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屆奧斯卡外語片前瞻 深度解析《夜鶯》緣何能代表申奧

2021-02-18 電影工廠

一直以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含金量都頗高。本屆參選影片中哪幾部是最大熱門?名不見經傳的《夜鶯》又是何方神聖,能否改變華語片十幾年無緣提名的命運?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近日公布參與第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的完整名單。對於中國觀眾而言,中國內地參選作品直到最後時刻才揭曉真容在情理之中。但意料之外的是,這部作品並不是柏林擒熊的《白日焰火》、也不是參展坎城的《歸來》,而是名不見經傳的《夜鶯》。

  中國香港地區選送的是許鞍華導演的《黃金時代》,中國臺灣選送的則是趙德胤導演的《冰毒》。今年,83個國家和地區報名參賽也創造了奧斯卡歷史上的新紀錄,這一數量比去年多7部。第8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將於2015年2月22日舉行(北京時間大年初五),1月8日將公布包含外語片9部影片初選名單,最終提名將在1月15日公布。

  歐洲和北美方面,土耳其的《冬眠》、加拿大的《媽咪》、比利時的《兩天一夜》、波蘭的《修女艾達》、瑞典的《不可抗力》、俄羅斯的《利維坦》被視為種子選手。亞洲方面,《海霧》將代表韓國參與,而日本選送的影片是《只在那裡發光》。《冬眠》獲得了今年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目前在外國媒體中較熱門的影片當屬加拿大天才導演澤維爾·多蘭的《媽咪》和俄羅斯的《利維坦》。

代表法國申奧的《聖羅蘭傳》

  說到今年代表中國內地"申奧"的《夜鶯》,在中國的國慶節假期期間,就有美國媒體爆料表示該片將會成為代表中國「申奧」。在如今的媒體標題中,《夜鶯》已經和「爆冷」劃上等號,執導此片的法國導演費利普·彌勒也一時間名聲大噪。

  說到「爆冷」,有趣的是,在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候選名單中,法國人還創造了一個更大的「冷門」。法國此次的選送作品放棄了去年紅遍世界的金棕櫚佳作《阿黛爾的生活》,而選擇了亮相今年坎城電影節卻反響平平的傳記片《聖羅蘭傳》。外媒一片哀號:「法國人已經自己放棄了今年的奧斯卡獎。」

  不過,最讓中國媒體意外的,正是《夜鶯》的「身份」。這是一部中法合拍片,導演則是法國人菲利普·彌勒。選送一部非本國導演的作品角逐奧斯卡,這樣的情況在國際上也很少見,在國內更屬首次。

  那麼,《夜鶯》緣何能夠代表中國參賽呢?而與此前呼聲頗高的《白日焰火》和《歸來》相比,它的入選又能否增加華語影片獲得最佳外語片提名的機會呢?

候選熱門影片分析 夜鶯為何成最後贏家

《夜鶯》

  在最終結果揭曉前,擁有柏林電影節「雙熊」頭銜的《白日焰火》和張藝謀聯手鞏俐推出的催淚大作《歸來》無疑是最熱門的申奧影片。除了這兩部「種子選手」之外,姜文的《一步之遙》與讓·雅克-阿諾操刀的《狼圖騰》同樣呼聲很高,後者看上去還有更加強硬的「後臺」。此外,還有王小帥的《闖入者》等風格出眾的作品,相比之下,《夜鶯》完全沒有優勢。

  不過,根據奧斯卡的評選規則,本屆最佳外語片候選影片必須在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間,在商業院線公映至少一周。有意思的是,在9月23日,《夜鶯》恰好開始在廣西地區進行小規模點映,讓影片符合了參選要求。從這樣的舉動不難看出,在當時,《夜鶯》已成為了最後的參選作品。至今仍未公映的《一步之遙》和《狼圖騰》得以首先排除。

  由於掌握決定權電影局「9人專家小組」每年的評選過程都是保密的,他們只會給出選擇結果,很少給予公開解釋。因此,只能從結果出發進行推理。

  從題材上來說,《夜鶯》講述的溫暖祖孫情與電影中秀美的桂林山水充滿正能量。在業內人士看來,《闖入者》與《歸來》涉及了敏感題材,而《白日焰火》遇到的問題,則是主題灰色,片中場景也無法反映現實中國社會的情況。

  最後,加上今年「中法建交50周年」的政治背景,在這樣一個特殊時刻選送一部法國人導演、風格現代、中國演員主演、講述中國故事、反映中國人生活的影片顯得既正確,也體面。這樣的選擇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值得說明的是,《夜鶯》原定的檔期是今年5月中旬,因為這個原因,影片特地作為今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開幕影片亮相。導演彌勒也作為北京國際電影屆的評委會成員,希望給影片增加曝光率。不過,隨著《歸來》的定檔(5月16日),本片上映的日期就一推再推,直至悄無聲息。

《夜鶯》能否一路爆冷?

