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說:好父母的標準是什麼?有人說是不溺愛,也不苛求,給孩子翅膀,讓孩子獨立。然而現實中卻總有父母「走偏」,越是想給孩子最好的,越是容易讓孩子「消化不良」。前段時間,團長和大家討論了明星朱雨辰的媽媽把兒子培養成「媽寶男」的養育方式(>>回顧),今天,我們來看看另一位媽媽,看看父母「過度投入」的愛帶來的「副作用」。
今年上半年,臺灣出了一個新聞,明星夫婦孫鵬、狄鶯的兒子孫安佐在美國被捕。警方從他美國的家裡搜出了手槍、防彈背心以及1600多發子彈。更嚴重的是,他還揚言要在學校發起一場槍擊事件。
當地警方表示,從未見過一個18歲的少年,擁有這麼多武器。
據報導,該案8月28日召開了認罪庭。對於被控在美非法持有槍枝彈藥一事,孫安佐當庭認罪,放棄上訴權利,最重可判10年,具體量刑將在12月11日前決定。
▲孫安佐在社交媒體曬自己手握槍枝的照片
18歲的男孩子為什麼會有發動校園槍擊的想法?
事件發生後,大家都把討論的重點都放在了狄鶯的教育方式上。早前,狄鶯就在綜藝節目上分享過自己的育兒經,她對兒子極端的控制欲每一次都能嚇得人倒吸一口涼氣。
可能有些人對孫安佐以及她的媽媽狄鶯並不太熟悉。狄鶯是臺灣女藝人,曾經是歌仔戲的當家花旦,面容姣好,兩隻大眼睛水汪汪的。
狄鶯曾經演過《包青天》裡面展昭的小師妹。下面這張她年輕時的照片,相信能喚起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年輕一點的人認識她更多的是因為她在綜藝節目中的各種「自曝」。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她曾經在節目裡炫耀自己如何收拾「耍大牌」的香港某女星。
在講究資歷輩分的臺灣娛樂圈,出道早的狄鶯習慣了當「大姐頭」,她把霸道專制的派頭,延續到了帶娃上面:
狄鶯對孩子吃飯這件事,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11歲的孩子,要吃一個成年人的飯量。
她曾經非常得意地說,11歲這個年紀已經有148公分了,都是自己盯孩子吃飯的功勞。為了讓孩子吃到量,她每天要花7個小時盯著,孩子的每餐飯進食時長大概在2個多小時。
聽到這個事,小s現場吐槽說「很像在拍恐怖片」,蔡康永:如果我媽這樣盯著我兩小時吃飯,我會崩潰。
孫安佐吃進嘴裡的食物,也是根據營養師的建議專門配好,每周吃幾次牛肉、深海魚蝦,都是有定額的。更誇張的是,狄鶯要求兒子吃飯得講「責任制」,每一餐都會先幫兒子把菜夾好,把食物、湯、水果配好放在一個盤子裡,而這些就是兒子的「責任」,必須吃完。
當被問到兒子吃飯能不能看電視時,狄鶯表示,她兒子吃飯的時候只能看一檔節目:日本大胃王。(媽呀,吃到撐還要看這種節目不會更難受嗎?)
你可能會說,明星都是大忙人,總不能天天守著兒子吃飯吧。可是人家狄鶯說了,「我就算忙,也會用搖控」。不僅要防兒子不按時按量吃,還要擔心婆婆和老公幫兒子吃。(真的是太嚴格了!)
有報導說,一次孫安佐去同學家吃飯,狄鶯得知同學只招待他喝粥之後,心疼兒子吃得太寒酸,再也不準他和同學來往。
狄鶯說:吃非常重要啊,這孩子是要當棟梁的人。
在兒子的學習方面,狄鶯的要求當然也不會輕鬆。據狄鶯的鄰居說,為了給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狄鶯全家專門搬家。
為了兒子上好學校,全家搬家這種都是小事,對兒子成績的要求才是重點。狄鶯的朋友曾開玩笑地說,如果孫安佐在某次考試中沒有考到100分,他媽媽就會「打到他死為止」。
狄鶯說,這誇張啦!她對孩子的標準是80分,當然,如果考不到還是會威脅「揍到你屁股開花」。有一次孩子考了60分,狄鶯立刻打電話去問清楚班主任發生了什麼、怎麼回事,聽到老師說那次習題比較難才放下心來。
因為學業抓得緊,所以孫安佐的童年也根本沒有什麼時間去看動畫片、打遊戲。每天晚上9點就準時上床睡覺了。
做到這一點當然也沒有那麼容易,所以狄鶯想的辦法是:自己也完全根據孩子的作息來安排工作和生活。比如在孩子休息的時候不接通告、和孩子同一時間入寢、起早,每天送他上下學。
而最讓人想不到的是,狄鶯一直都是跟兒子一起睡,兒子大了,一家三口甚至把床橫過來睡!直到孫安佐開始長腋毛,她發現兒子已經進入青春期,才決定不再陪睡。
而且兒子必須每天早上一睜開眼就要看到媽媽,否則就會哭……
狄鶯在臺灣本土也有很多開工機會,但是她兒子放寒暑假時,她就不工作,全天候陪伴。有一次她比兒子先起來,兒子醒後發現媽媽不在,就大發雷霆說沒有媽媽在身邊不行。
而當時的情況是,爸爸還在身邊,兒子就因為媽媽不在哭了。現場嘉賓聽後直呼「太黏媽了」「如果交女朋友,對方會辛苦死」……
蔡康永也表示贊同,「因為這就是一個媽咪男孩啊」。
孫安佐就算摔跤流血了也不敢告訴媽媽,因為會被當做很大的事情。在狄鶯嚴格的管控下,孫安佐到了18歲都不敢自己一個人出去。
對於18歲才讓兒子獨自出門這件事,小s也是直接吐槽:現在是你背他?
