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樓3人確診 整棟樓被封!餘杭的他:這時候辭職我還像個男人嗎?

2020-12-27 餘杭晨報

餘杭晨報 記者 金曉榕 通訊員 俞珠花 金良瓶

計良慶是餘杭某小區的一名物業管家。1月31日早上9點,一位業主給我發微信,說他開車帶著爸媽去醫院了,爸媽有點發燒,他們是從武漢來的。這戶人家7個人,最終確診了3例,小區瞬間成為了重災區,整棟樓被封。知道消息後,家裡人勸他趕緊辭職,可他卻「一意孤行」,偷偷從湖州跑回了餘杭。

出了湖杭交界的卡點,計良慶就沒回過家

這戶人家共7口人,10天前男業主的父母乘動車從武漢來,父母已經發燒兩天了,他們隱瞞了這件事。

很快,120救護車來了,把這家剩餘的幾個人全拉去了醫院做檢查、隔離。

這戶業主所在的樓一共有3個單元,16戶業主還住在裡面。政府工作人員3班倒24小時坐在單元門口守著,樓被封了。

▲小區出口封閉為一個

「去過這棟樓的同事、保潔員都被隔離。業主去過的超市、藥店、菜店、小吃店全部關停,店員全部隔離。公司給我送來了防護服、護目鏡,我看著這一堆東西,有些不知所措。怎麼才一個早上,就好像《生化危機》的電影開拍了一樣,而我居然成了主演之一。」計良慶回憶說,當時好幾個熟悉的業主給他發消息,勸他別幹了,沒必要拿命來拼。他卻想,「如果我當了逃兵,業主們怎麼辦呢,尤其是被隔離的業主,他們怎麼辦呢?封樓這麼突然,他們很多人家裡根本沒多少儲備。」

當天由於事出突然,業主們都有些恐慌,計良慶的電話被打爆了,晚上12點才回到幾十公裡外湖州的家。到家的時候,他就在自家旁邊的小屋擺了張摺疊床,將就睡下。「別去上班了,這份工不要了,就算不為大人著想,也要為兩個女兒著想。」妻子遠遠看著他,說了這一句話,他沒吭聲,怕她生氣。

當晚老計幾乎一夜沒合眼,早上6點出門的時候,也沒敢和妻子說。上了車和給妻子打電話,妻子在電話裡罵他怎麼那麼笨。路上,父母也打電話勸他趕緊回家。他在電話裡回答,「這是我分管的小區,是我的責任,這個時候走了,還像個男人嗎?就算要走,也要把這件事解決好了再走。

經過湖州杭州交界的卡點時,工作人員問他想好了嗎,出去了就可能回不來了,他堅定地回答「想好了」,直到今天,他也沒回過家。

5個人負責800戶,計良慶第一次穿防護服作業

上班,計良慶真切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擔。

小區物業人員本來有十幾個,除去被隔離的、小區封閉出不了的,剩下就只有5人,包括兩個管家、一個經理、一個前臺、一個安全負責人。

「接下來的日子裡,小區800戶都由我們5個來負責。」沒有保安了,安全負責人當保安,把守小區唯一的出入口;沒有保潔了,5個人都成了保潔,掃地拖地,電梯、單元廳、地庫每天至少兩次消毒;沒有垃圾清理工了,小區裡4個投放點的垃圾已經堆積如山,5個人開著三輪車過去,把垃圾一趟趟搬到車上,再運到垃圾清運中心。

▲開著三輪車清運垃圾

被封的3個單元裡面業主都被隔離,所有的服務由經理和計良慶負責。事發突然,公司到處搜羅,也只有幾套防護服,給被封的單元提供服務時必須穿上。

「防護服一旦穿上了就不能脫,一脫防護效果就不好了。」計良慶每天要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12點,先把其他業主的事情處理,樓棟消好毒,再穿上防護服背上消毒酒精,逐層為被封單元消毒,單元廳、地庫、每一層樓都要噴,電梯的按鍵也要清潔消毒。消毒後,他再給隔離的業主們送快遞、倒垃圾。這棟樓的事情不忙完,就不喝水,不上廁所。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穿防護服,之前以為只有一線的醫生才穿,想不到我也穿上了。」防護服作業特別悶、特別熱,計良慶只穿一件棉毛衫都全身是汗。