費利浦·彌勒

  對於夢想實現「走出去」宏願的中國電影人來說,誰能獲得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選的資格更有一份民族主義色彩。不過,近十年來,中國電影人年年鎩羽而歸,儘管希望不大,但是暢想一番《夜鶯》未來的「爆冷」之路也無妨。

  《夜鶯》由法國導演費利普·彌勒執導,影片講述了一個矛盾重重的中國家庭中,爺爺與自己的孫女踏上了一段意外不斷又驚喜連連的旅程。導演彌勒在法國的代表作是一部充滿溫情且幽默的影片《蝴蝶》,因此本片也被稱為中國版的《蝴蝶》。

  李保田扮演的志根看上去有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她的女兒倩影(李小冉飾演)是個成功的設計師,她與丈夫崇義(秦昊飾演)結婚多年,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兒任幸(楊心儀飾演)。不過,由於志根有一次大意差點讓孫女任幸走失,讓他與自己的女婿之間產生了巨大的矛盾,漸漸長大的孫女與自己越來越陌生。隨著自己年紀的增大,志根希望早日完成和自己逝去老伴的一個約定,把一起養的一隻夜鶯帶回她的老家。

  他並不知道的是,女兒倩影繁忙的工作已經讓她的婚姻岌岌可危,也無法照顧她孫女。結果,倩影在無奈之下沒有經過丈夫同意的情況下,把任幸交給了自己,一同踏上了這段旅途。

  時光網記者曾經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期間對導演菲利普·彌勒進行獨家專訪。採訪最後,導演用中文,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記者表示:「合拍片不容易啊。」影片拍攝過程背後耐人尋味。

  在當時一部分看過影片的中國觀眾表示,影片的節奏平緩,戲劇矛盾並不強烈。而且幾位演員的臺詞也充滿翻譯腔,脫離日常口語。總而言之:「不接地氣,但是桂林山水確實很美。」彌勒表示自己的確在拍攝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文化差異,通過和中國工作人員以及演員的現場交流,才讓影片不出現中國文化中的常識錯誤。

  而以上這一切,在西方審美價值中都成了優點。溫情的故事,可愛的小女孩,富有象徵意義的夜鶯,在廣西秀美的風景下都顯得順理成章。攝影孫明用幾個壯闊的鏡頭展現的自然風光,讓西方觀眾驚嘆於這個東方國家究竟還有多少秘密等待發掘。

  事實上,影片看似樸素的題材在中國社會的背景下,非常具有現實主義色彩。隨著故事從現代化的都市北京轉移到平靜的內陸地區,絕妙地建構了一個迅速發展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一片世外桃源般美景的兩種符號。結合影片在法國上映後超過12萬人次的觀影效果,足見這部「並不中國」的影片的「國際魅力」。

  像《夜鶯》這樣,一位外國導演代表其他國家角逐奧斯卡,在歷史上也非常罕見。著名的先例包括1975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德爾蘇·烏扎拉》,這是日本導演黑澤明所執導的一部由日本與蘇聯合作的電影,代表蘇聯參選。2013年的獲獎影片《愛》的導演麥可·哈內克擁有德國國籍,影片則代表奧地利角逐,不過,因為哈內克的父親是奧地利人,因此他的職業生涯其實一直都有德國、奧地利甚至法國的影子。

現狀:中國近10年在奧斯卡毫無斬獲

中國唯一一部獲獎影片《臥虎藏龍》

  在上世紀90年代,接連4年奧斯卡提名名單中都有華語電影。1991、1992年,張藝謀分別憑藉《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接連兩年入圍提名。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入圍,1994年,李安的《飲食男女》代表臺灣也獲得了那年的入圍提名,接連4年奧斯卡提名名單中都有華語電影。

  然而很快盛景不再,2000年後,只有張藝謀《英雄》曾入圍候選提名名單。至今也只有一部華語片獲得該獎項,2000年,李安代表臺灣參賽的《臥虎藏龍》完成了這一壯舉。

  中國內地曾經選送的馮小剛作品《一九四二》儘管有奧斯卡級演員壓陣,但仍然難逃落選命運。近年來,中國內地的「申奧片」選擇已經陷入了「大導名作」的漩渦。張藝謀力邀克裡斯蒂安·貝爾,幾乎為了爭奪最佳外語片量身打造《金陵十三釵》一樣鎩羽而歸,證明奧斯卡評委並不好徵服。在外語片的評選中,主流商業電影比不上一部故事動人的所謂「藝術電影」。

