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大尺度新劇,這樣的青春劇,國內想抄都抄不走!

2021-01-09 紅顏秀影

眾所周知,如今的視頻媒體巨頭都有各自的「人設」。

比如BBC,主打文藝路線,人文氣息濃厚。

旗下不僅有包括《傲慢與偏見》《悲慘世界》《簡愛》在內的名著改編劇,

還有《神探夏洛克》《殺死伊芙》《倫敦生活》等精品英劇。

更有《地球脈動》《藍色星球》《王朝》這類近乎滿分的自然紀錄片。

再比如HBO,曾憑藉《權力的遊戲》《西部世界》《羅馬》《欲望都市》等劇,

摘得暴、尺度的標籤。

更不用說,還有《車諾比》這部以IMDb9.7高分封神的王牌劇。

在蟄伏許久之後,HBO像是突然又找回了當初的感覺。

再次拿出撩撥觀眾腎上腺素的殺手鐧,

比如這部大尺度校園美劇——《亢奮》

光從評分看,雖然算不上神劇,

但作為校園劇,開局就有豆瓣8.0也挺不錯。

一眾卡司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贊達亞。

她此前最知名的角色是《蜘蛛俠:英雄歸來》中的女主米歇爾·瓊斯,也就是小蜘蛛未來的女友。

令人期待的是,迪士尼出身的她,過去出演的角色都是各類清純乖乖女,

而這次卻一反常態,飾演了一個問題少女。

自從《實習醫生格蕾》播出,埃裡克·迪恩憑藉劇中的馬克醫生一舉成名,

如今一晃就是十多年。

這次雖然只飾演了一個不怎麼重要的配角,但他的出現還是挺令人驚喜。

贊達亞飾演的茹大概是所有校園劇女主中最特別的一個。

因為她一出場就自帶多動症、強迫症、焦慮症、躁鬱症。

雖然還沒到青春期,就已經讓家人愁到忍不住落淚。

在如此多的「debuff」加持下,

她果然不負眾望長成了一個問題少女:任性、逃學、濫用藥物、不服管教。

故事正是從她戒毒成功後第一個夏天開始。

《亢奮》簡直劇如其名,到處都是能讓觀眾亢奮起來的橋段——

比如劇中有大量直白的鏡頭,壓根不用「暫停找福利」。

比如凱茜,在父母面前是個乖乖女,

實際上卻是個喜歡拍性感照片的辣妹。

甚至,還有在派對泳池現場開車的場面。

其實,麥迪敢在眾目睽睽之下跟剛認識的男生「愛的鼓掌」,只是為了報復渣男前任。

而前男友內特一句「你夠狠!」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報酬」。

這樣大膽而幼稚的行為完全符合青少年衝動無知的特質。

除了以上青春迷幻劇必備的大尺度場景,

劇中的一眾角色也是美式校園劇的經典配置——

滿腦子成人思想,又總是對別人指指點點的囂張校霸內特。

還有一群以校霸為首的小跟班。

這些被荷爾蒙支配的壞小子也被女主戲稱為「那幫直男癌」。

單純無害的胖妞凱特和她成熟風騷的閨蜜。

二人分別象徵青春期的兩個極端——

一個是渴望親密接觸而又不敢嘗試的雛鳥;