有了家庭的狄鶯沒有朋友、沒有個人樂趣,完全投入在教養(控制)兒子這件事上,然後,用自己的「全情付出」對孩子進行「綁架」。
—旦孩子出現叛逆、學習生活能力下降的苗頭,都立刻開啟大道理和控訴模式:
你看,媽媽本來是可以有自己的生活的,但是為了你,我調整了作息、沒有了朋友、每天盯著你吃飯、要求你考更高的分數。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啊!
這樣的話,狄鶯從1歲開始就對著孩子說了!
對於狄鶯的「講道理」,主持人調侃說「她敘述得很像恐怖片的旁白」。
在節目上,有人直言如果自己是狄鶯的兒子,要麼想趕快長大,再也不受媽媽的掌控;要麼就得抑鬱症,這樣就沒有人管了。
但是那次節目裡更多人都不敢正面批評狄鶯,可能是她脾氣真的很爆又是資深大姐大沒人敢惹。
狄鶯閨蜜:她兒子可以不開朗嗎?一定要開心才可以生存下去。
小S一臉苦笑言不由衷地說:「小孩子就是要管。」(求生欲不要太強~)
另外一個甚至喊話孫安佐,「你要堅強地活著」。(很多人也想這麼說吧)
狄鶯曾經以開明姿態說,孩子成年後就會放手,什麼都不管。可是她給了孩子令人窒息的過度關愛,卻忘了成長是循序漸進的,獨立是要從小習得的。
狄鶯就是這樣一個,一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孩子、一邊又對孩子進行精細控制的媽媽。她堅持自己愛兒子和教育兒子方式,並且認為自己教育出了一個優秀的孩子。
狄鶯是苦出身,從小學唱歌仔戲,字都不認識幾個,進入演藝圈籤合同的時候都不會籤名。就是因為她自己吃過了沒文化的苦,所以鐵了心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可惜她根本不懂教育為何物,全部靠自己一廂情願的狹小价值體系異想天開,她以為嚴格控制就等於萬無一失,以為毫無節制的親密就是愛,以為營養越多越好……
結果,連基本的「讓孩子吃適量的飯」「給孩子勞逸結合」「到一定年齡給孩子性教育和性別意識」,這些狄鶯都做不到。
得知孫安佐計劃發動校園槍擊,狄鶯認為兒子只是在「耍嘴炮」而已。狄鶯的的姐姐也認為是個很有禮貌的乖孩子。
事發之後,關於孫安佐的爆料層出不窮,有一條很耐人尋味——
學生家長也說,其實孫安佐在學校很出名,出名的原因不是因為父母是藝人,而是他的怪:
「他有禮貌,成績中上,人緣也很好,但常在下課後,或去圖書館路上,會穿軍裝外套、戴著防毒面具,同學習慣了不覺得有什麼,但校方開始注意他,一路找他爸媽溝通輔導。直到結業式發生上臺,大喊『我要炸了學校』,學校才很堅持找了家長勸退他。」
這是孫安佐在臺灣康橋國際學校念高一、高二的時候,家長對他的評價。
▲孫安佐發在社交網絡上的照片
戴防毒面具,總是叫著「要炸了學校」……他有別於同齡人的怪異行為,其實老早就應該引起狄鶯的警覺。在媽媽長期嚴格控制之下,或許他正在用這種特別誇張的方式,表達內心的無助和不滿。
只能說萬幸的是,警察在他給子彈上膛前找到了他。
在狄鶯和兒子的相處模式中,她認為自己就是孩子絕對的權威,自己的命令孩子必須實行,也許在她看來,孫安佐一直是一個懂禮貌又安分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會徵得父母的同意。
實際上,孩子可能只是一個沒有個人意志、被動接受安排的提線公仔,在遠離父母視線的時候,他才會悄悄「做自己」。
但孩子在這個時候「做自己」,往往會為了逃離控制,而做出一些無法挽回的事——要麼傷害自己,要麼傷害別人。很多在父母眼裡「一向乖巧」的孩子,就是這樣闖下大禍。
狄鶯通過過分寵溺來控制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聞者足戒。
文丨阿麼
綜合自年糕媽媽 爸媽營 蘿嚴肅
成都兒童團稿件,版權歸成都商報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精選活動
少兒編程丨大思碼編程丨疊杯競技丨壽司DIY丨哆吶星球兒童主題樂園丨兒童劇《卡卡歷險記之外星來客》
商報小記者
活動專區丨我要入團丨活動商城
今日頭條丨搜狐號
一點號丨網易號丨企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