  相比較而言,去年代表香港地區選送的《一代宗師》一度入圍9部短提名名單的初選,但最終仍無緣提名更令華語電影界寒心。王家衛作為少數在國際上與李安能夠相提並論的華人導演,藝術上與商業上都代表華語電影工業最高水準的作品仍然難以敲開奧斯卡的大門,讓評論界為未來的華語電影擔憂。

歷史:意法是大贏家 亞洲弱勢是常態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的設立起始於1947年,前幾年以奧斯卡榮譽獎的形式頒發給一些優異的外國電影,藉以提高世界各地觀眾對奧斯卡的注意。1956年起,最佳外語片成為正式獎項。評獎原則是:其參選影片必須是上一年 10月1日至下一年9月30日在某國商業性影院公映的影片。每個國家只選送一部影片,然後選出5部提名影片。今年,83個國家和地區報名參賽也創造了奧斯卡歷史上的新紀錄。

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路》

  截至目前,義大利是獲得最佳外語片最多的國家,排名二、三的分別是法國和西班牙。第一部正式贏得最佳外語片獎的影片是費裡尼執導《大路》(1956),而他也是問鼎這個獎項次數最多的義大利導演,曾經四次得獎。

  值得一提的是,瑞典獲得最佳外語片的三部影片《處女泉》、《穿過黑暗的玻璃》、《芬妮與亞歷山大》,均出自導演英格瑪·伯格曼之手。此外,日本影片早期表現不俗,有三部武士片獲獎,那時正值日本武士片輝煌時期,1955年後就很少見到日本影片的身影了,直到2009年獲獎的《入殮師》。華語片方面,曾於上世紀90年代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上創造出小高潮,至今只有一部影片獲該獎,是2000年李安代表臺灣參賽的《臥虎藏龍》,此後十幾年年再無收穫。

  縱觀歷屆奧斯卡,幾乎很少出現有外語電影獲得最佳影片的提名,從而爭奪至高榮譽。1939年,讓·雷諾瓦執導的反戰傑作《大幻影》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但是,最佳外語片的概念在當時遠未被確立。近幾十年,只有《末代皇帝》、《藝術家》等外語片獲得過奧斯卡的最高獎項。2012年麥可·哈內克的《愛》也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但最後不敵《逃離德黑蘭》。

  因此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個獎項也在於此——英語片之外的年度最佳,含金量頗高。業內認為,除了最佳影片提名外,最有份量的提名便是最佳外語片。歷數影史上非英語的優秀影片,不少正是通過最佳外語片的橋梁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像《天堂電影院》、《美麗人生》、《竊聽風暴》等等。

本屆:熟面孔VS生面孔

《修女伊達》海報

  其實同往年一樣,曾經柏林、坎城、威尼斯電影節入圍或獲獎的影片,代表各自國家出徵奧斯卡的機率也比較大,今年代表土耳其出徵的《冬眠》、加拿大的《媽咪》等都是這一類影片,雖然這樣的機率也不算太高而且奧斯卡似乎不喜歡太熟的面孔,但麥可·哈內克的《愛》是個例外,它就曾接連斬獲坎城金棕櫚和奧斯卡小金人。除了選擇「熟面孔」出徵外,一些國家也往往另闢蹊徑。義大利本次就捨棄坎城評審團大獎《奇蹟》(Le meraviglie),選了2013義大利年度佳片《人力資源》;烏克蘭則捨棄「國際影評人周」最佳影片《過於寂靜的喧囂》(The Tribe),由《帶路者》(The Guide)出徵。

  不過,熟面孔中澤維爾·多蘭的《媽咪》實在是才氣逼人,有人說如果想看他的才華,他的處女作《聽嗎媽的話》前13分鐘就足夠了,這的確不假,他的長鏡頭和特寫鏡頭運用實在太漂亮,影片的色彩也足足夠味。

挪威影片《1001 Grams》

  奧斯卡選擇外語片的路子不同於歐洲三大電影節,既不偏愛大片,也不喜歡太過於實驗性太先鋒的電影,會比較喜歡傳統敘事,但不能太平庸,要有一點新意和亮點,近幾年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伊朗電影《一次別離》,這部電影應該是最典型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相,融人性視角、人生感悟和文化包裝於一體,非常對奧斯卡的路子。如果是以這個標準來看,波蘭影片《修女伊達》算是一個有力競爭者,影片以絕佳黑白影像美學,直探猶太歷史傷痕。電影講述年輕的修女在發現自己是名猶太人且她的父母死於大屠殺之後,生活發生重要轉變的故事。

  除此之外,歐洲方面,瑞典的《不可抗力》、挪威《1001 Grams》、德國《姐妹情深》等影片的質量也都值得期待。下面,我們便從申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83部影片中精選14部逐一解讀,看看今年有哪些外語佳片不容錯過!

