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王菲和李亞鵬離婚的消息造成了不小的轟動,外界紛紛猜測二人離婚的原因。但無論外界如何描述,必要時,他們依舊一起出現在大眾視野。從未在媒體面前互撕,一起出席女兒的生日宴會和慈善晚會,不久前還被拍到同時參與朋友的聚會。
為什麼說王菲和李亞鵬是離婚家庭的相處典範?
因為他們即使離婚了,也還是和睦相處,共同養育孩子、參與孩子的成長計劃,在孩子面前,仍然是一家人。另外,李亞鵬對王菲和前夫的孩子——竇靖童的支持,也是媒體有目共睹的。
真正給單親家庭孩子帶來打擊的,不是父母的離婚,而是缺失的完整的父愛母愛。
中國式離婚夫婦現狀:雙方老死不相往來、極少共同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在孩子面前互說對方的壞話。認為給到孩子的錢和物質,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其實,孩子的世界非常小,常常把大人的情緒反應歸因到自己身上。即使父母因為雙方的原因,大打出手,孩子也會莫名的覺得是自己的錯。
離婚後的父母,如果帶著怨氣,時常在孩子面前詆毀另一方,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劇烈的矛盾衝突:既渴望得到另一方的愛,又害怕這種想法會傷害到辛苦撫養自己的一方。
離婚後的父母,如果對孩子不聞不問,孩子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優秀,才不被父母所關注,又或者覺得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多餘。如果遭到父母的打罵,這樣的想法和認知會更加深刻。這是造成許多單親家庭孩子自卑或失控的主要原因。
所以,離婚的夫妻,即使各自組成了家庭,也應該繼續保持對原生家庭孩子的關愛,共同參與孩子的成長。
陪伴、讚美和耐心養育,比對孩子的物質支持更重要。
優媽結合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麥可·古裡安的育兒理念,給離婚後再婚(或者想再婚)的家長一些可行的建議:
1、 注意自己約會時的場合和言行。只有當自己準備跟新的戀人建立正式、長期的關係時,才正式介紹給自己的孩子認識。約會時,應該選擇自己的孩子不在身邊的時候。
2、 親生父母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要強制孩子完全接納自己的新任妻子或丈夫。如果繼父或繼母,想讓孩子做家務、改正某些壞習慣,應該跟孩子好好說明白,不要言行過激或大吼大叫,產生誤會。
3、 跟孩子的親生爸爸(媽媽)一起帶孩子外出活動。就像王菲和李亞鵬對待他們的孩子李嫣一樣,共同出席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時刻。當然,對絕大多數離婚的女性來說,很難做到這一點,這需要媽媽勇敢面對離婚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離婚雙方都應克服彼此的尷尬,共同參與孩子的外出活動或成長計劃。(除非這樣做會給孩子帶來危險,或者夫妻中的一方,不願意為孩子做任何事)
4、 新組家庭的成員不是孩子的競爭者。離婚父母有必要讓孩子知道,他們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這需要父母身體力行,才能讓他們感受到這一點,還是那句話:陪伴、讚美和耐心養育比物質更重要。當然,」一碗水端平」原則,也應用到兩個家庭的孩子身上,不要雙標。
5、 支持孩子跟親生父親(母親)生活幾天。當孩子想要去找爸爸或者媽媽的時候,不要攔著他(她)。孩子在青春期發育時,一些生理話題跟親生父親或母親討論時,才不至於尷尬(男孩可以跟爸爸講,女孩可以跟媽媽講)。
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說出你的育兒故事或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