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步向前的中國,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夢工廠」。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來到華南理工大學求學,各自在心中都懷揣著滿腔愛華情和一個「中國夢」。這個夢想或許是領略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或許是遊覽中國的五湖四海,或許是學習建設祖國的知識
大步向前的中國,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夢工廠」。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來到華南理工大學求學,各自在心中都懷揣著滿腔愛華情和一個「中國夢」。這個夢想或許是領略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或許是遊覽中國的五湖四海,或許是學習建設祖國的知識……
6月6日,「我與中國夢」留學生徵文暨朗誦大賽決賽在大學城校區舉行,12個優秀節目、20名選手,用豐富多樣的形式,或講述留學經歷的點滴感悟,或讚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或抒發真切愛華情誼,從不同視角表達了留學生們的「愛華心」以及對「中國夢」的理解。
印尼女孩:許多中國人追逐美國夢,我卻在追逐中國夢
「很多中國人去追逐美國夢。他們都夢想著能夠去美國工作,過上富足的生活。但對於我而言,我恰恰在追逐著我的中國夢。」2011級全英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生ADELIA YOLANDA說。她來自印度尼西亞,身上有一半華人血統。
她曾經夢想著來中國讀大學,但因為條件所限,被高中老師視為白日夢。但她沒有放棄,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了中國政府獎學金,在沒有給家庭增加太大的負擔前提下,成功實現了夢想。
她告訴大家:「我的心中仍然懷著很多夢想,並且我相信某一天甚至是很快,它們一定都能實現!我夢想著自己將來能夠成為一位成功的女性商人,能夠為推動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而做出貢獻。」
馬來少年:中國人?馬來人?中國夢源自尋根
TONG BOON KHONG(湯文康)來自馬來西亞,是建築學院2010級建築學本科生。生活在移民社會,他很早就產生了身份認同方面的困惑:奇了怪了,我究竟是馬來西亞人?還是華人呀?
6歲的時候,他開始自己的追問。爺爺說:「你絕對是中國人!」媽媽說:「傻瓜,你是混血後裔。」爸爸卻說:「你是馬來西亞人,笨蛋!」他問了3個人,3個人給的答案,卻完全不一致,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於是從那天起,我就有了一個夢,我要尋找我的家源自何處?它和中國有什麼聯繫呢?這也成了我最初的中國夢。」
俄羅斯女孩:我的中國夢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大夢套著小夢
ROMANOVA SASHA(薩莎)是語言班D2班的學生,來自俄羅斯。在開始學習中文之後,她發現中國除了偉大的古代文學,還有極好的現當代作家,而在俄羅斯中國書翻譯的又很少。
她覺得這種情況太可惜了,就萌生了這樣一個夢想:「我希望在中俄兩國文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把更多的中國優秀文學作品介紹到俄羅斯去。這個夢想源於我對中國和中國語言文化的熱愛。」
「我的夢就像美麗的俄羅斯套娃一樣。我最大的夢想是由無數小小的夢想組成的:到中國留學,通過HSK,去北京看看長城,交中國朋友,讀碩士,找到有趣的工作……」
非洲學生:學習中國,讓祖國擺脫貧窮和戰亂
JAMES TOMMY KAINDOH(湯米)來自非洲的獅子山, 是語言班D2班的學生。提起家鄉,他充滿自豪,又充滿悲傷:家鄉有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海水,潔白的沙灘,還有無數的鑽石和黃金;但連綿不斷的戰爭,流血衝突,使得家鄉人民家園破敗,流離失所。
「所以,我想到中國學中文,想把在中國學到的東西帶到我的國家。我愛中國,我希望我的祖國能夠變得跟中國一樣好。」他之前不知道什麼是幸福,在五四青年節看到王迎軍校長講「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有了夢想才有前進的動力」這句話後,他還專門查了字典。
「明白了它的意思之後,真的感到很幸福,因為作為一個獅子山人,在中國,我有我的夢想。我希望在中國學習我最喜歡的建築專業,回去建設我的祖國,做一名出色的建築師。」
據國際教育學院負責人介紹,整個活動從5月7日開始,共收到全校留學生提交的主題徵文近300篇,從不同視角展現了留學生們對中國夢的理解,以及他們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感情,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經過精心篩選與嚴格評審,共評出了40篇獲獎徵文。經過預賽,共有12個優秀節目、20名選手從38個參賽節目中脫穎而出。他們或個人朗誦娓娓道來、或小組朗誦輕鬆活潑、或自創歌曲唱響夢想,同時配以音樂、視頻等,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和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