【關鍵詞】坎城系


  回顧過去幾年決選與獲獎名單,有不少影片是先在A級國際影展參賽獲獎或受到矚目後,夾著口碑與光環一度過關斬將到問鼎奧斯卡外語片。今年部分參賽影片是坎城電影節得獎或參展電影,坎城電影節儼然成為重要指標。

《聖羅蘭傳》(Saint Laurent)法國

導演:貝特朗·波尼洛

主演:加斯帕德·尤利爾

看點:坎城電影節入圍正式競賽單元。貝特朗·波尼洛全明星版本的《聖羅蘭傳》。影片由法國男星加斯帕德·尤利爾(Gaspard Ulliel)扮演傳奇大師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YSL被譽為「色彩創造者」,他17歲被Vogue發掘,21歲即擔任Dior首席設計師,26歲時與愛人兼事業夥伴皮埃爾·貝 爾熱(Pierre Bergé)開創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奢侈品牌,從此以無數經典作品叱吒時尚界。

《兩天一夜》 (Deux jours, une nuit) 比利時

導演: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主演:瑪麗昂·歌迪亞

看點:雖在坎城空手而回,不過達內兄弟曾二度奪得金棕櫚(在2005年時,憑藉影片《孩子》問鼎金棕櫚獎,此前《羅塞塔》也問鼎過這個獎項),女主角瑪麗昂·歌迪亞曾以《玫瑰人生》奪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也是本次被看好的影片之一。紀錄片導演出身的達內兄弟擅長現實題材,瑪麗昂·歌迪亞在片中飾演一個年輕的母親桑德拉,她在一次事故後回到工廠工作卻發現工作已不保。經理打算解僱桑德拉,並把1000歐元作為獎金來鼓勵其他員工努力工作,桑德拉必須說服員工代表放棄這個提議來保全自己的工作。桑德拉有一個周末的時間(兩天一夜)來說服她的同事們。電影展現了嚴厲的削減開支政策之下人性的一面,作為奧斯卡影后,瑪麗昂·歌迪亞的表演也非常出彩。

《媽咪》(Mommy)加拿大

導演:澤維爾·多蘭

主演:安妮·杜爾瓦勒


看點: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獎。《聽媽媽的話》讓原本默默無聞的澤維爾·多蘭一下成為影壇追捧的天之驕子。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上,多蘭用成熟的個人風格與細膩的感情打造了《媽咪》。如果我們把這頭尾相扣的組段當作澤維爾·多蘭在國際影壇的登場秀,那實在驚人,也誘人。從他對慢鏡頭特寫到長鏡頭的漂亮運用,以及引爆演員能量的場面調度,都充滿了大將之風。影片的主人公是中年寡婦黛安和患有注意缺陷障礙的兒子史蒂夫。黛安和史蒂夫都有各自的性格缺陷,他們不是單純的受害者或反面人物。

《利維坦》(Leviafan)俄羅斯

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

主演:弗拉季米爾·弗多維琴科夫

看點:坎城電影節最佳劇本獎。安德烈·薩今塞夫生於1964年,1990年畢業於莫斯科國立戲劇大學,主修表演,曾參與多部獨立電影的演員工作。他執導的《伊蓮娜》曾在2011年時獲第64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評審團獎。導演代表作就是2003年獲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回歸》。《利維坦》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巴倫支海附近的小村中,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個人利益與政權利益發生衝突,並且能夠提前明確誰會贏得戰鬥的國家。貪得無厭的市長盯上了尼古拉一家所住房子,並企圖白佔那塊土地——實際就是強佔。市長行為粗魯,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從警察局到法院,他知道如何馴服不順從的人。

《冬眠》(Winter Sleep)土耳其

導演:努裡·比格·錫蘭

主演:哈魯克·比爾吉奈爾

看點:錫蘭執導的《冬眠》是今年榮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的影片,將代表土耳其出徵奧斯卡外語片。影片講述退休演員艾登與年輕太太妮哈兒的關係日趨緊張;而艾登的妹妹則在結束一段婚姻後,與艾登夫妻、三人在風光明媚的安那託利亞一起經營一家旅店。直到一個冬日,艾登的車窗遭到鄰近一名頑童打破,自此揭開艾登看似高尚、實卻令人憎惡的人格特質。三人則在這個冬天裡,除更了解自己與別人,並從彼此身上學到了寬恕和自省。這是一部相當棒的土耳其現實題材的電影,錫蘭的電影手法也十分純熟,主題有力量,藉助一起案件娓娓道來土耳其現實生活的種種,色彩和畫面也極為賞心悅目。

