是他畢生的夢想,一路上經歷的困難太多,這些都成為他人生的記憶,這一段行走的經歷,是他這輩子最珍貴的回憶。

申請作品登記證書1400多冊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已經無法再像曾經那樣出行了,如今寫書法成為汪海澄每天生活的必須。

「我自創的這個書法叫榜體微字,榜體,榜書也,字型較大;微字,小字也,可稱芝麻米粒字。」汪海澄一邊寫一邊向記者介紹,這種書法的特別之處在於,可將成千上萬的微字堆積一起,或成一大字,或成一物體形。遠觀為一大字,近看字中有數不清的小字,十分有趣。

說起自創的書法,海澄又變得滔滔不絕起來,他告訴記者,這種書法的筆也不能使用常規的毛筆來書寫,必須用特製的竹筆書寫。而墨水也是特製的,寫完後作品上有明顯的凹凸感,如刀刻、如浮雕一樣。

汪海澄的書法作品

因為竹筆很硬,汪海澄的手指早已磨出一個老繭,「這個繭幾乎每個月都要掉皮。」汪海澄表示,但這些都不影響他繼續寫作。同時這個書法對書寫的技術也要求很高,這麼多微字不僅不能寫錯,也不能跑墨,不然整個作品就廢了。

另外,從2010年開始,汪海澄就開始為自己的郵戳戳記和書法作品申請《作品登記證書》,目前在家裡已經有1400本左右。

「我特別喜愛寫書法,也樂在其中,我已經88歲了,我要一直寫到我寫不動的那天……」汪海澄表示,他每天仍然堅持創作,並且這樣的書寫對他的心理、身體都有非常好的調節作用。未來他還要繼續書寫和申請《作品登記證書》,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創作的書法,並喜愛這種書寫方式。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付迪西

