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決戰14-24mm f/2.8--Sigma vs Nikon超廣角之戰誰會勝出?

2021-02-14 每日一拍

要說到現代有名的全片幅超廣角鏡頭,2007年Nikon推出的14-24mm f/2.8G絕對會在鏡頭的歷史中記上一筆,能讓這顆鏡頭這麼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是當時最廣的變焦鏡頭,同時也是10年來光圈最大的超廣角變焦鏡頭。雖然近年相繼有更廣的Canon 11-24mm f/4L,或者是各家廠商做的16-35mm f/2.8,但到去年底為止依然只有一顆14-24mm f/2.8。

一直到今年初Sigma提出了挑戰,也推出了一隻14-24mm f/2.8 DG HSM,同時支持Canon EF接環與Nikon F接環。焦段與光圈與Nikon 1424完全相同,但強調的是「零變形」的表現與銳利的畫質。本篇文章除了介紹Sigma這顆鏡頭以外,我們還拿它來跟稱霸長達10年的Nikon 14-24mm f/2.8G做個比較。相信各位有興趣入手超廣角鏡頭的朋友一定可以在這篇文章中獲得一點心得。


不過小編一定要先說一下。Nikon 14-24mm f/2.8G推出距今整整11年,這是當初跟Nikon第一臺全片幅數字單眼D3一起推出的鏡頭。雖然鏡頭的進步速度相較於機身來得慢,但11年的歲月其實已經可以在技術上改變很多了,鏡片研磨的技術、鏡片組成的材質等等都有可能。所以這次比較其實是一個不太公平的決鬥。一定要先知道這點我們才能夠公正的了解這場對決的背景。

⊙ 鏡頭外觀與比較

我們先來看看Sigma 14-24mm f/2.8 DG HSM的外觀。之後跟N1424也做外觀比較,然後再進入實拍測試。

剛看這顆鏡頭,讓我想起一樣是胖嘟嘟的Sony 12-24mm f/4G,前端的蓮花型遮光罩加上又大又突出的前玉,鏡身也很粗胖。但Sony 1224G是輕巧的565公克,但Sigma 1424則是會讓人有點卻步的1,150g。是顆又大又重的玻璃球。

鏡身具有防滴防塵設計,鏡頭的側面每一處開口都能防止沙塵或水滴侵入。(但鏡尾不行)

鏡片組成為11群17枚,裡頭總共用了3片類螢石超低色散鏡片(黃)、3片低色散鏡片(藍),以及2片大型非球面鏡片(紅)。

鏡尾處沒有光圈撥杆,代表這是具備電磁光圈的鏡頭。後玉在變焦時會前後移動。

鏡頭尾端有一片黑色的橡膠環,不太容易看出來。

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26公分。

鏡頭側面是AF/MF切換鈕,同時支持全時手動對焦。沒有防手震。


前玉直徑接近8公分,會在廣角端14mm時呈現最突出的狀態。

遮光罩內部有消光鋸齒紋,可以減少進入的反射。

Sigma的14-24mm f/2.8很明顯的比Nikon胖,而且變焦環很細,阻泥感也比Nikon來得緊很多。整體來說我比較喜歡Nikon 14-24mm f/2.8G的手感。

Sigma與Nikon的14-24mm f/2.8兩顆鏡頭的前端都是向外突起,也都是蓮花型不可拆的遮光罩,官方也沒有濾鏡的套件。關於這點還是Canon會想得比較周到,11-24mm f/4L在鏡頭尾端做了後插式濾鏡架。

另外,Sigma有一個特別的小功能:

如果攝影師有拍攝VR影片的特殊需求,你可以將1424送回Sigma原廠,他們可以把遮光罩換成這種「光頭式」遮光罩,也就是完全沒有抗炫光與鬼影的功能。捨棄蓮花型遮光罩的意義,是怕遮光罩的影子或畫面會影響到另外一顆鏡頭的畫面銜接。

另外一點是Sigma的光圈控制是電磁式,而Nikon 14-24mm是傳統式的光圈撥杆。兩者的差異在於,電磁光圈是用電子訊號去驅動光圈葉片,在取下鏡頭時光圈會是全開的狀態;而傳統式光圈則是用機身的光圈連動杆去推動鏡尾的光圈撥杆,取下鏡頭時光圈會是縮到最小的狀態。上圖可以看到兩者的光圈在未使用時的大小,一個是f/2.8,另一個是f/22。