《白色上帝》(Winter Sleep)匈牙利

導演:凱內爾·穆德盧佐

主演:莉莉·莫羅利


看點:坎城電影節獲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和她最好的朋友,一隻狗在殘酷世界中的歷險。《白色上帝》故事敘述匈牙利政府宣布對米克斯飼主增稅,造成許多人將家中狗狗棄養。13歲女孩莉莉的愛犬哈根也因此被父親棄養,莉莉心系最愛的毛孩子,不顧一切要將哈根找回。導演以流浪犬處境巧妙比喻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喚醒觀眾對社會正義議題的關心,手法令人驚豔。

【關鍵詞】亞洲諸強


  中國內地捨棄張藝謀的《歸來》,派出中法合資的《夜鶯》參賽,引起各界譁然。威尼斯評審團大獎《郊遊》未獲選,臺灣由小成本的《冰毒》出賽。 許鞍華導演的《黃金時代》則眾望所歸代表香港。韓國的許多影片都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海霧》這部電影也不例外,講述關於偷渡者的故事。日本選送的是《只在那裡發光》。

《夜鶯》(The Nightingale)中國大陸

導演:費利普·彌勒

主演:李保田


看點:《夜鶯》講述的是一位老人和孩子的故事。這位老人為了兌現多年前的承諾,準備帶著他的夜鶯結伴遠行,從北京趕赴老家廣西,因為兒子和兒媳忙於工作無暇兼顧,使得他不得不帶上年僅8歲的孫女一同出行。伴隨一隻夜鶯,一位老人和一個都市的小女孩,就這樣開始了一場註定不平靜的心靈之旅。

《黃金時代》(The Golden Era)中國香港

導演:許鞍華

主演:湯唯

看點:這部被許鞍華稱之為最實驗的文藝電影在國慶節如期上映。之前,許多人對這部堪稱華語影史上最強陣容文藝大片的市場表現充滿想像,如今,從票房上來看有些慘澹。《黃金時代》是由民國傳奇女作家蕭紅特立獨行的人生為引子,重塑了那時那群意氣風發的熱血青年,還原了一個充滿自由理想且海闊天空的時代。

《冰毒》(Ice Poison)中國臺灣

導演:趙德胤

主演:王興洪

看點:電影刻畫離臺灣甚遠的緬甸僑民的悲歌。影片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山裡農作物欠收,老人打算讓兒子到城市騎車載客維生,決定用牛換臺摩託車。兒子終日在車站攬客卻一無所獲,直到遇到三妹。被賣到中國的三妹要趕往祖父的喪禮,她父親因緬北戰事無法趕回,哥哥則在臺灣船上打工,她得獨自面對離散與悲傷。

《海霧》(Sea Fog)韓國

導演:沈寶成

主演:金允石

看點:韓國電影整體崛起的背景下,這一次能否打破在奧斯卡從無斬獲的窘境,很多人都在猜測。該片是一部講述滿載著夢想出航的六名船員,在茫茫海霧中載著偷渡客而被卷進一場無法控制的事件的驚悚劇情片。影片有奉俊昊+金允石的金牌組合,海的味道、血的味道、荷爾蒙的味道融合在一起。

《只在那裡發光》(そこのみにて光輝く)日本

導演:吳美保

主演:綾野剛


看點:本片在蒙特婁電影節上斬獲最佳導演獎,如今又將徵戰奧斯卡,綾野剛曾表示,自己的作品能代表日本電影整體的質量,感到十分光榮。日本電影上一次獲得奧斯卡是2009年的《入殮師》。這部影片從片名來看,很像典型的日本純愛影片。講述了在一座北方的小城市,因故辭去工作的青年佐藤達夫(綾野剛飾)對未來沒有任何頭緒,百無聊賴地度過平凡的每一天。他經常在小鋼珠店打發時間,因借用打火機而結識了粗魯卻親和的小青年大城拓兒(菅田將暉飾)。

【關鍵詞】潛力選手



  義大利上一屆(2014年)以《絕美之城》成為獲獎國,本次捨棄坎城評審團大獎《蜂蜜之夏》(Le meraviglie),選了《人力資源》。波蘭探究猶太歷史傷痕的《修女伊達》除坎城系影片外,也是本屆奧斯卡外語片呼聲最高的影片。柏林電影節獲獎影片《愛情的模樣》(The Way He Looks)帶著超強口碑與人氣,出乎意料被巴西選為參賽影片。

《修女伊達》(Ida)波蘭

導演: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

主演:阿伽塔·庫雷斯扎

看點:以絕佳黑白影像美學,直探猶太歷史傷痕。安娜是一個60年代在波蘭修道院長大的孤兒。就在決定宣誓終生成為修女的前夕,院長透露她其實還有一個阿姨,那是她在世上唯一的親人,並且要她出發前去與這位素昧平生的阿姨見面。安娜於是發現自己家族在納粹佔領時期的秘密,原來…她真正的名字叫依達。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義大利

導演:保羅·維爾奇

主演:瓦萊莉·高利諾


看點:這部影片應該算是2013義大利最佳。該片導演能力很強,駕馭得很好,改編劇本也寫得很精細。導演用不同人物的視角講述了一個飽滿的故事...

