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尖瓣介入行業發展現狀
四、二尖瓣介入市場規模分析
五、二尖瓣介入行業發展驅動力
六、二尖瓣介入行業主要參與者
七、二尖瓣介入行業發展趨勢預判
自2003年首例MitraClip植入手術以來,二尖瓣介入器械領域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全球有50 種以上二尖瓣反流治療器械進入動物實驗階段,其中20 多種進入人體探索階段。截止到2019年2月,已有6個修復產品獲得歐盟CE認證,其中一個(雅培MitraClip緣對緣修復系統)獲得FDA認證並在歐洲、北美、日本等多個國家、地區上市銷售。截至目前,我國企業不論是二尖瓣修復產品還是置換產品均處於臨床試驗階段;但外資品牌也都未獲批在國內上市銷售。
2018年11月,潘湘斌教授在美國權威心血管外科雜誌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全文發表了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創新介入二尖瓣修復器械Mitralstitch FIM挑戰病例報導,標誌著我國二尖瓣介入領域正式步入國際舞臺並獲得認可。另外,由於國外成熟的edge-to-edge產品難以生理性修復脫垂的瓣葉,而使用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復系統進行腱索生理性修復後,保留了患者瓣膜自然解剖狀態,Mitralstitch產品優勢明顯。截至2019年8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王春生教授團隊連續三例TMVR手術均獲成功,表明我國已打破了歐美心外科團隊在這一前沿領域的壟斷。除此之外,據不完全統計,國內也有十來家企業加速布局當中,積極展開國際臨床實驗合作,多款創新型置換產品進入臨床試驗後期,其中不乏醫療器械龍頭-微創醫療,上市新貴-沛嘉醫療等。
根據美國STS數據,手術治療二尖瓣反流的患者中,超過60%選擇二尖瓣修復,在退行性二尖瓣脫垂(DLP)導致的二尖瓣反流中,選擇修復手術的患者佔比約80%,置換手術在各類患者中佔8%到22%不等。採用二尖瓣置換佔比最高的病因是風溼性病變,有超過80%的患者採用二尖瓣置換治療。
據中國心外科手術和體外循環數據白皮書,2019年全國共完成心臟瓣膜手術7.36萬例(+6.8%),五年CAGR為 4.0%。2018年瓣膜手術量超過1000臺的阜外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北京安貞醫院等9家醫院瓣膜手術量合計佔全國瓣膜手術量比例約25%,超過300臺的49家主要醫院佔比約56%,超過100臺的139家主要醫院佔比約79%。而對於開展二尖瓣介入的中心,也主要集中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等少數幾家。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全球MR患者人數從2014年的88.3百萬人增加到2018年的95.1百萬人,預計到2025年將增加到108.6百萬人;中國MR患者人數從2014年的9.4百萬人增加到2018年的10.3百萬人,預計到2025年將增加到12.1百萬人。中國MR患者的患病率CAGR高於全球。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9年,僅不到1%的MR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規模大但滲透不足的TMV市場顯示出巨大的增長潛力,2030年全球TMV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74億美元,並最終發展到TAVR市場3-4倍的規模。
以2019年1680萬中度以上MR人群為起點,假設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預計到2025年,全國中度以上MR患者超過2000萬。其中需要手術的患者佔到40%左右,手術高危人群在需要手術的患者中大約為50%。
預計2019年MitraClip緣對緣修復系統在全球範圍內高危患者群體中滲透率約為0.12%,以此為參考,保守估計到2025年中國二尖瓣介入手術量可達約6千臺,假設到2025年其售價在17萬元,則總體市場規模可達10億。若假設手術滲透率較快增長,到2025年達0.8%,終端價格為12萬元,則總手術量超3萬臺,總體市場規模近40億。
來源:公開資料、盛山資產
銳翎資本以介入手術滲透率20%-50%、介入器械終端價格10w/套為估算基礎,得出國內MR介入器械潛在市場規模約為150-400億元。
中國患者的BAV發生率較其他國家更高。BAV患者僅有兩瓣小葉而非三瓣,這導致主動脈瓣硬化或滲漏。另外,BAV組中二尖瓣環的非圓形解剖學結構會導致瓣周漏及破裂風險更高,以及有時出現非常嚴重的鈣化,亦可導致圍術期卒中。