相關焦點

  • 懷遠縣百歲壽星地圖出爐!百歲以上老人113位!(附各鄉鎮分布圖)
    懷遠縣百歲壽星地圖出爐!百歲以上老人113位!日前,縣衛健委、縣老齡協會組織志願者深入荊山、榴城、白蓮坡、古城等鄉鎮,看望慰問了10位百歲以上老人。
  • 中國集郵公司紀特郵票首日封所用郵戳研究心得
    集郵公司印製發行的首日封包含有三大要素——信封、郵戳和貼票。本文僅就這些首日封上的郵戳談談我的心得體會。第一部分:學習郵電部(包括郵電部郵政總局)相關郵戳發文後我對郵戳分類的心得體會請看,這是中國集郵公司發行的前三個紀念郵票首日封(圖1)。
  • 中國現存最完整縣衙,擁有70多件稀世珍寶,鎮衙之寶有2600年歷史
    河南葉縣歷史悠久,不少名人出自這個地方,比如葉公,他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第一位當地行政長官。除了名人輩出外,旅遊資源也很豐富,最著名的當屬葉縣縣衙,它是中國現存的古代縣衙中唯一的明代縣衙建築。根據中國古代官職,知縣一般為七品的,但葉縣縣衙卻是個例外,主要是因為其不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經濟發達。據悉在明代,葉縣包括葉縣,昆陽,紅陽,舞陽4縣和犨縣部分組成,每年向朝廷繳納的稅超過10萬石,再加上其地處南北交通要到,位置的優勢,使得其知縣為五品官,而且縣衙相較同等級而言規模也比較大。
  • 5481幅山東2020標準地圖上線了!136個縣市區交通、旅遊版等7種類型...
    136個縣市區交通、旅遊版等7種類型任你選擇 2020-12-01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64歲老人寒夜遭遺棄】家人或面臨3年監禁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1日報導,一名64歲的巴西老人在寒夜裡遭遺棄,其家人或將面臨3年監禁。
  • 64歲呂良偉看望敬老院老人,被61歲老人致謝:謝謝你小夥子
    1956年的呂良偉今年64歲,但他 經常健身,以至於看不出已經60歲多了,皮膚緊繃,看上去像三十歲或四十歲。雖然現在影視作品很少,但善良的呂良偉經常做慈善工作,特別是照顧老人,總是去養老院慰問老人,並贈送一些禮物等
  • 《走遍中國》之《文成慢記》要播出啦!下午13:30鎖定CCTV4!
    小文得到消息走遍中國《文成慢記(上集)——僑韻慢城》今天就要播出了!!贊!贊!贊!記得鎖定CCTV-4  播出時間:13: 30—14: 002016年5月,國際慢城聯盟總部正式授予文成玉壺鎮為「僑韻」國際慢城。這也讓玉壺成為中國第五個、浙江省首個加盟「國際慢城」的城鎮,也是文成縣獲得的首張國際金名片。
  • 火車郵戳為什麼含金量那麼高?
    今天給大家介紹下火車郵戳,可能很多童鞋都沒有聽說過這個詞。之前我們辦理預定過PP《赤水丹霞》的火車郵戳首日實寄封,大家可以先看下PP《赤水丹霞》14日發行,火車郵戳首日實寄難得呀!!那麼到底什麼是火車郵戳呢?實際上,火車郵戳與郵政日戳都是郵政部門處理日常業務的印章,同郵政日戳一樣它的日期具有法律效力,不同之處在於它是火車上的郵政車在沿途辦理郵件時所使用。
  • 《昭和64年》14年的懸案
    上半部分由昭和64年(即1989年)發生的少女誘拐殺人案件開始,因為與當年的昭和天皇駕崩時間恰好重合,公眾的注意力都被轉移了,從而掩蓋了64案件。64案件指的是受害人雨宮在綁架人的指引下開車到六個地方,最終在大橋邊將裝有贖金的旅行箱丟下江中。等到警察找到箱子的時候已經空空如也。
  • 八旬老人自創百首歌曲「放歌」生活
    2019-09-28 08:41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八旬老人自創百首歌曲「放歌」生活他表示:與其感嘆時間流逝,不如為自己的時代鼓與呼
  • 做文員64年,90歲還在工作,一不小心還創造了個金氏世界紀錄!
    日本的長壽老人比較多,當然這得益於日本比較成熟的養老體系。她今年90歲,在眾多的日本長壽老人當中,她可能還不算突出,不過,她的工作時長卻可以將其他的人瞬間秒成渣渣,更重要的是,她90歲的高齡了,還沒有退休。她1956年開始在一家公司做辦公室文員,竟然一幹就是64年。算算年齡,她應該是在26歲的時候去的那家公司做文員。
  • 你會蓋郵戳嗎?——郵戳的材質與蓋戳方法
    ,加蓋方法有誤,不僅沒能蓋好郵戳,更是損毀了很多郵票和郵資封片,感到十分可惜。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主動幫助大家加蓋郵戳,但能力有限,不可能幫助每一個人蓋戳。       今天我給大家專門講講郵戳的材質和對應的加蓋方法。       郵戳的材質可以說五花八門。最早的有石質、木質,後出現塑料材質、橡膠材質。目前郵戳常用材質有鋼質、橡膠材質、印刷版、光敏印章。
  • 周蕙出道14年再度情緣"約定" 公司獻"世界級"大禮
    原標題:周蕙出道14年再度情緣"約定" 公司獻"世界級"大禮11月18日下午,出道14年並且擁有華語樂壇極具天籟之音的「經典美聲歌后」周蕙,攜帶暌違兩年後加盟新東家華研國際音樂的全新專輯《我看見的世界》,來到北京舉行新專輯內地發布會。
  • 清代嘉興郵戳初探
    本文擬就清代嘉興使用過的郵戳做一初探。因作者郵學和見識均極其有限,難免有謬誤缺漏之處,望各位先進不吝指正。一、英漢小圓戳英漢小圓戳又稱英漢半切圓戳,1899年起在全國開始使用。嘉興英漢小圓戳上格列右讀「嘉興」,下格為文「KIASING」及日期、年份。墨色為黑色(圖1)。
  • 73歲老人在淄博打工找兒子,擴散!尋人!
    七十歲,本應是「閒坐門前搖椅憩,笑看兒孫院中嬉」的年紀,但是淄博有位老大爺,七十三歲了,為了尋找走失多年的愛子,十二年來從來沒有停止過奔波。3月16日,陳維祥老人來到桓臺縣公安局唐山派出所向民警求助:「我兒子走失十二年了,他大腦受到過刺激記性不好,希望你們能幫我找找兒子……」
  • 豬小屁登陸科普讀物《給孩子的搞怪地圖》:一起走遍地球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一本名為《給孩子的搞怪地圖》科普書頗受少兒市場歡迎。本書是由英國科普作家、曾獲得藍彼得童書獎、英國皇家學會青少年圖書獎等多項圖書獎、《大英百科全書》作者寫給孩子的世界探索指南。該書入選英國年度最佳兒童旅行圖書獎。
  • 中國這個縣真是「錦鯉」,14個火車站3個高鐵站,飛機場也將開建
    旅遊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都見證了祖國的進步,有了「中國速度」我們才可以毫不費力地體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你是否會因為這樣的祖國而驕傲呢?隨著發展,各城市的建設已經非常完善,而且各城市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美麗的風景,所以人們也很喜歡去不同的城市旅行,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個地方可以說是中國最「牛」的縣,有14個車站和3個高鐵站,機場也即將建成。
  • 浦江這桌辦了14年的年夜飯 讓300位老人心裡暖暖的
    「我們兒女多又多,說的話暖心窩,問長問短問健康,任勞任怨為老人,五保中心是我家……」今天(1月21日)中午,浦江縣五保集中供養中心內傳來陣陣快板聲和歡呼聲,一派祥和喜慶的景象。剛過大寒,屋外寒風凜冽,屋內卻格外溫暖,由浦江縣民政局、縣慈善總會舉辦的慈善年夜飯在此舉行。浦江縣委書記程天雲,縣長俞佩芬,副縣長虞紅梅等縣領導與300餘名孤寡老人相聚一堂,提前共慶新春。中心內,23張圓桌擺放整齊,桌面上用紅色氣球裝點,顯得喜氣洋洋。
  • 紀念郵票和紀念郵戳卡——私家集郵收藏
    《中國紅十字會成立八十周年》紀念郵戳卡:貼J102《中國紅十字會成立八十周年》紀念郵票,蓋紅十字紀念郵戳,北京郵票分公司製作,1984年5月29日發行。《河南省集郵協會成立》紀念郵戳卡:貼1分普通郵票,蓋河南省地圖形紀念郵戳和河南省首屆集郵展覽紀念郵戳。河南省郵票公司製作,1982年12月26日發行。
  • 2020年標準地圖發布,如何下載高清中國地圖和各省市高清地圖
    2020版高清中國地圖每年的8月29日,是第全國測繪法宣傳日。自然資源部在2020年發布2020年標準地圖,標準地圖服務系統新上線55幅公益性地圖和1幅自助製圖地圖。中國全圖的標準地圖有JPG、EPS兩種數據格式,地圖幅面分為64開、32開、16開、8開、4開等。如果要列印,建議下載jpg格式的;需要編輯EPS格式地圖時,建議使用Adobe Illustrator軟體。對地圖內容編輯(包括放大、縮小和裁切)改動的,公開使用前需要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