最困難的時期,除了物業的兄弟姐妹,沒有人理解他。

確診3例的消息讓大家驚慌失措,很多業主連窗戶都不敢開,覺得空氣裡都可能有病毒。被隔離的這棟樓業主有的特別委屈,事情發生前他們都乖乖待在家不出門,可怎麼就突然變成了高危人群?他們的家門口貼了封條,樓下也有專人把守,小區名字在各個群裡反覆被人們提到,大家講著有關那戶人家的種種細節。小區裡安靜得可怕,沒有被隔離的業主也幾乎足不出戶。計良慶儘量安慰他們,但其實他也害怕。

「一個人背著消毒藥壺噴藥水的時候,尤其是走到那戶人家附近的時候,我常常想,我會不會也被傳染,如果傳染了,我的孩子們怎麼辦,小女兒才9歲。」他給妻子打電話,說很想她們,還想要幾件換洗衣服。妻子把衣服理了一袋,直接丟在湖州和杭州交界的那個卡點,讓他自己去拿。計良慶知道,她還在生氣。

業主的關愛,讓他覺得回來上班很值

過了最恐慌的兩天,寂靜的小區慢慢有人開窗了。

物業把每天的疫情都通報給小區業主。物業還是每天接到一大堆業主的電話,但電話的內容不再是單純的詢問疫情了,很多都是充滿關愛的。

業主們你幾個我幾個,居然湊了幾百個口罩送到前臺。業主們開始給物業送飯了,紅燒肉、魚塊,特別好吃。有個大媽快80歲了,她拿過來一袋營養品,說:「小計啊,這是我女兒從美國帶回來增強抵抗力的,你一定要吃。」還有的在網上買了一大堆好吃的放在門崗,留的卻是計良慶的電話號碼。這個快遞一直沒人拿,他正奇怪,結果業主終於發來消息說:「老計,我買了點吃的,你記得吃啊。」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事情在感動著他,「我覺得回來上班是對的,很值。」

和家人隔著圍欄見面,女兒送他一顆種子

2月14日晚上12點,那棟樓正式解封。次日,計良慶挨家挨戶給他們送解除隔離通知書,「當時我心裡真高興啊。我終於可以不用穿防護服了,走路好輕鬆。」被隔離的物業兄弟姐妹們也慢慢回來了,人手也沒那麼緊張了。計良慶把這些消息都告訴妻子,妻子讓他再去一趟湖州杭州交界卡點,拿衣服。計良慶知道,妻子的氣應該已經消了。

▲我跟家人在卡點相聚,家裡人都理解了我,真高興啊

到了卡點,更沒想到的是,除了妻子,兩個女兒、父母也都來了,但是1米高的圍欄擋在了中間,計良慶和家人站在圍欄兩邊說話,妻子笑了,把洗好的衣服遞給他。

「爸爸,你要是想我,就看看這個。」小女兒讓他把手伸過去,在他手心裡放了個很小的球。孩子們出生以來,計良慶從沒離開過她們這麼久。捧著那個小球球,這個大男人居然有點想哭了。

