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如果可以選女兒,齊明月和李尖尖你願意選哪一個

2020-09-05 仨個寶寶

最近熱搜被《以家人之名》刷了屏,沒時間追劇的我,靠偶爾刷微博仿佛追完了全劇。

愛情線咱們就不聊了,聊點關於孩子的事,我突然有一個想法:

如果可以選女兒,《以家人之名》中的齊明月和李尖尖你願意選哪一個?

齊明月和李尖尖是高中同學兼閨蜜。

不同的是齊明月不僅是學霸還是班長,從小就成績優異、懂事、乖巧、聽話,而且父母健在,家庭條件優越,妥妥地「別人家孩子」。

而李尖尖不僅年幼喪母,學習還總是墊底,時不時還愛耍個小脾氣!齊明月的媽媽常常為此不允許女兒和她在一起。

看到這你一定想說,那還用想嗎,當然是選齊明月啊,誰不想有個這樣的孩子。

但到後來你會發現,齊明月雖然各方面都很好,但是無論什麼時候她都是自卑的,非常不自信、沒有主見。

哪怕是吃個冰淇淋都不知道選什麼口味;遇到事情,不知道怎麼解決;被同學欺負時,不是委屈求全就是生悶氣。

反倒是李尖尖活成了人人羨慕的樣子,陽光而又真實,愛哭愛笑還有點小任性,但她卻更自在,也更快樂

她雖然成績不好,卻把自己的愛好、特長發揮到了極致,而且頻頻獲獎。

看到這裡,恐怕我們的想法又轉變了。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希望收穫一個李尖尖式的孩子,卻做著施行著齊明月媽媽式的養育思路。

強勢的父母養不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齊明月之所以如此,跟她的媽媽有著直接的關係。

齊明月的媽媽非常強勢,總是事無巨細地控制和幹涉她

交友上,只能跟學習好的玩,不能成績差的交朋友;

學習上,只有第一才算優秀,雖然齊明月成績已經不錯,卻仍然被說是「萬年老二」,成績稍有下滑就被安排滿滿的補習班;

生活上更甚。

選衣服時,齊明月拿白色,媽媽就說:不愛乾淨還穿白色

齊明月拿黑色,媽媽又說年輕人要穿的鮮亮點,黑色不適合你

最終齊明月妥協,選擇了媽媽推薦的粉色時,還是被否定了:跟你爸一模一樣,一點主見都沒有。

在她媽媽那裡,齊明月做什麼都是錯的,永遠做不好。

甚至早已經為齊明月計劃好了日後的專業和職業,根本不管你喜不喜歡願不願意。

而這一切還要美其名曰:父母都是過來人,我們是為你好……

但說實話,孩子真的為此「好」了嗎?並沒有!

雖然齊明月被媽媽打造成了「乖乖女」,但她卻成為了一個唯唯諾諾、毫無主見的人。

明明是陽光少年,卻總是低頭哈腰;明明很優秀,卻總是很自卑:

「我真的什麼也做不好,我真的很容易犯錯。」

對孩子,我們是否也這樣強勢或這樣事無巨細過?

在許多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認為孩子總會做錯,所以需要把對的告訴他,把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讓孩子少走彎路。

但其實,這完全就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

動畫短片《做乖孩子的代價》中的一段話,非常值得深思:

好孩子常常因為過於言聽計從,而擁有某些不為人知的痛苦,他們的未來也因此受到一些影響。

好孩子並不完美,因為他們生來有一種怪癖:他們只想做個好孩子,他們的優秀是被迫無奈之舉,聽話懂事變成了日常規律,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

