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主辦,深圳衛視聯合廣東愛虎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聞影視中心、深圳愛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深澳文化產業投資(深圳)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的「奮鬥點亮未來——電視劇《灣區兒女》深圳研討會」順利召開。
《灣區兒女》聚焦新時代,立足新澳門、新灣區,以「雙區」主要城市為背景,通過描繪女主角麥斯鈺輾轉起伏的奮鬥人生,講述了一群年輕人根植粵港澳大灣區與城市共同發展,實現自我成長的勵志故事。作品在主角輾轉起伏的人生經歷背後,更呈現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推動下,港澳與內地城市逐漸融合發展,城市欣欣向榮、生機勃勃,人民安居樂業、共同追逐夢想的繁榮景象。
《灣區兒女》海報
研討會由深圳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寧平平主持,與會的專家學者同主創團隊結合該劇的思想價值、藝術審美,探討講好「雙區」故事的成功路徑,以及該劇對深圳影視精品創作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啟示。
奮鬥點亮未來——電視劇《灣區兒女》深圳研討會現場
深圳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寧平平主持會議
廣東愛虎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灣區兒女》總製片人王笛談到《灣區兒女》的創作初衷,「整個故事脈絡中人物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是緊緊相連的。力爭把粵港澳大灣區整個20年來的變化真實的還原給全國的觀眾,並創作一部從題材製作到拍攝等各個方面上都是一部真正意義的大灣區的電視劇「。
廣東愛虎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灣區兒女》總製片人王笛
《灣區兒女》演員代表(舒志奇董事長扮演者)李東作為主創團隊的一員也表示「作為中國一名內地演員參加《灣區兒女》立意高遠,我深感榮幸。在作品中演繹的小家大城故事就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甚至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點滴故事,作為一個中國人和中國演員感到無與倫比的自豪與驕傲」。
《灣區兒女》演員代表(舒志奇董事長扮演者)李東
深圳文藝評論協會副主席周思明談到,「在當下特殊的國際複雜的內外環境下,《灣區兒女》的熱播,不僅具有本體論層面的審美意義,也凸現了超越藝術層面和審美層面的政治意義。《灣區兒女》講述的是澳門回歸前到回歸20年的這樣一個非常跨度比較大的軌跡。通過麥叔和兒女們20年的變化全面展示了新一代澳門人回歸以後的成長和心路歷程,表現了他們與內地聯繫,弘揚了勤勞、閃亮、敬業、友好的主流價值。表現了澳門回歸後,與祖國同呼吸,重建美麗富饒新澳門這樣一個歷史進程」。
深圳文藝評論協會副主席周思明
深圳電影電視家協會副主席,知名的導演張敏稱讚《灣區兒女》的劇本紮實,整體故事性強,吸引力強。
深圳電影電視家協會副主席,知名的導演張敏
深圳文聯兼職副主席、市電視電影家協會主席李亞威同樣認為《灣區兒女》採用了一種比較新的敘事風格,色彩鮮明,服化道上亦有非常真實的年代感。
深圳文聯兼職副主席、市電視電影家協會主席李亞威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電處副處長吳沛珊發言,「《灣區兒女》的故事比較接地氣。以前我們看主旋律的電視作品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太高高在上,沒有講述底層人民的生活。他把個人的發展,國家的發展,灣區的發展結合起來,然後講述了整個灣區發展建設的變化。我覺得這個就相對來說其實能吸引年輕人去看,這樣子年輕人看了也有共鳴」。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電處副處長吳沛珊
深圳電視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文藝處的一級調研員胡濱談到自己的看法,「這部電視劇我也感到它是從正面歷史性的展現了澳門回歸以後和沸騰粵港澳大灣區波瀾壯闊的故事。集中寫了灣區兒女,蓬勃奮鬥,尋夢追夢德利城。也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健康向上的導向。塑造了像麥斯鈺,黃自建、歐陽董事長等等這樣一些普通人民群眾閃光的,一種非常清晰的形象。反映他們在創作新的歷史傳奇時的風採」。
深圳電視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文藝處一級調研員胡濱
《澳門日報》副總編輯廖子馨則表達了對大灣區影視創作的期望,「大灣區有兩個特別行政區:澳門、香港,還有內地9個城市。這11個城市都是同根同源的,我們在嶺南文化孕育下成長的城市。我覺得《灣區兒女》採取的就是背靠祖國完成的電視劇,這個合作方式就是大灣區未來發展的合作方式。期望未來大灣區的影視創作發展真的是大家互相結合,充分發揮祖國的優勢」。
《澳門日報》副總編輯廖子馨
澳門立法會議員、《灣區兒女》的顧問宋碧琪也表示,《灣區兒女》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一個新的嘗試點,《灣區兒女》作為一個時代劇,闡述了粵港澳合作的一個新的空間想像給大家」。
澳門立法會議員、《灣區兒女》顧問宋碧琪
廣東省文化學會會長周建平說,《灣區兒女》將作品融入時代大潮的深度、人物故事在觀眾心中的力度以及展現嶺南文化生活溫度三點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同時他也鼓勵創作者要把深圳敢為天下先的排頭兵的勇氣、銳氣,包括精益求精抓精品的決心,和文化傳統的自信拿出來,未來一定能成功。
廣東省文化學會會長周建平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研究員周錕,同時也是《灣區兒女》編劇團隊的一員,他談到「大灣區是改革開放的精神和事業實踐的傳承體現。我想我在這個過程中覺得已經成為了新的歷史機遇,以後也會成為一個影子,吸引更多的藝術作品和更多的建設實踐的成功。」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研究員周錕
