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光陵作詞紀念鄧麗君.李鵬遠.復興中華傳統文化

2020-08-26 詩意油畫


李鵬遠擁抱老友範光陵


水調歌頭 . 情人的眼淚

2020-04-09 範光陵

【國際巨星鄧麗君與其啟蒙師李鵬遠二位相隔二十年,同一時段生與死。世界最大媒體 英國 「路透社 Reuters」 報導的 「近現代世界十二大畫家,世界電腦巨人,中國電脳之父範光陵博士」 先後與二位同行同唱。五年後之今日他於黃浦江填詞 「水調歌頭」 ,遙拜二友,祝天下太平,國運昌盛。並展出其世界首創詩意油畫:情人的眼淚 Lover's Tears。編者註】。

【鵬遠飛何處?浦江問青天。不知冠病戰爭。上天如何言!遙想李兄當時,鄧麗君絕唱了,孤老琴淚寒。幗玲敬師情,何忍離人間!

忠孝心,[範學] 派,正氣間。情夢人生,首畫 [情人的眼淚]。精編 【四書五経】。獻身民族復興。東西文化緣。我雖飄零老,天上望春風】。



2015年音樂家李鵬遠逝世。2015年又是東方文藝復興音樂家鄧麗君女士六十二歲生日,又是她1995年隨風而逝二十週年紀念,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粉絲都在默默為她追思。東方文藝復興人範光陵主席 Dr. Fan Kuanling 代表中國首次世界詩人大會及世界文化大會,頒贈鄧麗君以「東方文藝復興金獎」。李鵬遠以東方文藝復興先鋒大獎以表揚他們在音樂及藝術方面的卓越造詣,帶動了東方文藝創時代發展,打動了全球億萬人的心,替復興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及藝術創新,鋪墊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範光陵每日在家拜父親:孫中山先生特助,民生主義專家, 名校野寨中學創辦人,世界書法大師範苑聲公,母親:與巴金同為世界七大百歲作家,與髙佔祥,季羨林同為中國三大世界桂冠詩人,「海峽兩岸 「範母破冰」 之李國彝博士,孔子,先祖範仲淹公。此日並祝福李鵬遠大師及鄧麗君。

範光陵同時日夜不休,繼漢代及宋代朱熹完成【四書五經各101字】,以響應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並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更為堅實,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範光陵週遊四海及世界做學問。大家商量建議可以名為 【範學】。代表:範,法也。範,常也。——《爾雅》,吾爲之範我馳驅。——《孟子》。註:「法也。」 又如:範防(防範);範軌(法則,模範),〖名〗典範;榜樣 [model],又如:規範;示範;範軌,模範。法則;範型(典型,範例)。吾爲之範我馳驅,終日不獲。——《孟子·滕文公》,又如:範水模山(喻效法模仿他人);範圍(效法)。