這樣的孩子雖然習慣順從,但內心卻是痛苦的,除了容易自卑、沒主見外,還更容易出現生活掌控力低,自我調節能力、社交能力差等問題。

性子溫和一些的往往會逆來順受;性子剛烈一些的則容易走極端,因接受不了父母掌控而跳樓、跳河的事件可以說不勝枚舉。

理解和肯定才是真正的「為你好」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

人們在未受到任何讚賞與激勵時,自身能力僅能發揮出20%~30%,而在讚賞與激勵之下,卻能發揮出60%~80%。

劇中和齊明月形成鮮明對比的李尖尖,就是一個例子。

雖然她的學習成績極差,在班裡始終倒數,但是,她卻在自己熱愛的木雕方面表現出了卓越的天賦,靠著網上找來的視頻自學,竟在木雕大賽上獲得金獎。

這正是取決於李尖尖爸爸不同於齊明月媽媽的教育方式。

李尖尖的兩個哥哥,一個全年級第一,一個名列前茅,在如此明顯的對比下,爸爸卻看得很通透,從不拿成績說事,只是鼓勵尖尖盡力就好,不刻意強求,非常支持尖尖的愛好。

每當尖尖獲得了榮譽,不管大小,爸爸都會在麵館門口拉上85折的橫幅。他從不吝嗇自己的誇獎,總是給予百分百的肯定和鼓勵。

這才是真正的為孩子好。

也正是因為爸爸的理解和支持,李尖尖才越來越樂觀、自信、積極,並且收穫自己熱愛的事業。

這讓我想起了前段事件火爆全網、曾經倒數第一最後考上清華的趙啟琛。

可以說,這是我見過的最大翻轉了,簡直就像電視劇。

高一時的趙啟琛常常考班裡倒數第一,可高考時卻以全校第二的成績被清華錄取。

被採訪時說到之前的成績他顯得很不好意思,但一談到父母,眼裡就充滿了光,言語之間也充滿了感恩。

原來,剛上高中時,趙啟琛非常不適應,在節奏快的班級裡壓力極大,成績也一直倒數,所以住校的那段時間他一直失眠。

後來實在無法忍受,就對母親說了不想住校的想法,他的母親沒有反對,也沒有讓他繼續忍,而是幫孩子辦了走讀手續,每天陪在孩子的身邊。

她說:我就想著每天陪陪他,在學習上,我幫不上什麼忙,就只能一直寬慰孩子,一天天就這樣過去了。

是啊,聽上去多麼簡單而平常,卻包含著對孩子極大的理解和愛。

說到母親的支持,趙啟琛哽咽了:我媽從不因成績不理想而責罵我,只會在我迷茫失落的時候,不斷地鼓勵我,支持我。我很感謝我的父母,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今天。

從班級的倒數第一到全校的正數第二,到被清華錄取,趙啟琛的成績不是被安排來的,不是被否定、激將來的,而是被理解和肯定來的。

你給予的放權,是不是「假尊重」?

很多父母可能會說,我可沒有齊明月媽媽那麼強的控制欲,我是很尊重孩子選擇的。

果真如此嗎?

頭開學帶寶寶去理髮,剛好一位媽媽也和即將上大學的女兒去做頭髮。下面是她們的對話:

  • 女兒:媽,我想把頭髮剪短,感覺會很颯~
  • 媽媽:剪短了就缺少少女氣息了,跟個大媽似的!
  • 女兒:那我染個顏色吧?看上去會比較洋氣~
  • 媽媽:染頭髮感覺不是好人家的孩子,不三不四的感覺!
  • 女兒:那燙個卷好了!
  • 媽媽:燙卷就新鮮那幾天,等一長出來會難看好幾個月!
  • 女兒:……

說真的,這種情況實在太常見了,這就是赤裸裸的假尊重,假放權。

很多人願意出讓一部分控制權的前提是,你的決定得在我的預期範圍內。

當答案和我們預想的不一致時,就會為了拒絕孩子的要求,循循善誘的讓孩子遵循我們的決定。

如果你仔細留意和孩子之間的日常對話,你就會發現這種問題普遍存在。

最終結果往往還是「你想要的結果」,孩子只能「聽話」。

這種「battle半天最後還不是要聽你的」產生的無力感,會讓孩子感覺假意的尊重比不尊重更可怕。

有人可能會說,不然怎麼辦?難道明知道是坑,眼瞅著娃往裡跳嗎?