Sigma

Nikon

鏡頭規格比較表:

⊙ 鏡頭表現比較

● 銳利度

銳利度的部分,相機設定為Picture Control標準,邊暈控制關閉、變形控制關閉、主動式D-Lightin關閉。以最原始的方式呈現鏡頭的銳利度。

以下方為廣角中央、廣角邊緣、望遠中央、望遠邊緣共四組,每組以f/2.8-22有7級光圈、用56張照片來比較兩顆鏡頭的差異程度。

[廣角端 中央]

Sigma 14mm

2.8

4

5.6

8

11

16

22

Nikon 14mm

2.8

4

5.6

8

11

16

22

請各位注意,拍銳利度照片時天空部分有雲在移動,所以畫面的色溫與對比度會受影響,但不會影響銳利度。不過有趣的是兩顆鏡頭的色溫不太一樣,請各位仔細的觀察看看。

兩顆鏡頭在廣角端中央的畫質都是非常好的,表現不相上下。

[廣角端 邊緣]

Sigma 14mm


2.8

4

5.6

8

11

16

22

Nikon 14mm

2.8

4

5.6

8

11

16

22

廣角端的邊緣是Nikon的弱項,光圈縮到f/5.6差不多就是Sigma f/2.8的表現。Sigma的光圈全開,而且是在鏡頭的最邊角就是可用的。

[望遠程 中央]

Sigma 24mm

2.8

4

5.6

8

11

16

22

Nikon 24mm

2.8

4

5.6

8

11

16

22

望遠程中央的部分,兩顆鏡頭的表現也與廣角端中央的部分一樣,表現不相上下。

[望遠程 邊緣]

Sigma 24mm

2.8


4

5.6


8

11

16

22

Nikon 24mm

2.8

4

5.6

8

11

16

22

望遠程的邊角部分,Nikon的表現較軟,在縮光縮到f/8的情況下才能夠完全把造成畫面模糊的球面像差消除掉。而Sigma的畫質要來的紮實很多。

其實不是Nikon太弱,11年前、當時DSLR主流還是D3/D700等等這些1200萬畫素相機的時代,拿到4570萬畫素的機身上頭還有這樣的表現,真的不是Nikon弱,而是他們當初走到真的很前面。Sigma現在拿出這樣的銳利度也真的只是剛好而已。但也不得不說,Sigma這顆鏡頭在銳利度上的表現真的很厲害,連最邊角的光圈全開時都是銳利的。各位務必要記得,這是一顆變焦鏡頭,不是定焦鏡。

● 色散

Nikon D850的機身內並沒有色散抑制的選項(感謝老天我可以少做一次圖)。我找了一個逆光的場景,僅用兩顆鏡頭的廣角端拍攝。用各級光圈來做分別。

Sigma

2.8

4

5.6

8

11

16

22

Nikon

2.8

4

5.6

8

11

16

22

兩顆鏡頭的色散都是「趨近於0」,僅僅只有Nikon在f/16與22有非常輕微的紫邊。不信嗎?就連建築物邊緣受到陽光反射的區域,這種普通鏡頭可能會死得很慘的地方,在這兩顆鏡頭中都是沒辦法見到紫邊的,色散抑制非常、非常的優秀。

● 邊角失光

邊角失光的部分,小編有分未開邊暈控制(左半邊),以及有開邊暈控制:標準(右半邊)。我覺得兩顆鏡頭表現差不多,不過小編發現相同曝光下Nikon的畫面會來的亮一些,所以各位在看邊角失光時務必要把這點考慮進去才是。

● 變形專論

Sigma在這顆鏡頭最自豪的就是變形抑制,而這也是拍建築、室內空間攝影師所在乎的。所以我們在這個部分要一次看五組變形,每組都有廣角端與望遠程的表現。

先來一組最基本的。這是實踐大學的一面玻璃牆,上頭分隔的金屬架很適合用來測試變形。

Sigma 14mm

Nikon 14mm

Sigma 24mm

Nikon 24mm

很明顯吧?Sigma在廣角端的變形控制相當優秀,雖然沒有100%直線是直線,但對於一顆14mm的鏡頭來說這真的已經很厲害了!!