一個是負責啟蒙、慫恿朋友踏出第一步的老鳥。

最後,就是兩個同時陷入迷茫,試圖在相遇後互相拯救的女主角:茹和茱爾絲。

一開始,你可能會和我一樣,十分厭惡像茹這樣的女孩。

她不自愛、浪蕩、撒謊成性、糟踐自己的健康和未來。

但當你逐漸深入了解這個角色,

便會窺探到她那充滿不安與動蕩的青春期——

父親早逝、母親懷了二胎、家人對她的期望值過高、被迫要做妹妹吉雅的好榜樣。

這些不為人知的痛苦日益沉重,壓得她喘不過氣。

於是,只剩下唯一的發洩途徑:作踐自己。

除了自我傷害,最能表現青春期糾葛的,莫過於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衝突。

他們總是對子女不夠了解,要麼太過壓抑,要麼太過放縱。

尤其是茹的母親總是下意識地懷疑自己的女兒。

兩人在家中大吵大鬧、摔門、爭執時,母親甩出的「致命三連」,

恐怕正是大多數人青春期的翻版。

「你去哪兒了?我不信。」「不準在家摔門。」「我早晚被你氣死。」

就像本哈德·施林克在《朗讀者》中所寫——

「是不是人人都如此?我年輕時總感到自己一會兒信心十足,一會兒又自信喪失。我想像自己完全無能,毫無魅力,同時我又覺得自己天生我才,可以計日功成。」

青少年正是如此充滿矛盾的個體。

他們越是張揚任性,內心越是脆弱不堪。

這樣想來,劇中人物那些有點中二病、不可理喻的行為就變得不難理解。

他們只不過是在試圖找尋存在感、安全感,發洩對自我的不滿。

有趣的是,《亢奮》才剛剛開播就已經面臨評論兩極分化的境地。

有的觀眾大力支持,表示這部劇即將成為自己的「周指活」,

而有的人則威脅HBO要取消訂閱。

就連美國PTC(家長電視委員會)也透過媒體公開抨擊這部劇集。

聲稱其有意向青少年宣揚暴力、粗言穢語、濫用藥物等不健康行為。

PTC向《亢奮》發出警告。

不過這完全不足為奇。

在此之前,該委員會曾批評過《南方公園》《權力的遊戲》《皮囊》等。

換言之,凡是大尺度的美劇,都逃不過它的「魔爪」。

而我也在別的網站看到了如下評論:

「最好這樣的劇也不要再出現!毀三觀的電視劇,而且會影響年輕人!」

難道青少年的三觀真的如此脆弱?只看一部劇就會學壞?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更不用說,導演的態度絕非鼓勵青少年去模仿劇裡的人物。