深圳電影電視集團編委、衛視中心黨委書記張崢認為,「深圳衛視是全國最年輕的衛視頻道之一,深圳衛視之所以以《灣區兒女》作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獻禮劇播出,就是因為片中主人公積極向上、堅持理想與奮鬥的人生態度與深圳衛視一直倡導的"有志者 跟我來"的品牌主張不謀而合,與包括深圳人在內的大灣區人民的奮鬥精神不謀而合。」
張崢表示:「我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和支持下,藉助「雙區」驅動和利好疊加等優勢,深圳一定能誕生出更多充分反映、紀錄深圳經濟和社會發展成就的優秀影視作品,深圳衛視也將不斷創新,繼續發出深圳『增強核心引擎功能』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最強音,為深圳創新、活力、青春、文明等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文化名片打造、為深圳建設現代城市文明典範貢獻自己的力量,以不愧於時代賦予深圳衛視的使命與擔當。」
深圳電影電視集團編委、衛視中心黨委書記張崢
研討會同時現場連線了北京的專家。
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楊明品發言,「《灣區兒女》在影視劇中首次書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國家的重大戰略,充分顯示出主創團隊的創作理念和創新勇氣。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決策,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楊明品在北京連線發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項目部上官儒燁談到,「這部劇無論從政治站位、主題立意還是具體的內容表達和價值引領,都深度切合大家對於大灣區,尤其港澳地區發展的籌劃和期許。非常典型的體現出文藝服務社會,服務大局的現實意義」。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編劇委員會會長王海平稱讚《灣區兒女》的劇作有一定的深度和厚度,「在於他寫了不同群體,變遷中的不同群體。同時他又寫了20年普通的市民,疍家漁民,商鋪商會,還有澳門的大學等。從不同群體的變化來反映變遷。比較深刻地從生活方式,文化層面講述各種人群的特點和他們的心路歷程。這個影視劇不是一般的劇,所以我覺得在表現方面可以稱之為具備史詩性」。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編劇委員會會長王海平
深圳市福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大偉作為東道主對與會的各位專家表示歡迎,他談到《灣區兒女》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通過生活,通過生動的事情把愛國主義表現的非常淋漓盡致,就在您的身邊,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這個事情反映的正能量大家看到對深圳,對特區,對粵港澳大灣區,你會產生一種油然而生的家國情懷。你會覺得「一國兩制」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可。我覺得這種愛國主義它是屬於蘊含這部電視劇的血液裡面,是刻在電視劇的骨子裡面的。《灣區兒女》它就是這種文藝裡面的一個比較好的典型的代表,它能引起了廣大的青年也好,包括國人也好,對粵港澳灣區,對澳門、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的內心認同。」同時他也向與會專家發出邀請,「福田區是金融中心,也是行政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我們現在在提出來叫「打造文化金融示範區」,大力發展金融產業。我相信影視產業和金融產業未來會接近。福田也在研究大力的發展影視產業,我們也歡迎在座的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多給福田提寶貴的意見,多來福田。共同為影視產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深圳市福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大偉
研討會的最後,深圳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寧平平談到,「《灣區兒女》這部劇是大灣區的文藝界獻給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一個最好禮物。它作為一部反映大灣區的城市攜手合作,共贏發展,獲得全國各界的積極肯定,為我們大灣區的今後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推出更好更多的文藝作品提供了一個有益的經驗。習近平總書記說,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覺得我們建設一座城市,發展一個地方,不僅是用很多物理上的高樓大廈。在精神方面,我們文藝工作者就在建精神層面的高樓大廈。我們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核心城市之一,我們要一起共同努力,在今後推出更多的,反映大灣區共同發展,講述大灣區的精彩故事的精品力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建設發揮我們文藝工作者應有的作用」。
《灣區兒女》劇照
《灣區兒女》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抒寫「雙區」大城小家的勵志人生。為粵澳港大灣區城市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推出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提供了借鑑和參考的範本。每晚19:35,鎖定深圳衛視《灣區兒女》看不一樣的奮鬥故事!
內容來源:深圳衛視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
原標題:《奮鬥點亮未來,《灣區兒女》抒寫「雙區」大城小家的勵志人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