順帶一提,各位有注意到畫面的色溫嗎?這些都是用相同的色溫數值拍的,但拍出來的照片有暖有冷,各位有發現嗎?本篇文章所有的比較照片其實都有一樣的特色,也請各位留意。

Sigma 14mm

Nikon 14mm

Sigma 24mm

Nikon 24mm

在看變形差異的同時,也請注意Nikon在廣角端會比Sigma的來得更廣一點,但望遠程的部分Nikon又會來的更遠一點,但望遠的變形依然是Sigma較優秀。

Sigma 14mm

Nikon 14mm

Sigma 24mm

Nikon 24mm

這組我刻意要看畫面最左邊的線條,這也是本篇變形測試中最明顯的一組照片了。Sigma很明顯的比較直,不論是廣角端或望遠程都會有相似的結果。

再來一組,一樣也是實踐大學的建築:

Sigma 14mm

Nikon 24mm

Sigma 14mm

Nikon 24mm

最後一組,如果你是建築攝影師,而且很幸運的找到一個高處可以拍下一整棟建築的話:

Sigma 14mm

Nikon 14mm

這組照片我只有使用14mm拍攝,當時因為是稍微逆光,所以我還用了HDR+D-Lighting拍攝。這組我想點出兩者的差異。注意看畫面最下方的部分,Nikon的14mm硬是可以多出道路的一條水溝蓋,我想這樣的差異大概有0.5-1mm的焦段差異,其實並不小。

不過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你在Photoshop上對Nikon的14mm做變形校正,其損失的焦段可能也差不多剛好就是等於Sigma的14mm表現。如果你在乎的不是變形,而且不後製做變形校正的話,Nikon的確可以拍得比Sigma更廣。

等等,為求真理,小編另外用Photoshop做一組鏡頭校正來試試看:

Sigma 修正

Nikon 修正

Sigma與Nikon都各自做了非常些微的變形校正、旋轉與軟體自動辨識的裁切。在修正之後可以看得出來,Nikon的14mm還是稍微廣了一點點。所以就算是修正過後,Nikon 14-24mm f/2.8還是要來得更廣喔。

如果不做變形修正的話,每一組畫面都是Sigma能夠做到更好的變形抑制,無論是廣角端與望遠程都是如此。

● 放大倍率

兩顆鏡頭分別有不同的放大倍率與最近對焦距離。而在相同焦段下,Sigma能夠比Nikon把東西拍得更大,同時也能夠靠得更近。不過差距真的很細微~

Sigma 24mm 0.19x 26cm

Nikon 24mm 0.15x 28cm

● 星芒

Sigma

2.8

4

5.6

8

11

16

22

Nikon

2.8

4

5.6

8


11

16

22

Sigma的星芒基本上屬於發散型,從f/8開始就有,針數規律平均。而Nikon從f/2.8開始就有星芒,屬於收斂型,但每一支針都會再細分兩支出去。

⊙ 使用心得與建議

其實本來這篇是不想拿Nikon來比較的,因為做比較很辛苦又花時間。但我自己手邊就有一顆Nikon 1424,全世界也就這兩顆14-24mm f/2.8,今天不比,國外媒體也會搶著比。加上恆伸EF接環到貨不久之後,馬上F接環的就送來了,實在是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就打給國祥借了D850,拼命在三天之內把這篇趕出來。照片或許不夠好,但應該可以讓各位抓到這兩顆鏡頭的特色。

Sigma

Nikon

先幫各位抓重點,在完全相同的設定下:

1. Sigma的色溫會比Nikon更暖,或,Nikon的色溫會比Sigma更冷

2. Sigma的亮度會比Nikon來得暗約1/3EV

3. Sigma在廣角、望遠程的變形控制都更優秀

4. Sigma的光圈全開都是可用光圈,就算畫面的最邊角也是

5. Nikon的14mm會比Sigma的14mm更廣

6. 兩顆鏡頭的色散抑制都做得非常好

7. Sigma的近拍放大倍率更優秀

8. 對焦速度沒有明顯差異

整體來說,Sigma雖然不算是全盤皆贏,但關鍵的點也拿得差不多了。變形控制與邊角銳利度是小編覺得差異較為明顯的地方。其餘的部分我倒覺得沒有差非常多。

不過有個有趣的地方是,一樣是14mm,Nikon可以做得比Sigma更廣,但Nikon變形比較明顯。但就算是把兩張完全相同焦距下拍的照片用Photoshop做變形校正,Nikon依然是會比Sigma再廣一點點。所以不管你是修圖或不修圖,目標就是盡一切可能的廣,你可以選擇Nikon。(或者選其他比14mm更廣的鏡頭,例如我們之前介紹的Voigtl?nder 10mm f/5.6 E。)