《愛,簡單》(The Way He Looks)巴西

導演:丹尼爾·裡貝羅

主演:Ghilherme Lobo


看點:女孩吉瓦娜(Tess Amorim 飾)和男孩裡奧(Ghilherme Lobo 飾)是最要好的朋友。裡奧雖然雙目失明,但內心一直渴望自立,不喜歡來自父母的過多保護。新來轉校生加百列(Fabio Audi 飾)不小心闖入裡奧的世界,也改變了裡奧和吉瓦娜的相處習慣。裡奧對愛上加百列患得患失,吉瓦娜對裡奧的疏遠傷心難過,而加百列懵懵懂懂的回應更讓男孩女孩們的世界複雜起來.

【關鍵詞】女性導演作品

  今年有13部參賽影片為女性導演作品,佔總數近16%,其中有4部來自亞洲,包括許鞍華導演的《黃金時代》,3部來自歐洲,3部來自拉丁美洲,還有2部為中東作品。奧斯卡歷史上僅有三位女性導演得過最佳外語片,分別是1995年荷蘭代表《安東妮雅之家》(Antonia's Line),2003年德國代表《何處是我家》(Nowhere in Africa)以及2010年丹麥導演蘇珊娜·比爾的《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

第8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將於明年2月22日舉行,提名名單將在1月15日公布。


以下是完整名單:

《幾立方米的愛》(A Few Cubic Meters of Love,阿富汗)

《荒蠻故事》(Wild Tales,阿根廷)

《查理之國》(Charlie's Country,澳大利亞)

《黑暗山谷》(The Dark Valley,奧地利)

《納巴特》(Nabat,亞塞拜然)

《螢火蟲的光》(Glow of the Firefly,孟加拉)

《兩天一夜》(Two Days, One Night,比利時)

《被遺忘的》(Olvidados,玻利維亞)

《和媽媽在一起》(With Mom,波赫)

《愛,簡單》(The Way He Looks,巴西)

《保加利亞狂想曲》(Bulgarian Rhapsody,保加利亞)

《媽咪》(Mommy,加拿大)

《去殺一個男人》(To Kill a Man,智利)

《夜鶯》(The Nightingale,中國大陸)

《馬泰奧》(Mateo,哥倫比亞)

《紅色公主》(Red Princesses,哥斯大黎加)

《牛仔》(Cowboys,克羅埃西亞)

《飛不起來的童年》(Conducta,古巴)

《公平競爭》(Fair Play,捷克)

《悲喜人生》(Sorrow and Joy,丹麥)

《克裡斯託雷》(Cristo Rey,多米尼加共和國)

《寂靜的夢幻之海》(Silence in Dreamland,厄瓜多)

《工廠女孩》(The Factory Girl,埃及)

《金橘》(Tangerines,愛沙尼亞)

《綁架式婚姻》(Difret,衣索比亞)

《水泥之夜》(Concrete Night,芬蘭)

《聖羅蘭傳》(Saint Laurent,法國)

《莊稼之島》(Corn Island,喬治亞)

《被愛的姐妹》(Beloved Sisters,德國)

《小英格蘭》(Little England,希臘)

《黃金時代》(The Golden Era,香港)

《白色上帝》(White God,匈牙利)

《生活在魚缸裡》(Life in a Fishbowl,冰島)

《大話骰》(Liar's Dice,印度)

《蘇加諾》(Soekarno,印度尼西亞)

《在今天》(Today,伊朗)

《馬丹》(Mardan,伊拉克)

《這個禮物》(The Gift,愛爾蘭)

《薇薇安的審判》(Gett: The Trial of Viviane Amsalem,以色列)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義大利)

《只在那裡發光》(The Light Shines Only There,日本)

《三扇窗戶一個掛子》(Three Windows and a Hanging,科索沃)

《庫爾曼江·達特卡》(Kurmanjan Datka: Queen of the Mountains,吉爾吉斯斯坦)

《口袋裡的石頭》(Rocks in My Pockets,拉脫維亞)

《甘地》(Ghadi,黎巴嫩)

《大賭徒》(The Gambler,立陶宛)