正如他親口所述「想讓年輕人或所有受藥物成癮影響的人知道,他們不是獨自面對困難。」

他真正目的在於藉助這部美劇,呼籲那些深受困擾的青少年正視自己,早日擺脫泥淖。

與之對應的是,未來劇中每個角色都將迎來「重生」。

就像曾經因為肥胖身材而被孤立的凱特,突然有一天改頭換面。

不僅換了煙燻妝、燙了捲髮,還大膽地展露著自己的傲人身材。

從自信滿滿的笑容中,看得出她正試著重塑自我,讓內心變得強大。

曾經沉浸在陰鬱和自我否定中的茹和茱爾絲,

也開始手牽手,奔向光明。

他們就像是黑暗縫隙中唯一的陽光,溫暖、照耀著彼此。

誠然,本劇的尺度完全不輸《猜火車》《性愛自修室》,

劇中部分劇情也與「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觀眾相距甚遠。

畢竟,大多數人的青春都很普通。

一切只與「考試」和「成績單」掛鈎,甚至與「早戀」無緣。

但劇中呈現出的關於青春期反叛與欲望萌芽的細節,卻如此真實。

以至於有人把《亢奮》比作黑暗料理版《致青春》,我覺得還挺貼切。

如果只看開頭,你可能會忍不住吐槽,這完全就是美國垮掉的一代。

但那些看似糜爛墮落的日常背後,

蘊藏的卻是青春的迷茫、對未來的恐懼、躁動不安的荷爾蒙、難以處理的人際關係。

這是所有人都逃不開的青春期煩惱。

比起那些浮誇、雷同、乏味的「仰望45°角,明媚憂傷」的狗血青春爛片,

作為「90後老年人」的秀秀,倒更希望偶爾來點像這樣的猛料。

相關焦點

  • 韓劇多次抄襲國產劇?從劇情到造型,連公益片都被抄
    作為電視從業者不努力搞創新而是照搬別人創意,的確是沒有職業道德。不過大家只知道國內綜藝喜歡抄韓綜,但是韓國電視劇多次抄襲國產劇大家知道嗎?一、韓劇抄國產劇劇情2005年《我的女孩》多次在國內播出,薛功燦、周幼琳、徐正雨、金世萱的四角戀搞笑又傷感,是國內觀眾最喜歡的韓劇之一。
  • 韓劇又抄國產劇,李棟旭新劇設定抄《結愛》,服裝照搬白鳳九
    文/慄子(原創文章,禁止抄襲,禁止轉載,違者必究)國內綜藝抄襲韓國綜藝一直被網友各種詬病,然而近幾年韓劇也開始抄襲國產劇,前有《德魯納酒店》抄《東宮》,後有《九尾狐傳》抄《結愛》。李棟旭主演的《九尾狐傳》近日正在熱播,男神李棟旭在劇中飾演狐妖,對女主深情不移動,每一世都守護在自己的愛人身邊,人設還挺吸引人。不過總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好像在那部劇裡看過類似的設定。
  • 均分9+,國綜抄都不敢抄,抄也抄不好
    最高級是這句:「這個綜藝,國內抄都抄不好吧……」什麼都不用說了,安排——《再次出發》Begin Again網友說的話不虛。想抄,根本無從下手。這是一檔「三無」節目。01沒有明星不是說真沒明星。而是嘉賓中沒一個人,把自己當「明星」。
  • 均分9+,國綜抄都不敢抄,抄也抄不好
    最高級是這句:「這個綜藝,國內抄都抄不好吧……」什麼都不用說了,安排——《再次出發》Begin Again 韓國JTBC的治癒音樂綜藝。網友說的話不虛。想抄,根本無從下手。這是一檔「三無」節目。01沒有明星不是說真沒明星。
  • 這檔大尺度綜藝我們想抄也抄不了!
    其實國內的綜藝節目被指抄襲已經不是頭一遭了,去年大火的音樂綜藝《中國有嘻哈》也是深陷抄襲門事件。但是就算有抄襲的嫌疑,也是沒有抄到精髓,《偶像練習生》的口碑也是持續暴跌。提起真人秀節目,我們都能想到一個詞:劇本。沒錯,有的真人秀劇本表演痕跡太嚴重,明顯是按照事先的套路來的。
  • 無線新劇《讀心神探》被指抄美劇 欠創意遭圍批
    網易娛樂10月6日報導 2010年10月6日香港無線抄劇由年頭抄到年尾,雖因創意欠奉被圍批,可惜抄風依然!前晚首播由林保怡主演的新劇《讀心神探》,竟抄足美劇《Lie to me》,曾做過無線監製的鄧特希揚言早已預料無線必抄《Lie to me》劇!無線抄劇愈趨化境,觀乎今年所推出的劇集,多部都有抄襲之嫌!
  • 美國:想抄但抄不出來!
    美國:想抄但抄不出來!眾所周知,美國自二戰結束以後都以軍事實力強大著稱,其自主研發的軍事武器裝備往往都在世界上排名前列甚至是領先世界,比如核動力航母、隱形轟炸機、核潛艇等等。這也使得美國在很多事情上肆無忌憚,然而隨著美國這些年不斷的發動戰爭,使得其國力被嚴重損耗,其現如今的實力,遠不如當年了。
  • 布景簡陋到可笑,被嘲諷抄都不會抄
    最近有不少網友發現又有韓劇來國內找存在感了,正在韓國播出的新劇《產後調理院》借著懷孕生子這樣的熱門話題,開始嘗試上平臺熱搜。但很快就有人發現好好的一部韓國現代劇竟然也疑似抄襲中國古裝劇,還是卡在漢服爭議這個檔口,多少有些微妙。