至於網頁上說的「Zero Distortion」是怎麼來的?小編認為是誇大了點。但如果是Canon版的Sigma 14-24mm f/2.8,則可以支持Canon機身上的像差校正,應該就可以把變形修正成0了。

另外,如果你已經習慣使用Nikon 14-24mm f/2.8G,而且有意想要換Sigma的話,請注意兩顆鏡頭在色溫的呈現上大約會有300K的差異。

 最後,雖然我說銳利度有差,那是因為我用的是4570萬畫素的D850,如果你的器材是2400萬畫素,我想除了變形、色溫之外,應該很難看得出來兩顆鏡頭之間的差異。它們都是非常棒的鏡頭,但如果你手邊的只有高畫素的機身,那麼Sigma 14-24mm f/2.8的確能夠提供整體上較好的表現。我會推薦所有使用全片幅相機朋友都考慮這顆超廣角。就算是Sony用戶使用MC-11轉接環也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而以Sigma過去習慣的定價來說,35,800的售價能有這樣的表現真的會讓Nikon的14-24mm f/2.8挺尷尬的,各位如果沒有原廠情結、有一定的預算限制,但又對高質量的超廣角非常有興趣的話,請將這顆鏡頭列入考慮,相信它的表現不會讓人失望。

最後,Nikon的超廣角鏡皇真的該改朝換代了。拿一顆2007年的鏡頭來跟2018年的做比較當然不公平!但小編有得選嗎?在2018年以前,全世界就只有一款14-24mm f/2.8,這10年的歲月,如果你想要f/2.8的超廣角大光圈鏡頭,就只有Nikon這顆。就算是Canon或Sony推出了超廣角變焦鏡頭如11-24mm f/4L或12-24mm f/4G,他們都是用更廣的焦段搭配小一級的光圈,如果要f/2.8就只有16-35mm可以選。你要說C家、S家可能是做不到,或者是不想做也好,但Nikon的確是在這個焦段/光圈組合上領先別人很多,而且是很長一段時間。

但說實在的,Nikon超廣角鏡頭的更新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慢到這11年來除了14-24mm f/2.8G以外,Nikon只出了2顆全片幅超廣角變焦鏡頭(不計魚眼),分別是2010年的16-35mm f/4G VR、2013年的18-35mm f/3.5-4.5G。而14-24mm f/2.8就只有一代而已,從未更新。更早的一個版本是1999年的17-35mm f/2.8AF-S、再更早是1993年的20-35mm f/2.8D。不論是以更新的速度來說,或者是跟對手比起來說,Nikon的超廣角更新速度都還是太慢。

拿Canon來比較,16-35mm f/2.8L總共有3代,2001一代、2007二代、2016三代,2014還有一款16-35mm f/4L IS;接著還有2015推出的11-24mm f/4L超廣角,相對來說Canon用戶的選擇比較多,就算是Sony也在一年之內推出了16-35GM跟12-24G呀!也因為不斷的推陳出新,所以能確保這些鏡頭可以跟得上高畫素的腳步,它曾經輝煌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但現在已經出現了優秀的挑戰者。你看小黑系列都已經出到第七代、24-70mm f/2.8也已經是第二代了,14-24mm f/2.8G看起來真的有點孤單。我認為Nikon如果想要顧好這個焦段的使用者,必須要加緊腳步趕快端出下一代的超廣角鏡皇才行。

⊙ 實拍照片

這次的實拍照片其實有一小部分是用Canon 5D4拍的,因為其實最開始我拿到的是EF接環的版本,但我實在沒時間測,所以只出去拍了一點點照片。然後抱歉啊各位,正式測試的時間也真的很短,只有三天,我把大部分心力都拿去跟Nikon 1424做比較了,所以照片就拍的比較隨性一點,各位也請加減看囉~