《永遠年輕》(Never Die Young,盧森堡)

《破釜沉舟:荒野東部》(To the Hilt,馬其頓)

《西姆沙號沉船》(Simshar,馬爾他)

《廷巴克圖》(Timbuktu,茅利塔尼亞)

《鬼馬戲王》(Cantinflas,墨西哥)

《低沉的天空》(The Unsaved,摩爾多瓦)

《來自馬克思與恩格斯大街的男孩們》(The Boys from Marx and Engels Street,黑山)

《紅色月亮》(The Red Moon,摩洛哥)

《拒絕天堂》(Jhola,尼泊爾)

《被告護士》(Accused,荷蘭)

《死亡之地》(The Dead Lands,紐西蘭)

《1001克》(1001 Grams,挪威)

《女兒啊》(Dukhtar,巴基斯坦)

《竊賊之眼》(Eyes of a Thief,巴勒斯坦)

《入侵》(Invasion,巴拿馬)

《凡軀的福音》(The Gospel of the Flesh,秘魯)

《歷史的終結》(Norte, the End of History,菲律賓)

《艾達》(Ida,波蘭)

《然後呢?告訴我》(What Now? Remind Me,葡萄牙)

《日本狗》(The Japanese Dog,羅馬尼亞)

《利維坦》(Leviathan,俄羅斯)

《夢的味道:蒙德維地亞見》(See You in Montevideo,塞爾維亞)

《我的最愛》(Sayang Disayang,新加坡)

《步入黑暗》(A Step Into the Dark,斯洛伐克)

《誘惑我》(Seduce Me,斯洛維尼亞)

《伊娃妮要出嫁》(Elelwani,南非)

《海霧》(Haemoo,韓國)

《閉上眼睛活著很容易》(Living Is Easy with Eyes Closed,西班牙)

《本能反應》(Force Majeure,瑞典)

《圈子》(The Circle,瑞士)

《冰毒》(Ice Poison,臺灣)

《教師日記》(The Teacher's Diary,泰國)

《冬眠》(Winter Sleep,土耳其)

《嚮導指南》(The Guide,烏克蘭)

《小小幸福》(Little Happiness,英國)

《卡普蘭先生》(Mr. Kaplan,烏拉圭)

《解放者》(The Liberator,委內瑞拉)