迄今為止,全球僅有7款商業化TMV修復或置換產品,包括六款TMV修復產品以及一款TMV置換產品,當中僅有一款於中國獲得批准。TMV置換產品Tendyne於2020年1月獲準EMA批准,成為全球首款、且唯一獲得上市許可的TMV置換產品。2020年6月後,MitraClip成為唯一一款可在中國內地上市銷售的TMV修復產品。
全球TMV市場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其他眾多TMV修復或置換產品均在開發之中。中國國內企業基本都處在可行性或動物研究階段,僅有捍宇醫療推出的ValveClamp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總體來看,目前全球及中國二尖瓣介入市場,各企業均處於差距極小的起跑線上,阻力相對小,藍海態勢明顯。
主動脈瓣和二尖瓣是治療需求最大的兩個瓣位,根據Frost Sullivan數據,相比主動脈瓣的病變,二尖瓣疾病的發病率更高,2018年全球和中國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分別為9510萬和1030萬人。與歐美發達國家不同,中國的瓣膜治療主要集中在二尖瓣病變,而非退行性的主動脈狹窄,中國二尖瓣反流市場的患者人群是主動脈瓣狹窄的5-10倍。這與中國風溼性心臟病疾病負擔重相關,也與年齡較大的患者治療率低下相關。
資料來源:2015EuroPCR、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目前已進入市場銷售的產品基本都獲得了CE認證,有一款獲得了FDA批准,歐美公司為全球絕對龍頭,歐洲市場是二尖瓣產品最為主要市場。
梳理公開資料信息我們發現,目前我國市場沒有已獲批准上市產品,均處於臨床試驗、研發階段。具體情況可見下方。
公司名 | 簡要介紹 | 主要產品 | 融資歷史 | 進度情況 |
德晉醫療 | 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二尖瓣,核心產品是中國首個微創二尖瓣修復器械,全球首款可同時完成腱索植入和緣對緣修復的二尖瓣修復器械 | 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復系統 | 德諾資本孵化器孵化 | MitralStitch®預計2021年下半年獲得CFDA批准上市;二代產品MitraStitch® II 已開始動物實驗 |
捍宇醫療 | 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二尖瓣介入醫療器械,有實驗室及辦公室總計面積4000多平米 | 經心尖二尖瓣修復Valve Clamp | 2020年8月完成由弘暉資本、CPE、盈科資本聯合領投,朗姿韓亞、朗瑪峰、冪方資本等跟投的5億人民幣D輪融資 | ValveClamp2018年10月完成12例探索性人體臨床試驗。正處於上市前臨床階段 |
紐脈醫療 | 成立於2015年3月,致力於心臟二尖瓣微創置換和修復器械 | Mi-thos經導管二尖瓣置換系統 | 2020年4月完成由國際著名PE機構及達晨財智1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 2019年5月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完成亞洲首例經導管二尖瓣置換手術 |
沛嘉醫療 | 成立於2012年,深耕經導管瓣膜治療及神經介入兩大賽道 | TMVR裝置 | 2020年5月港交所掛牌上市(09996.HK) | 處於型式試驗/動物實驗當中,計劃於2021年開始臨床試驗 |
心通醫療 | 於2015年成立,是上海微創醫療集團控股子公司之一,專注於心臟瓣膜領域高端介入醫療器械 | AltaValve、Corona(置換);Amend(修復) | 2020年11月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 | Amend正在首次人體試驗;其他均在動物實驗或早期可行性研究 |
啟明醫療 | 成立於2009年,致力於心臟瓣膜疾病微創治療,構建起全產品管線。擁有全球第一款預裝介入瓣膜系統、全球第一款介入自膨脹肺動脈瓣膜系統 | 經導管二尖瓣置換Valve Mitral Venus
| 2019年12月港交所主板上市(02500.HK) | 設計階段動物研究 |
賽諾醫療(688108) | 成立於2007年,業務涵蓋心血管、腦血管、結構性心臟病等介入治療的重點領域。已擁有8項核心技術,13種產品管線 | AccuFit介入二尖瓣瓣膜置換系統 | 2019年10月登陸科創板 | 可回撤、雙支架、自鎖定,已獲得8 項發明專利授權;預計2021年完成動物試驗,2022開始探索性人體臨床研究 |
公司名 | 簡要介紹 | 主要產品 | 融資歷史 | 進度情況 |
德晉醫療 | 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二尖瓣,核心產品是中國首個微創二尖瓣修復器械,全球首款可同時完成腱索植入和緣對緣修復的二尖瓣修復器械 | 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復系統 | 德諾資本孵化器孵化 | MitralStitch®預計2021年下半年獲得CFDA批准上市;二代產品MitraStitch® II 已開始動物實驗 |
