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貓盟CFCA
雙十一過完,2020年的餘額便只剩下不到50天了。
在 瘋狂買買買剁手狂歡的同時,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關於華北豹的信息,好像越來越多。
秦嶺的豹子捷報不斷,六盤山的調查正在穩步進行,和順也喜提了「華北豹第一縣「。 如果大家還記得,河南濟源(今年3月)、河北承德(去年)等等,都有發現豹子的蹤影。
近日,北師大馮利民博士團隊在SCI期刊《整合動物學》(Integrative Zoology)上發表的題為Elusive cats in our backyards: persistence of the North Chinese leopard in a human-dominated landscape in central China的文章,又給我們帶來了一則華北豹的好消息。
文章稱,研究團隊根據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陝西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數據,進行個體識別和模型估算後,得出該區域的華北豹密度為每百平方公裡1.70~2.40隻,且種群處於增長狀態。
這是我國已知華北豹密度最高的地區。
頻出的新聞關注和持續的研究深入,讓華北大貓的生存現狀,似乎漸漸有了起色。
7 48平方公裡的監測範圍內,1年共記錄到259次豹的獨立事件,從中識別出22隻成年個體,5隻幼崽。
華北豹前景光明?為時尚早
取得成績固然值得為人稱道,可要說華北豹的前景就此一片明朗,仍為時過早。
因為針對華北豹的研究,我們所做的還遠遠不夠。
今天報導的陝西金錢豹進村新聞
根據統計數據,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山西和順以外,僅2020年,涉及到華北豹的、經證實後由媒體正式報導的新聞消息有11條,分別涉及到11個市縣,其中陝西是報導中出現頻率最多的省份——秦嶺和子午嶺的茂密山林,為華北豹提供了適宜的生活環境。
這一方面印證了馮利民團隊的結論:陝西的確有著相當不錯的豹子種群。
但另一方面,從新聞中來看,陝西省內有7個縣市出現了豹,包括黃陵、鎮安、富縣、句邑、周至、洋縣和佛坪,區域面積將近2萬平方公裡。
然而除了子午嶺林區的784平方公裡區域估算了種群數量,其它區域尚無數量估計。
論文中子午嶺布設相機的地圖
我們持續監測的和順也是類似,雖然500平方公裡的面積已經覆蓋了整個鐵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353.52平方公裡),可是考慮到今年6月F8出現在了和順以北的昔陽縣,我們對華北豹通過能力和種群擴散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今年8月,東北林業大學的K. Vitekere等(2020)收集了2020年以前發表的、與華北豹研究相關的文獻,並進行了整理與回顧。
結果顯示,在所有39篇文獻中,包括17篇應用研究,8篇基礎研究和13篇文獻研究;
而圍繞華北豹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但大多數的文章都是在本世紀的頭10年才陸續發表。
顯然,華北豹為人們所關注的時間並不長,現有的研究數量對於華北豹這種頂級捕食者而言,也不能夠算多。
我們在山西和順監測的華北豹F8和她的孩子
因此老一輩說十年二十年前看到過豹子的事情也不難理解——那個時候華北豹仍在很多地方繁衍生息,只是由於長期的忽視和猖獗的盜獵,它們在山林中逐漸銷聲匿跡了。
最後,文章總結道,在中國所有的金錢豹亞種中,華北豹是中國歷史分布範圍最廣的、也是研究最少的亞種之一。
華北豹的歷史棲息地,如今只剩下2%左右。由於華北豹的習性隱秘、現有監測範圍有限,以及監測成本高昂,目前還未能清楚掌握華北豹的分布範圍和種群動態。
人 力也好,物力也好,我們依然需要向華北豹投去更多目光。
華北地區華北豹的分布。 貓盟繪圖
其它華北豹的研究,說了啥?