阻止娃跳坑的方式有很多種,「打著愛的旗號控制」絕對是最糟糕的一種。

最好的方式,是給她建議,但是不替她做決定。

與其想方設法把孩子往坑外引,不如明白地告訴她:這是個坑,你自己選擇跳不跳。

寶寶也經常做一些大人看不過去的決定,有些,明知是錯。

幼兒園小班老師為了方便如廁,讓每天都穿簡單的褲子,她偏偏要穿外面帶一層紗的打底褲。

我便告知她,這個不適合上學穿,幼兒園是蹲便,這個紗需要縷到前面再脫褲子,很不方便。

她一意孤行不肯聽,那好,你便自己試試。

第二天穿了去,放學一見到我就衝過來,不好意思的跟我說,「媽媽,我沒縷好,不小心沾到尿了。」

之後,她自己便明白了,選穿著除了憑喜歡還要看場合,也明白了,父母的建議有時候值得一聽,如此,今後她對大人的意見才會更尊重。

相反,如果以各種理由拒絕,雖然可以避免一時,但以後類似的情況每次大人都要苦口婆心的勸。

而孩子沒有自己嘗到後果,也不會單憑父母的勸說就心甘情願的服氣,反而容易對父母的處處控制心生牴觸。

其實,父母控制的並不是孩子,而是那顆放不下的心,那個強勢、永遠認為自己對的想法。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曾提到:

生命的價值在於選擇,但做父母的經常忘記這一點,他們不讓孩子去做選擇,總是忍不住替孩子作選擇。

養娃這幾年,我總結了一條經驗,除了安全與原則,沒有什麼是不能放手的。

就算錯,孩子也有嘗試的權利,孩子越小,試錯的成本越低,小時候拿褲子、鞋子種種小事試過錯、吃過虧,長大後才不會隨意拿學習、前程試錯。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忍住和接納,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但是一定要去克服。

忍住否定,忍住替孩子做決定,把自由和選擇權還給孩子。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真正接納,接納他們的犯錯、接納他們的不完美、接納他們最本真的樣子。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他們同樣是獨立的個體,也只有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他們才能擁有健全的人格,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詩人海桑在給孩子的詩中這樣寫到: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你可以做一個全新的夢,那夢裡不必有我。