仔細看了又看,原來那是老家山上一種樹的種子,他打算種起來。等到疫情結束那天,也許已經發芽了。回家的時候,我再拿回去給她看。

來源:薔薇姐姐看世界

編輯:天一

相關焦點

  • 15樓衝廁所,病毒竄升27樓!衝水馬桶將新冠傳染整棟樓
    科學家們發現,新冠病毒可通過廁所和排水管道,在整棟建築中傳播... 幾天前,一棟位於美國的高層公寓突傳疫情: 住在25樓和27樓的4戶住戶,被診斷出新冠病毒陽性,整棟大樓面臨封鎖狀態。 說實話,現在在美國這種地方,出現新的新冠病例實屬平常,可這四戶人家,卻罕見地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高度重視。
  • 9歲男孩,救了一整棟樓鄰居!
    上海金山朱涇二小一名9歲的三年級男生面對夜晚肆虐的火魔上演了「教科書式救援」不僅救了自己一家人也救了整棟居民樓的鄰居▽▽▽ 12月18日晚10時許,金山區朱涇鎮北圩新村某號302室,朱涇二小三(3)班的學生小博正在睡覺,突然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 「我爬起來後,看到客廳裡的火,已經燒到了天花板。」
  • 生死時刻,9歲男孩救了一家人和整棟樓鄰居!
    繼上海格致中學15歲高一學生盛曉涵「教科書式」救人搶回生命的新聞刷屏後,上海金山朱涇二小一名9歲的三年級男生面對夜晚肆虐的火魔,又一次上演了「教科書式救援」,不僅救了自己一家人,也救了整棟居民樓的鄰居。
  • 寧波路上20釐米的紙片樓
    紙片樓究竟有多少年歷史,沒人說得清。住客們也只能說個大概,約莫是上世紀30年代建起來的,總有八九十歲高齡了吧。除了銅錢,寧波路一帶也有文化人,南無錫路上就有收藏世家張石銘家族的老宅,以前叫「峻德裡」,是介於四合院和石庫門之間的兩層樓院,牆頭有兩丈高,這個藏寶閣裡曾經藏有多少文物,如今也是個謎了。
  • 9歲機智男孩,救了一家人和整棟樓鄰居,爸爸:輔導作業心平氣和了...
    麻先生說,他在睡夢中被兒子喊醒後,第一反應就是帶著兒子逃生。逃到門外後,麻先生發現嶽父還沒逃出來,便又折回家中喊醒了嶽父。「我嶽父披著被子,就逃了出去。」 麻先生說,只穿著短褲的他原本也逃出了家門,但想到要拿手機報警,便又折回家中,結果這一趟,險些喪命。
  • 一個9歲小男孩救了整棟樓的人!一連串「教科書式救援」堪稱經典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條新聞,在上海某居民房內發生了一起火災,現場有人員被困,而且火勢還不小,但第一個發現火情的卻是一名年僅9歲的小男孩,並且,這名小男孩憑藉自己的機智勇敢上演「教科書式救援」,可以說是救了整棟居民樓的鄰居。據了解,當時小男孩正在家裡睡覺,但卻被一股難聞的燒焦味驚醒,「我看到客廳已經全部燒焦,火燒到了天花板上。」
  • 不同的操作,一個救了整棟樓,一個死亡19人!知道這些,關鍵時刻能救命!
    而就在這短短幾分鐘內,9歲的小男孩幹了幾件事,救了整棟樓的人:下樓逃生時,小博依次敲響了2樓和1樓鄰居家的房門,通知鄰居逃生;逃至樓下後,小博對著整幢樓大喊「著火了!大家快走啊!」;最後,他當街攔車,請司機幫忙撥打119報警。
  • 張庭夫婦買下黃浦江邊整棟樓,壕氣
    近日,有網友爆料張庭夫婦買下了黃浦江邊的整棟大樓,並發布了一段林瑞陽拄著拐杖到新樓裡監工的視頻。據悉,這棟樓是他們夫婦買來作為公司的總部新大樓的,該棟樓視野開闊,風景很好,地理位置優越,價格相當不菲。張庭不但人美對自己狠,還這麼有商業頭腦,美人界的楷模無疑了!
  • 網友:整棟樓在晃
    有河源的網友表示 住在30樓 感覺整棟樓都在震 歷史地震: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9次,最大地震是2020年1月20日在廣東梅州市興寧市發生的
  • 相隔10層樓,兩人先後確診!香港深夜緊急撤離同一單位所有居民
    凌晨2時許,該樓大批住戶手提行李,在香港警方協調下,登上旅遊大巴,他們被送往4個檢疫中心進行隔離,大約涉及180人。至上午7時,大批衛生署人員身穿保護衣物抵達康美樓,進行消毒工作。據悉,食物環境衛生署及房屋署會為該大廈安排徹底清潔及消毒。
  • 香港單元樓多人感染,居民連夜撤離!各大航空公司紛紛停飛香港!
    (圖片來源:The New Daily)昨天,更有媒體曝出居民連夜撤離,只因一棟單元樓內發現多人感染!這些消息不禁讓人擔憂,就連香港都要淪陷了嗎?巧合的是,這位女子與早前第12個確診患者都住在同一幢大廈的07室。這個巧合不禁讓許多人想起,非典時期,香港曾出現過同住一小區的331為居民被交叉感染病毒的事情。也是因此,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必須明確是否出現環境感染。