Canon EOS 5D Mark IV 14mm ISO100 f/8.0 1/320s

Canon EOS 5D Mark IV 14mm ISO100 f/8.0 1/320s

Canon EOS 5D Mark IV 24mm ISO100 f/8.0 1/200s

Canon EOS 5D Mark IV 14mm ISO100 f/8.0 1/160s

Canon EOS 5D Mark IV 14mm ISO100 f/8.0 1/250s

NIKON D850 14mm ISO64 f/8.0 1/100s

NIKON D850 14mm ISO90 f/7.1 1/100s

NIKON D850 14mm ISO100 f/2.8 1/100s

NIKON D850 14mm ISO64 f/2.8 1/320s

NIKON D850 24mm ISO64 f/8.0 1/160s

NIKON D850 24mm ISO160 f/14.0 1/100s

NIKON D850 14mm ISO72 f/8.0 1/100s

NIKON D850 14mm ISO64 f/8.0 1/125s

NIKON D850 24mm ISO64 f/8.0 1/320s

NIKON D850 14mm ISO64 f/8.0 1/1000s

NIKON D850 14mm ISO64 f/8.0 1/50s

NIKON D850 14mm ISO64 f/8.0 1/100s

NIKON D850 23mm ISO64 f/8.0 1/125s

NIKON D850 21mm ISO450 f/8.0 1/100s

NIKON D850 14mm ISO1000 f/5.0 1/100s

NIKON D850 24mm ISO140 f/8.0 1/100s

NIKON D850 14mm ISO64 f/8.0 1/200s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更多專業攝影器材及配件,盡在老安攝影器材:


 


