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消息,此前央視新聞在新聞節目中批評了部分網絡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的現象。對於央視批有些所謂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一事,鬥魚、抖音、快手相繼做出回應。
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浪費糧食的行為,一經發現,平臺將在第一時間按違規程度進行處罰。
快手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一旦發現用戶創作中有暴飲暴食,以假吃、催吐、宣揚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將根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帳號等處罰,「平臺堅決反對餐飲浪費,倡導勤儉節約,請大家合理膳食,杜絕浪費。」
據央視新聞官方微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面臨飢餓,相當於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
吃播,顧名思義就是吃飯直播,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網絡直播行為。可不知道何時起,吃播走向了極端——「吃得香」難以被量化,而「吃得多」更能吸引網友眼球。
各地舉辦的「大胃王」比賽,是和別人比;而有些大胃王吃播,則是日復一日挑戰自己的食量「上限」。
有些主播甚至在鏡頭前看似津津有味地大吃大喝,鏡頭後卻是各種剪輯卡點來掩蓋假吃、催吐等等。
這些極端化現象背後,是誤導消費習慣、鋪張浪費和危害健康,營造出畸形飲食文化。
看到大胃王吃播浪費被批後,不少網友表示支持:
除了遭到央視曝光的幾位直播之外,大量沒有被曝光的吃播主播也開始了調整。
據界面新聞了解,此前B站上擁有近70萬粉絲的大胃王吃播cram阿強一直保持著日更頻率,但自8月13日大胃吃播被央視點名批評後,其開始斷更。
吃播MCN癮食文化旗下主播大胃王朵一(現已更名我是朵一呀)此前微博發布內容有不少為大胃吃播內容,最新更新內容則變成了美食分享內容。癮食文化旗下另一位吃播主播餘多多,也在央視批評大胃吃播之後開啟轉型之路,其在抖音上刪除了自己幾百個吃播視頻,同時最新一期的視頻則變成了一個搞笑分享視頻。
一位短視頻從業者告訴界面新聞,央視點名批評不僅讓原來博眼球的吃播內容面臨很大風險,也讓大胃王主播的形象受到很大影響,直接影響了他們商業價值。
據了解,經過數年發展,吃播行業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吃播主播走紅之後,會成為一些餐飲店或者特定美食的代言人,在直播過程中使用的餐具甚至是主播當天穿的衣服都有可能成為店家的植入。
去年,癮食文化CEO徐林飛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癮食文化籤約百名達人,全網粉絲9000萬,其公司和超過1000家餐飲商家進行了合作,擁有260多個品牌客戶,營收實現倍數級增長。
可以預見,在被央視點名批評之後,像癮食文化這樣抓住紅利高速增長的吃播行業被踩下剎車,未來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食類內容依然具有相當大的商業價值。《2019淘寶美食直播趨勢報告》中顯示,美食直播已成為淘寶吃貨經紀的新風口,僅2018年就有超過16億人次在淘寶「蹲守」美食直播,直播間賣出的美食同比增幅超400%。
如果吃播行業亂象能就此被整頓,MCN和主播生產更多積極正面的美食內容,也可能為吃播行業帶來更多商業價值。
與此同時,有關「大胃王」吃播造假、催吐浪費、不健康等批評也並不少見。
關於假吃,短視頻造假相對容易。視頻中的博主只需要作出進食的樣子,不需要真的吞咽下去,通過後期剪輯營造出「大胃王」的假象。而催吐,短視頻和直播中都有人使用,在直播暫停或休息時去衛生間催吐的博主也不在少數。
今年5月,B站一位UP主「孫狗子和劉老虎」誤將未經剪輯的視頻上傳。視頻中的他把滿口食物吐到一邊。被用戶發現後,這位UP主註銷了自己的帳號。
另一位B站知名UP主「cram阿強」擁有70萬粉絲,也被質疑吃播造假。今年6月,他曾短暫在B站停更,但很快在8月份復出,並表示對用戶質疑的聲音「既往不咎」。他的帳號主頁現被B站官方標記「內容存在爭議」。
在各種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出現之前,世界各地就有「職業大胃王」。他們一般以參加各種大胃王比賽為生,一場比賽獎金從幾百到幾萬美元不等。去年8月,美國一場吃玉米卷比賽中,一位參賽男子當場去世。9月,54歲的華裔職業大胃王李蕙去世。
前不久,瀋陽一「大胃王吃播」王先生在準備直播前突然感覺身體不適,出現身體發麻、頭暈目眩等症狀,經檢測是腦幹出血,經過7天搶救,最終還是沒有挽留住他的生命。
拋開浪費糧食一說,大胃王吃播本身就非常傷身,對觀眾未必是一個好的示範。
我們還是期待這次點名,可以促進轉型,讓短視頻更加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