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箭頭處「藍色字」,關注我們哦!!
作為今年春節檔送出的第一張電影票錢,我給了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
如果說相比其它的春節檔電影給我各種非看不可的理由時,《新喜劇之王》的原因只有兩個——片名和導演周星馳。
但是看之前我還是有點猶豫的,畢竟近年來不少經典港片IP被翻拍和新版毀於一旦。但這次觀影感受讓我覺得很複雜:就是看過之後你知道它不是爛片,但卻又不會讓你有拍手叫好的衝動,而過後回想卻也覺得這電影其實還不錯。
相比20年前的《喜劇之王》本片主角不再是那個張口閉口「我是個演員」的尹天仇,而是由新人演員鄂倩文飾演的大齡女青年如夢。
如夢一直有個明星夢卻多年跑龍套為生,她和父親關係緊張,親友也勸她放棄,但她依舊堅持,但一次比一次沉重的打擊卻接踵而至……
《新喜劇之王》講了一個小人物,一個龍套追夢的故事。
影片中的如夢可謂是經歷著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摧殘。
父親、親友的不理解;在片場被圍毆、跳水、倒掛的髒活累活全被她包攬,但吃盡苦頭也得不到一絲尊重。外出和舍友吃飯,不想當演員的舍友被經紀人選中,自己卻被晾在一旁;;認為唯一支持自己的「好男友」,最後是個騙子……
無論從肉體上還是精神層面,如夢都深受打擊,但她依舊很「軸」的堅持夢想。
在母親打來電話問候時,還要壓著哭腔說一句:「媽,我挺好的。」
然後拼盡全力去抓住下一個可能的機會……
但同樣在影片中我們也看到了王寶強飾演的過氣明星馬可,在戲中戲中狂拽架子耍大牌,最後終於被忍無可忍的導演開除,只能去演龍套卻又因為一條短視頻「鹹魚翻身」重新火起來。
而在影片中馬可這個角色其實反映了當下很多現實現象:靠獵奇和出格來吸引觀眾的某些影視製作;一些大牌演員記不住臺詞就靠「數數」加後期配音來解決;片場的執行權不在導演更多在大牌演員,連導演也得賠笑臉;還有短視頻的「病毒」傳播方式,讓一個人也許努力十年也得不到的「火」,一步到位。
其實一直到結尾前,《新喜劇之王》都是一部挺現實的電影,因為影片中沒有所謂的正邪兩派,你也很難去全身心的喜歡或討厭一個角色,就像女主如夢,你心疼她的遭遇,感嘆她的堅持,可也會覺得她為夢想活得有些不切實際;你嘲笑馬可演技差卻又耍大牌,但最後他也堅定了如夢追夢的勇氣;你看到如夢父親對她夢想的不支持和謾罵,卻也看到他在背後為女兒默默付出——一邊罵她沒出息一邊又給她去試鏡的路費,這樣的父親其實也像極了我們生活中熟識父母。
就連預告片中在我們眼裡惡意諷刺挖苦如夢的西裝男導演,也是在如夢一再打擾工作的情況下才出言嘲諷。
影片其實一直在講一個很現實的狀況:你也許有夢想,卻能力不足又缺少運氣,你也曾為夢想努力,但最終卻屈服於生話。
這也許是大部分小人物的生活寫照,曾經自命不凡但卻被生活打的七零八落。
但影片卻給了我們一個童話的結尾,給這個越來越不相信努力奮鬥就能成功的我們一個童話的結尾——如夢終於被大導演選中,走上人生巔峰,往日的所有辛酸終變成帶著淚水的笑顏。
也許這樣結尾不會再讓你熱血感動,甚至會惹你輕笑,讓你覺得有著虛假。但你不得不承認,這是我們曾經在奮鬥路上都想要得到的結局,而影片所輸出的也是我們對自己和生活的希望,同時也是20年前那句最簡單也最偉大的真理:努力!奮鬥!
馬雨寧,又名墨音,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學生
世界上唯有美食與電影不可辜負,很榮幸在聲音的世界裡和你相遇,雖然在這條路上我還是一個學習和追逐的人,但依然希望我的聲音可以給你帶去不一樣的陪伴!
文 / 馬雨寧
圖 / 網絡
電臺 /雨寧
專注服務蘭州影視行業
打造蘭州本土影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