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柏各莊農場
1968年的柏各莊農場
柏各莊農場始建於1956年,是河北省農墾系統內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農場。農場下轄11個分場∶第一農場、第二農場(唐海鎮))、第三農場、第四農場、第五農場、第六農場、第七農場、第八農場、第九農場、第十農場、第十一農場,2個養殖場∶八裡灘養殖場、十裏海養殖場,共111個自然村,總面積960平方公裡,人口15.8萬人,職工總數4.8萬人。1982年9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改建唐海縣,2012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唐海縣,成立曹妃甸區,仍保留國營柏各莊農場建制,成為曹妃甸區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歷程
初創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華北駐屯軍為補給糧秣,從1941年開始,在今第一農場境域建立"華北墾業股份有限公司灤縣農場"。1945年侵華日軍投降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府冀熱遼區第十七專署,接收了華北墾業股份有限公司灤縣農場,更名為冀熱遼區第十七專署解放農場,同年底改稱冀東區第十七專署解放農場。1946年5月,冀東區第十七專署改為第十三專署,第十七專署解放農場隨稱第十三專署解放農場,同年底曾一度被軍隊佔領。1948年,該地再次解放,原第十三專署解放農場由灤南縣人民政府接管,改稱灤南縣解放農場。1949年7月,灤南縣解放農場收歸華北局農業部,改稱華北局農業部津沽區農墾管理局柏各莊區農場。同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接收了柏各莊區農場,改名為渤海區農墾管理局柏各莊區農場。1951年7月,柏各莊區農場改稱柏各莊合作農場。1953年1月,柏各莊合作農場下放給河北省管理,又改稱河北省柏各莊合作農場。1954年2月,柏各莊合作農場更名為柏各莊機械農場。
1955年底,經國家計劃委員會、建設委員會批准,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在灤縣南部地區建立大型國營農場,並借用沿海較大村鎮——柏各莊之名,定稱"河北省柏各莊農場",隸屬河北省農業廳。1956年1月正式動工興建,農場性質為全民所有制農墾企業,兼有部分地方行政職能。農場設總場場部,初轄4個分場。1958年基本完成建場任務。
1959年,柏各莊農場第一批拖拉機駕駛學員在生產實踐中學習拖拉機駕駛技術。
1959年10月21日,經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柏各莊農場改為唐山市柏各莊區,建立了區政府,隸屬唐山市人民委員會。1961年6月,撤銷唐山市柏各莊區建制,恢復國營柏各莊農場,接受唐山專署和豐南縣雙重領導。1963年5月柏各莊農場黨委改歸唐山地委領導,行政業務歸河北省農墾局領導。1968年6月18日,經河北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河北省國營柏各莊農場改為河北省柏各莊農墾區,行使縣一級權力。
1968年9月27日上午,唐山二中、五中、八中、十中、十四中、十五中、女中等學校66屆、67 屆近千名初、高中畢業生知青下鄉奔赴柏各莊農墾區。
快速發展時期
1982年9月22日,國務院發出[82]國函字211號文件,正式批准柏各莊農墾區改建唐海縣。1982年12月26日,河北省農墾局[80]冀墾字第53號文批准,在柏各莊農墾區建立「河北省墾豐農工商聯合公司」,與柏各莊農墾區實行一套人馬,掛兩塊牌子。1985年1月1日,撤銷「河北省墾豐農工商聯合公司」,唐海縣實行縣管農場體制,仍保留「國營柏各莊農場」名稱。唐海縣是在河北省國營柏各莊農場基礎上建立的農墾體制縣。
上世紀90年代農場插秧情景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營柏各莊農場也進入迅速發展時期。到上世紀末,實現了水稻種植24000公頃,海水養殖5000公頃,淡水養殖5000公頃的農業格局,優質水稻、東方對蝦和水產品聞名國內。尤其在"十五"期間,各項建設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十五"時期,柏各莊農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9億元,切實增強了農場經濟實力。尤其是在2005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7億元,GDP總量28.5億元,全部財政收入2.46億元,徵繳稅費0.5億元。為了推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柏各莊農場大力推廣引進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的推廣應用。2005年水稻種植面積17000公頃,設施果菜大棚5439個,淡水養殖面積9000公頃,海水養殖面積4000公頃,工廠化養殖7.3公頃。新品種、新模式的應用試驗都取得了積極進展。2005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19.2億元。
深化發展時期
2012年7月,國家為加快曹妃甸區開發建設,對唐山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唐海縣,成立曹妃甸區,區內仍保留國營柏各莊農場建制。實行區委、區政府直接管理農場的運行模式,農業、農村工作由區委農工部、區農場管理局統籌管理,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和黨建等項工作接受區直相關部門的業務指導,既作為國營農場每年組織資源發包,又履行鄉鎮管理職能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基層組織管理。撤縣並區後,國營柏各莊農場全面融入曹妃甸開發建設,依靠全場幹部職工,農場改革發展進一步深化。國營柏各莊農場作為河北農墾系統當中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農場,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截至2016年底,全場有農作物種植面積25000公頃,其中水稻種植面積21000公頃,旱作物種植面積5000公頃。擁有海淡水養殖面積13000公頃,生產總值37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46億元,農場職工人均收入達13360元。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重點建設項目巡禮】柏各莊農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