相關焦點

  • 世界文化大會主席範光陵賀王國權獲得鄧麗君大獎
    鄧麗君摯友,中國首次世界詩人大會及泰山世界文化大會主席,中國電腦之父範光陵院士賀王國權獲鄧麗君文化傳播榮譽使者等稱號。Fan Kuanling 為摯友鄧麗君絵其世界首創之詩意油畫,並作中英文詩紀念。此詩登載在世界著名之 「紐約客 New Yorker」 上。範光陵亦讀其在宋代朱熹之後,首創之 【範學】,【四書五經各101字】及英譯文紀念。部分英譯文與英國 Trevor Wakeley-Jones, 德國 Peggy Fan,美國 Dr. Yiling Fan Chiang, Dr.
  • 傳統音樂與中華文化的復興——田青在四川音樂學院的演講
    ,生動且深入地探討了傳統音樂與中華文化復興之間的深層關係。田青先生指出,「唯樂不可以為偽」,文化的建設不存在彎道超車,我們必須承認今天的我們離傳統文化太遠了,傳統文化的復興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傳統音樂如何在中華文化復興當中起到作用?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繼承,要保護,要傳承,只有從今天開始踏踏實實地學習,知道自身的不足,才能夠進步。大家好。
  • 紀錄片《尋找手藝》引發的思考——怎樣發揚和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尋找手藝》紀錄片的作者在內心極度不安定時萌生了拍攝一部記錄中國手藝人及中華傳統文化的想法,他賣掉了北京的房子,踏上了探尋手藝之旅。一路歷經曲折,途中有人員退出,但傳統文化有著穿越歷史,穿越時光的感染力和藝術魅力,這令拍攝者無法抗拒,才有了呈現在我們面前這部評分如此之高,反響如此熱烈的紀錄佳片《尋找手藝》。
  • 舜緣文化全新改版,引領傳統文化文藝復興!
    陸續推出以紅木文、茶文化、紫砂文化及國畫書法為理念的傳統文化產品。將其傳承弘揚,全心全意打造傳話傳統文化民俗好物,為人們帶來雅俗共賞的好運生活。 舜緣講堂舜緣講堂以優質國學易經等傳統文化內容為核心產品,匯聚各界名師大儒;通過線上授課,視頻講座等方式,結合前沿科技,以網際網路思維助力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播,增加了傳統文化的真實性
  • 《漫步人生路》說一說鄧麗君音樂道路上的幾位引路人,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緣分.
    【編者按】 1月29日是鄧麗君的誕辰68周年紀念日,而1月30日是她的恩師臺灣著名音樂大師李鵬遠先生逝世6周年紀念日,在此特撰寫此文一起緬懷鄧麗君和她的恩師李鵬遠先生。當年幼小的鄧麗君進入了李鵬遠先生的「正聲公司歌星培訓班」,後來又在鄧媽媽的陪伴下到李鵬遠的家中學唱歌,長年堅持歌唱學習,她還被安排到李鵬遠的歌廳唱歌,還上李鵬遠製作的電視節目,獲得歌迷好評。李鵬遠說在他眾多的弟子中鄧麗君的天賦條件並不算是最出眾的,但是她在歌唱的這條道路上抱定目標、堅持不懈、十分的刻苦努力,是眾多弟子中在歌壇取得的成就和影響力最大的一位華人國際巨星。
  • 張惠珺訪嘉珍堂:亞洲文明復興,談中華傳統文化君子之風以玉潤德
    導語:亞洲文明再度復興,中華傳統文化與大國工匠精神——玉文化,潔白如美人溫潤似君子!近日,亞洲文明大會落下帷幕,亞洲文明再度復興。亞洲47個國家共同奉獻了一場文明交流盛宴,在互鑑中創造出更多共贏機遇。知名主持人記者張惠珺女士大會期間出席有關活動,參觀亞洲文化旅遊展,會後走訪中華玉文化收藏館嘉珍堂。八千年來,玉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代表著中華文明的聰明智慧和崇高精神。古人把君子的美德都賦予了玉,「管子」說玉有九德、孔子說玉有十一德、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玉便成為人們身份的象徵,同時也規範、約束著人們的行為。
  • 請記住這位老人:他是鄧麗君老師,他寫了「恭喜恭喜恭喜你」
    他的那些著名的學生,比如鄧麗君和鳳飛飛,在華語地區也依然無人不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灣從臺北到高雄有200多家歌廳,需要大量的歌手。李鵬遠辦的「正聲公司歌星培訓班」不僅走出了鄧麗君,亦走出了歐陽菲菲、胡薇薇等一大批歌手。從7歲到17歲,鄧麗君一直跟在李鵬遠身邊學習,後來乾脆給他取了個名字叫「新媽」。
  • 《張載名言千句》新書研討會在西安舉辦助力打造傳統文化復興基地
    12月27日,由陝西關學書院和全國國學機構聯盟主辦的紀念張載誕辰千年《張載名言千句》新書出版研討暨陝西關學書院創建「傳統文化復興基地」啟動儀式在西安舉行,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建設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貢獻力量。
  • 從《唐宮夜宴》,看傳統文化復興「國潮」!
    事實上,自2017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之後,「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為文娛產業開闢了全新的創作土壤,這幾年來圍繞「國潮」打造的優秀文藝作品源源不斷的湧現,成為螢屏上亮眼的文化景觀。而縱觀2021年的影劇綜片單,「國潮」熱仍將持續發力,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期待下一個爆款的出現。《唐宮夜宴》為何成新年「第一爆」?
  • 被央視點名,而同是作詞人的他卻大力弘揚傳統文化
    對於曾經著名的華語樂壇著名填詞人而言,他是那個明星璀璨的年代中撐起整個香港樂壇的優秀作詞人。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來所流傳下來的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們窮極一生也無法企及的事情。而方文山卻用自己的方式為我們歌頌及弘揚著中國傳統文化。在弘揚中國文化傳統上,他從未放棄過。他會將心中有感寫進歌中,用最美的筆觸為我們帶來聽覺間的享受,同時在他寫的歌中都是一幅幅古色古香的畫卷,為我們將古韻悠悠的故事緩緩寫盡。
  • 【張瑋珊】文化自信與中華復興── 認識中國、認識臺灣、認識自己
    問題不是「現代化」/「西化」又有人說,中華文化的復興是如何將中華文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問題。但這些人口中的「現代」實際上就是「西方」,而中華文化則必然代表著「傳統」,在這樣的邏輯之下,問題並不是如何將中華文化「現代化」,而是如何將中華文化「西方化」。但問題在於為什麼「西化」才是「現代」?
  • 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首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
