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要經歷過太多艱辛,其中不乏有受驚,也就是受驚嚇,導致不吃飯,無故吵鬧,半夜突然醒來哭,無症狀發熱,大便成綠青色,這些都極有可能是受驚的現象。現代醫生主要是開驚風散、珍珠粉服用,但其缺點是療效較慢,且長期服用對孩子不太好。但我們民間有流傳一種辦法,一些老年人都懂,至今仍然較為風行。
預防為主
根據流傳的做法,要預防受驚,必須在小孩和大人出院回家剛躺床上時,旁人拍打床板,大力開關抽屜和把門大聲開關多次。這點經過咱們科學分析:應該是讓小孩適應這種突然的雜吵,後期比較不會驚到,正所謂習慣成自然。而且這個做法也不會對孩子及母親造成什麼危害,相當可以借鑑。
亡羊補牢
如果已經受驚了,也已經去找醫生診斷為受驚,那麼可以找個秤砣掛在房門上,根據老人家的說法是可以鎮住驚穴。這點我思來想去,古人流傳這個做法,是因為秤砣比較重,從而讓門變重,使開門及關門的人更小心,更不容易產生大的推動力。
啟用法寶
所謂的法寶就是:剝了殼的雞蛋一個,袁大頭銀幣,手帕一條。
先把雞蛋煮熟並剝好殼,然後把雞蛋和袁大頭銀幣用手帕包起來,最好請年長的老人拿著,朝著寶寶的胸前來回推,口中默念十二生肖,持續約1分鐘即可。隨後打開手帕,袁大頭會變黑,雞蛋不能再吃,要直接扔掉,袁大頭必須用爽身粉去除黑色,這樣算是藥到病除了。
這裡有幾個地方,目前無法用科學來說明,就是袁大頭為什麼會變黑,可能這中間有什麼化學反應,但是據目前臨床經歷對於幼兒的受驚現象能立即根除,也許這就是古代人民的偉大智慧吧。(PS:袁大頭最好是有帶鬍鬚的,據說是那有帝氣,當然如果沒有袁大頭可以用銀飾品代替,就是效果會稍微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