以心醫療 | 成立於2017年,二尖瓣介入置換系統研發,產品線覆蓋瓣膜(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動脈瓣),心衰,冠脈等 | / | / | 於2023年中國上市 |
科凱(南通)生命科學 | 成立於2018年,專注於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的醫療器械,已申請專利近30項。現有約2000平方米的萬級潔淨生產車間,1000平方米的上海研發中心 | 二尖瓣修復系統SuperClip、FlexClip | 2020年8月完成由濟峰資本、夏爾巴投資、火山石資本、元生創投的Pre-A輪融資 | SuperClip已完成設計研發和動物實驗研究 |
健世生物 | 成立於2011年,專注於瓣膜微創介入;公司已開發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系統、經導管三尖瓣置換系統、經導管二尖瓣置換系統以及經導管二尖瓣修復系統,已建成2600平方米生產廠房 | LuX-Valve®(三尖瓣) | 2018年完成由辰德資本領投的數千萬A輪融資 | 二尖瓣置換和修復等已完成前期研發。LuX-Valve預計2021年將完成全部臨床病例入組 |
藍帆醫療(002382) | 以NVT AG公司為主體,重點布局人體心臟瓣膜嚴重狹窄或返流疾病的介入治療器械 | / | 2020年6月完成 收購瑞士NVT AG公司 | 正加快進入經導管二尖瓣修復和置換領域 |
公司名 | 簡要介紹 | 主要產品 | 融資歷史 | 進度情況 |
欣吉特生物 | 於2010年成立,致力於人體植入的第三類生物醫學器械產品 | 主動脈+二尖生物瓣 | 2017年完成由東煕資本、科創集團戰略融資 | / |
金仕生物 | 成立於2012年,專注於心臟外科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研發和生產心臟手術使用的醫療器械;佔地二十餘畝,擁有約一萬平米廠區 | 元素力®心臟瓣膜成形環(適用於二尖瓣、三尖瓣心臟瓣環修復手術需要使用人工瓣膜成形環的患者) | 2020年7月完成由磐霖資本、君度投資、常熟國發創投的戰略投資 | 2018年12月上市;在研項目10餘項 |
隨著介入及經導管技術的不斷發展,經導管二尖瓣介入手術修復治療日趨成熟,極有可能部分替代傳統手術,成為MR患者的另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在技術上,對於採用瓣環環縮術產品來說,穩定二尖瓣瓣環是預防反流復發的關鍵,未來能否將多個導管修復設備結合,在穩定瓣環的同時進行其他類型修復並帶來更多的臨床獲益;外科醫生可以將導管手術視野由二維X線螢光屏或超聲圖像轉變為血管內或心腔內的三維立體結構,從而簡化手術流程並為患者帶來更安全有效的導管治療。
最後在突破上,隨著因缺血性心肌病而致的繼發性二尖瓣反流患者數量逐年上升,我們需要打破傳統尋找新的治療理念,譬如在已有的導管技術基礎之上結合相關材料學在心肌力學支持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安全有效地解決繼發性二尖瓣反流問題。
參考資料:
[1]付威,張魁等.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進展[J].心肺血管病雜誌
[2]陳菲菲,趙誼昶等. 二尖瓣脫垂與猝死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心肺血管病雜誌
[3]姜晨煜,趙強等. 外科經導管二尖瓣修復的研究進展[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4]賴盛偉,逯登輝等. 經導管二尖瓣修復治療二尖瓣反流所致心力衰竭的進展與展望[J].心 髒雜誌
[5]尚小珂, 陳澍等. 二尖瓣置換與二尖瓣修復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臨床心血管病雜誌
[6]尚鵬飛,李柏鈞等. 微創二尖瓣置換術的現狀研究[J].醫學信息
[7]秦悅,徐臣年等. 經心尖入徑二尖瓣置換術的臨床應用及展望[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誌
[8]趙玉璽,鮑賢豪等. 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治療二尖瓣反流研究進展[J].介入放射學雜誌
[9]李昕,宋兵. 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的研究進展及展望[J].中國微創外科雜誌
[10]2017年中國心外科手術和體外循環數據白皮書
[11]盛山資產. 介入大廈上的一朵烏雲——二尖瓣介入治療行業研究
[12]銳翎資本. 二尖瓣介入治療行業研究報告
[13]心通醫療招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