這是每日一拍的第878次發送

相關焦點

  • 捲土重來,尼克爾Z 14-24mm f/2.8 S體驗
    如今,頗為「老邁」的AF-S 尼克爾 14-24mm f/2.8G ED相比於其他單反卡口的廣角「大三元」來仍能一較高下,但隨著尼康推出Z卡口微單相機,用戶們也盼望能有一款Z卡口的廣角「大三元」。就在昨天,尼康發布了Z卡口的尼克爾Z 14-24mm f/2.8 S鏡頭,終於補全了Z卡口「大三元」的最後一塊拼圖。
  •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現已上市
    SIGMA適馬Art系列大三元之超廣角恆定光圈 F2.8 變焦鏡頭 14-24mm F2.8 DG HSM | Art
  •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新品接受預定
    14-24mm F2.8在設計之初沒有明確 的"祖先"參照,但是換一句話說,其 "祖先"就是那些大光圈超廣角的「先輩」產品們。例如最為著名的「破紀錄」產品則是14mm F1.8 Art和20mm F1.4 Art。這兩款產品做到了超廣角端超大光圈的技術標準,打破了坊間細說的「超廣角鏡頭沒有超大光圈」的魔咒。
  •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 現已上市,歡迎預定!
    Art系列大三元之超廣角恆定光圈 F2.8 變焦鏡頭 14-24mm F2.8 DG HSM | Art 現已全國上市
  • 新品|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現已上市
    Art系列大三元之超廣角恆定光圈 F2.8 變焦鏡頭 14-24mm F2.8 DG HSM | Art 現已全國上市,建議零售價
  • 索尼FE 12-24 F2.8 GM 風光攝影最後一塊拼圖(文末有抽獎)
    市面上好的、實用的、我能用上的廣角鏡頭我都想佔為己有,佳能 11-24 F4 、老蛙12 F2.8、索尼16-35 GM、 尼康 14-24 F2.8、適馬 14-24mm F2.8 DG DN | Art 等鏡頭都擁有且使用過一段時間。
  • 超廣角的視界 佳能11-24mm鏡頭解析
    在目前的眾多超廣角鏡頭中,名氣最大的莫過於佳能「大燈泡」EF 11-24mm f/4L USM。這是一支怎樣的鏡頭?它有哪些過人之處?今天筆者將給大家詳細解答。在EF 11-24mm f/4L USM鏡頭髮布之前,佳能的最高端非魚眼超廣角變焦鏡頭是EF 16-35mm f/2.8L II USM,儘管該鏡頭擁有最廣16mm的鏡頭焦距,但相比競品的12-24mm焦段鏡頭,其在最大視野範圍上仍有一定的差距
  • 可靠性能 理想畫質 適馬14-24mm F2.8 Art實拍測試
    -24mm F2.8 相比,適馬 14-24mm F2.8 Art 的表現十分出色。14-24mm F2.8 Art 的超廣焦段滿足了大多數風光攝影師對於大場景畫面的需求, 14mm 到 24mm 幾乎覆蓋了風光/建築/婚紗等攝影題材的常用焦距,相比 15mm / 16mm 起跳的超廣角來說表現力更加多樣、豐富。
  • 帶上索尼超廣角FE 12-24mm F2.8 GM 探尋不一樣的青海西部風光
    索尼全畫幅超廣角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FE12-24mm F2.8GM,這支重量僅有847克的輕巧鏡頭配合我的索尼微單Alpha 7R III,成為我此行完美的器材選擇。索尼FE12-24mm F2.8GM鏡頭的12mm超廣角端,讓我感受到了人眼視角難以企及的畫面。將草地、經幡作為前景,高遠而神聖的玉珠峰躍然而出。
  • 適馬14-24mm F2.8 DG DN上手體驗
    我相信很多人會說諸如「頭重腳輕」之類的話,不過600g的機身加上800g的鏡頭,怎麼都是算是在數字上不那麼誇張的組合了吧?於是我們還特地把索尼Alpha7R II加上適馬14-24mm F2.8 DG DN|ART安裝在了大疆如影SC,這個最大載重剛好是2kg的微單穩定器上。
  • 星空利器,適馬14-24mm F2.8 DG DN Art全幅微單鏡頭正式發布(完整版)
    A | ArtSIGMA 14-24mm F2.8 DG DN
  • 尼康發布Z卡口廣角變焦鏡頭尼克爾 Z 14-24mm f/2.8 S
    尼克爾Z 14-24mm f/2.8 S 尼康公司宣布正式發布廣角變焦鏡頭尼克爾Z 14-24mm f
  • 星空攝影好幫手:Sony FE 12-24mm F2.8 GM
    索尼 Sony FE 12-24mm F2.8 GM是同級首支兼具 12mm 超廣角和 F2.8 恆定大光圈的變焦鏡頭,對於同時需要高入光量和廣闊視野來捕捉星宿之
  • 頂級超廣角 佳能EF 11-24mm f/4新鏡評測
    ——EF 11-24mm f/4L USM。這支鏡頭一經發布,就吸引了廣大攝影愛好者的關注,除了去年發布的EF 16-35mm f/4L IS USM,它是佳能全畫幅EF鏡頭群中最新且最廣的超廣角鏡頭,堪稱新一代風光利器。
  • 索尼FE 12-24mm F2.8 GM鏡頭實拍樣張欣賞
    7月7日,索尼發布FE 12-24mm F2.8 GM鏡頭。
  • 比出色更出色 尼克爾 Z 14-24mm f/2.8 S發布
    尼克爾 Z 14-24mm f/2.8 S  尼克爾 Z 14-24mm f/2.8 S是一款廣角變焦鏡頭,是S-Line(S-型) * 1系列產品之一。  尼克爾 Z 14-24mm f/2.8 S配合尼克爾 Z 24-70mm f/2.8 S和尼克爾 Z 70-200mm f/2.8 VR S鏡頭,能涵蓋廣角、標準和遠攝等多種拍攝距離,為高水平業餘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擴展了更大的攝影成像可能。  尼康將繼續努力滿足用戶的需求,並不斷追求光學性能的新高度,以期拓展成像表現的各種可能性,為成像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
  • 一手樣片 | 索尼 FE 12-24mm F4 G、16-35mm F2.8 GM
    昨天接近凌晨時,又有兩條關於索尼的消息刷爆了機佬的朋友圈,兩隻重量級全畫幅E口超廣角鏡頭同時發布!分別是 FE 12-24mm F4 G 和 FE 16-35mm F2.8 GM。FE 12-24mm F4 G 鏡頭的推出同樣意義非凡,索尼全畫幅微單™系統曾因超廣角鏡頭選擇較少而受到詬病,而從此之後,索尼用戶也有了自己的 12mm 超廣角選擇。
  • 24mm定焦鏡頭的8個魔力
    以下來看看直接比較F1.4 vs F1.8 vs F2.8 相差多少:典型三分之一級光圈值尺度f/# 1.0 1.1 1.2 1.4 1.6 1.8 2 2.2 2.5 2.8A) 光圈差異以三分一級光圈值尺度:–
  • 尼康NIKKOR Z 14-24mm F2.8 S鏡頭實拍樣張欣賞
    尼康NIKKOR Z 14-24mm F2.8 S鏡頭採用11組16片鏡頭結構設計,其中包含4片ED低色散鏡片、3片非球面鏡片。
  • 適馬14-24mm F2.8 DG HSM Art鏡頭實拍樣張欣賞
    不久前才發布的適馬「神燈」14-24mm F2.8 DG HSM Art鏡頭在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該鏡頭號稱無限接近於「零畸變」且擁有極高畫質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