進入2020年,同樣也有研究者致力於華北豹研究,提出了諸多頗具建設性和指導性的設想和意見。
如北師大馮利民團隊發表的另一篇文章《小尺度景觀中單個頂級食肉動物與同域中級食肉動物的時空共存研究》,以陝西子午嶺保護區和橋山保護區為研究範圍,探究了這個地區中的頂級捕食者豹與6種中型捕食者(豹貓、狗獾、赤狐、黃鼬、果子狸、黃喉貂)的共存關係。
研究表明,目標地區的季節變化和不同物種的活動之間存在相關關係。 大多數動物在夏季最活躍,相對的,豹子在冬天最活躍。
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陝西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7種動物不同季節的相對豐度指數
在所有研究的動物中,黃鼬和黃喉貂為日行性動物,它們會有意識地迴避其它動物的活動範圍和時段。
豹、狗獾、紅狐、果子狸則均為夜行性,它們的活動在季節上呈現出高度重疊,但活動的高峰期不一致。
總體來講,中型捕食者可能受到頂級捕食者的威脅:它們會避開豹的活動區域,無論是什麼季節,都顯示其與豹的空間重疊程度較低,華北豹在生態位上的作用舉足輕重。
山西和順、河北駝梁、小五臺山的物種RAI對比 製圖: 貓盟-劉蓓蓓
詳情: 帶豹回家,新的裡程碑出現了!
無獨有偶,東北林業大學的K. Vitekere等(2020)發表的《肉食動物的種群動態變化評估: 山西省鐵橋山自然保護區的物種佔有率及共存狀態》一文,也以山西鐵橋山保護區為監測地,對華北豹、豹貓和赤狐的共存機制進行了研究。
東林大團隊的研究更傾向揭示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之於動物的影響,他們認為:
這三個物種在當地所佔的比例一直相對穩定;影響物種佔比的最重要因素可能並非是它們活動區域到村莊和道路的距離,而是海拔。
山西的赤狐
研究結果還揭示了華北豹在控制其它中型捕食者數量時的作用,根據模型的預測,當豹子的估測值降低時,環境內中型捕食者的佔比就可能提高。
同時他們也強調,人為幹擾會對豹和豹貓的生存造成影響,保護區管理者應當加強對森林景觀的維護,逐步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
另有學者對保護區內的華北豹人獸衝突感興趣,東林大的K. T. Consolee等(2020)首先訪談了289位鐵橋山保護區當地居民以了解他們對華北豹的態度,並統計了2015~2018年三年間的華北豹襲擊家畜案件共173件,他們認為,受襲擊最多的是成年牛,襲擊最多的時間是春季。
論文顯示的調查區域
但即便是對同一問題的研究,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會導致結論的差異。
大家知道,從2015年起,我們便在和順持續進行著豹吃牛補償的項目。 在同老鄉溝通的實踐中我們發現,豹子很明顯地傾向於攻擊小牛,因為小牛戰鬥力薄弱,豹子基本上一逮一個準兒。
此外,4月~10月的春夏季,才是豹子吃牛的高峰期——4月的春季正是把牛放上山吃草的好季節,直到10月草木凋零,牛都回了牛欄過冬,豹子襲擊牛的事件就大大減少。
2 019年,我們在山西和順進行的豹吃牛記錄
詳情: 豹子又要吃牛排? 算算我得花多少錢……
所以對於華北豹,還有待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以排除爭議。
研究者有關華北豹的信息和建議,都有利於增進人們對豹的了解,令當地政府管理者、民間組織機構和當地居民擁有更明確的心理建設和目標方向,從而不斷查漏補缺,實現保護實踐的深入。
嚴謹科研,合理保護規劃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保護華北豹的每一步,都必須建立在嚴謹的科研基礎上,搞清分布,搞清威脅,才能作出合理的保護規劃。
現階段,有關華北豹,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探討。
比如華北豹與其它豹亞種的遺傳差異和地理分布邊界,華北豹的種群數量和變化趨勢,棲息地破碎化、盜獵和人獸衝突等威脅因素對華北豹的影響,現有保護措施的有效性等等。
即便是已有研究成果的領域,也可能存在遺憾,例如監測時間不長、監測範圍有限、關於華北豹的種群擴散還缺乏數據等等。
而這就需要政府、當地民眾、民間組織和科研機構的協同合作。
貓盟在山西和順監測保護華北豹超過十年
保護華北豹不是某個縣某一地域或者某一機關機構的事,正如「帶豹回家」的設想一樣,要讓豹子從北太行山走上燕山地區,最關鍵的還是這條路線整體生態的恢復。
等到林子恢復了,小動物變多了,豹子就會來到這裡定居,到時候,我們就不必再眼巴巴地羨慕百裡之外的華北豹。
最近,蓓蓓正在整理我們監測到的豹子們的生活史,很快大家就可以知道,M2大王的歸宿在哪裡,F4今年有沒有又生小豹,F8是怎麼遛彎去的隔壁縣,又是哪只豹子成為了新晉的太行山之王……
希望仍在,我們期待北京有一天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金蛋蛋。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