有遠見和智慧的父母不是控制,不是否定,而是懂得支持與放手。

願我們,都能有這樣的豁達。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如果可以選女兒,齊明月和李尖尖你願意選哪一個?
    最近熱搜被《以家人之名》刷了屏,沒時間追劇的我,靠偶爾刷微博仿佛追完了全劇。
  • 《以家人之名》:被虎媽控制的齊明月,幸好遇到了李尖尖
    由丁梓光執導,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塗松巖、孫銥、何瑞賢、安戈等主演,張晞臨、楊童舒友情出演的《以家人之名》成為今夏爆款的大熱門。自8月10日在湖南衛視播出以來,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的熱度不斷走高。
  • 《以家人之名》哪個哥哥更適合李尖尖?如果你是李尖尖你選誰?
    都看了最新播出的《以家人之名》吧?隨著劇情的推進,網友們討論的點也越來越多了。不只是凌霄和賀子秋出國讀書,九年裡從未回家過讓人費解,凌霄和李尖尖的感情線也是個受到大眾爭議的地方。雖然從一開始的預告就能看到&34;的CP線,但到了真的劇情後很多網友還是覺得凌霄不合適。那話又說回來,如果大家是李尖尖,選誰又是最合適的呢?
  • 《以家人之名》:七夕了,若你變成李尖尖,你選賀子秋還是凌霄?
    今天是七夕,《以家人之名》中的愛情大亂燉也開始了撒狗糧,凌霄偷吻李尖尖,齊明月夢醒灑淚,可是看了這麼久,我真的是心疼小哥賀子秋。一個女孩,面對兩個優秀的哥哥,選一個變成愛人,真的很難選。明天就是七夕了,給所有追劇的美女們一個福利,如果你可以變成李尖尖,你會選擇大哥凌霄還是小哥賀子秋呢?雖然愛情是感性的,盲目的,但是時代在變化,理性分析下的愛情可能更靠譜,下面我們就看一下,選哪一個,李尖尖會更幸福呢?首先愛情總是要看臉,賀子秋與凌霄哪個更帥?
  • 以家人之名:凌霄和齊明月,李尖尖和賀子秋,我磕這兩對cp
    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中。李尖尖(譚松韻飾演)的兩個哥哥一走9年,回來後,使勁渾身解數討好,可李尖尖仍然將他們當外人。對於妹妹的疏遠,小哥賀子秋(張新成飾演)讓人心疼,凌霄(宋威龍飾演)卻是活該。阿喵為什麼對凌霄有這麼大敵意呢?因為凌霄在新加坡時,和李尖尖的一段視頻通話太氣人了。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李尖尖閨蜜線「崩壞」,劇情很寫實
    最近,《以家人之名》可以說是「霸屏」之作,無論你打開什麼網頁》中,凌霄和賀子秋都從海外歸來,和李尖尖的感情也逐漸恢復,大哥小哥也逐漸向李尖尖表明心意,三個人的感情線抽絲剝繭,大三角戀浮出水面,這時,一直把凌霄當作男神暗戀的齊明月就感到非常尷尬了。
  • 再看《以家人之名》,才明白凌霄為什麼讓齊明月「監視」李尖尖
    在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凌霄這個人物是最具有爭議性的,他不像陳婷一樣從開頭被罵到結尾,也不像賀梅一樣從最初的被罵,到後來的被誇。他有陳婷的「黑暗」,也有賀梅的正派,還有賀子秋的讓人心疼。那種感覺,就像是面對一個黑洞,無論你填什麼東西進去,都填不滿;無論你說什麼,也都從來沒有回音。」而這樣的生活,他過了9年,身邊不要說有知心朋友,估計除了醫生護士,他連個認識的人都沒有。所以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不願意和家人說自己在新加坡的事,除了不想讓他們擔心,更多的,還是不知從何說起,因為在那裡的每一分每一秒,其實都是折磨。
  • 《以家人之名》比起李尖尖現實中更多的是齊明月
    《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中譚松韻飾演的李尖尖功不可沒,她的樂觀,開朗吸引了大批粉絲。譚松韻的性格飾演李尖尖也是本色出演,毫無違和感。我也是衝著譚松韻才看的劇,看了一集就停不下來了,喜歡李尖尖的性格,但是現實中,更多的人是齊明月這樣的。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罵李尖尖是狗,氣得李尖尖咬了凌霄的肩膀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罵李尖尖是狗,氣得李尖尖咬了凌霄的肩膀!最近,大火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這部劇是由譚松韻和劇情中,齊明月知道了凌霄喜歡的是李尖尖,所以就打算搬走 ,還和大吵一架
  • 《以家人之名》當李爸知道凌霄和尖尖的關係,賀子秋的反應太逗了
    由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的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自開播以來,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只是有點遺憾的是口碑有些下降,豆瓣由最初的8.6分降至目前的7.2分。但是這依舊沒有阻擋住大家追劇的熱情,畢竟在近期播出的電視劇中,《以家人之名》還算不錯的一部劇。