    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第一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第一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  首批確定的6家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分別是: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西南民族大學藏羌彝文化研究院、四川音樂學院中華傳統音樂研究院、成都中醫藥大學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成都體育學院中華國術院。
  • 復興漢服文化鬧得沸沸揚揚,是想復興還是「復興」?明眼人都知道
    近年來社會上開始出現一些穿著古怪的人,他們往往穿著古代的衣服行走在大街小巷,讓人好不羨慕,隨著人數的增多,大家都開始知道了這些服裝就是漢服,而這些人打著要復興漢服文化的大旗,會在特定時間成群結隊的在某地聚會,做著所謂的交流漢服文化的活動,甚至會有很多人出資邀請這些人。
  • 中國院線電影《我不是鄧麗君》新聞稿
    女一號趙雅軒中國院線電影《我不是鄧麗君》,是由職業作家、影視編劇閻勁伊創作的一部青春勵志懸疑音樂電影作品,本片由北京天月明國際文化有限公司策劃和攝製,青島天月明國際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攝製。這部時長為90多分鐘的院線電影作品,具體地說是一部女性題材青春勵志音樂類型電影,是一部帶有懸疑氛圍和傳奇色彩的好電影,更是一部引人入勝耐人尋味催人淚下感人肺腑的好電影,充分體現了那種美麗纏綿的懷舊情結和紀念意義。毋庸置疑不可否認,音樂是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和精神動力,她能夠洗滌靈魂鼓舞鬥志,真正是文化瑰寶文明結晶,對於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都有著很大益處。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力求復興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俞峰為專家頒發中央音樂學院特聘教授聘任書 中央音樂學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央音樂學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主辦的學院重大科研項目《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專題研討會10日在京舉行
  • 我們接續傳承,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
    本文轉自【光明網】;版首語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2020年,傳統文化工作備受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上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2020年,博物館在疫情下主動求變,「雲展覽」破局走紅;2020年,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我國文物追索取得新成果;2020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量成為世界第一……2020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百姓生活中「火起來」了。
  • 潘嶽:中華詩詞與中華文化共同體
    編者按:12月19日,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與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詩刊》社、《中華辭賦》雜誌社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40餘位來自中國作家協會、中華詩詞研究院、中華詩詞學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詩詞作者圍繞「中華詩詞的當代性與文化強國建設」主題開展交流。
  • 透過幾部經典古裝劇,賞中華傳統文化,品歷史沉浮
    泱泱五千年華夏孕育了璀璨的中華文化,也誕生了無數的風流人物,留下了數不盡的故事和記憶。今日,筆者與讀者朋友們一起跟隨著幾部經典古裝劇來感受和欣賞一下中華傳統文化。首先,先來欣賞一下87版《紅樓夢》。它讓今日的人們更方便的去了解傳統社會,去思考傳統文化。其二,87版《紅樓夢》也是一面鏡子,特別是在近年來電視劇質量逐漸變差的情況下。它高水平的展現傳統文化的美,對現代的一些古裝劇既是反襯,也是鞭策。其三,通過87版《紅樓夢》,人們可以凝神靜氣地去享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在欣賞劇情的同時以傳統文化豐富自己的內心和靈魂。
  • 傳承傳統文化,弘揚鄧麗君音樂精神|青島鄧麗君歌友會在工人文化宮...
    魯網11月22日訊(特約記者 張帆)「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開在春風裡,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圖:青島市工人文化宮「傳承傳統文化演出」現場,李明正在表演京劇《狀元媒》圖:演出現場座無虛席,受到觀眾們的熱烈歡迎
  • 玉祁酒業之夜《何日君再來——紀念鄧麗君大型公益演唱會》
    主辦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無錫市惠山區文體局承辦江蘇無錫鄧麗君歌友會全球鄧麗君歌迷總會有限公司無錫天譽大德文化演藝有限公司協辦被譽為江南鄧麗君的陸純芳,自幼被鄧麗君的歌聲深深陶醉,並因此引領她走上音樂的殿堂。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祝洪慶老師。 近年來在全國各地舞臺成功舉辦了數十場《君芳同韻——鄧麗君金曲演唱會》個人專場巡演,並在全國各地大型紀念鄧麗君金曲演唱會上擔任主唱,好評如潮。這一年來,在上海雲峰大劇院、無錫大劇院、深圳保利大劇院等全國一流演出場館舉辦紀念鄧麗君專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