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心中有沒有一部劇可以循環無數遍播放,不看不能吃飯的那種。
對於我來說是老友記。
我常常在電視上放老友記當作背景音,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後,在化妝準備出門時,在心情低落時,它陪伴了我很多開心的,黑暗的孤獨的時刻,好像它適合我生活中所有的時刻。
劇中的六個主角人物性格鮮明。
小時候不受父母寵愛,減肥成功,有著強迫症並痴迷整理和清潔,一直想組建家庭,好勝心超強的莫妮卡;
出生富貴嬌生慣養,但努力追求事業的時尚獨立女性瑞秋;
童年命運坎坷,行為古怪但心地善良,愛好音樂自由不羈的素食者菲比;
父親是拉斯維加斯變裝皇后,母親是性感的情色小說作家,討厭感恩節,尷尬時講笑話不停的錢德勒;
結果三次婚,愛糾正別人語法的考古學學霸教授兼恐龍狂熱者羅斯;
演過肥皂劇男主角,沒上過高中,卻時時為朋友挺身而出,桃花運超好的單純喬伊。
這六個與我毫不相干,甚至沒有任何相似的人,卻讓我每次看老友記的時候倍感溫暖與熟悉。
儘管這個90年代的情景喜劇有時會讓人覺得很無釐頭,但整部劇卻讓我學到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即使在2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適用。
Their lives were far from perfect, but they taught usa lot of lessonsthat we neededto learn.
NEVERLOSESIGHT OF OURAMBITIONS
莫妮卡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主廚,卻幾乎一整季都沒有工作,在27歲時還在一家以50年代為主題的餐廳當服務員,被迫穿上低俗的服裝跳荒誕的舞蹈。
以一個脆弱的出逃新娘出場,瑞秋選擇脫離自己那個被寵壞的性格,擺脫安全感的泡沫,立志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卻在28歲時還在咖啡廳裡當服務生,離自己理想的工作領域看起來毫無關聯。
錢德勒一直在一家公司做著自己不喜歡的枯燥又無聊的數據統計工作,卻在事業巔峰的時候果斷辭去工作,即使在這個並不喜歡的工作做的很成功,願意從沒有工資的實習生開始,從零開始轉行到自己喜歡的行業。
整部劇下來,莫妮卡成為了曼哈頓高檔餐廳的主廚,瑞秋如願以償小有成就的工作在了時尚領域,而錢德勒也終於在自己喜歡的行業廣告業工作。
最近我又回看到第一季了。
這一集,當瑞秋意識到她的朋友在她的年紀都很成功,而她現在只是一個咖啡店裡的服務生的時候,她感到很恐慌並向莫妮卡和菲比求助,探討「where they are at in life「, 沒想到三個人都發現自己對自己的人生都沒有計劃。
按理來說,我現在也不過是主角們第一季的年紀,可我們就是比較傾向活的心急一些,焦慮一些,嚴肅一些。
那些來自朋友,家人的壓力很容易讓我們對現在和未來感到焦慮和恐慌。
我們可能還沒找到滿意的工作,可能還沒遇到可以互相理解的人,甚至對未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計劃。
但老友記告訴我,It’s okay if all our plans don’t go the way they’re supposed to, even if we don't have a plan for now.
相比之下,我們的那些的不成熟和焦慮是不是似乎也沒那麼可怕了。
YOURPASTDOESN'T DEFINE YOU如果一直追蹤老友記中六個角色從第一季到最後一季,每個角色的進步和變化都非常大。但錢德勒從第一季到第十季的成長是六個人中最大的,也是整部劇中我最喜歡的人物,the chan chan man。
錢德勒的的父母在他小時候離婚,導致他一直和在拉斯維加斯做變裝皇后的父親感情疏遠。
在與莫妮卡組成家庭之前,他經常以自己父母失敗的婚姻和不尋常的童年經歷為藉口來插科打諢,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原生家庭對錢德勒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但整個劇下來,錢德勒並沒有變成一個放浪形骸的人,相反與相愛的人組成家庭,承擔責任成了他重要的人生目標。他最終克服了對承擔責任,兌現承諾的恐懼,與莫妮卡成了六個人中第一對擁有穩定關係並沒有離婚的夫婦。
或許是因為父母失敗的婚姻的關係,在錢德勒的觀念裡,婚姻破裂是最可怕的詛咒,所以當他找到自己一生所愛時,很快就變得心無旁騖。所以過去的經歷從不是我們沒有變成想變成的人的藉口。
YOU SHOULDN'T GIVE A SHIT WHAT PEOPLE THINK ABOUTYOU談起做自己,菲比絕對是典範。她永遠與眾不同,她以不同的眼光看這個世界,並視其為做自己的一種方式,即使對他人來說很難以接受。
她向我們展示了與眾不同並不是一件壞事。她告訴我們不必成為社會或者他人想要你成為的人,因為做自己和做自己想做的是有趣的多。
劇中她有很多不同尋常的想法。她認為聖誕樹一定要完成聖誕節的使命,她討厭大規模加工的家具,認為每一件家具後面都應該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故事,她認為感恩節對火雞很不公平,火雞是美麗又聰明的動物。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菲比與瑞秋一起跑步的那集,瑞秋對菲比奇怪的跑步姿勢感到尷尬,為了不與菲比一起跑步而編了了理由,卻被菲比揭穿。
@Rachel:It’s embarrassing. People were looking at us like we were crazy.
@Phoebe:Why do you care?
@Rachel:Because they’re people.
@Phoebe:But people that you don’t know and will never see again.
菲比讓我時常問自己「Why do you care?」,別人的想法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我知道在我們這個「judgemental「文化下成長,很難不去在乎別人的評價。尤其是最近瘋漲的外貌焦慮和身體羞辱,這個社會對女性單一的「白瘦幼「的審美,和過度苛責的生活標準,讓我不禁感嘆在我們這個社會當一個女孩子也太難了。對於我們何時才會普及形象自愛意識,我真的持悲觀態度。相信我,當你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不在乎別人的評價的時候,會發現生活有趣很多。下次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和評價,要回擊「我可是屬於全世界的,誰會在乎部分國人狹窄的觀念呢?「
有關老友記的重聚在劇終之後一直呼聲特別大,但編劇和演員都表明了並不會拍續集。當然會覺得惋惜,我時常自私的希望故事一直講下去。但我知道並不是故事結束了,只是現在朋友並不是一切的中心了,那些二十多歲三十出頭的不成熟和焦慮都會隨著成長和責任埋在心底。人都是這麼長大的。在二十幾歲的年紀,與最好的朋友一起度過的大部分的時間,慢慢的有的組成家庭,有的追求事業,離別的序曲總會響起,劇終也是最完美的結局。
Butif you’re ever feeling down, just dial that phone, order the pizza, and go watch F.R.I.E.N.D.S again!