相關焦點

  • 《夜鶯》為何無緣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公布了入圍第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下一輪角逐的9部影片。代表中國內地參評的《夜鶯》、代表中國香港地區的《黃金時代》以及中國臺灣地區選送的《冰毒》,都無緣更進一步。自從2003年《英雄》之後,華語影片已連續11年無緣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而迄今為止,僅有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在2001年為華語片揚威洛杉磯。
  • 【生活】廣西電影《夜鶯》衝擊第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必須點讚!!
    廣西綜藝頻道信息:10月初,代表中國內地申報第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影片出爐,此前幾乎是默默無名的《夜鶯》擊敗《白日焰火》、《歸來
  • 曝《踏血尋梅》將代表香港申奧 角逐最佳外語片
    曝《踏血尋梅》將代表香港申奧 角逐最佳外語片 時間:2016.09.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ylee 分享到:
  • 解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報名名單 《夜鶯》難突圍
    解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報名名單 《夜鶯》難突圍 時間:2014.10.1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oie 分享到:
  • 《水晶天鵝》代表白俄羅斯角逐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6月30日,據《好萊塢報導》消息,白俄羅斯率先公布了本國的「申奧片」,剛剛在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首映的白俄羅斯影片《水晶天鵝》(Crystal Swan)正式被選定參加第91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的提名角逐,這也是本屆奧斯卡曝光的首支「申奧片」。
  • 揭申奧片《夜鶯》的底牌:根紅苗正三觀穩
    一部外國導演的作品能代表中國角逐奧斯卡,這樣的情況尚屬首次。這部電影為何能夠力克《白日焰火》《闖入者》《歸來》等佳片,爆冷代表中國獲得參選奧斯卡的入場券,影片背後的操盤手有怎樣的故事,新浪娛樂經過多方調查,為您獨家解析《夜鶯》突圍的底牌和秘訣。  選送奧斯卡誰決定?
  • 腫瘤君》憑什麼代表內地「申奧」
    腫瘤君》。此前的熱門種子選手影片《狼圖騰》和《山河故人》則蹤影消失。一石激起千層浪,大眾輿論紛紛,不少業界人士都認為《滾蛋吧!腫瘤君》無法作為內地電影的精品送上奧斯卡,導演高群書就公開質疑:「每年選送國產片到奧斯卡評賽電影的標準到底是什麼?評委都是誰?」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佩德羅·阿莫多瓦|阿凡提|翻譯家|日本_娛樂|...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今年開始就不叫外語片了,改名為「國際影片獎」。獎項名字改了,但大家的「申奧」熱情不改。今年共有93個國家和地區派出代表電影「申奧」,中國臺灣地區「申奧」電影是《誰先愛上他的》,中國香港則派出《掃毒2天地對決》,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則是今年中國內地選送的電影。
  • 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候選名單 最佳外語片2018中國沒入選
    ­  萬眾期待的奧斯卡獎候選名單終於出爐了,其中最受關注的「最佳外語片」這一獎項裡,華語片並沒有入圍,而代表日本出徵的《小偷家族》和代表韓國的《燃燒》都在候選名單中。­  在今年10月的時候,由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就宣布代表中國內地角逐本屆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獎。這也是姜文的作品第一次代表中國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秘密
    作者:周黎明(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文化評論人)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即第88屆,明年2月28日頒獎)共有81個國家和地區報送,蹊蹺的是,之前中國(僅指大陸)選送的《狼圖騰》,臨時又被換成了《滾蛋吧,腫瘤君》。1990年那一屆,中方也曾改弦更張,擬撤下已經報送的《菊豆》,但遭到主辦方的拒絕。
  • 《奪冠》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2月3日,據@電影奪冠官微,由導演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原最佳外語片)。
  • 93部電影競爭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佩德羅·阿...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今年開始就不叫外語片了,改名為「國際影片獎」。獎項名字改了,但大家的「申奧」熱情不改。今年共有93個國家和地區派出代表電影「申奧」,中國臺灣地區「申奧」電影是《誰先愛上他的》,中國香港則派出《掃毒2天地對決》,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則是今年中國內地選送的電影。
  • 《邪不壓正》憑什麼代表中國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這個結果也意味著,先前言之鑿鑿的《嘉年華》以及張藝謀的《影》,包括被很多影迷列入送選願望清單的《江湖兒女》和《我不是藥神》,都徹底失去了競逐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資格。固然有遺憾,但也著實鬆口氣。對影迷們而言,相比內地往年選送的《戰狼2》《大唐玄奘》《滾蛋吧!腫瘤君》等影片,今年能夠選中姜文導演的《邪不壓正》已然是莫大的滿足。只不過,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 《夜鶯》:唯一代表中國衝擊今年奧斯卡的電影(但失敗了)
    昨天,第87屆奧斯卡獲獎名單公布,除了《星際穿越》與《消失的愛人》兩部備受關注的電影在主要獎項上無甚收穫之外,很多人都不記得代表中國內地角逐今年奧斯卡的唯一電影
  • 《戰狼2》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戰狼2》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戰狼2》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第9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05電影網訊
  •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
    北京時間2015年2月23日上午,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在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最終墨西哥籍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執導的《鳥人》成為最大贏家,斬獲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原創劇本在內的四項大獎。
  • 歐洲「申奧片」介紹(上)∣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參選影片(連載三)
    現年42歲的女導演貝吉奇繼2012年《塞拉耶佛的孩子》(Children Of Sarajevo)後又一部電影,2017年在安達利亞電影節首映,其2009年的《雪》也曾代表該國申奧。這是波赫提交的第18部影片,丹尼斯·塔諾維奇(Danis Tanovi)的《無主之地》(No Man’s Land)曾在2002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電影《夜鶯》衝擊奧斯卡 中方編劇為大連女孩
    近日,剛剛上映的由中國多位知名藝人主演的電影《夜鶯》接到邀請,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第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而這部影片的中方編劇則是來自大連的26歲女孩叢曉。多部電影參加競選《夜鶯》脫穎而出電影《夜鶯》是由中國內地老戲骨李保田與小童星楊心怡主演,李小冉、秦昊等影星也加入其中。這部影片於2011年開始拍攝,一經公映,贏得了各界的好評。記者了解到,今年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影片數量巨大,其中不乏國內知名導演張藝謀指導的《歸來》等多部作品。
  • 亞洲「申奧片」201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參選影片
    每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角逐已然成為一場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激烈競爭。2017年,各國「申奧片」共有85部,已成為創紀錄的數字。而2018年,申奧片數量又創新高,共有92部。其中亞洲共有30部影片報名,歐洲35部,美洲17部,非洲8部(為歷年最多),大洋洲2部。
  • 鍾孟宏《失魂》將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圖)
    中國臺灣地區近日召開2014年第86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外語片參賽甄選會議,最終由鍾孟宏執導的《失魂》在14部報名影片中以最高票數當選。目前分別代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申奧」影片尚未出爐,但《一九四二》和《一代宗師》兩部影片在業內的呼聲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