  • 遼寧一小區出現確診病例,2名居民躲家中被發現,民警戴手銬帶走
    知情者稱:因前段時間該樓棟出現確診病例,所以相關部門安排整棟樓住戶,全部都要去大連集中隔離,該住戶為躲避隔離,藏在家裡沒有去。在對樓棟消殺時,執勤人員聽到電視聲音將其發現,隨後警方將2人帶走。知情人稱:事情是發生在今天,就是這個小區的這棟樓,自然天成C1單元。前段時間出現一個確診病例,然後整個樓的居民都是大連隔離了,然後就是這家有兩個人,他們沒去,躲了起來。
  • 細數明星微商產業,張庭納稅21億、買整棟樓,劉嘉玲卻險遭破產
    ,何況是一棟樓,價值多少真是想都不敢想。明星掙錢買房產不奇怪,但壕氣到一口氣買下整棟樓還真沒有幾個。這麼一說,真的也就不奇怪張庭為啥買得起一整棟樓了。前一段時間有很多爭議的伊能靜呢,也是微商中人,15年創立了自主品牌,主推的賣點是伊能靜親研。
  • 泉州晉江霞福村最美「三樓」老屋,整棟樓有26間見證時代印跡!
    遠遠看去,和很多破敗的「番仔樓」不同,這棟房屋左右對稱,不僅結構完整且清新雅致。穿過石頭和紅磚砌成的圍牆,進入院子內,乾乾淨淨,據悉,這棟房屋是菲律賓華僑朱氏兩兄弟在1965年建造的。如今,兄弟倆的後人都在菲律賓、中國香港等地,為防止房屋長期無人居住自然損壞,村裡協調了相關人員前來打理。
  • 寶雞一小區業主憂心安全封陽臺,物業:私改樓體結構
    而且買房前銷售人員說這個窗戶可以封起來,現在又說這個儲物間屬于贈送面積。」劉先生告訴記者,現在開發商說這個窗戶要封只能他們封,業主不能自己封,如果私自封窗就會停水電。據劉先生介紹,有相同情況的一共有84戶,現在有的幾戶自己封了窗,物業就發了整改通知單,要求停止改造並拆除。
  • 張庭夫婦買下黃浦江邊整棟樓,林瑞陽拄拐監工,身體狀態堪憂?
    張庭和林瑞陽結婚後,為了生寶寶可是遭了不少罪,3年裡共做了9次試管嬰兒,打了1000多針,終於成功生下了一雙兒女。兩人都是演員,都有過讓人難忘的的作品,但自從下海經商後,兩人就很少再拍戲了。林瑞陽本身就是搞房地產的,不過能買下這整棟大樓足以看出他雄厚的身家了。林瑞陽公司員工近日在網上曝光了一段林瑞陽拄著拐杖到新樓裡監工的視頻,視頻中60歲的林瑞陽一頭白髮,顯得比較滄桑,其實林瑞陽是少白頭,年輕時候頭髮就已經白了,一身黑色休閒運動衣的他拄著拐杖,看上去似乎比實際年齡要老了好多。
  • 「教科書式」操作,9歲男孩救了整樓人!
    逃生、敲門、大喊、報警……在出現火情後的幾分鐘內,9歲男孩麻文博的一系列「教科書式」操作,救了一家人和整棟樓鄰居! 發現火情! 9歲小博的做法救了整棟樓 18日22時許,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一小區內,正在睡覺的麻文博突然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他趕緊下了床,發現客廳的火已經燒到了天花板。麻文博的第一反應是喊醒爸爸!接著又喊醒外公!
  • 上海9歲男孩救了一家人和整棟樓鄰居,爸爸:輔導作業都心...
    上海金山朱涇二小一名9歲的三年級男生,面對夜晚肆虐的火魔上演了「教科書式救援」,不僅救了自己一家人,也救了整棟居民樓的鄰居!▽▽▽12月18日晚10時許,金山區朱涇鎮北圩新村某號302室,朱涇二小三(3)班的學生小博正在睡覺,突然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
  • 國外總是喜歡多此一舉,樓梯口加個蓋板封起來,上下樓不麻煩嗎?
    國外總是喜歡多此一舉,樓梯口加個蓋板封起來,上下樓不麻煩嗎?有沒有在國外農村地區居住過的朋友?是否曾經對他們的將樓梯口價格蓋子封起來感到疑惑?樓梯是為了方便上下樓,為什麼要在二樓加蓋一個蓋板擋住呢?難道不覺得這樣很麻煩嗎?我還特地問過我國外的朋友,這樣做對他們的好處大於壞處,也許這就是國內外思想上的差異。這樣做的好處有哪些呢?看小編給您分析一下。一、擴大了二樓的活動區域別看蓋板的面積很小,但是對於一些狹窄的閣樓而言,可能就正好缺了這麼小的空間。
  • 買房時選二樓你後悔嗎?我選二樓時的想法和居住的體驗是這樣的!
    當初我買了二樓後悔嗎?下面我將從二樓的利弊,以及我選擇二樓時的想法,和居住後期的體驗,一一為大家說明我的感受!提起買房應該買幾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過經過大多數人的共識是,一樓、二樓、頂樓、腰線層、設備層,應儘量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