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監所那一方小小天地裡,她用經年累月的無聲奉獻照亮在押人員人生之路,拯救一個又一個迷失的靈魂。轉業的這些年,吳文娟忠於職守、勇於擔當、衝鋒在前,以軍人本色續寫警花風採。
」
勇
負重前行未可知
一腔熱血盡風流
2月23日清晨,天剛蒙蒙亮,武清分局看守所女警吳文娟幾乎一夜無眠。
此時,她抱起一歲多的女兒,一邊撫摸著女兒的頭,一邊說:「寶貝,媽媽要去一線工作了,再給你餵最後一次奶。」
今天吳文娟將趕赴隔離點進行集中隔離20天,之後進入看守所執行封閉勤務。這意味著,在未來的40天裡,她只能和孩子們隔屏相見。
出發時間快到了,吳文娟看看還在熟睡的孩子們,低頭在他們的小臉上親了親,然後轉身快步離去,臨走前,她站在門口強忍眼淚,卻不敢回頭看孩子們一眼。
談到孩子時,吳文娟幾度哽咽,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對孩子們的虧欠,是她心中最大的痛。
勤
不怕真理無窮
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疫情防控開始以來,看守所的工作量劇增,身為管教民警的吳文娟,肩上的膽子更重了。「面對高強度、高壓力、高風險的挑戰,只有把工作做得更認真,更細緻......」 吳文娟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除了日常工作,給在押人員測體溫、發藥,監區消毒等大小事情,吳文娟都要親力親為,盡心盡力處理好。同時,她還積極做好防控知識宣傳,引導全體在押人員正確認識,消除在押人員恐慌心理,解決在押人員的各種煩惱。「每天感覺有一萬件事等著你去做。忙起來,完全顧不上想孩子、想家。」
執行封閉勤務期間,吳文娟觸目所及的全是工作,心心念念的全是安全。她每天都警惕著,一絲也不敢鬆懈,她的休息室離監區最近,因為睡覺輕,每每聽到監區有聲響都會去監控室了解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她就像蒲公英一樣,風一吹,她的身影隨處可見。「那段日子實話說挺難熬的,一個月裡我瘦了10多斤,幾乎天天失眠,睡不踏實。」吳文娟說。
信
責任在左,熱愛在右
無問東西,山高水長
今年是吳文娟從部隊轉業到看守所工作的第13年。在部隊時,她曾是一名手術室護士,一臺手術做下來7、8個小時,她一站也是7、8個小時。她笑言:「為了不耽誤手術,手術室裡的護士都練就了『站得,餓得,忍得』的功力,工作期間都儘量憋著不上廁所。」每臺手術,吳文娟都會懷著對生命的敬畏之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在工作中,認真、負責、嚴謹是她的一貫作風,吳文娟認為:「我是一名醫護人員,更是一名軍人,所以凡事一定要拼盡全力做到最好。」難忘的軍旅時光,讓吳文娟受益匪淺,從軍人到警察,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堅守和擔當。軍營的鍛鍊、培養,使她很快適應了新的工作崗位。
吳文娟說,管教工作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平時,她有個習慣,就是對重點監管在押人員作詳細記錄。首先要了解她們,分析她們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尋找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教育感化,從生活上、思想上幫助她們走出歧途。
她通過每天的巡視、談話教育及時掌握監室動態,同時花心思、動腦筋調解好在監室中的矛盾。「誰身體不好受,誰情緒不穩定,誰和誰有矛盾,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吳文娟自信地說。
她始終認為,沒有捂不熱的心。有的在押人員,剛進來時態度特別強硬,根本無法溝通交流,到後來總能打開心扉。其中的秘訣是什麼?吳文娟笑笑說:「沒有什麼,就是多傾聽,多教導,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至關重要。」
「吳管,我什麼時候可以見律師?」「吳管,以您的經驗,我這得判多久」......她經常耐心聽在押人員傾訴,有時一說起來,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但基於這份信任,吳文娟也很少打斷她們,因此而耽誤的工作,她只能靠加班來補。」
據不完全統計,每名看守所管教平均每天聊天中,會接收到來自在押人員超過30次的各類問題。大至人生理想,小至一日三餐,可謂包羅萬象,比起每天動輒上萬步的體力消耗,應對層出不窮的問題,更為燒腦。然而,正是因為管教的每一次無厭其煩的回答,每一個信息的釋放,每一次的真誠的溝通,才能進入到對方的心裡,引導她們往正確的人生路繼續走下去。
吳文娟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既要像老師、醫護人員,又要像朋友、親人。有好多在押人員在服刑期滿,會去單位或是家裡看望她,感謝吳文娟曾在她們至暗時刻,給予她們尊重和關愛。
擺渡人的跋山涉水
是監管警察的使命
高牆內,有多少心靈救贖
就有多少溫暖撫慰
願愛與勇氣
永遠與你們同在
向所有監管警察致敬!
夯實理論基礎 提升政治意識
凝聚全警力量 鍛造公安鐵軍
原標題:《吳文娟:軍人本色續寫警花風採 真情堅守撐起一肩使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