  • 如果你是《以家人之名》裡的李尖尖,你會選擇誰?
    (還有請注意問題,假如你是李尖尖會怎麼選,以下都是從我的角度分析的,我認為我無法接受的,你怎麼勸我都沒用,體諒是互相的,不要強行讓我去體諒編劇或者凌霄,謝謝,如果你非要勸我,請不要觀看以下內容,畢竟你好我好才是真的好!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開7萬的車,收入不如李尖尖,為何買得起車?
    齊明月(孫銥飾演)是什麼樣的一個女生?《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中,齊明月原本是一個性格懦弱沒有主見的好學生。從小被母親過度管教,養成了沒有主見的乖巧的性格。作為母親,她不希望女兒明月和李尖尖這個差生走得太近,她希望女兒能夠和凌霄多接觸。因為凌霄是學霸,成績是全年級第一。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李尖尖鬧掰,劇情走向成迷,網友:不愧是你
    《以家人之名》開播這麼久了,口碑一直不錯,但就在幾日前更新的劇集到現在,它的劇情越來越迷惑,導致評分從8.6直降到了7.5,本來這部劇宣傳時主打的就是「即使沒有血緣關係,我能有很好的親情」,但就在凌霄偷親李尖尖後,整個劇情走向漸漸偏離,以至於連觀眾都看不下去了,戲謔道:「以家人之名,行苟且之事」。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齊明月鬧掰,這件事的罪魁禍首其實是凌霄
    文|五月的晴天《以家人之名》昨晚更新的劇情,可謂是矛盾衝突點非常多。賀子秋見媽媽賀梅,上演了一場兒子被拋棄的苦情戲,齊明月李尖尖挑明真相,二人第一次激烈爭吵,齊明月更是激動地罵李家一家人都是騙子,而且罵李尖尖是狗。李尖尖回家猛哭,姐妹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瞬間崩潰。從整個局勢分析,多數觀眾都在罵齊明月這個角色。
  • 《以家人之名》因為李尖尖的一句話,齊明月和莊北感情線斷裂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引起了觀眾的廣泛關注,起初大家是因為一家五口人的親情所感動,淚點不斷,而最近隨著李尖尖、凌霄、賀子秋長大了,愛情線也隨之奔湧而來。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李尖尖曾經的一句話,暗示了兩個人根本不合適。有一次在女孩們房子裡聚會時,凌霄說唐燦把尖尖帶壞了,大家都以為唐燦是活躍那個,而李尖尖揭秘:「其實愛喝酒、愛唱歌的是月亮!」
  • 若你是《以家人之名》中的李尖尖,凌霄與賀子秋你選誰當男友?
    隨著譚松韻,宋威龍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的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的熱播,觀眾徹底被這部劇給圈粉了。特別是劇情的前幾集,真是痛中帶著溫暖,悲傷中帶著治癒。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當親情發展成愛情後,觀眾卻又陷入迷茫,疑惑若你是《以家人之名》中的李尖尖,凌霄與賀子秋你選誰當男友?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單親家庭的她,卻活成了家人的「加油站」
    若論開學前這個假期,哪部劇最熱,非《以家人之名》莫屬。兩個單親爸爸,搭夥過日子,3個沒有血緣的兄妹,不是親人,卻在共同生活了十幾年後成為比親兄妹感情更深的一家人,詮釋了血緣不一定有深厚的家人情,一起承擔,一起分享喜怒哀樂,不是血緣的感情會比家人更親。
  • 李尖尖,齊明月和唐燦誰才是婆婆心中最佳的兒媳婦?
    文/一片雲《以家人之名》無疑是八月最火熱的劇集,雖然很多人喜歡吐槽它,但又忍不住想看,於是大家一邊吐槽一邊追劇,忙得不亦樂乎。 《以家人之名》雖然題目說是家人,但內容卻是如假包換的愛情偶像劇,其中三個女孩李尖尖、齊明月和唐燦的愛情更是牽動著不少人的心。
  • 《以家人之名》:家有女兒,一定要讓她和李尖尖一樣:不好惹
    近期播出的《以家人之名》可謂大家的追劇首選,雖然已經大結局但是熱度依舊未減,甚至有網友猜測拍攝第二部的可能性很大,很多人被劇中的暖爸李海潮圈粉,也羨慕李尖尖有這樣一個爸爸,還有兩個帥氣的哥哥,李尖尖人設確實很討喜,也「不好惹」。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的事業危機,只有齊明月才能解決,3個理由
    《以家人之名》最近正在熱播當中,目前這部劇已經接近尾聲了。自從開播以來,這部電視劇好評不斷。因為敘事精彩的緣故,自從開播以來熱度就非常不錯。劇中的三個主角因此圈粉不少,劇情也讓人代入感很強。在最新的劇情當中,李尖尖的事業陷入危機。明明是按照他們兄妹三人為原型設計的作品,卻被師兄倒打一耙說是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