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縣發改委劉熹的分享:定南是山區小縣,財力有限。爭項爭資是推動項目建設,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鄉村振興工作將全面展開,高鐵時代即將到來,大灣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並存,我們中青年幹部要有工作大局觀,增強項目謀劃能力,要能站在全縣一盤棋的高度,加強爭項爭資工能力,助推定南高質量發展!開班式上正文書記說過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做工作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我覺得這句話用在爭項爭資工作上非常合適,量力而行是要摸清底數,搞清需求,項目部不盲目追求高大上,而是要切合定南發展實際,盡力而為是要找準方向後奮力爭取。
來自老城鎮的黃曉舟分享交流了在鄉鎮工作的三點心得:一是要多請教;在工作中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老同志請教、向領導請教、向村幹部請教,學習他們開展工作的成功經驗,從而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確保在工作中少走彎路,順利高效地完成各項任務。二是要多鑽研;正所謂「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每個幹部都必須要勤於鑽研業務知識,幹好幹活本職工作。三是要多提筆寫;作為基層幹部應當做到能夠寫宣傳信息、寫工作總結、寫調研報告、寫問題反思、寫經驗典型等,要將單位開展的工作進行提煉、創造、升華,並加以宣傳。平時要端正態度,真正明白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勤於練筆學習,激發寫作的主動性,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來自商務局的鐘小妮分享了強化「三辦」工作提升辦公室服務水平,第一,突出高質量、著力辦好文;在公文辦理上,要把好四個關口:發文關、製作關、收文關、傳文關。第二,突出高標準,著力辦好會;要從會前準備、會中服務、會後工作三個環節入手,會前籌備要「細緻」,會中服務要「靈活」,會後工作要「及時」。第三,突出高水平,著力辦好事;要切實抓好綜合協調、後勤服務等工作,力爭把領導交辦和服務領導的每一件大事辦成、小事辦實、急事辦妥、難事辦好。讓學員們對做好機關辦公室的後勤服務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
來自天九鎮的凌威分享了在鄉鎮工作的一些方法。第一,靠近老同事能在提升經驗上抄近路;尊重老同事,嘴要甜手要勤,多聽多悟,讓老幹部感受到你的真誠,才能讓他們「傾囊相授」,學到老幹部在與人相處、調解矛盾糾紛、團結髮動群眾等方面的的經驗。第二,尊重村幹部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村幹部是一個村最出類拔萃的人,對村情的掌握及對村裡的人情世故知曉幾乎無人可比。鄉鎮工作基本上都體現在村裡,駐村幹部長期在村裡,做到多「動手」,多與村民打打招呼,拉拉家常,群眾的茶要喝,群眾的凳子要坐,跟群眾打成一片能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第三,融入群眾,還要給村民辦實事;只有讓群眾得到實際的利益,群眾才會在工作上更配合你。
來自團縣委的黃志丹圍繞共青團的性質和職能,分享了如何做好共青團工作。一要自覺加強學習,提高政治素養;二要加強組織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正文書記在開班式上提出「40字」工作法其中就包含了做工作要形成合力,組織青年需要取得青年的信任,開展活動需要藉助其他部門的資源,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要和「公檢法」等部門打交道,做好學校共青團和少先隊員工作,少不了教科體局的支持,這些都對我們團幹部組織協調、形成合力的本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三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團幹部提出的明確要求。我們要把握住廣大青年的脈搏,青年有什麼需求,我們就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努力使團組織成為聯繫和服務青年的堅強堡壘,千方百計為青年排憂解難,幫助青年成長成才,助力定南建設開放生態幸福定南。
來自鵝公鎮的劉智文分享了在工作如何切實做好一名鄉鎮幹部,一要有「為群眾」的情懷。面對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心中始終要有為群眾的情懷,不怕苦和難,鑽得進去,這樣才會「苦盡甘來」,取得成效。二要有「勤學習」的自律。要擠時間學。要抽時間多學習上級政策和揣摩領導講話精神,多向領導學、老同志學、群眾學;要廣泛地學。作為年輕幹部,要知差距、補不足,只有廣博的知識和經驗,安排工作才能有條不紊,讓同事及群眾信服你。要靈活地學。學習要靈活,要正確理解好政策,活學活用,既要把工作幹好,又不能因此犯錯誤。三要有「破難題」的本領。工作要分清輕重緩急,學會重點突破,絕不能想起什麼是什麼,更不能蠻幹、瞎幹,因為短期的、局部的問題而耽誤主要工作和緊急任務。抓好工作落實,實行嚴格的責任制,誰的活誰幹,誰的工作誰負責。定期督導、定期調度、定期要帳,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抓細節不疏忽,細節決定成敗,決勝在於末端,在把握全局工作的同時,對細微之處同樣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