  • 對不起,你追過的國產劇,十有八九是抄的
    不意外,這部劇似乎還是沒能跳出「熱播即抄襲」的怪圈,而且又是涉嫌抄襲匪我思存的作品。只不過,這次「連我錯別字一起抄」。原本給青春偶像量身定做的經典臺詞「我想哭的時候,身體倒立,眼淚就流不出來」,被安放到一個王爺身上,簡直讓人犯尷尬癌。
  • 沒見過這些國產劇,你都不知道他們多能抄
    講道理,這也是一個奇怪的腦迴路,一般發現自己被人騙了這麼多年,第一感覺不應該是覺得「我的青春都餵了狗」嗎?為啥會這麼急匆匆地來為抄襲劇保駕護航?不管是出於什麼心態,總之有這樣的粉絲做基本盤,也難怪《愛情公寓》敢於開闢「詐騙片」的新片種,拍出了那部「愛情公墓」。
  • 國版「未生」,抄都抄不明白
    《平凡的榮耀》這不是國內第一次嘗試職場劇了。看到沒,連湯兒都沒換,然鵝即使是這樣還是一團糟。抄作業都抄不明白。開頭10分鐘內,講述的是吳恪之如何被降職的。先不提這個劇情合不合理,就這麼短短幾分鐘,吳恪之說的每一句話都好像微博情感號摘下來的每日雞湯。看見那些燈火了嗎?你看的見它們,它們看不見你。
  • TVB臺慶劇《讀心神探》被指抄美劇 慘遭圍批
    美劇《別對我說謊》海報 無線抄劇由年頭抄到年尾,雖因創意欠奉被圍批,可惜抄風依然!前晚首播由林保怡主演的新劇《讀心神探》,竟抄足美劇《Lie to me》,曾做過無線監製的鄧特希揚言早已預料無線必抄《Lie to me》劇!無線抄劇愈趨化境,觀乎今年所推出的劇集,多部都有抄襲之嫌!繼《飛女正傳》、《談情說案》及《女人最痛》等集百家之大成的「百家劇」出籠後,無線似乎當觀眾意見是耳邊風,一於繼續抄!
  • 說好不哭 | 那個抄歌詞的少年就是我的青春
    圖 | 網絡《說好不哭》終於發布了,方文山作詞,阿信也獻聲哼了幾句,真的是一整個青春都在這裡了
  • 別抄了!別抄了
    這麼常見的創意,你咋不趕在人家前頭做呢?之前就有人問:這節目咋還沒被抄呢?港真,《青春環遊記》這節目本身有賈玲和楊迪在,笑果絕對不會差。有人可能會覺得,別管抄不抄或者借沒借鑑,節目好看不就行了?嗯,抄的人就是這麼想的。
  • 李東旭新劇被指畫面人設抄《結愛》,服裝抄《香蜜》
    10月13日,有網友發帖質疑韓國男星李東旭新劇《九尾狐傳》疑似抄襲宋茜黃景瑜主演網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而引起熱議,該網友也曬出對比截圖並吐槽稱:「為了地獄使者去看了兩集結果直接傻眼,請問這是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之南韓分戀嗎」
  • 韓劇抄國產劇早就抄得「喪心病狂」了
    然而——這部劇很多文化細節處理都異常的相似。內在的歷史文化方面不提,韓劇是想抄也抄不了。比如韓劇抄襲國產劇,具體抄到《九尾狐傳》《德魯納》這樣的不多。但如果說到韓劇抄襲國產古裝劇美術和服化道,那就數不勝數了。不信?這裡隨便找了些在網上引起過熱議的例子。
  • 韓劇抄國產劇早就抄得喪心病狂了
    內在的歷史文化方面不提,韓劇是想抄也抄不了。 比如韓劇抄襲國產劇,具體抄到《九尾狐傳》《德魯納》這樣的不多。 但如果說到韓劇抄襲國產古裝劇美術和服化道,那就數不勝數了。 不信? 這裡隨便找了些在網上引起過熱議的例子。
  • 李棟旭新劇劇情抄宋茜舊劇、造型抄朱一龍、熱巴,粉絲脫粉:韓國人...
    這個綜藝抄了韓綜,那個劇情抄了韓劇,只要是與韓國撞梗的影視劇或節目,韓娛粉絲都會說是我們抄襲了韓國。 韓娛粉絲罵我們的編劇和編導缺乏原創性,殊不知有些韓劇也是集融梗抄襲於一身,這其中就有由李棟旭和趙寶兒主演的新劇《九尾狐傳》。
  • 李棟旭新劇造型抄襲朱一龍迪麗熱巴,粉絲脫粉唾罵:韓國人別抄了
    這個綜藝抄了韓綜,那個劇情抄了韓劇,只要是與韓國撞梗的影視劇或節目,韓娛粉絲都會說是我們抄襲了韓國。韓娛粉絲罵我們的編劇和編導缺乏原創性,殊不知有些韓劇也是集融梗抄襲於一身,這其中就有由李棟旭和趙寶兒主演的新劇《九尾狐傳》。地獄使者變成千年男狐,不少劇迷對李棟旭的新劇也充滿了期待。
  • 《愛5》原班人馬出演新劇,大力張偉再續前緣,盲猜:還是抄的
    一旦提到能代表我們青春回憶的電視劇,在網友腦海中便能出現《家有兒女》、《武林外傳》以及《愛情公寓》這些經典作品,不過要說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愛情公寓》。 該作品總計有五部,承載了很多網友的青春回憶,劇中的人物至今是觀眾們非常喜歡的角色,不過《愛5》結束之後,很多觀眾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